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南執事-四旬期第一主日反省(丙年)

四旬期第一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天主,祢常向世人施展救贖的工程,現在,祢恩賜我們更豐厚的聖寵,使祢的子民滿懷喜樂。求祢垂視祢所甄選出來,將要重生的兄弟姊妹,並垂顧在場已獲得重生的人;求祢護佑和堅強我們眾人。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選民宣示自己的信仰。)
恭讀申命紀 26:4-10

梅瑟曉諭以色列子民說:「司祭由你手中,接過滿載初果的籃子,放在上主、你天主的祭壇前;然後你就在上主、你天主面前,聲明說:「『我的祖先原是個飄泊的阿蘭人,南下埃及,同少數家人寄居在那裡,竟成了一個強大有力、人口眾多的民族。「『埃及人虐待我們,壓迫我們,強迫我們做苦工。我們呼號上主、我們祖先的天主,祂就俯聽了我們的哀聲,垂視了我們的痛苦、勞役和所受的壓迫。上主以強力的手、伸展的臂、巨大的恐嚇,及神蹟奇事,領我們離開埃及,來到這地方,將這流奶流蜜的土地,賜給了我們。「『上主,請看!我現在把從祢賜給我的土地,所出產初熟的收穫,帶來了。』於是,便將這初熟的收穫,放在上主、你天主面前,並俯伏朝拜上主、你的天主。」

讀經二(基督信徒宣示自己的信仰。)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10:8-13

弟兄姊妹們:經上到底說了什麼?她說:「天主的話離你很近,就在你口裡,就在你心中。」這就是指我們關於信仰的宣講。如果你口裡承認耶穌是主,心裡相信天主使祂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你便可獲得救恩,因為心裡相信,可使人成義;口裡承認,可使人獲得救恩。經上又說:「凡相信祂的人,不至於蒙羞。」其實,並沒有猶太人與希臘人的區別,因為眾人都有同一的主;祂對一切呼號他的人,都一律厚待。的確,「凡呼號上主名號的人,必然獲救。」

福音(耶穌被聖神引入荒野,受魔鬼試探。)
恭讀聖路加福音 4:1-13

那時候,耶穌充滿聖神,離開約但河,就被聖神引入荒野,四十天之久,受魔鬼試探。耶穌在那段日子,什麼也沒有吃,過了那段日子,就餓了。魔鬼對耶穌說:「祢如果是天主子,就命令這塊石頭變成餅吧!」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魔鬼引耶穌到高處,頃刻間把普世萬國指給耶穌看,並對耶穌說:「這一切權勢及其榮華, 我都要給祢,因為這一切都已全交給了我;我願意把它給誰,就給誰。所以,祢如果朝拜我,這一切都是祢的。」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奉侍祂。』」魔鬼又引耶穌到耶路撒冷,把祂放在聖殿頂上,向祂說:「祢如果是天主子,從這裡跳下去吧!因為經上記載:『祂為祢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著祢,免得祢的腳踫在石頭上。』」耶穌回答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魔鬼用盡了各種試探後,就離開了耶穌,再等時機。

各位尊敬的主內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慶祝丙年「四旬期」的第一個主日。四旬期又稱為封齋期,紀念耶穌在約但河受了若翰洗禮之後,被聖神催促到曠野,守了四十晝夜嚴齋祈禱,抵抗魔鬼的誘惑。教㑹邀請我們藉這封齋期,反省我們的生活,以悔改的精神,以齋戒祈禱和善功,去愛主愛人,來準備迎接和分享基督復活的榮光!
在聖灰禮儀中,神父或會用以下的經文和用祝聖了的聖灰抹在領受聖灰的信衆額上,唸著:

「人啊!你要記住,你原是灰土,將來還要歸於灰土。」(創 3:19)

灰土,使人想起人的起源,其實人並不是怎麼矜貴;只不過是天主用泥土塑造出來而已,所以人的生命非常脆弱,每天一步步地消耗著,直到最後一口氣,也就重歸於灰土。故不管我們生前是怎樣富有,外表容貌如何英俊俏麗,身份地位如何崇高,最後也只是一堆灰土而已!
這樣説來是不是叫我們自暴自棄呢?當然不是,相反的,四旬期是救恩的時期, 更提醒我們,那怕生命是多麼的脆弱,能力是那麼有限,負面的潮流是多麼的強大,我們都要聖化自己,兼善旁人!
為什麼呢?因為天主實在太愛我們了,祂竟稱我們是祂的兒女!(參閱 :一 3:1)
話說回來,人的生活每天營營役役,不停的受著各種壓迫和誘惑,要做到榮主愛人實在不易,但請不要灰心,今天的福音提供了我們踏實的方法,去面對生活顛簸的挑戰。
福音當中,耶穌面對魔鬼誘惑,祂一連説出三次「經上記載,經上說」…… 祂用聖言來抵擋魔鬼。聖言對我們基督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唯有生活在聖言內我們才可以排除各種試探,只有在聖言內生活,我們才會有力量去寛恕和求人原諒。
如果我們每天都能養成閱讀聖言的習慣,我們處事待人的態度定會改量,我們的心情定會平安舒𣈱;就像聖奧思定說:「只有生活在天主內,我們的心才會得到安寧。」 因為聖言就是天主。
各位尊敬的主內朋友們,讓我們努力祈禱,活學聖言,多做愛德的服務,幫助所有需要我們幫忙的人,尤其是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多些注意個人的行為,除了守齋戒外,更要控制我們的言語,多説鼓勵和讚美別人的說話,每天向著成聖的道路上邁進!
如此看來,賴天主的仁慈,聖言的啟迪,總有一天,我們「生活不只靠餅」,也不會「試探上主,我們的天主」!(參閱:路4:4,12)
讓我們一起「朝拜上主,我們的天主,唯獨事奉祂」!(參閱:路4: 8)
聖言之母!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最大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聯絡: [email protected]

教宗:不要忘記上主在我們生命中所成就的事

聖灰禮儀後 星期四 彌撒

集禱經

上主,求你指引我們的行為,幫助我們在悔改的道路上前進,使我們的一切行動,皆能由你開始,並靠你完成。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看,我今天已將生命與死亡,祝福與詛咒,都擺在你面前。)
恭讀申命紀 30:15-20

梅瑟向百姓說:「你看,我今天將生命與幸福,死亡與災禍,都擺在你面前,如果你遵行我今天吩咐你的、上主你天主的誡命:愛慕上主你的天主,履行他的道路,謹守他的誡命、法令和規定,你必能生活繁榮,上主你的天主在你要去佔領的地上,必要祝福你。但是,如果你心中叛離,不願聽從,被人引去敬拜事奉其他的神,我今天警告你們:你們必要滅亡;在你渡過約但河去佔領的土地上,決不能久存。我今天指著天地向你們作證:我已將生命與死亡,祝福與詛咒,都擺在你面前;你要選擇生命,為叫你和你的後裔得以生存;你應愛慕上主你的天主,聽從他的話,完全依賴他;因為這樣你才能生活,才能久存,才能住在上主向你的祖先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誓許要給他們的土地上。」

福音(誰若為了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這人必能救得性命)
恭讀聖路加福音 9:22-25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棄絕,並且要被殺,但第三天必要復活。」他又對眾人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這人必能救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喪失了自己,或賠上自己,為他有什麼益處呢?」

2019年3月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在四旬期伊始,讓我們祈求記憶的恩寵,牢記上主在我們生命中所成就的事。在與復活基督相遇的道路上,我們千萬不要回頭,不要心靈麻痹,對偶像崇拜的危險視而不見。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申命記》(30:15-20),記載了梅瑟為使子民做好進入應許之地的準備,向他們提出攸關生死的選擇和挑戰。教宗特別引用了梅瑟所提出的三個關鍵詞:「心中叛離」,「不願聽從」,以及「被人引去敬拜事奉其他的神」。

教宗說:「當心中叛離,走上錯誤道路時,無論是回頭路還是歧路,都會失去方向。四旬期有助於我們走好這條與主相遇的道路。不聆聽上主和祂對我們的承諾,就會失去記憶,不記得上主在我們生命中、在祂的教會內、在祂的子民中所行的偉績,我們就會習慣於憑藉自己的力量,自給自足。」

教宗指出:「當我們感覺良好時,當我們要什麼有什麼時,在精神上一帆風順時,就會面臨失去旅途記憶的危險。精神上的福祉也有這種危險:我們有可能換上某種健忘症,缺乏記憶力。」

關於偶像崇拜,教宗指出:「偶像崇拜不只是去異教徒寺廟敬拜一座雕像,而是一種內心的態度,你喜歡某個東西而非上主,是因為它令你感到舒適,你已經忘記了上主。」

最後,教宗表示:「在四旬期伊始,我們應該祈求守護記憶的恩寵,牢記上主在我們生命中的一切作為:祂如何愛了我們。懷著這個記憶,我們繼續向前邁進。我們也應該不斷重複聖保祿宗徒對弟茂德的勉勵:『你務要記住:耶穌基督從死者中復活了』。耶穌陪伴我直到現在,並且祂將一直陪伴我,直到我面見光榮的祂時。願上主賜給我們保持記憶的恩寵。」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聖灰禮儀彌撒:定睛仰望苦架上的耶穌,愛德之火絕不熄滅

2019年3月6日,教宗方濟各聖灰瞻禮在羅馬聖女薩比娜大殿主持彌撒時表示:「在四旬期,要重新發現我們受造是為了永遠熾熱的火焰,而非立即熄滅的煙灰;是為了天主,而非塵世;是為了天國的永恆,而非世間的欺騙;是為了擁有天主兒女的自由,而非成為凡俗事物的奴隸。」當天下午約4時,教宗在聖安瑟爾默大殿帶領眾人祈禱片刻,然後進行懺悔遊行,徒步朝聖到聖女薩比娜大殿,在那裡主持聖灰禮儀彌撒。

當天禮儀的第一篇讀經記載,上主要求祂的子民「在熙雍吹起號角,制定一個齋期」(岳2:12-18)。教宗指出:「我們總是沒有目標地快速行走, 而振聾發聵的號角聲敦促我們放慢生活節奏,回歸本質」。當上主沉痛地對子民說:『你們應全心歸向我。』(12節)我們明白,塵世旅途的目標就是上主。為了返回正途,在頭上施放聖灰是個重要的記號。它提醒我們反思,自己每天究竟是為什麼操心奔波?塵世的事物必將消逝,猶如灰土隨風飄散。今日盛行的『外貌文化』引誘人們為稍縱即逝的事物而活,這是莫大的欺騙,因為它有如熊熊烈火,一旦燒完就只剩下灰燼。然而,福音提出了不會消逝的三項事物,分別是:施捨、祈禱和禁食(參閱:瑪6:1-6,16-18)。祈禱恢復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愛德恢復我們與近人的關係;禁食則是與自己的關係。」

教宗說:「四旬期邀請我們注視:在祈禱中仰望高天,走出庸俗、橫向的生活,不再只顧自己而忘記天主。再者,是以愛德轉向他人,擺脫累積財物的虛榮心。最後是邀請我們以禁食自我反省,放下對凡俗事物的依戀,免得世俗化造成心靈麻木。」

誠如耶穌所說:「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21節)教宗將我們的心靈比擬為「磁鐵」,必須依附著某樣事物:「心靈依附的對象如果是凡俗事物,早晚會變成這些東西的奴隸;但它依附的對象若是永不消逝的那位,我們就會找到自己,重獲自由。為此,我們應當在四旬期的旅途中,定睛仰望十字苦架上的耶穌。」

教宗強調:「十字苦架上的耶穌是生命的指南針,將我們導向天國。由於帶著龐大的重擔,我們將無法向前邁進,教宗鼓勵我們放下種種負擔,諸如消費主義、自我中心、貪得無厭、鐵石心腸等。」

最後,教宗總結道:「十字苦架上的耶穌充滿愛火,祂召叫我們與祂共度熱情如火的生活,不在塵世的灰燼裡消失無蹤。這生活燃燒愛德,絕不在平庸中熄滅。四旬期始於聖灰禮儀,卻帶我們通往逾越節守夜的火焰,使我們在聖墓中發現耶穌的肉身並未化成灰燼,而是光榮地復活。」

四旬期資訊

張汝南執事-常年期第八主日福音反省

圖片:Rodney Leung

常年期第八主日

讀經一(一個人沒有發言以前,不要讚美他。)
恭讀德訓篇 27:5-8

篩篩子,總留下一些渣滓;人的言談,也總有一些不乾不淨。爐火試煉陶匠的陶器;言談試驗人的人格。一棵樹的栽培,可由它所結的果實看出來;同樣,一個人的心意,也可從他思想後,所說的話看出來。一個人沒有發言以前,不要讚美他,因為人的好壞,從言談中,才可見到。

讀經二(天主賜我們因主耶穌基督獲得了勝利。)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5:54-58

弟兄姊妹們:幾時這可朽壞的,穿上了不可朽壞的;這可死的,穿上了不可死的,那時,就要應驗經上所記載的:「在勝利中,死亡被吞滅了。」「死亡!你的勝利在那裡?死亡!你的刺在那裡?」死亡的刺,就是罪過;罪過的權勢,就是法律。感謝天主,他賜給了我們,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獲得的勝利。所以,我親愛的弟兄,你們要堅定不移,在主的工程上,該時常發奮勉力,因為你們知道,你們的勤勞,在主內決不會落空。

福音(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
恭讀聖路加福音 6:39-45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講了這個比喻:「瞎子豈能給瞎子帶路?不是兩人都跌在坑裡嗎?「沒有徒弟勝過師父;凡受過完備教育的,僅相似自己的師父而已。「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不理會你眼中的大樑呢?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兄弟,讓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而你竟看不見自己眼中的大樑呢?假善人啊!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樑,然後才看得清楚,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沒有好樹結壞果子的,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的。每一棵樹的好壞,憑它的果子,就可認出來。人從荊棘上,收不到無花果;從蒺藤上,也摘不到葡萄。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

各位尊敬的主內朋友們,大家好!

本主日的讀經和福音、教會特別提醒我們關注我們的內心!當然一顆強壯的心能帶給我們健康的精神,但是內心的平安,卻能喚起「主的福音」!

究竟我們怎樣能滋潤我們的內心?

耶穌曾提醒我們,祂説:「從人心裡出來的往往是些惡念、一些壞事的根源。而這一切惡事,都是從內裡出來的,並且使人污穢。」(參閱:谷7:20-23)

過幾天,我們就步入四旬期,守好四旬期之精神,更能幫助我們滋潤我們的內心。讓我一起用祈禱,用守齋、用愛主愛人的生活,度過與主親密,與人和睦的時辰!更讓我們體會到天父的偉大和自己的虛微,進而依靠上主,悔改更新!

今天德訓篇作者提醒我們注意我們日常的言談。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尤其是我們做家長、做別人長輩和上司的、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惡語一出口,就像鷄毛飄揚,難以收拾,傷害人心!所以我們要多務祈禱、多說有鼓勵和建設性的話語,更不要讓驕傲充滿我們的思言行為,自以為是!

大家都記得,上星期的福音,耶穌喚醒我們注意山中聖訓,實淺真愛的精神。而本主日,福音就邀請我們反省:究竟我們是不是一位假善人?自己有沒有説一套、做一套的言行?例如責罵孩子們說謊而自己卻不以為然? 勸導孩子們謙虛而自己卻驕傲自大? 指出別人的錯處而自己的卻遮掩收藏?

各位主內的朋友們,所謂「人非聖賢,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正如聖保祿所說:「感謝天主,他賜給了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勝利。所以,我們要堅定不移,在主的工程上,該時常發奮勉力,因為我們的勤勞,在主內決不會落空。」(參閱:格前15:57-58)

怎樣發奮勉力呢?

讓我們每天清潔我們的內心;不斷祈禱感恩、反省改量、多行善功,凡事開心!

讓我們的言語成為自己和別人步前的明燈!

讓我們的心發出溫暖,關懷、鼓勵、同情、寬恕的熱能!

如此看來,心靈的滋潤很難離開與主同行!

天主祝福!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最大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聯絡: [email protected]

教宗:懇求一顆肖似天主的心

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我將我所造的人由地面上消滅。)
恭讀創世紀 6:5-8;7:1-5,10

上主見人在地上的罪惡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無非是邪惡;上主遂後悔在地上造了人,心中很是悲痛。上主於是說:「我要將我所造的人,連人帶野獸、爬蟲和天空的飛鳥,都由地面上消滅,因為我後悔造了他們。」惟有諾厄在上主眼中蒙受恩愛。上主對諾厄說:「你和你全家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一世代,我看只有你在我面前正義。由一切潔淨牲畜中,各取公母七對;由那些不潔淨的牲畜中,各取公母一對;由天空的飛鳥中,也各取公母七對;好在全地面上傳種。因為還有七天,我要在地上降雨四十天四十夜,消滅我在地面上所造的一切生物。」諾厄全照上主吩咐他的做了。七天一過,洪水就在地上氾濫。

福音(你們應當提防法利塞人和黑落德的酵母。)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8:14-21

那時候,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當我曾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瞭解嗎?」

2019年2月1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天主是以心來愛我們,而不是以思想來愛我們。

當天的讀經一記述天主見人心天天思念的無非是邪惡,心中很是悲痛(創6:5-8,7:1-5,10)。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說,洪水滅世和我們時代的衝突有一連貫性。面對世界上諸多災難和戰爭受害者,“我們應該向天主祈求哭泣和哀痛的恩寵。戰爭受害者中有很多是忍饑挨餓的孩童、孤兒和窮人,他們為此承受了巨大的代價”。

面對這些現實狀況,教宗邀請我們擁有一顆肖似天主的心,一顆充滿人性和神性的心,有能力生氣、悲傷和關懷他人。讀經一記述上主見人在地上的罪惡重大,遂後悔在地上造了人,心中很是悲痛,以致要把祂所造的人從地面上消滅。

教宗說:「這是一位有感情的天主,不是一位抽象的天主。祂受苦,這是上主的奧秘。天主父愛我們,祂與我們有愛的關係,也有能力生氣和感到憤怒。我們的天主不是以思想,而是以祂的心來愛我們。天主以祂的心撫摸我們,以慈父的心來訓斥我們,祂比我們更悲痛。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是心連心的關係,是子女向父親敞開心扉的關係。」

教宗解釋說:「當今的時代與洪水的時代並沒有什麽不同。有很多問題和災難,窮人、饑餓者、孩童、受迫害和折磨的人,“許多人死於戰爭,因為有人投擲炸彈就像丟糖果那樣。我不認為我們的時代比洪水的時代好:災難或多或少都相同,受害者差不多都一樣。我們想想那些最脆弱的人,孩童。許多忍饑挨餓和無法接受教育的孩子:他們無法在平安之中成長。他們中很多人沒有父母,因為雙親在戰爭中遭到屠殺。我們想想兒童兵的狀況。」

最後,教宗說:「讓我們祈求恩寵,為能擁有一顆肖似天主的心,在看到他人受苦時也能感同身受。」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別害怕與臨在他人身上的基督相遇

2019年2月15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羅馬近郊薩克羅法諾主持彌撒,為有關接納和關懷移民的會議開幕。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期勉眾人勇敢地與他人相遇;那是與主基督的相遇。

當天禮儀選讀的兩篇經文勸勉天主子民「不要害怕」(出14:5-18;瑪14:22-33)。在《出谷紀》中,逃離埃及的以色列子民在路上看到法郎派來的追兵,嚇得直說寧可繼續留在埃及當奴隸,梅瑟遂告訴他們不要害怕;《瑪竇福音》記載,耶穌在夜間步行在水面上,門徒們以為祂是妖怪,驚慌失措,耶穌便要他們放心,不必害怕。

教宗闡明:「這次會議所選擇的主題恰好是「擺脫恐懼」。面對我們時代的邪惡和醜陋,我們也像以色列子民那樣,受到拋棄自由夢想的誘惑。在看似沒有出路的處境前,我們體會到這種合理的恐懼。再者,我們對他人、陌生人、外地人的恐懼也在與日俱增。今天,面對那些敲響我們大門、尋求庇護、安全和更美好未來的移民與難民,這種恐懼格外嚴重。」

教宗表示:「這種恐懼合情合理,因為我們還沒準備好與他人相遇。然而,我們蒙召克服恐懼、敞開心門。光是合理辯解和數據統計仍不足以做到這點。梅瑟當時鼓勵以色列子民不要害怕,是因為他堅信上主絕不放棄祂的子民,卻在歷史中奇妙地施行救恩計劃。此外,與他人相遇也是與基督相遇,誠如基督所言:『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然而,我們有時難以辨認出祂,因為祂衣衫襤褸、雙腳骯髒、面容扭曲、遍體鱗傷,跟我們語言不通。」

教宗說:「我們也跟伯多祿一樣,可能會試探耶穌,請祂顯示個徵兆。或許,我們猶豫不決地走向祂幾步後,又再次為恐懼所困。但上主絕不放棄我們!儘管我們是『小信德』的男女,基督依然繼續伸出手來救我們,讓我們與祂相遇,以得享救恩,恢復我們身為上主門徒的喜樂。」

最後,教宗勉勵那些已擺脫恐懼、品嘗到相遇喜悅的人,協助其他人也與基督相遇,領受祂的救恩。這是全然信賴上主的果實,是我們唯一而真實的確信。

教宗:司鐸們該如同鮑思高神父那樣喜悅

讀經一(我們應以完備的信德,堅持所明認的望德,也應該彼此關懷,激發愛德。)
恭讀致希伯來人書 10:19-25

弟兄們!我們既然懷著大膽的信心,靠著耶穌的寶血得以進入聖殿,即進入由他給我們開創的一條又新又活,通過帳幔,即他肉身的道路;而且我們既然又有一位掌管天主家庭的偉大司祭;我們就應在洗淨心靈,脫離邪僻的良心,和用淨水洗滌身體以後,懷著真誠的心,以完備的信德去接近天主;也應該堅持所明認的望德,毫不動搖,因為應許的那位是忠信的;也應該彼此關懷,激發愛德,勉勵行善,決不離棄我們的集會,就像一些人所習慣行的,反而應彼此勸勉;你們見那日子越近,就越該如此。

福音﹙燈應放在燈台上。你們用什麼尺度量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你們。﹚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4:21-25

那時,耶穌向門徒們說:「人拿燈來,豈是為放在斗底或床下嗎?不是為放在燈台上嗎?因為沒有什麼隱藏的事,不是為顯露出來的;也沒有隱密的事,不是為彰明出來的。誰若有耳聽,聽吧!」耶穌又向他們說:「要留心你們所聽的: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且要多加給你們,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2019年1月3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司鐸應當喜悅,具有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一如聖若望鮑思高那樣。

教宗說:「在鮑思高晉鐸的日子,他的母親,一位從未在神學院讀過書的謙卑農婦,對他說:『今天你就要開始受苦了』。母親是想強調一個現實,但也在提醒兒子若沒有意識到苦難,則意味著某些事情出了問題。對司鐸而言,苦難是事情正常運作的一個記號,這並不是因為神父要當個苦行僧,而是為了像鮑思高神父那樣,有勇氣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現實。在共濟會不斷興起的時代,鮑思高神父看到了對聖職的激烈反對,看到封閉的貴族,窮人真的是窮困潦倒,被遺棄,他在街上看到了年輕人。」

教宗說:「鮑思高神父以兄長和父親的角色,以人的眼光看待這些青年,心想:『不,他們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這些年輕人可能會死在絞刑架上,躺在卡法索(Giuseppe Cafasso)神父懷裡。』作為人,他心生憐憫,作為人,他開始想辦法讓年輕人成長,讓他們成熟。這是人的道路。然後,他也有勇氣以天主的眼光看待,他去求天主說:『這是不公平的!面對這狀況該如何做呢?祢創造這些人,是為了使他們獲得豐富的生命,可他們卻生活在悲劇當中』。一方面,鮑思高神父以父親的愛看待現實,另一方面他以乞求的眼光注視天主,祈求被光照,好能開啟前進的道路。實際上,在十九世紀的都靈,若瑟·卡法索神父常常去監獄安慰囚犯,甚至陪伴被判處死刑的人直到絞刑架上。他是聖若望鮑思高的好朋友。因此,司鐸必須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現實。這意味著花很長時間在聖體龕前祈禱。鮑思高神父走到青年身邊,安排他們做遊戲,把他們組織成一個團體,彼此為弟兄姐妹。鮑思高神父與他們同行,聆聽他們,與他們一同哭泣,鼓勵他們不斷前行。」

教宗然後強調:「司鐸不應該成為公務員、只在規定時間內上班的職員。我們有很多稱職的公務員,他們履行職務,做公務員應該做的事。但司鐸不是公務員!」

最後,教宗感謝天主賜予我們聖若望鮑思高神父:「他從小就開始幹活,他知道每天賺取麵包意味著什麼,他懂得什麼是憐憫,現實到底是什麼。他從天主那裡獲得了一顆做父親和老師的偉大心腸。司鐸的牧靈工作做得好,有能力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現實,會有哪些跡象呢?喜悅。當一位司鐸感受不到內在喜悅時,就應該立即停下來,找出原因。眾所周知,鮑思高神父是個喜悅的人,他是個快樂的老師。因為他讓別人感到喜悅,同時他自己也感到喜悅。今天,讓我們因著鮑思高神父的代禱,向上主祈求恩寵,好使我們的司鐸感到喜悅。他們之所以喜悅,是因為他們真正懂得了為什麼要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牧靈事物、看待天主子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信德戰勝那製造分裂的世界之神

主顯節後 星期四 彌撒

讀經一(愛天主的人,也該愛自己的弟兄。)
恭讀聖若望一書 4:19-5:4

弟兄們:我們應該愛,因為天主先愛了我們。假使有人說:我愛天主,但他卻惱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謊的;因為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我們從他蒙受了這命令:那愛天主的,也該愛自己的弟兄。凡信耶穌為默西亞的,是由天主所生的:凡愛生他之父的,也必愛那由他所生的。幾時我們愛天主,又遵行他的誡命,由此知道我們真愛天主的子女。原來愛天主,就是遵行他的誡命,而他的誡命並不沉重,因為凡是天主所生的,必得勝世界:得勝世界的勝利武器,就是我們的信德。

福音(你們剛纔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
恭讀聖路加福音 4:14-22

耶穌因聖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亞。他的名聲傳遍了臨近各地。他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受到眾人的稱揚。他來到了納匝肋,自己曾受教養的地方;照他的習慣,就在安息日那天進了會堂,並站起來要誦讀。有人把依撒意亞先知書遞給他;他遂展開書卷,找到了一處,上邊寫說:「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佈上主恩慈之年。」他把書卷捲起來,交給侍役,就坐下了。會堂內眾人的眼睛都注視著他。他便開始對他們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眾人都稱讚他,驚奇他口中所說的動聽的話。

2019年1月1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勸勉,愛天主,也該愛自己的弟兄,為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人祈禱,也要為仇人祈禱,不給嫉妒和眼紅的情緒留下空間,也不誹謗別人。他強調信德是得勝世界的力量,世界的神則製造謊言和分裂。

當天禮儀的第一篇讀經選自《若望一書》,若望使徒談到愛、信德和塵世(若一4:19-5:4)。教宗表示:「若望說:『凡是由天主所生的,必得勝世界』,他指的是對抗世界之神的“每日搏鬥。世界的神愛虛榮和沒有力量及基礎的事物,是謊言者和沒有實質内容的表面的神,而天主的神卻是真實的。天主的神不是幻想的神:祂言行一致。如果你有天主的神,你就會行善。若望使徒道出一件日常的事:『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

教宗強調:「如果你無法愛一件你能看見的事,又怎能愛你所看不見的事呢?因此,我們應該愛那看得見和摸得着的實際存在的事物,而非看不見的幻想。如果你不能在具體的事上愛天主,你就不是真的愛天主。世界的神是分裂的神,它擾亂家庭、團體和社會,總是製造分裂。分裂加劇就會引發仇恨和戰爭。若望進一步說:『假使有人說:我愛天主,但他卻惱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謊的』,即塵世之子,純粹的謊言,純粹的外表。我們該當反省:我愛天主嗎?」

教宗接著指出不愛弟兄的3個標記:「首先我們要問自己,我們是否為所有人祈禱,還是在祈禱時會挑選那些我喜歡和不喜歡的人,將朋友和非朋友區分開來。這是第一個標記。其次,當我内心對別人有嫉妒和眼紅的情緒時,我是否萌生願他不幸的念頭。這是第二個標記。再者,我是否總是說閒話,摧毀別人。這是第三個標記。」

最後,教宗指出:「憑著信德能戰勝世界的神,相信天主就在我的兄弟姐妹内。那得勝世界的是我們的信德。唯有憑著很大的信德才能走上這條道路,而非憑著人的善意。唯有信德讓我們有力量不説閒話並為所有的人、甚至我們的仇人祈禱;信德也幫助我們不讓嫉妒和眼紅的情緒滋長。」

教宗:冷漠文化與天主聖愛背道而馳

主顯節後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天主是愛。)
恭讀聖若望一書 4:7-10

可愛的諸位,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他得到生命。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他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

福音(耶穌藉著增餅顯出他是個先知。)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6:34-44

那時候,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遂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時間已經很晚了,他的門徒來到他跟前說:「這地方是荒野,且時間已經很晚了,請你遣散他們,好叫他們往四周田舍村莊去,各自買東西吃。」耶穌卻回答說:「你們自己給他們吃的吧!」門徒向他說:「我們去買二百塊銀錢的餅給他們吃嗎?」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去看看!」他們一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於是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夥一夥地坐在青草地上。人們就一組一組地坐下:或一百人或五十人。耶穌拿起那五個餅和那兩條魚來,舉目向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在眾人面前,把兩條魚也分給眾人。眾人吃了,也都飽了;人就把剩餘的碎塊收了滿滿十二筐還有魚的碎塊。吃餅的,男人就有五千。

2019年1月8日,教宗方濟各在清晨彌撒講道中表示,天主邁出第一步,關愛那不懂得愛的人類,因為天主慈悲為懷;相反地,我們即使善良,卻經常不理解他人的需求,冷漠以對。這或許是因為天主聖愛沒有進入我們的內心深處。

在當天的第一篇讀經中(若一4:7-10),若望宗徒勉勵眾人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祂得到生命。

教宗解釋道:「此乃愛的奧秘。天主先愛了我們,祂邁出了第一步,走向不懂得愛的人類;而人類需要天主的撫慰、天主的見證,才懂得去愛。天主邁出的第一步便是派遣祂的聖子來拯救我們、更新我們、再造我們,並賦予生命意義。」

教宗接著講解當天福音中的増餅奇跡(谷6:34-44),問道:「天主為什麼這樣做呢?為了憐憫。『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6:34)主耶穌動了憐憫的心,祂一看到群眾就無法冷漠以對。愛從不安歇,愛無法容忍冷漠,卻充滿憐憫。而憐憫意味著殫精竭慮和慈悲為懷。為他人勞神費心:這就是愛。聖史馬爾谷記載,耶穌懷著憐憫之心教導群眾,直到時間已晚。於是,門徒上前請求主耶穌遣散群眾,好叫他們往四周田舍村莊去,各自買東西吃。具體而言,門徒們要求群眾自行打理餐食,想把糧食留給自己。這就是冷漠。」

「門徒不關心群眾,只在乎耶穌,因為他們深愛耶穌。他們不是壞人,卻很冷漠,不曉得什麼是愛、什麼是憐憫、什麼是冷漠。他們必須犯錯,必須背叛和拋棄耶穌善師,才能理解憐憫與慈悲的真諦。耶穌則尖銳地回答說:『你們自己給他們吃的吧!』你們要照顧他們。這是耶穌的憐憫與歷史中反覆出現的冷漠之間的搏鬥。」

隨後,教宗提及教宗賑濟所牆上的一張照片:「在一個寒冬的夜晚,一群酒足飯飽的朋友,裹著保暖的衣物從餐廳走出來,卻對路旁伸手乞討的無家可歸者視而不見。」教宗稱之為「冷漠的文化」,等同於這段福音中「門徒們的作為」。門徒的言下之意是:「師傅,請祢遣散群眾吧!讓他們飢腸轆轆地摸黑去田舍,自行打理晚餐,這是他們的問題。我們手頭有食物:五塊餅和兩條魚。」

最後,教宗總結道:「在日常生活中,與天主聖愛、天主憐憫背道而馳的往往是冷漠;也就是說:『我心滿意足,萬事不缺,今生和永生都得到保障,因為我每個主日都參加彌撒,是個好基督徒。但是,我走出餐廳時,對窮人視而不見。』讓我們想想:天主邁出第一步,心生憐憫,慈悲為懷,而我們經常抱持冷漠的態度。讓我們祈求上主治癒人類,並從我們開始醫治:願我的心靈獲得痊癒,擺脫冷漠文化這個疾病。」

教宗:天主的誡命是具體的

主顯節後星期一 彌撒

讀經一(要考驗那些神是否出於天主。)
恭讀聖若望一書 3:22-4:6

弟兄們:我們無論求什麼,必由天主獲得,因為我們遵守了他的命令,行了他所喜悅的事。他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的子耶穌基督的名字,並按照他給我們所出的命令,彼此相愛。那遵守他命令的,就住在他內,天主也住在這人內。我們所以知道他住在我們內,是藉他賜給我們的聖神。可愛的諸位,不要凡神就信,但要考驗那些神是否出於天主,因為有許多假先知來到了世界上。你們憑此可認出天主的神:凡明認耶穌為默西亞,且在肉身內降世的神,便是出於天主;凡否認耶穌的神,就不是出於天主,而是屬於假基督的;你們已聽說過他要來,現今他已在世界上了。孩子們,你們出於天主,且已得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內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他們屬於世界,因此講論屬於世界的事,而世界就聽從他們。我們卻是出於天主的;那認識天主的,必聽從我們;那不出於天主的,便不聽從我們:由此我們可以認出真理的神和欺詐的神來。

福音(天國臨近了。)
恭讀聖瑪竇福音 4:12-17,23-25

耶穌聽到若翰被監禁以後,就退避到加里肋亞去了;後又離開納匝肋,來住在海邊的葛法翁,即住在則步隆和納斐塔里境內。這應驗了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則布隆地與納斐塔里地,通海大路,約旦河東,外方人的加里肋亞,那坐在黑暗中的百姓,看見了浩光;那些坐在死亡陰影之地的人,為他們出現了光明。」從那時起,耶穌開始宣講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耶穌走遍了全加里肋亞,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民間各種疾病,各種災殃。他的名聲傳遍了整個敘利亞。人就把一切有病的、受各種疾病痛苦煎熬的、附魔的、癲癎的、癱瘓的,都給他送來,他都治好了他們。於是有許多群眾從加里肋亞、「十城區」、耶路撒冷、猶太和約旦河東岸來跟隨了他。

2019年1月7日,教宗方濟各恢復了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的清晨彌撒。他在彌撒講道中表示,天主的誡命是「具體」的,它是基督信仰的準則,不是「華麗的詞語」。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聖若望一書》,「我們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必由祂獲得,因為我們遵守了祂的命令,行了祂所喜悅的事」(若一3:22-4:6)。教宗說:「天主向我們敞開大門,關鍵是要相信祂的聖子耶穌基督,並且我們要彼此相愛。只有如此,我們才能 勇敢的、恬不知恥的懇求我們所想要的。」

教宗表明:「相信天主,相信天主子降生成人,成為我們中的一員,這是對耶穌基督的信德:耶穌基督是具體實在的,祂在瑪利亞的胎中受孕,誕生在白冷城,逃到埃及,後來回到納匝肋,祂跟著父親學會了閱讀和工作,繼續前行,直到後來到處宣講。這些都是具體的,耶穌是具體的人,是人也是天主。祂不是喬裝成人的天主,而是降生成人的天主。這是第一條誡命。」

教宗說:「第二條誡命是具體的愛,我們要彼此相愛。這是一種具體的愛,而不是幻想的愛:『我愛你,我多麽愛你』而後用我的舌頭和流言蜚語摧毀你。不是的,這不是具體的愛。天主的誡命是具體的,基督信仰的準則是具體的,而不是美麗的思想和言語。」

「基督徒的生活是具體地活出對耶穌基督的信德,具體地活出愛德,同時也要在精神上保持警醒。我們需要辨別靈感是否真正來自天主,因為有許多假先知進入世界,魔鬼總是試圖使我們遠離耶穌,不讓我們留在祂內。為此,在精神上保持警醒是必要的。」

教宗勉勵基督徒在一天結束時,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反省一下在自己內心發生了什麼事,有哪些靈感是來自上主。

最後,教宗總結道:「天主在耶穌身上成為具體真實的人,祂要求我們愛那些具體可見的弟兄姐妹,即使『有些人不是那麼容易去愛』。」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