教宗:福音先驅的三個特徵-勇氣、祈禱和謙遜

二月十四日-聖濟利祿及聖默多狄紀念日

讀經一:創世紀 6:5-8;7:1-5,10

上主見人在地上的罪惡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無非是邪惡;上主遂後悔在地上造了人,心中很是悲痛。上主於是說:「我要將我所造的人,連人帶野獸、爬蟲和天空的飛鳥,都由地面上消滅,因為我後悔造了他們。」惟有諾厄在上主眼中蒙受恩愛。上主對諾厄說:「你和你全家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一世代,我看只有你在我面前正義。由一切潔淨牲畜中,各取公母七對;由那些不潔淨的牲畜中,各取公母一對;由天空的飛鳥中,也各取公母七對;好在全地面上傳種。因為還有七天,我要在地上降雨四十天四十夜,消滅我在地面上所造的一切生物。」諾厄全照上主吩咐他的做了。七天一過,洪水就在地上氾濫。

福音:聖馬爾谷福音 8:14-21

那時候,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當我曾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瞭解嗎?」

2017年2月14日,當天是歐洲主保聖濟利祿和聖默多狄瞻禮,教宗方濟各以這兩位聖人為反省的課題。教宗在彌撒強調福音先驅的3個特徵:勇氣、祈禱和謙遜。聖濟利祿和聖默多狄是了不起的先驅、大無畏的兄弟,以及見證天主的人,他們的福傳事業促成歐洲更為強大。因此,教會需要像他們這樣的聖言的播種者、傳教士及真正的先驅。

「勇氣」

教宗首先解釋福音先驅的勇氣,即坦率。

教宗說:「天主聖言不可被當作一項建議,或一種良好的哲學思想和倫理道德來宣講。聖言與之完全不同;聖言需要我們坦率、有力地宣講,就如聖保祿所言,應讓聖言滲入我們的骨子裡。我們應坦率、有力、勇敢地宣講聖言。在精神上沒有勇氣及内心不愛戀耶穌的人總是說些有趣的事、道德的事、行善的事,或某件慈善事業,但他從不提及天主聖言。他的言論無法教育天主子民。唯有坦率,勇敢地宣講天主聖言,才能教育天主子民。」

「祈禱」

《路加福音》記述耶穌派遣72門徒出去傳教,祂對門徒們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路10:2)教宗藉此事蹟解釋福音先驅的第二個特徵:祈禱。

教宗說:「天主聖言的宣講必須透過祈禱。永遠如此!若沒有祈禱,你可舉辦一場美好的演講會,一次美好的講座:很好,這很好!但你所宣講的卻不是天主聖言。唯有藉著祈禱,我們才能發自内心地宣講天主聖言。」

教宗因此表示:「我們要祈禱,好讓上主陪伴這播種聖言的工作,好讓上主為種子澆水,使種子發芽,結出聖言的果實。我們要藉著祈禱來宣講天主聖言:這是那宣講天主聖言者的祈禱!」

「謙遜」

此外,《路加福音》也記述了耶穌對門徒們說的另一句話:「我派遣你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中。」(路10:3)。教宗從這句話談到福音先驅的第三個特徵:謙遜。

他解釋道:「真正的宣講者知道自己軟弱,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他們曉得上主派遣他們『猶如羔羊到狼群中』。『可是,上主,它們會吃我不成?』『你去吧,這就是你的行程!』」

「金口聖若望的一個反省非常深刻,他說:『倘若你不是猶如羔羊,而是像狼那樣進入狼群,上主就不會保護你:你自己保護自己吧!』倘若宣講者自以為聰明,或負責傳揚天主聖言的人想耍滑頭,『唉,我能應付這些人!』如此,他就不會有好下場。他會利用天主聖言做交易,傾向於趨炎附勢。』

最後,教宗總結道:「那些幫助教會在世界上成長的偉大先驅都是勇敢、祈禱和謙遜的人。願聖濟利祿和聖默多狄幫助我們按照他們的這些準則去宣講天主聖言。」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牧靈訪問花地瑪聖母朝聖地的標誌和海報

教宗方濟各將於2017年5月12日至13日訪問葡萄牙花地瑪聖母朝聖地。聖母朝聖地負責人暨教宗此行的總協調人卡貝西尼亞斯神父(Carlos Cabecinhas)在2月10日介紹了這次訪問的標誌和海報。他強調,這個標誌所要描繪的是教宗方濟各「簡樸而鮮明的風格」。 [Read more…]

教宗:惱怒應防患於未然,因為它將毀滅世上兄弟友愛之情

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一

讀經一:創世紀 4:1-15,25

亞當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厄娃,厄娃懷了孕,生了加音說:「我賴上主獲得了一個人。」以後她生了加音的弟弟亞伯爾;亞伯爾牧羊,加音耕田。有一天,加音把田地的出產作祭品獻給天主;同時亞伯爾獻上自己羊群中最肥美而又是首生的羊;上主惠顧了亞伯爾和他的祭品,卻沒有惠顧加音和他的祭品;因此加音大怒,垂頭喪氣。上主對加音說:「你為什麼發怒?為什麼垂頭喪氣?你若做得好,豈不也可仰起頭來?你若做得不好,罪惡就伏在你門前,企圖對付你,但你應制服它。」

事後加音對他弟弟亞伯爾說:「我們到田間去!」當他們在田間的時候,加音就襲擊了弟弟亞伯爾,將他殺死。上主對加音說:「你弟弟亞伯爾在那裏?」他答說:「我不知道,難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上主說:「你作了什麼事?聽!你弟弟的血由地上向我喊冤。你現在是地上所咒罵的人,地張開口由你手中接收了你弟弟的血,從此你即使耕種,地也不會給你出產;你在地上要成個流離失所的人。」加音對上主說:「我的罪罰太重,無法承擔。看你今天將我由這地面上驅逐,我該躲避你的面,在地上成了個流離失所的人;那麼凡遇見我的,必要殺我。」上主對他說:「決不這樣,凡殺加音的人,一定要受七倍的罰。」上主遂給加音一個記號,以免遇見他的人擊殺他。

亞當又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她生了個兒子,給他起名叫舍特說:「天主又賜給了我一個兒子,代替加音殺了的亞伯爾。」

福音:聖馬爾谷 8:11-13

那時候,法利塞人出來,開始和耶穌辯論,向他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想試探他。耶穌從心裏嘆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他就離開他們,再上船往對岸去了。

2017年2月13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家庭和民族的毀滅始於小小的羡慕和嫉妒,因此毀滅弟兄情誼的惱怒應防患於未然。在梵蒂岡舉行第18次樞機咨議會的神長們與教宗共祭。

當天教宗特別為倪勝民(Adolfo Nicolas)神父奉獻彌撒。倪勝民神父是2008年至2016年的耶穌會總會長,幾天後他將返回亞洲繼續他的服務使命。教宗說:「願上主賞報他所做的一切,在他的新使命中陪伴他。謝謝倪勝民神父。」

彌撒選讀的第一篇讀經取自《創世紀》,談到加音和亞伯爾的事跡。《聖經》中首次提及「弟兄」這個詞。這原本是一個兄弟日益情深的美好故事,結果卻以悲劇收場。教宗指出:「個故事從小小的嫉妒”開始:加音感到惱怒,因為他的祭品沒有取悅天主,心中便開始醞釀這種情緒。他應該控制這種情緒,可他卻沒有這樣做。加音寧願發洩本能,寧願在心裡『烹飪』這種情緒,將它放大,任其滋長。他後來犯的罪就蜷縮在這種情緒之中。內心的惱怒始終折磨著加音,最後他殺了自己的弟弟。」

教宗繼續說:「敵意日益加深,最終轉變為罪惡。我和我的弟弟勢不兩立,這不是我的弟弟,這是一個敵人,這個人應該被消滅,被趕走。敵意就是這樣毀滅他人,毀滅家庭、民族和全世界的!不,沒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兄弟情誼,只有我。這是剛開始的心理活動,我們每個人都會這麼想,但我們應該立即扼制它的發展,把它消滅於萌芽狀態,第一次苦惱。」

彌撒中也有幾位新任本堂神父,教宗對他們說:「在我們的聖職人員當中,在我們的主教團,有多少分裂是這樣開始的!為什麼他們把那個位置給了他,而不給我?為什麼這樣?這些小事,這些縫隙,毀滅了弟兄情誼。」

福音中,天主問加音:「你弟弟亞伯爾在哪裡?」加音以嘲諷的口吻反問道:「我難道是看守我弟弟的人嗎?」「是的,你就是看守你弟弟的人。」上主又說:「你弟弟的血由地上向我喊冤。」

教宗提醒道:「我們每個人都會說我從未殺人。但是,如果你對你的弟兄心存惡意,就等於殺了他;如果你辱駡你的弟兄,就等於從心裡殺了他。殺害是一個從小事開始的過程。世上多少有權勢的人會說:『我關心的是這片領土,我關心的是這塊土地。至於其它地方,如果有炮彈落下炸死了200個孩子,那不是我的錯,而是炸彈的錯。我只關心領土』。這一切都源自那使你與他人劃清界限的情緒,你會對別人說: 『這是某某人,他就是他,不是我的弟兄』,最終以殺人的戰爭結束。實際上,你從一開始就殺了人。這是流血的過程,今天許多人的血由地上向天主喊冤。難道這一切不是相關聯的嗎?他們之所以流血,是因為我的羡慕和嫉妒破壞了弟兄情誼,至少其中有一滴血是因我而流的。」

教宗最後勉勵我們反省天主對加音的問話:「你弟弟亞伯爾在哪裡?」

來源: 梵蒂岡電台

2月13日-中華殉道聖人聖藍月旺紀念日

聖藍月旺(St. John of Triora),聖名若望,1760年3月15日生於意大利,家庭熱心敬主。若望幼年時,在父母優良的指導下,度聖善的生活。17歲時入方濟會,晉鐸後,奉命負責管理美立代與高乃堂兩座修院。但他渴望向遠方民族傳布基督的真光,多次向會長請求來中國傳教。

於1800年獲准,先到澳門,後到陝西及湖南一帶傳教,在中國傳教達16年之久,全力勸導外教人皈依天主教,勸化不少人領洗入教。僅狹西一帶,在若望手中領洗入教者,已有7千餘人。但當時清廷嚴禁傳揚天主教,若望遭人控告,被捕入獄,囚禁7個月,受盡百般苦辱。他一生非常敬愛十字聖號,惡徒迫他踐踏十字聖號,他非但不從,且嚴詞申斥他們,後被判絞決,為主犧牲,時為1816年2月13日。遺體由會友運回意大利,在羅馬安葬。

1900年5月29日,由教宗良十三世宣布他為真福。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2000年10月1日宣佈他為120位中華殉道聖人之一。

聖藍月旺,為我等祈。

來源:我靈讚頌主

教宗任命聖座特使前往默主歌耶聖母朝聖地

教宗方濟各任命波蘭華沙-普拉加(Warszawa-Praga)教區總主教恩里克·霍澤(Henryk Hoser)為聖座特使,前往默主歌耶(Medjugorje)聖母朝聖地了解朝聖者的牧靈狀況。 [Read more…]

教會透視:日本殉道者高山右近被冊封為真福

最新內容:

-教宗為美國超級盃發表視頻訊息

-聖座新聞室介紹第25屆世界病人日

-日本殉道者高山右近被冊封為真福

-北韓與波斯尼亞兩地教會締結姊妹教區

-北京教區舉行祝聖執事典禮

-浙江溫州教區蒼南鐸區蘆浦天主堂舉行落成典禮

-陝西周至教區興平來祁寨堂區舉行榮陞十字大典

-江蘇南京教區太湖天主堂獻耶穌於聖殿舉行聖燭遊行禮

-江蘇蘇州教區崑山小橫堂天主堂138位教友領受堅振聖事

-河南安陽教區滑縣堂區為16對夫婦舉行集體婚禮

教宗:在試探中我們需要祈禱,而不是對話

聖思嘉紀念日

讀經一:創世紀 3:1-8

在上主天主所造的一切野獸中,蛇是最狡猾的。蛇對女人說:「天主真說了,你們不可吃樂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嗎?」女人對蛇說:「樂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吃;只有樂園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天主說過,你們不可以吃,也不可摸,免得死亡。」蛇對女人說:「你們決不會死!因為天主知道,你們那天吃了這果子,你們的眼就會開了,將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女人看那棵果樹實在好吃好看,令人羨慕,且能增加智慧,便摘下一個果子吃了,又給了她的男人一個,他也吃了。於是二人的眼立即開了,發覺自己赤身露體,遂用無花果樹葉,編了個裙子圍身。當亞當和他的妻子聽見了上主天主趁晚涼在樂園中散步的聲音,就躲藏在樂園的樹林中,怕見上主天主的面。

福音:馬爾谷 7:31-37

耶穌從提洛境內出來,經過漆冬,向著加里肋亞海,到了十城區中心地帶。有人給他帶來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求他給他覆手。耶穌便領他離開群眾,走到一邊,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裏,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然後望天嘆息,向他說:「厄法達!」就是說:「開了吧!」他的耳朵就立時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耶穌遂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但他越囑咐他們,他們便越發宣傳;人都不勝驚奇說:「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叫啞巴說話。」

2017年2月1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我們每個人在試探中都很軟弱,但耶穌的恩寵幫助我們不躲避上主,卻能請求寬恕,繼續前行。教宗在彌撒講道中省思魔鬼如何試探亞當、厄娃和耶穌,並警告說,我們與撒殫沒有對話可言,因為與撒殫對話必使我們陷入罪惡與腐敗。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取自《創世紀》,講述亞當和厄娃陷入魔鬼的試探,因而違抗天主的命令。教宗解釋道:「魔鬼以蛇的模樣出現,它迷惑人心,試圖狡猾地騙人;它是這方面的專家,它是謊言之父,是個說謊者。魔鬼懂得如何騙取人的信任,如何詐欺人。它對厄娃是這做的:它首先讓厄娃心情愉悅,然後開始跟她對話,逐步引她上鉤。」

教宗指出:「魔鬼試探耶穌的狀況截然不同,魔鬼這回下場悽慘。它試圖跟耶穌對話,因為當魔鬼欺騙一個人時,它必定跟這個人對話;魔鬼試圖誘惑耶穌,耶穌卻不為所動;於是,魔鬼露出它的真面目,但耶穌並不以自己的話回答,卻引用天主聖言,因為我們不能跟魔鬼對話,否則下場就會跟亞當和厄娃一樣,變得赤身露體。」

「魔鬼是個低劣的發薪人員,從不好好發薪!它是個騙子!它跟你許諾一切,卻害你赤身露體。耶穌最後也在十字架上赤身露體,但祂這麼做是為了服從天父,那是另一條路。化身為蛇的魔鬼很狡猾:我們不能跟魔鬼對話。眾所周知什麼是試探,我們大家都曉得,因為每個人都會受試探,虛榮、傲慢、貪婪和吝嗇等眾多試探,不勝枚舉。」

教宗接著提到,今日人們高談闊論腐敗,我們也要為此請求上主的助佑。

教宗說:「世界上存在許多腐敗的人,很多腐臭的肥魚,我們從報紙上得知他們的生活。他們或許是從微不足道的事物開始腐敗的,例如沒有校準磅秤:那磅秤原本是一公斤,不,我們現在把它調成9百克,讓它看起來是一公斤。腐敗就是從這種小事開始的,如同蛇對厄娃說:『不,這不是真的,這果子對妳沒有害處!吃吧!它很好吃!這只是件小事,沒有人會發現的。妳快做,快做啊!』人遂一點一滴陷入罪惡,陷於腐敗之中。」

教宗鼓勵信友們:「要隨時睜大眼睛,祈求上主的助佑,因為我們無法獨力克勝誘惑。亞當和厄娃躲避上主;我們則要憑藉耶穌的恩寵,回到上主身邊,並請求寬恕。」

最後,教宗總結道:「在試探中,我們不對話,卻要祈禱:『上主,求祢援助我。我很軟弱,我不願躲避祢。』這就是勇氣,這就是得勝。你如果那時開始對話,你必被打敗,而且一敗塗地。願上主賜予我們恩寵,在這份勇氣中陪伴我們;倘若我們在試探中因軟弱而受騙上當,願上主賜予我們重新站起並繼續前行的勇氣。耶穌正是為此而來,為此而來。」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女性給世界帶來和諧,使世界變得美好

常年期第五周(星期四)

讀經一:創世紀 2:18-25

上主天主說:「人單獨不好,我要給他造個與他相稱的助手。」上主天主用塵土造了各種野獸和天空中的各種飛鳥,都引到人面前,看他怎樣起名;凡人給生物起的名字,就成了那生物的名字。人遂給各種畜牲、天空中的各種飛鳥和各種野獸起了名字;但他沒有找著一個與自己相稱的助手。上主天主遂使人熟睡,當他睡著了,就取出了他的一根肋骨,再用肉補滿原處。然後上主天主用那由人取來的肋骨,形成了一個女人,引她到人前,人遂說:「這才真是我的親骨肉,她應稱為「女人」,因為是由男人取出的。」為此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當時,男女二人都赤身露體,並不害羞。

福音:馬爾谷 7:24-30

耶穌從勒乃撒勒動身,往提洛和漆冬境內去了。耶穌進了一家,不願任何人知道,但是不能隱藏。當下就有一個婦人,她的女兒附了邪魔,一聽說耶穌,就來跪伏在他腳前。這婦人是個外邦人,生於敘利腓尼基;她懇求耶穌把魔鬼從她女兒身上趕出去。耶穌向她說:「應先讓兒女們吃飽了,因為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那婦人卻回答說:「主,是啊!可是小狗在桌子底下,也可吃到孩子們的碎屑呢!」耶穌對她說:「為了這句話,你去吧!魔鬼已從你女兒身上出去了!」她一回到自己家裏,看見孩子躺在床上,魔鬼已出去了。

2017年2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沒有女人,世界上就沒有和諧」。教宗從《創世紀》有關天主創造天地萬物的敘述為出發點省思女人的形象。男人和女人不同,不是一個優於另一個,不過卻是女人給世界帶來的和諧,使世界變得美好。

近幾天的彌撒讀經均取自《創世紀》。今天的讀經記述上主天主用塵土造了各種野獸,但人在它們中沒有找到與自己相稱的夥伴,他是孤獨的。因此,上主用那由人取來的肋骨形成了一個女人,引她到人面前。人遂說,這才真是我的親骨肉。

教宗解釋道:「但是,在人看到她之前,他夢到了她。若要了解一個女人,需要先夢到她。很多時候,我們談論女性時,常以她們所做的事來講論她們,女人是為了做這事的。其實,女人帶來的是男人所沒有的富饒,女人給受造界帶來了和諧。當沒有女性時,就缺少了和諧。男人和女人不同,不是一個優於另一個。不是的,只是男人不能帶來和諧,帶來和諧的是女人。她帶來的和諧教導我們溫柔地去愛撫和愛,使世界變得美好。」

教宗在講道中提到人的孤獨、夢想,以及男人與女人的命運:二人成為一體。

教宗舉了一個實例:「在一次接見活動中,他問候信眾時,詢問了一對慶祝結婚60週年的夫婦:『你們二人誰最有耐心?』」他們看著我,又互相對視了一下,然後轉向我,齊聲對我說:『我們很相愛!』我永遠忘不了他們的眼神。60年後,這意味著二人成了一體。這是女性所帶來的:彼此相愛的能力,給世界帶來和諧。若沒有女性,世界上就沒有和諧。剝削人確實是危害人類的罪行,可是剝削女性就更嚴重了,那是在摧毀天主渴望給世界的和諧。因此,剝削女性不僅是罪行,更是摧毀和諧。」

最後,教宗總結道:「天主賜給我們女性,這是天主的偉大恩典。在福音中,我們聽到了那個婦人具有怎樣的能力,她非常勇敢,不是嗎?她勇敢地前行。但絕不僅如此而已,女性是和諧,是詩歌,是美。沒有女性,世界就不會這麼美好,這麼和諧。我個人喜歡這麼想:天主創造了女人,好使我們都能有一位母親。」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湯漢樞機撰文:從教會學角度展望中梵交談

從教會學角度展望中梵交談

文:湯漢樞機

轉載自公教報(第3808期)

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English Version(英語全文)

感謝天主,拙文《中國教會與普世教會的共融合一》自二零一六年八月在香港教區報刊發表後,獲得不少讀者積極回應,從而激發我向國內外關懷中國教會的有識之士請教,再多作神學探討。經過多月來的祈禱和反省後,我現從教會學角度就中梵交談有關的幾個重要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俾大家能多為中梵交談祈禱。

核心問題:主教任命

就各方面的消息所知,過去一年,中梵雙方代表頻有接觸,而且成立了工作小組,雙方試圖解決多年來累積的問題,其中首要解決的,就是主教任命問題;雙方經過多輪交談,已有初步成果,可望就主教任命的方式達成協議。根據天主教教義,教宗是決定主教人選的最後與最高當局。如果教宗在主教候選人的資格及合宜性上有最後的發言權,那麼地方教會的「選舉」就祇是「主教團」的「推薦」而已。

據聞,對於政府來說,祇要人選符合「愛國」標準,「愛教」與否不是政府最關切的問題。因此,我認為,這樣的主教任命協議,不會超出雙方目前正在有效實施的做法。

後續問題

中梵關於主教任命的協議,是中梵之間最關鍵與最核心的問題,也是雙方關係正常化進程中的里程碑,然而絕不是終點。雙方還需要在取得互信的基礎上繼續對話,耐心地一一解決尚存的棘手問題。雙方幾十年來積累的問題,不可能奢望一夕之間就全部解決。雙方尚存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項:第一,如何解決「愛國會」的問題;第二,如何處理違反教會法的七名「自選自聖主教」;第三,如何促使中國政府承認三十多位地下主教。中梵雙方的關注不同,中國政府關心的是政治層面上的問題,而梵蒂岡則更多關心宗教與牧靈層面上的問題,因此擺在雙方辦公桌上的問題排序也不同。可以說,上述三個問題的解決需要雙方在不相反自己原則及解決問題的誠意中協商。

「愛國會」的未來

不少關心中梵關係的人認為,如何處理「愛國會」將是一座立在雙方面前難以跨越的高山;亦有教會人士對此表示擔憂,指在中梵對話中沒有提及愛國會的處理問題,認為羅馬背棄了自己的信仰原則,其理由是愛國會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原則[1]及這原則的具體執行措施——「自選自聖」主教[2]。因此,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這原則「與教會道理是無法調和的」,而該組織是「國家機構」與「天主教教義不相符」。[3]

我們或許可以將愛國會「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原則與「自選自聖」主教的關係表述為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為理論,「自選自聖」為此理論的具體實踐。其實,「愛國會」及「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原則和「自選自聖」主教行為均屬於特殊政治環境與政治壓力下的產物,根本不屬於中國天主教會的本質與內在追求。中國天主教會中的兩個團體,無論地上教會還是地下教會,均積極尋求和表達與普世教會的完全共融合一,因此在未經教宗同意下被祝聖為主教,也都事後努力向教宗解釋原因並請求教宗的諒解與接納。當然,在滿足信仰的各種要求的情況下,教會也會以敞開的情懷,積極地寬免與接納,並且很可能賦予這些主教教區管理權。中梵雙方對話本身其實已經意味北京的天主教政策發生了改變,容許教宗在選聖中國主教職務上扮演決定性角色,沒有「自選自聖」的「愛國會」已經不是過往的「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愛國會,而是成為嚴格按照字面意義理解的「愛國會」:一個「由全國天主教神長教友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愛國愛教的群眾團體」。[4]

因此,我個人認為,愛國會的未來走向,可以專注於「鼓勵神長教友為社會公益事業獻愛心,積極開展社會服務,興辦社會公益事」。[5]

七位非法主教的處理

中梵雙方關係的另外一個障礙,是地上教會中七位自選自聖的主教(上文稱八位,其中一人於2017年初逝世)。按照教會法的規定,這七位當中,有三位經已由教廷宣布處於絕罰之中,另外四位亦處於「保留於宗座的絕罰狀態」。這七位主教既然是在政府官員的支持下不惜與聖座對抗而接受了自選自聖,甚至受到「絕罰」,對於教廷來說,接納這七位非法主教的困難,首先在於他們「自選自聖」的行為嚴重觸犯了《天主教法典》1382條的規定:「主教無教宗任命祝聖別人為主教,及被其祝聖為主教者,均處保留於宗座的自科絕罰。」而且,令教會處理這七位主教時更加棘手的是,七位非法主教中有人被指控有個人私德問題。

「自選自聖」與私德問題屬於教會法的不同罪行,而且罪行的確鑿性不等。「自選自聖」乃有目共睹的事件,罪行確定成立。而有私德問題的指控則需要更多顯明證據。在中梵雙方關係尚不穩定的情況下,教廷不可能派官員赴中國親自查證,而且在此種事件上可能有賴中國官方機構的審查與確證,無疑需要大量時間。倘若教廷與北京同意將七位非法主教可能觸犯教會法之行為分開處理,即首先處理非法祝聖的問題,之後再處理其他可能的違反教會法行為,這無疑是合適的。

赦免非法祝聖行為的前提條件乃非法祝聖參與者(祝聖者與被祝聖者)的「悔改」。由於非法祝聖行為本身是挑戰教宗作為地方主教人選的最高與最後決定者這一基本原則,因此赦免非法祝聖行為的前提,就要求觸犯法律者主動向教宗表達服從以及與普世教會共融的意願,並且請求教宗給予赦免。據報導,這七位非法主教已經全部向教宗寫信,表達對於教宗的無條件服從以及請求赦免非法祝聖行為所引發的處罰。由於有了這一基本悔改態度,教宗赦免非法祝聖之處罰的可能性非常高。不過有一點需要做出明確說明:赦免自選自聖行為帶來的處罰不等於追認其教區管理權。是否授予教區管理權,則需要解決其他有悖於這一職位的要求,比如該教區是否已經有教廷任命的主教,或上述某些主教是否有倫理道德上的問題。祇有在信仰、倫理、教會法等各方面都符合主教這一職位者,方可被授予教區管理權。七位非法主教在上述諸多方面的資格尚需要中梵雙方用更多時間與耐心進行鑑定。

促使地下主教被中方承認

中梵對話中尚需要處理的另一個重大問題,就是雙方如何處理中國三十多位地下主教被政府承認的議題,當然,也包括被監禁的主教的問題。中國天主教會主教團的合法性在於,要包括整個中國教會的全部合法主教,而不是祇有其中一部分。因此為了組成一個合法且有權威的主教團,必須將全部地下主教納入其中。這自然要求北京承認這些主教的主教身份及其對於教區的管理權。毫無疑問,羅馬一定會提出此要求,然而北京願意在多大範圍內承認地下主教的主教身份與教區管理權,尚不得知,預料這將是雙方今後對話的主要內容。

其實,地下主教議題並非是不可解決的死結,因為地下教會是特殊政治與歷史時期內的產物,由於羅馬與北京缺乏相互信任,因而間接使堅持教會原則的地下主教與政府之間缺乏互信。一旦中梵關於主教任命問題達成協議,則意味羅馬與北京的相互信任已經達到一定的階段,地下主教們將不再因為堅持信仰原則而被政府視為敵對者或不合作者,地下主教在政府眼中的整體印象將改觀。再者,中國地下教會的主教其實都是愛國的公民典範,祇是由於自己對於天主教教義的理解與要求而選擇了與地上主教不同的教會道路。近年來,政府對於地下教會的態度比八十年代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很多地下主教祇是不被承認其主教身份及教區管理權,大部分地下主教尚能從事基本的牧靈工作。相信隨羅馬與北京之間相互信任的加強,地下主教與政府之間的相互信任也會逐步建立起來。解決地下主教問題的關鍵在於地下主教本人與政府之間的互信,北京也許會要求地下主教明確表態遵守中國憲法、法律、政策等;祇要政府不再要求「獨立自主、自辦教會」以及「自選自聖」,這些對於地下主教來說絲毫沒有問題,因為地下主教都會是愛國的好公民,而且也教導自己的教友如此做。相互信任的建立需要時間、耐心,更需要用行動來表達,我們需要給予聖座、地下主教與北京足夠的時間來處理中梵關係中這一難題。

「等待全部的自由」抑或 「緊握必要的自由」?

經過多年的努力對話與交談,中梵雙方已經就主教任命這一關鍵問題達成共識;此協議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前面分析指出,中梵關於主教任命之協議的達成,將是1951年之後雙方關係的里程碑,在此協議基礎之上將會逐步解決「愛國會的未來」、「地上非法主教的合法化」、「地下主教獲得北京政府承認」、「中國天主教會主教團的成立」等問題。自此之後,中國天主教會將不再有地上和地下兩個教會團體分庭抗禮;反之,這兩個教會團體將會逐步在法律、牧靈、情感等方面慢慢走向和解與共融。中國天主教會將齊心協力在中國大地上傳播基督的福音。

不過,對於中梵協議的達成,也有一種不樂觀的聲音。它指出,天主教問題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而是和其他的民族和宗教問題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中國政府不會也不可能撇開其他民族和宗教的問題而單獨解決天主教問題,比如西藏問題、新疆問題、民族自治問題等等。如果中國政府沒有拿出全盤解決這些民族和宗教問題的方案,則很難單獨就天主教問題與梵蒂岡達成實質性的協議來保障天主教會的宗教自由,因此,中國目前社會環境及政治氣候似乎仍未能顯出保障和落實宗教自由的真正跡象,比如:信仰傳播的自由、興辦教育的自由、教產仍未徹底落實。即使中梵達成協議,這樣的協議也無多大意義,因此,宗座不必急於求成。

上述的說法有需要商榷的地方。首先,中國天主教信友的宗教自由的確與整個中國社會的自由與實踐有關,中國的普羅大眾所享有自由的提升的確有助於中國天主教會信仰自由空間的擴展,然而將天主教的問題與西藏、新疆等問題相提並論並不恰當。天主教會在中國遇到的問題與西藏和新疆問題有極大的不同。西藏與新疆並不是純粹的宗教自由問題,更多是某些分離主義者追求分離與獨立的問題,是對於國家領土和主權範圍的認知與民族關係的認知的問題。中國社會的民主化或許會在某種程度上讓某些分離主義者追求分離與獨立的願望減弱,然而並不會從根本上消失。西方國家如西班牙、蘇格蘭、北愛爾蘭等並沒有「自由」問題,然而同樣存在者民族分離主義,也同樣存在恐怖主義攻擊。天主教的問題並非領土與主權問題,中國的天主教信徒是愛國的好公民,沒有意願從事政治活動,不會威脅政治與社會穩定,中國的執政者對此也完全明白,因此不會將天主教的問題與西藏和新疆問題放在一個層面上處理。中國的天主教信徒也不應將自己與西藏和新疆等問題聯在一起。因此,斷言中國天主教會問題的解決取決於中國是否能夠解決西藏與新疆問題,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中國天主教會作為宗教團體,其旨趣並非是政治性的,沒有任何政治性抱負,無意代替政治社團來參與和推動中國社會的政治進程,其所追求的是在中華大地上生活與傳播自己的信仰,因此聖座與中國天主教會關心的乃是否有足夠的信仰自由空間以實踐自己的信仰。由於天主教會的特殊制度——聖統制,天主教會在中國面臨的問題與其他宗教相比,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似之處是中國所有宗教(包括天主教會)在信仰傳播的方式、興辦教育、落實教會財產等方面都缺少足夠的自由空間。然而,與中國的其他宗教相比,天主教會還面臨一個具有天主教特色的問題,即主教任命問題,但這個問題在其他宗教並不存在。在過去,由於北京對於聖座缺少信任,不允許聖座任命中國天主教會的地方主教,而推行了「自選自聖」主教政策。這一點是中國的其他宗教所沒有的問題。北京處理天主教的這個獨有問題並不會牽涉其他宗教,不會改變北京對於其他宗教的具體政策。這個問題正是教廷與中國的天主教會急切渴望解決而其他宗教卻毫不在意的問題。因此,將天主教的問題與其他宗教的問題混淆在一起,視之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亦沒有道理。

與其他方面的「自由」相比,「教宗任命地方主教的自由」乃天主教從其基本教義出發而堅持的信仰自由內容,如果缺少這一點,中國天主教會將不是本質意義上的天主教會。至於傳播信仰方式的自由與興辦教育的自由的缺乏,以及落實教會產業的限制等,並不會對中國天主教會的本質造成威脅與傷害,更不會令中國天主教會不成為天主教。

現在北京願意與聖座在主教任命方面達成協議,讓中國天主教會雖然暫時沒有「全部的自由」,然而卻享有「必要的自由」,讓中國天主教會維持自己的天主教傳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天主教會。難道聖座任命主教的自由,不是「真正的宗教自由」?難道中國天主教會由於中國政治大環境的原因暫時不能在信仰傳播方式上享有全面的自由、不能興辦學校、教會的財產不能全部落實,就要中國天主教會再長時期等待下去,要聖座放棄與北京現在的協議?縱使放棄現在「必要的自由」,也不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自由,而帶給教會的結果會是全部自由的丟失。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是:或者我們現在擁抱「必要的自由」,成為一個不完美然而卻是真正的教會,然後在希望中爭取「全部的自由」,走向完美的教會;或者我們放棄「必要的自由」,然後一無所有,在希望中等待不知哪一天到來的「全部的自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天主教會應該何去何從?教會的倫理原則其實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兩權相害取其輕。因此,在教宗方濟各推崇的健康現實主義原則指導下,中國天主教會應該選擇的道路其實已經一目了然了。

二零一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聖保祿宗徒歸化日

註 釋

註一:《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章程》(2004年7月中國天主教第七屆代表會議通過),第一章第三條,載於《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2004年公布。
http://www.sara.gov.cn/zcfg/qgxzjttxgjgzd/6427.htm
註二:《主教團關於選聖主教的規定》,載於《中國天主教》網站,2013年公布。http://www.chinacatholic.cn/html1/report/1405/570-1.htm
註三:教宗本篤十六世,《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天主教會的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度奉獻生活者及教友的信》,2007年,第7號。
註四:《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章程》(2004年7月中國天主教第七屆代表會議通過),第一章第二條,載於《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2004年公布。
註五:《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章程》(2004年7月中國天主教第七屆代表會議通過),第二章第四條,載於《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2004年公布。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麥振群神父在加拿大卡城安息主懷

2017年2月8 日,麥振群神父(聖名:若望)在加拿大卡加利Foothill Hospital安息主懷,享年81歲。 [Read mor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