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屆世界和平日文告:「和平乃是希望的途徑:對話、修和與生態皈依」

CNS/Reuters

2019年12月12日中午,聖座新聞室在記者會中介紹教宗方濟各第53屆世界和平日文告,本屆文告的主題為「和平乃是希望的途徑:對話、修和與生態皈依」,文告分五章闡述了以下的重點。

教宗強調,希望敦促我們走上和平之路,不信任和恐懼則會導致關係脆弱,提高暴力的風險。他鼓勵眾人要成為和平的工匠,向對話開放,既不排斥任何人,也不控制操縱。此外,我們也要走生態皈依的道路,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

希望為我們裝上翅膀,以通往和平

人類熱切盼望的和平「極其寶貴」,值得為此辛苦奮鬥。教宗指出,「希望這個美德催促我們踏上旅途,為我們裝上翅膀,好能向前邁進,即使面對難以跨越的阻礙也不例外」。「戰爭和衝突的痕跡」壓迫著人們的「記憶」,帶來切膚之痛,「使得人們,尤其是最貧困弱小的人飽受衝擊」。羞辱、排斥、哀傷和不義等,造成許多無辜者深受其害。

人類蒙召締結兄弟情誼

文告表明,有時「連整個國家都難以擺脫剝削和腐敗的鎖鏈」,導致「仇恨和暴力」日益增長。因此,許多男女老少被剝奪尊嚴、身體的完整性和自由,「包括宗教自由」。教宗寫道:「每個戰爭都透露出手足相殘,摧毀人類大家庭聖召中的友愛計劃」。戰爭的成因往往是不願包容差異的心態,它會「煽動占有欲和控制欲」。

扭曲關係和濫用權力

戰爭源自於自私、傲慢和仇恨的人心。人用「負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所以想要除去或排斥對方。這是「扭曲關係、霸權野心、濫用權力、恐懼他人,並將差異視為障礙」。誠如教宗方濟各在日本所言,世界和平跟玉石俱焚的威脅無法相容;相反地,唯有「團結合作的全球倫理」能締造和平。

友愛促成對話與信任

「不信任和恐懼會導致關係脆弱,提高暴力的風險。這是一種絕不可能帶來和平關係的惡性循環」。因此,核威懾無法創造人們想像中的安全。那麼,怎樣才能遏止不信任的蔓延呢?這份文告闡明,「我們必須追求真正的友愛,它立基於我們來自同一天主的事實,並在對話和互信中加以實踐。對和平的渴求深深烙印在人的心中,我們不該放棄和平,轉而尋求其它次等事物」。

牢記過往,以締造和平的未來

「記憶具備希望的願景:在戰爭和衝突的黑暗中,牢記渺小的關懷舉動,往往也能激發勇敢,甚至是英勇的抉擇,能再次注入新動力,在個人和團體之間燃起新希望」。為此,教宗提起他與長崎、廣島原子彈倖存者的感人會晤。這些倖存者至今為恐怖的過往作出見證,以確保並建設一個「更公義、更友愛」的未來。事實上,記憶有如「根基」,它是「為當下和未來作出和平決策的軌跡」。

和平是對人心的挑戰

開啟和平的道路是個極為複雜的挑戰,因為人際關係、團體和國際之間的許多利益互相矛盾。為此,教宗呼籲眾人發揮「道德良知,以及個人與政治意願」,因為和平由人心而生。我們必須「不斷重振政治意願,以開啟新的修和進程,促使人民及團體同心合一」。

和平的工匠

教宗方濟各運用了建築工程的圖像來描述和平,那是一條攜手並進的道路,以謀求公益,信守承諾並尊重權利。教宗闡明,「世界不需要空洞的話語,而需要令人信服的證人、和平的工匠。他們向對話開放,既不排斥任何人,也不控制操縱」。我們應當走上交流的道路,跨越各種意識型態來尋求真理,培養互敬互重,「以達到在敵人身上認出弟兄姊妹的面容的境界」。這項建設和平的工程引領人通向希望,而希望「勝過於復仇」,它能喚醒人們的憐憫心,再次激發團結互助的能力。因此,教會要始終牢記基督的訓導,致力於尋求適當的秩序,為公益效勞。

在寬恕中認出彼此互為手足

教宗籲請眾人「放下控制他人的欲望」,學習將彼此看作「天主的兒女,自己的手足」。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將能打破「冤冤相報的循環」,接受希望的道路。「學習活出寬恕有助於增進我們的能力,以成為和平的男女」。真正的和平通過更正義的經濟體制而來。本篤十六世教宗曾表明這一點,並在《在真理中的愛德》通諭中期許一種「不求償和促進共融的經濟活動」(參閱:39號)。

生態皈依: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

接著,教宗方濟各談論了《願祢受讚頌》通諭。他指出,我們仇視他人、不尊重共同家園、糟蹋天然資源的行為造成種種後果;面對這一切,我們應該進行生態皈依。以亞馬遜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開啟了一條道路,它督促我們恢復「團體和大地之間、當下和記憶之間,以及經驗和希望之間的和諧關係」。這是一條聆聽並默觀天主恩典的道路,進而促使我們與他人相遇,「為整個人類大家庭謀求公益」。「生態皈依引導我們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體會到造物主慷慨恩賜我們大地,並召叫我們喜樂地分享,度簡樸的生活」。如此一來,「我們與耶穌相遇的所有果實,便能體現在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中」。

我們盼望的一切都得到滿足

在文告的最後一章,教宗強調,「修和的道路需要耐心和信任。若不盼望和平,和平就無法實現」。我們要在天主聖愛的啟發下彼此互信;天主深愛著我們每個人,祂的愛「無邊無際、不求回報、不知疲倦又能使人自由」。教宗邀請眾人跨越恐懼,促進相遇文化,「使每次相遇化為機遇」,視之為「天主聖愛慷慨的恩賜」,從而活出普世兄弟情誼。

對基督徒而言,這條道路蒙受修和聖事的支持(參閱:哥一20),它「要求我們摒棄思言行為上對近人和對萬物的暴力」。在我們所領受的寬恕中,我們踏上旅途,日復一日地將寬恕帶給其他人,有朝一日我們終將成為「正義與和平的工匠」。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湯漢樞機籲請各方為香港的和平努力

2019年11月25日下午,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在東京參與教宗方濟各主持的彌撒聖祭,梵蒂岡新聞網在彌撒開始前特別採訪了他。

湯樞機表示:「按照天主教社會訓導,如”DOCAT”,和平永遠來自於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内在的和平是最重要的。我們藉由祈禱來培育自己,之後為和平作見證,或透過我們的言行影響他人,為使和平得以傳遞開來。最後,那些在衝突中的人應該坐下來彼此交談。最終,我們可以實現修和,為使我們能夠實踐上主所要求我們的,即彼此相愛並寬恕他人的冒犯,這就是和平的果實。」

英語原文:

“Following the Social teaching of the Church, peace always comes from our Lord Jesus Christ, and peace should be internal first. We cultivate ourselves with our prayer, and then we witness peace, or we can be a peacemaker through our speech or through our behavior to influence others so that peace can be spread out. And then finally, those people in conflict should sit down and talk to each other. Finally we can achieve reconciliation so that we can implement what the Lord asks us to do: to love each other and to forgive other people’s offenses. So that is the result of peace.”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出席廣島和平會晤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11月24日傍晚,教宗方濟各在廣島和平紀念館出席了和平會晤,紀念原子彈爆炸事件的受害者並為世界和平發出呼籲。1300人參加了這項活動,其中包括宗教領袖、信徒及核爆炸的倖存者。教宗指出,將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有悖於人類共同家園的前景,而在朝向和平的道路上則需要“記憶、同行和保護”。

教宗在紀念館的廣場上問候了在場的各宗教領袖和倖存的受害者,然後獻花並點燃一支蠟燭。在一位88歲的老婦人作了見證後,教宗為世界和平發表訊息。他說:「記憶、同行和保護,這3個道義要求在廣島這裡具有更強大和更普遍的意義,能夠開啓和平的真正道路。我願意重申,今天出於戰爭目的而使用原子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是一種犯罪行為,這不僅踐踏人類和人的尊嚴,也有悖於我們共同家園的前景。正如我兩年前所言,將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以及擁有核武器都是不道德的。我們將因此受到審判。」

教宗援引若望廿三世《和平於世》通諭和梵二大公會議的訓導,指出:「和平應依照正義來建設,應以愛來推動並在自由中實現,不將自己的特殊利益強加於別人,而應放下手中的武器。」

教宗說:「如果我們繼續使用核威嚇作為解決衝突的合法訴求,我們又能如何提出和平倡議呢?願這痛苦的深淵提醒人們那絕不可超越的界限。解除武裝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因此,我們衆人必須以諒解和寬恕的目光聯合共進。我們應向希望敞開心懷,成為修和與和平的工具。如果我們能夠彼此保護,承認我們都是擁有共同命運的弟兄姐妹,這個願景就永遠是可能的。我們的世界相互關聯,這不僅因著全球化,也是由於我們始終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因此,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放下某些集團或領域的私利,如此才能實現偉大的理想,即一些人為保障共同未來而以共同負責的態度為之奮鬥的理想。」

教宗最後祈願:「絕不可再有戰爭、絕不可再有武器的轟鳴、絕不可再有這麽大的痛苦!讓和平進入我們的世界,進入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天主啊,祢給我們許下:『仁愛和忠信必彼此相迎,正義與和平必彼此相親。真理將從大地萌芽,正義將從天空出現』(詠八五11-12)。」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會見莫桑比克政治當局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9月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前往莫桑比克總統府禮貌拜訪了該國總統紐西,隨後會見了該國政治當局、外交使團,以及公民社會的代表。教宗在這個機會上強調:「尋求持久的和平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他堅決表示:「要和平與修和,不要具摧毀性的暴力。」

莫桑比克於1975年脫離葡萄牙獨立後,又陷入内戰長達17年之久。在聖艾智德團體的調停下,該國時任總統與反對黨全國抵抗運動於1992年簽署了歷史性的和平協議。不幸的是,雙方隨後再次發生衝突,導致和平局面中斷。經過艱難的談判進程後,政府與反對黨今年8月7日終於達成和解協議,結束敵對狀態。

教宗極為讚賞這項為恢復和平作出的長期努力,他說:「自從簽署和平協議並由此發出嫩芽以來,又經歷了多少事啊!正是這些嫩芽支撐著希望,讓人懷抱信心,明認書寫歷史的不應是自相殘殺,而是彼此視為兄弟姐妹、同一塊土地的兒女、共同命運的治理者。應有和平的勇氣!這是一種高品質的勇氣:即孜孜不倦地去尋求公益,而不訴諸暴力。」

教宗在莫桑比克牧靈訪問的格言是「希望、和平與修和」,他藉此機會重申:「和平不僅是沒有戰爭,而是努力不懈地承認、確保和實際恢復經常被遺忘或被忽視的我們弟兄姐妹的尊嚴,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本國命運的主角。」

教宗說:「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若沒有平等的機會,各種形式的進犯和戰爭將會找到一塊沃土,且遲早能爆發出來。社會,地方的也好、國家或世界的也罷,若將自己的部分成員遺棄在邊緣地區,則無論政治計劃,還是治安或情報的力量都無法絕對地確保平靜的局面。和平在莫桑比克促進了不同領域的發展,尤其是在教育和衛生領域,這是讓任何人都不感到被遺棄的必要條件,尤其不要讓青年感到被遺棄。青年不僅是這片土地的希望,更是當下,他們詢問和探究,他們需要找到能使他們發揮自己所有才能及合乎尊嚴的道路;他們是一種潛能,用來播種並增進衆人極為渴望的社交友誼。」

教宗提醒道:「促進相遇文化意味著要認可別人、增進互相間的關係和搭建橋樑。唯有保持鮮活的記憶,才能走上未來的道路,努力幫助兒童和少年接受教育,使家庭有住屋、勞動者有工作,農民有土地。這些奠定了希望的未來,這是具有尊嚴的未來!和平的武器正在於此。」

教宗也沒有忘記該國遭受兩次風災打擊的災民,他知道風災造成的損害繼續對許多家庭,尤其是尚無法進行重建地區的家庭造成嚴重影響。

教宗對這些災民說:「可惜,我無法親自去看望你們,但我希望你們知道,我分擔你們的焦慮和憂苦,也認同天主教團體在面對如此艱困的情況中作出的努力。在這種災難和悲痛的情況下,我祈求天主上智的安排不要讓你們缺乏所有公民和社會參與者的關懷,使他們將人置於中心地位,有能力推動必要的重建工作。」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7月25日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7月25日 非洲厄立特里亞教會正受到嚴重威脅

是日教會焦點:

-聖座常駐聯合國紐約總部觀察員在安理會為中東發言

聖座常駐聯合國紐約總部觀察員奧薩總主教在安理會關於「中東,包括巴勒斯坦問題」的公開辯論會中發言,他強調為了實現中東和平,在進行人道救援的同時,各方應回到談判桌前展開對話,建立寬容及和平共處的文化。詳盡內容

-非洲厄立特里亞教會正受到嚴重威脅

非洲東北部的國家厄立特里亞當局最近幾個星期關閉了22個屬於天主教修會或教區的醫療中心,聲稱是遵行法律,即國家必須是社會服務的唯一經營者。另有8個天主教會機構已於2017年和2018年被充公。天主教會在當地的臨在正受到嚴重威脅。詳盡內容

-薩科樞機擔心因美國與伊朗關係影響中東局勢

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關係持續緊張,關於中東的情勢,伊拉克天主教加色丁禮宗主教薩科樞機梵蒂岡新聞網表示,如果現在的局勢變成衝突,將是整個中東地區的災難。至於教宗在6月宣布有意訪問伊拉克,薩科樞機認為,在如此背景下,訪問是否能够成行尚未確定。但是,所有伊拉克人都期待這次訪問。詳盡內容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6月12日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公開接見:做基督的見證人,克服自我封閉

教宗方濟各在週三要理講授中強調團體分辨的重要性,提及基督徒團體的基因中本身就擁有的共融與自由,這讓信友不畏懼差異,不怕成為生活的天主的見證人。詳盡內容

-中國天津教區李思德主教安息主懷

6月8日,中國天津教區李思德主教安息主懷,享年92歲。教區在6月10日為李主教舉行殯葬禮儀,但地下教會團體司鐸只能有限度地參與。詳盡內容

-香港夏志誠輔理主教主持特別彌撒為香港祈禱

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在當地時間6月12日晚於灣仔聖母聖衣堂主持特別彌撒,為香港祈禱。他在講道中強調,我們為了香港社會上每一個人,懂得彼此相愛、彼此尊重,為了這片土地,能做一丁點就做一丁點。即使即一篇經文、一個祈禱,人的能力有限,就讓我們信賴天主、投奔天主。詳盡內容

教宗呼籲6月8日下午1時為和平祈禱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6月5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提到5年前6月8日,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梵蒂岡花園舉行的歷史性會晤。

教宗說:「本週六6月8日,將是以色列總統和巴勒斯坦總統在梵蒂岡與我和巴爾多祿茂一世宗主教共同為和平祈禱5週年紀念。在今年這一天的下午1時,我們要為和平騰出一分鐘的時間,信徒要為和平祈禱,非信徒則可對和平進行反思。讓我們共同致力於一個更加友愛的世界。謝謝公教進行會國際論壇大會推動的這項創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尼加拉瓜動亂:宗座大使以教宗名義呼籲停火並恢復對話

2018年7月18日,駐尼加拉瓜宗座大使索梅塔戈(Waldemar Stanislaw Sommertag)總主教以教宗方濟各的名義強烈呼籲結束暴力。4月18日爆發衝突以來,在這整整三個月內,已造成360多人死亡。反對派要求恢復民主和奧爾特加下台。這是奧爾特加自2007年以來連續執政的第三個任期,他與妻子羅薩里奧·穆里略副總統一同掌管該國政務。

在尼加拉瓜天主教媒體刊發的一份聲明中,宗座大使索梅塔戈總主教表示:「在這悲痛時刻,我以教宗和聖座的名義對國家正在經歷的嚴重局勢深表擔憂。以造成傷亡的暴力來解決政治危機和確保尼加拉瓜未來的和平與繁榮,這在邏輯上是不能接受的。」

宗座大使繼續寫道:「我哀悼每一位亡者,為他們的家人祈禱;我竭盡人性和靈性的一切力量向所有人的良知發出呼籲,好能實現停火,儘快恢復全國對話,一同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從而解決危機。讓我們謙卑地置身於榮福童貞聖母瑪利亞的保護之下,求她幫助我們,始終引領我們心愛的尼加拉瓜。」

2018年7月17日,警察和准軍事部隊控制了馬薩亞市中心。這裡離首都馬納瓜30公里,是抵抗奧爾特加政府的象徵地。據尼加拉瓜《新報》(El Nuevo Diario)報導,這次軍事行動歷時七個多小時。當地人權組織稱,在這次行動中廣泛使用了火力武器,導致至少三人死亡,多人受傷。死亡人數可能進一步上升,但目前無法證實,因為無人能進入幾乎被政府部隊控制的城市。

在這種情況下,天主教會越來越成為被威脅和攻擊的目標。7月9日,馬納瓜總主教布雷內斯樞機、聖座駐尼加拉瓜大使索梅塔戈總主教,以及馬納瓜輔理主教巴埃斯遭到親政府民兵的襲擊。幾天前,埃斯特利(Estelí)教區負責人阿韋拉多·馬塔(Abelardo Mata)神父在一次襲擊中倖免遇難。儘管受到鎮壓和侵略,尼加拉瓜的主教們在教宗的鼓勵下,一致決定繼續全國對話。與此同時,他們譴責政府缺乏真誠對話和尋找真正實現民主進程的“政治意願”。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嚴厲批評道:「與總統奧爾特加政府有關的單位施力過度,利用軍隊對抗平民和學生將阻礙以政治方式解決當前局勢。」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最近譴責尼加拉瓜議會所批准的恐怖主義法,該法律可用於將和平抗議定為犯罪。

7月18日,美洲國家組織投票表決一項譴責暴力的決議,並要求解散在該國逍遙法外的准軍事集團。

此外,由於尼加拉瓜的政局每況愈下,在長達3個月的衝突中傷亡慘重。拉丁美洲主教團(Celam)近日發起一項倡議,邀請拉丁美洲教會的所有堂區於7月22日主日為尼加拉瓜和平祈禱。該組織包含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所有主教。主教團在一份公告中,向「尼加拉瓜人民及他們的牧人—正義的先知,表達親近和關懷之情,目前他們正在經歷悲慘與痛苦的社會和政治危機」。

該公告由拉丁美洲主教團主席暨波哥大總主教薩拉薩爾(Rubén Salazar Gómez)樞機、主教團秘書長暨莫雷利亞輔理主教胡安·埃斯皮諾薩·希門尼斯(Juan Espinoza Jiménez)署名。公告指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蒙召為沒有聲音的人發聲,維護他們的權利,找到對話的方式,並建立正義與和平。因此,拉丁美洲主教呼籲繼續成為人權的捍衛者和希望的傳播者,並且不要漠視我們人民的哀號和痛苦,始終做勇敢的領導者,因為天主透過他們臨在於祂的子民當中,引導子民的歷史。」

這幾天,世界各地的主教們都向尼加拉瓜弟兄姐妹、該國人民和衝突受害者表達友愛與關懷。意大利亞西西小兄弟會也加入了這友愛之聲。他們在一份公告中表明:「亞西西的聖方濟各邀請我們為對話的文化而祈禱,為建立和平的架構而工作。」

小兄弟會的公告最後提到「尼加拉瓜和平調解人」天主之僕奧多里科·迪安德烈亞(Odorico D’Andrea)神父,寫道:「在衝突的歲月裡,他為和平與修和付出了許多努力,甚至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在武裝團體之間為和平而斡旋。我們願意將尼加拉瓜及其所有居民託付於他的代禱,好能停止戰爭,促進和平的文化。」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中東除了和平,別無選擇

2017年7月7日,教宗方濟各結束在意大利巴里的大公祈禱活動時表明:「在痛苦之極的中東之夜,和平的實現靠的是聆聽和對話的真正意願,而不是圍牆所維持的休戰和武力測試。」

他在聖尼各老大殿前強調:「中東除了和平,別無選擇。相遇的藝術應勝過衝突的策略,戰爭的怒吼應化為和平的歌聲。為實現這局面,當權者應堅決果斷地為和平,而不是為自身利益服務,這很重要。不可再以眾多人的性命換取少數人的利益了!不可再佔取土地而讓其他民族遭受折磨了!不可再讓局部真理壓制人的希望了!不可再利用中東而謀取與中東不相干的利潤了!」

教宗指出:「戰爭首先是使窮人遭殃的一塊傷疤。我們想到處在苦難中的敘利亞。戰爭是權欲和貧窮的後果。唯有放下霸權的思維和根除貧窮才能消除戰爭。此外,許多衝突也是受到原教旨主義和狂熱主義的煽動。但暴力總是受到武器的滋養,換言之,我們不能一面高喊和平,卻在暗中繼續進行沒有約束的武備競爭。這是一份壓在各國,尤其是那些強國良知上的極其重大的責任。」

為了開啟和平道路,教宗要求:「要讓少數群體受到保護,確保他們享有共同國籍的權利。基督徒也是享有同等權利的正式公民。」

談到耶路撒冷,教宗重申:「聖城的現狀需要按照國際社會的決定而受到尊重。只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經由談判的解決途徑,才能帶來穩定與持久的和平,確保這兩個國家的人民和睦相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中東如果沒有基督徒就將不再是中東

2018年7月7日,教宗方濟各與中東基督信仰各教會團體的領袖齊聚意大利巴里、向近東敞開的窗口,在這座海港城市為和平舉行大公祈禱活動。

教宗說:「在這座相遇和接納的城市裡,我們心繫著我們的教會、各民族,以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許多人。在巴里的濱海區,一望無涯的大海促使在場眾人掛念著中東、文明的十字路口、各大一神宗教的搖籃。」

教宗說:「在那裡,上主『使旭日由高天向我們照耀』(路1:78);信德之光由那裡廣傳到全世界;靈修精神與修道生活的清泉從那裡湧出。那裡保存著獨特的古老禮儀,以及聖藝與神學的無價之寶;那裡存留著偉大聖祖們的信德遺產。這傳統是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守護的珍寶,因為中東擁有我們精神的根基。然而,諸多破壞的跡象不幸出現在這璀璨的區域。籠罩中東的黑暗日漸增厚,近年來尤其如此。那黑暗是戰爭、暴力與毀滅,是佔領和各種形式的原教旨主義,是被迫遷徙及離棄;許多人沉默以對,很多人淪為共犯。」

教宗指出:「中東的百姓離鄉背井。我們信仰內弟兄姊妹的臨在恐怕會從此消失,地區的面貌遭受損毀,因為中東如果沒有基督徒就將不再是中東。基督徒乃是世界之光。但基督徒不僅在周圍明亮時,也在歷史的黑暗時刻作世界的光,不屈服於周遭的一片漆黑,卻給希望的燈芯添加祈禱與愛的燈油。」

接著,教宗祈求和平之恩說:「我們同心合意祈禱,懇求天上的主恩賜和平,那是地上強權至今無法找到的和平。從尼羅河到約旦河谷,經過歐朗提斯河,直到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的河,《聖詠》的呼聲四處迴響著:『祝你平安!』(詠122,8)」

「為了蒙受苦難的弟兄姊妹,為了各民族和各信仰的朋友,我們再次高呼:『祝你平安!』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特別為耶路撒冷祈禱和平,它是天主鍾愛的聖城,卻被人類傷害,上主至今仍為它哭泣:『祝你平安!』」

最後,教宗祈求道”「冷漠會殺人,而我們願意成為那對抗冷漠謀殺現象的聲音。我們願意替人微言輕、替只能飲泣吞聲的人發聲,因為中東今天在哭泣、受苦、沉默,而其他尋求權力和財富的人則在踐踏中東。為了弱小、卑微、受傷,以及天主站在他們身邊的人,我們懇求『天賜平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