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內容:
2018年10月14日,在世界主教會議舉行期間,教會喜添7位聖人,其中包括教宗保祿六世和羅梅洛總主教。封聖典禮在世界主教會議期間進行有何意義呢?本集我們訪問了與會者之一,台灣嘉義教區的鍾安住主教來分享他的感受,與及在七位新聖人中那位為鍾主教有最大得着。
其他內容:
-教宗2018年11月祈禱意向
-教宗在羅馬的公墓主持追思彌撒
-中國各地方教會在煉靈月舉行追思禮儀
最新內容:
2018年10月14日,在世界主教會議舉行期間,教會喜添7位聖人,其中包括教宗保祿六世和羅梅洛總主教。封聖典禮在世界主教會議期間進行有何意義呢?本集我們訪問了與會者之一,台灣嘉義教區的鍾安住主教來分享他的感受,與及在七位新聖人中那位為鍾主教有最大得着。
其他內容:
-教宗2018年11月祈禱意向
-教宗在羅馬的公墓主持追思彌撒
-中國各地方教會在煉靈月舉行追思禮儀
作者:Sergio Centofanti and Fr. Bernd Hagenkord, SJ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眾所周知,根據國際慣例,國家之間的談判是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通常只公布最終結果。因此,沒有人知道聖座與中國當局對話的細節。然而,倘若最終達成共識,我們便可想像,這共識將使教會既能在兩個團體同時存在的教區重建牧靈領導上的合一,也能對長久缺乏主教的眾多教區採取措施,使每個教區都有一位受到教會和國家接納和承認的牧人。
我們不能期待這樣的行動是沒有傷痛的。不滿、痛苦、放棄、怨恨是不可避免的,甚至還會導致新的張力。然而,在中國的教會必須經歷這種「穿過針孔的過渡」,我們眾人期望這能起到淨化的作用並成為善的傳報者:沒有贏家和輸家,眾人的貢獻都將是寶貴的。
正如帕羅林樞機所言:「此處並非忘卻、忽略或幾乎奇妙般地抹去許多信友和牧人的痛苦歷程,而是在天主的助祐下,注入因許多考驗而來的人力和靈性資本,從而建設一個更祥和及更友愛的未來。」
如果在中國的天主教會能夠重啟一種更為友愛與共融的局面,同時尊重各方的情感,這將首先對信友的聖事和靈修生活產生積極反響,他們日益努力成為十足的天主教徒,同時也做真正的中國人。
此外,這樣也將能為教會的活動釋放新的能量,並在中國社會中實現更大的和諧。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眾人的努力和善意。相對於全國總人口,在中國的天主教如果只憑數字會顯得頗為單薄,但素來活躍。儘管許多限制和監控依然存在,其中大部分出於恐懼,擔心宗教能受到“外來”利用而引起社會不安定,但一種面目一新的福傳事業會帶來豐碩果實。
如果一位主教獲得當局承認的路徑是關係到國家、國家法律及其程序的問題,那麼依照教會法典對一位主教合法地位的認可便與教會有關。為能明瞭這一點,有必要認識教會是如何形成的。早在公元第二世紀,聖依勒內(S. Ireneo)就稱教會為靈性共融的團體,她透過主教們連續不斷的繼承,宣講和傳遞由宗徒們建立的聖傳。
主教們的宗徒繼承乃是聖傳的保障,是教會組成的基礎。同時,藉著教宗的自由任命或他對合法選舉的認可,教會也對主教的宗徒繼承及其真實性提供了保障。
一位主教,即使有效地被祝聖,倘若不與伯多祿繼承人和其他在全世界履行牧職的主教們共融,就不能行使職務。只有羅馬主教、基督的在世代表及普世教會的牧人才能判斷他們是否適合,藉此承認他們的合法性,重新接納他們進入天主教的圓滿共融並託付他們一項牧職。至於中國的情況,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沒有獲得教宗任命而在中國新近祝聖的主教是非法有效的(極個別的情況除外)。
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始終是「唯一」的,雖然存在許多不合常規的痛苦情況,卻從來沒有以「脫離」羅馬而自居。此外,在中國的教會也從未提出一種拒絕首席職權的教義見解。
實際上,在此也需要補充另一個事實,那就是與教宗共融的熱切渴望一直存留在非法祝聖的中國主教們的心中。儘管這些主教的情況不合法規,意識到他們與教宗共融的願望也造成近些年來相互抵觸的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這些非法主教有誠意,因此相信了他們的懺悔(儘管不接納若干主教不恰當的行為);另有人認為他們沒有誠意,並多次予以譴責。
正因為如此,就如帕羅林樞機所指出的那樣,任何人都不該沒完沒了地屈服於「那為給兄弟定罪的對立心態」,而是「每個人都應懷有信賴地展望教會的未來,超越各種人性限度」。
作者:Sergio Centofanti and Fr Bernd Hagenkord, SJ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在中國的教會生活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少,因此在聖座與中國當局的談判中選擇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也就是任命主教的問題;具體而言,是主教候選人的選擇,以及教宗親自予以任命的方式。
這個議題顯然與其它許多議題相關,諸如所謂的「地下」主教獲得政府承認、未經教宗委任就接受祝聖的主教在教會法層面合法化、建立中國主教團、修訂教區的邊界等等。這些議題應該是進一步探討與對話的內容。
本篤十六世教宗2007年寫給在中國的教會信函中詳細闡述了主教職的議題為何這麼重要:「正如你們所知道的,深深將中國各地方教會結合共融、並使她們與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地方教會之間密切共融合一的基礎,除了同一個信仰和同一個聖洗外,特別是以聖體聖事和主教的品位為其基礎。而主教的合一,則是以『羅馬教宗─伯多祿的繼承人為其永恆、有形可見的主因和基礎』。借助宗徒繼承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的傳承,也是各時代認識基督在伯多祿和其他宗徒身上奠定的教會身份的根據。」(5號)
現在,無庸置疑的是,在中國的天主教徒有同一個信仰、同一個聖洗、有效的感恩祭,以及保持由宗徒繼承的主教職。儘管如此,在中國的天主教會依然經歷了困難、磨難和不安,遭受了破裂,忍受了創傷與分裂的痛苦。然而,這些不是發生在聖事層面,聖事的根基始終有效;這一切發生在生活層面,在弟兄關係和團體歷程的層面。而對於活出信德與愛德的經驗、以及在世界上共同的使命與見證的成效,這些層面重要至極。
眾所周知,在某個時候,在中國,至一的天主教會內部出現了一個危機,導致在大部分的教區裡成立了兩個團體:一個是所謂的「非官方」或「地下」團體,另一個是所謂的「官方」或「愛國」團體,各有自己視為依據的牧者(主教和司鐸)。這種危機並非出自教會內部的選擇,而是受制於某種政治性的結構。
天主教會在她兩千年的歷史中,曾多次屈服於分裂的誘惑,而分裂的原因不盡相同。導致在中國形成兩個團體的特殊情況,既沒有與教義和道德密切相關的特性,不是教會最初幾個世紀發生的那種,以及之後,尤其是16世紀在基督信仰底蘊深厚的歐洲所發生的那樣;它也沒有禮儀和法律上的特性,有別於第一至第二個千年之間的情況。」
在中國的特殊情況屬於政治類型,所以是外在因素。對於過往的種種責任,切莫陷入簡單的修正;我們要自問:在中國的教會今天是否蒙召以新的方式詮釋自己在世界上的臨在與使命。這將在不同的情感也相融合時得以實現。各地方和各時代的教會內都存在著不同的情感:單是強調道成肉身的情感,會傾向於世俗化;僅注重精神靈修的情感,則傾向於抽象化。為了教會和福傳的益處,這些情感必須相互來往、交談、理解、同行。
除了各種精神上的情感以外,當然還曾有過具體的選擇,其基礎在於以迥異的方式活出重要的價值;這些價值包括忠於教宗、作出符合福音教導的見證、無私地尋求教會和人靈的益處。為此,或許得在這多重層面上尋找適當的方法來克服對立,並朝著教會處境更加正常的目標邁進。
面對在中國的教會目前的分裂處境,所有人肯定都承受痛苦,或至少感到不自在:教會當局、信友團體、或許連政府都是如此。任由種種誤會和不理解繼續拖延,對任何人都沒有益處。作為天主教徒卻繼續處於異常狀態:不僅人數稀少,而且分裂成兩個團體,互不尊重,可能無法相親相愛,難以力求修和;這又是一個痛苦。然而,那叫別人明白上主臨在於他們中間的,正是團體由內而發的愛。
不言而喻的是,在此背景下,主教的任命,特別是他們在情感與實質上的合一,都是關鍵的議題,因為這些議題觸及在中國的教會生活的核心。為了達成這合一,必須跨越一連串的阻礙,其中首要便是「中國的特殊情況」;就是,政治當局也以許多方式限制主教的牧民生活和使命。
它所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有些主教在政府的支持下,未經教宗委派,意即沒有教宗批准,就接受祝聖;另一方面,聖座任命了主教,但他們的主教身分沒有受到政府的承認。若不啟動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分別促成在教會內合法與獲得政府承認,便無法挽救這個艱難的處境。
因此,針對這些要點在教會當局與政治當局之間達成共識,儘管這共識並不完美,但它卻未曾如此必要又迫切,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對立及傷害。有鑒於此,近三任教宗的行動一脈相承:促進整個天主教團體的合一,協助「非法」主教恢復圓滿的共融,同時也支持已經共融的「官方」和「地下」主教保持忠貞。總而言之,要努力邁向教會的圓滿共融。
至於在中國的教會的處境,教宗本篤十六世曾這樣回答有關提問:「推動在中國的教會積極發展的因素很多:一方面非法接受祝聖的主教一直熱切渴望與教宗共融;這促使他們所有人走上合一之路,而他們每一個人都在這條路上得到耐心的陪伴。在這件事上,他們具備天主教的基本常識,意即唯有與教宗共融才是真正的主教。另一方面,秘密接受祝聖的主教,也就是國家當局不承認的主教,能得益於一個事實:即使單純就政治機會考量,天主教主教因為屬於羅馬而遭到監禁和剝奪自由,也是一件毫無益處的事。這既是個不可放棄的必要條件,也是個決定性的協助,以促成天主教兩個團體之間的圓滿合一。」(《世界之光:教宗、教會及時代的記號》2010年,第42頁、第136至137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最新內容:
-教宗2018年6月祈禱意向
-教宗到奧斯蒂亞主持基督聖體聖血節彌撒
-教宗方濟各致唁電哀悼危地馬拉火山噴發遇難者
-薩科宗主教:教宗的這項任命為伊拉克是希望的動力
-聖地白冷方濟會士因保護朝聖者遭攻擊
-意大利聖安多尼聖髑到訪美、加、澳
-中國國家宗教局要求申請臨時宗教場所需接受「教務指導」
-陝西通遠堂區慶祝榮休宗懷德主教晉鐸69週年
-聖若望二十三世教宗遺體返鄉
路加福音
耶穌來到了納匝肋,自己曾受教養的地方;按他們的慣例,就在安息日那天進了會堂,並站起來要誦讀。有人把依撒意亞先知書遞給衪;衪遂展開書卷,找到了一處,上邊寫說: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衪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
2018年5月2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大約15000名朝聖信友在場參加,其中也有許多兒童。教宗在前幾次的要理講授中對聖洗聖事進行了反省,從這一次開始進入堅振聖事的主題。
教宗指出:「我們稱這件聖事為堅振聖事,因為它堅固我們所領受的聖洗聖事。堅振聖事也稱為『傅油』,因為藉著塗抹聖化聖油,也就是主教祝聖過的加香料的油,我們便領受了聖神。這名稱源於基督本身,祂就是天主以聖神傅了的那位(《天主教要理》1289號)。」
教宗解釋道:「我們由聖洗聖事而重生,獲得神性生命,之後我們就要以天主子女的身份行事為人,這就需要藉著傅油而領受聖神。只有基督的神能使我們成為賦予味道的鹽和照亮世界的光。沒有聖神的力量,我們則一事無成:聖神賜予我們前行的力量。」
在要理講授前誦讀的《福音》中,記述了耶穌在納匝肋的會堂的自我表述:「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祂給我傅了油」(路4:18)。
教宗說:「耶穌說得真好,這就是耶穌在納匝肋會堂出示的身份證!;祂是被聖神傅了油的那一位。基督復活的夜晚和五旬節也是與聖神有關的兩個重要時刻。復活基督的氣息使教會的肺葉充滿生命,一如基督在約旦河領受了聖神的傅油,五旬節對教會而言乃是傳教的動力,為使眾人的聖化而鞠躬盡瘁,並光榮天主。主教在傅油禮上這樣說:『請藉此印記,領受天恩聖神』。可見,聖神是天主的極大恩賜。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聖神。聖神居於我們心中,我們的心靈內。聖神引領我們善度生活,使我們在眾人前成為恰當的鹽和適度的光。」
最後,教宗總結道:「在堅振聖事中,是基督使我們充滿祂的神,把我們祝聖為祂的見證人。領受堅振者的見證體現在是否活在聖神内並順從祂富於創造性的啟迪。因此,我們領受了聖神便能從我們是否履行聖神的作為,我們是否宣講聖神的教導看得出來。基督徒的見證在於唯有全力履行基督的神要求我們並賜予我們力量去完成的事。」
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教宗方濟各特別提到隔天5月24日是上海佘山聖母進教之佑瞻禮,籲請普世教會為中國天主教徒祈禱,願他們慷慨地活出信德,與伯多祿繼承人圓滿共融。
教宗說:「明天5月24日是進教之佑榮福童貞瑪利亞的年度瞻禮,這是中國上海佘山朝聖地特別敬禮的節日。該紀念日邀請我們在精神上與生活在中國的全體天主教徒同在。讓我們為他們祈求聖母,好使他們能慷慨和安寧地活出信德;也使他們能做出友愛、和諧與修和的具體行動,並與伯多祿繼承人完全共融。」
教宗繼續說:「在中國跟隨上主的極可愛門徒們,普世教會偕同你們並為你們祈禱,讓你們即使身處困境依然能將自己託付於天主的聖意。聖母必會助佑你們,以她的母愛守護你們。」
佘山聖母是中國教會的主保,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前往佘山向聖母敬禮和祈禱。2008年本篤十六世教宗親自撰寫了《佘山聖母禱文》,將中國教會的未來託付於佘山聖母。2007年,本篤教宗特別致函中國天主教會,欽定5月24日為普世教會為中國教會祈禱日。
來源: 梵蒂岡電台
作者:Sergio Centofanti and Fr Bernd Hagenkord, SJ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關於「中國問題」,有一連串的訊號顯示,聖座和中國正在達至一個重要階段,儘管──如同聖座新聞室今年3月29日的公告所言─聖座與中國似乎沒有任何即將簽署的協議。
聖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很久以前就展開了接觸,試圖以有建設性、而非爭鋒相對的態度找出某些教會問題的解決方法,首先便是棘手而重要的主教任命議題:這關乎牧靈的方針,意在開啟一個能惠及眾人的合作模式,而且並不假設只要魔杖一揮,幾乎就能解決所有現存的問題。
關於這點,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接受意大利報紙《新聞報》的訪談時,講的顯然很恰當。他回答記者的提問,說:「眾所周知,隨著『新中國』的到來,教會在那泱泱大國的生活有過嚴重受阻和劇烈苦難的時刻。
然而,自上世紀八零年代起,聖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們展開了接觸,經歷了時代的更迭、事件的變化。聖座向來秉持牧靈的途徑,試圖跨越對立,樂意與政府當局進行互相尊重又有建設性的對話。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致中國天主教徒的信函中已闡明這種對話的精神:『與合法的政權持續衝突並不能解決現存的問題。』(4號)在教宗方濟各的牧職期間,當前的談判就是遵循這個路線:有建設性地敞開對話和忠於教會的純正傳統。」
隨著共產黨在中國建立新政權,開啟了格外艱難的歷史階段,許多牧者和信友遭受了劇烈的苦難。這個政權是毛澤東革命的成果,他的理想目標是解放人民,使之擺脫西方控制、貧窮、無知、舊領導階層的壓迫,卻也排除天主的概念和宗教。
隨後,從八零年代起,中國也開始有所改變。當然,意識型態依然存在,近來出現某些強硬的徵兆,特別是在負責安全和社會-文化生活條例的機關方面。然而,或許這也是在經濟的急遽成長中需要稍微維護秩序的徵兆。一方面來說,經濟成長增進福祉,創造新的機會和新的生活空間,讓世界上所有的人萌生共同的盼望;另一方面來說,如此的成長導致某種混亂,勞工界出現社會失根現象、富裕階層的腐敗比例增加、傳統價值觀日益薄弱,在年輕世代之間尤其嚴重。但是,面對這些同樣衝擊到宗教生活領域的劇烈改變,意識型態上的嚴苛或許無法成為一個適切的回應。
今天,聖座樂意在互相尊重的交談氣氛中,為促進中國和社會的利益作出貢獻。對全世界的天主教徒而言,他們也不得不感受到這個事實與他們密切相關,因為這不是一個遙遠國度的事件,而是至一教會的生活和使命;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無論我們生活在何處。為此,切莫激發爭辯,卻要以祈禱陪伴在中國的教會當前的微妙時刻,以期帶給福傳事業新的動力。耶穌的訊息對於如此一個泱泱大國的人性及靈性願景不能毫無關聯。
圖片: catholicnews.com
與中國對話(2)
最新內容:
-教宗為敘利亞發出和平呼籲
-教宗接見小阿爾菲的父親
-教宗探訪聖十字保祿堂區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慶祝91歲生日
-河南省禁止未成年人參與教會活動
-澳門聖老楞佐堂舉辦唸珠工作坊紀念病人之痊聖母400周年
-台灣主教團將邀請教宗來台訪問
2018年3月22日,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Paul Gallagher)在宗座額我略大學出席一場關於中國教會的研討會,主題為「基督宗教在中國:影響、互動和本地化」。
總主教表示:「今天教會在中國的使命是『做完完全全的天主教徒和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使所有人都能接觸到耶穌的福音,並讓福音為公益服務。」
加拉格爾總主教指出:「在過去,中國與天主教會的關係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既有富有成效的合作,也有巨大的誤解和對立,有時甚至導致信徒團體遭受巨大痛苦的情況。然而,在認真審視問題之後發現,通過互相瞭解、藝術文化、與中國人民建立友誼的具體經驗而實行的信仰本地化,是過去促使『基督宗教世界』和『中國世界』的相遇結出豐碩果實的方法。」 [Read more…]
最新內容:
-教宗方濟各當選5週年
-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與教宗方濟各牧職的內在連續性
-教宗公開接見講解天主經
-中國河南商丘教區天主教南堂十字架被強拆
-河北黎明之家善度四旬期
-中國地方教會積極回應教宗舉行奉獻24小時給天主活動
-台灣高雄教區「墾丁天主教中心」落成
2017年中國教會又經歷了一個好不容易的一年。這一年中國教會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有多位的主教先後辭世,天主教財產被市政機構強佔、地下主教被失踪、有神父以盜竊罪的名義被關押、上海教區馬達欽輔理主教重返上海愛國會、中國兩位主教公開就識等等。本集的教會透視跟大家一起回顧中國教會在2017年的大事。
Copyright © 2025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