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到訪愛民頓第一民族聖心堂:在寄宿生內受難的基督,使我們在十字架上修和

圖片來源: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圖片來源: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這是一條向前邁進的道路:我們要一同注視基督,去愛那為我們而被出賣和被釘十字架的基督;要注視基督,祂在許多寄宿學校的學生內被釘十字架。」教宗方濟各7月25日在加拿大唯一的原住民堂區聖心堂向信眾如此表示。此前,教宗為了教會成員在管理寄宿學校中的角色公開道歉。

面對聖心堂的堂區信眾,教宗表示他很高興有機會「以朋友和朝聖者的身份」踏上他們的土地。教宗這次在加拿大的牧靈訪問是他渴望支持治癒進程的具體記號。埃德蒙頓教區的原住民聖心堂不僅接納第一民族、梅蒂人和因紐特人團體,也向其它國家來的移民開放。教宗讚許該堂區為教會樹立了優良榜樣,讓人看到教會該如何成為「眾人的家,一個人人都會感到接納的家,不分他的過往經驗和個人經歷」。

接著,教宗解釋了他將本次加拿大之行稱為「懺悔的朝聖之旅」的原因。教宗說:「我一想到天主教徒在同化政策和拔除根基方面的推波助瀾,就感到痛苦。這情況導致自卑感,奪走團體和個人在文化和精神層面的身份認同,斬斷他們的根基,助長偏見和歧視態度。這也以教育體系的名義來實行,而且當初人們以為那是基督信仰教育。」教宗強調,教育該當以尊重為基礎,絕對不可強加既定的模式。相反地,教育應當是個「一起發現生命奧妙」的旅途。

關於和解、修和的主題,教宗指出,基督帶來的修和方式遠超過事物的表面。「耶穌在十字架上、在『生命樹』上,使我們彼此修和」。以前的基督徒喜歡稱十字架為生命樹。教宗闡明,十字架這顆生命樹連接天地、擁抱萬物,即使是看似「意想不到、不可寬恕」的情況下也不例外。原住民為這些核心要點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世界觀」。這座原住民的聖心堂恰恰運用了這些象徵符號,並賦予了基督學意義。「耶穌通過祂十字架的四端,擁抱了四個核心要點,使天涯海角的萬民團結在一起;祂為一切帶來治癒及和平」(參閱:弗二14)。

許多原住民和家庭因加拿大的寄宿學校問題而飽受痛苦。教宗表明,那些本該做出基督徒生活榜樣的人,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痛苦。教宗深知,對於這些受苦者來說,任何和解、修和的願景都是艱難挑戰。「任何事都無法抹去那段尊嚴受侵犯、遭罪受苦和信任遭到背叛的經歷,也不能消除我們信徒心中的羞愧。但是我們需要重新出發,而耶穌給我們的不是好話和善意,卻是十字架:那份使人跌倒的愛,讓祂的手腳被鐵釘貫穿、祂的頭戴上荊棘冠冕」。

教宗指出,向前邁進的道路,是一同注視基督,擁抱基督的修和之恩。那是「從耶穌聖心綻放光芒的和平,是必須尋求的恩寵」。「如果我們想要彼此修和,與自己和好,與過去和好,與忍受的錯事及受傷的記憶和好,與人的慰藉無法治癒的創傷經驗和好,那麼我們就必須舉目仰望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和平必須從祂十字架的祭台那裡獲得」。

教會是「修和的活奧體」,因為她是基督與我們和好的唯一奧體。教宗表示,教會將子民引向基督時,絕不可通過勸說悔改的方式來強加於人。相反地,在宣講耶穌時,必須用「耶穌渴望的方式來宣講」,即:「自由與仁愛」。教會必須是個慷慨接納的地方,由聖神來醫治那些受傷的記憶。在地方層級的實踐方法是祈禱,以及彼此分享生活。

在這個原住民堂區,教宗也提到帳幕的圖像。這座聖堂的祭台上有四根木柱,象徵原住民傳統的帳幕。教宗指出,這令人想起以色列子民在曠野的四十年期間,天主居住在會幕裡(參閱:出卅三7)。「帳幕提醒我們,天主在我們的旅途中陪伴我們,祂喜愛與我們相會」。天主是與子民同在的天主,「祂在基督內教導我們憐憫與慈愛的語言」。

教宗最後祈求天主「牽著我們的手,即使要走過歷史的曠野也不例外」。求主「在和解的道路上繼續引領我們的步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將加拿大的訪問託付給聖母

教宗方濟各於7月24日至30日訪問加拿大。依照慣例,他每次在開始國際訪問之前,都先到羅馬市中心的聖母大殿祈禱。7月22日早上,他再次來到聖母大殿,把他的第37次國際牧靈訪問託付於童貞聖母。教宗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前獨自一人,坐在輪椅上,靜默祈禱片刻。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指出:「教宗方濟各7月22日早上來到聖母大殿,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前祈禱,把他的加拿大之行託付給聖母。教宗祈禱後返回梵蒂岡。」

2022年7月17日主日,教宗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誦念三鐘經後,提到他將於7月24日至30日訪問加拿大,渴望去「擁抱原住民」。他解釋說,「不幸地,在加拿大曾經有許多基督徒,特別是修會人士,助長了文化同化政策,這一切曾經以不同方式對原住民團體造成嚴重的傷害。」教宗指出,此行將是個「懺悔的朝聖之旅,並且期盼此行能在已啟動的和解與治癒道路上作出貢獻。」

CNS photo/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加拿大的懺悔朝聖之旅:促進和解與治癒

CNS photo/Jennifer Gauthier,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即將對加拿大進行的牧靈訪問,首先是個懺悔的朝聖之旅,旨在促進治癒及和解。7月20日,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在記者會上強調了這點。布魯尼指出,在此之前,教宗今年春天在羅馬與多個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團舉行了會晤。

這次加拿大之旅將是教宗方濟各第37次國際牧靈訪問,這個北美洲的國家將是貝爾格里奧教宗到訪的第56個國家。此前,聖若望保祿二世曾前往該國三次,最後一次是於2002年。聖座新聞室主任表示,教宗方濟各也將前往魁北克的聖亞納全國朝聖地,同他的前任一樣,在那裡主持彌撒,並且紀念首位美洲原住民聖女泰卡維達(Kateri Tekakwitha)。

聖座新聞室主任解釋道,聖婦亞納對原住民格外重要,這是「出於對長者的尊敬,以及祖父母的概念」。聖婦亞納和聖若亞敬是耶穌的外公外婆,被奉為祖父母和年長者的主保聖人。

教宗方濟各是在加拿大教會、民政當局和原住民的邀請下前去訪問的。7月24日至30日,教宗將到訪埃德蒙頓、魁北克和北方城市伊魁特。布魯尼表示,伊魁特天寒地凍,只有像冰島和挪威那樣的國家才能在緯度更高的地方形成聚落群。

此行的禮節安排與其它國際訪問略有不同,因為教宗將只在旅行的第二站、魁北克拜會當局一次。再者,這種會晤通常僅限於民政當局和外交使團參加,而這一次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團也將出席。教宗此行的第一站在埃德蒙頓主要就是要與原住民會晤。在魁北克,教宗將會見更多的原住民。

這次加拿大行期間,意義格外重大的時刻將發生在伊魁特。屆時,教宗將會見前「寄宿學校」的若干校友。當年在這些「寄宿學校」裡,原住民孩童經常受到嚴厲管教,有時遭到體罰和虐待。人們如今承認,當初的寄宿學校體系是企圖抹滅原住民的文化。

在這體系下,許多原住民孩童往往不情願地與家人分離,被迫離開故土,前去寄宿學校讀書。這些學校的死亡率相當高。它們由加拿大政府成立並提供經費,但是管理工作則託付給基督信仰教會機構,包括天主教教區和修會。梵蒂岡發言人重申,教宗方濟各今年春天在羅馬接見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團時,為他們的經歷表示義憤和羞愧。

這次陪同教宗一起出訪的隨行人員裡,將有兩位加拿大籍樞機。他們分別是:聖座主教部部長奧萊特(Marc Ouellet)樞機,以及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部長切爾尼(Michael Czerny)樞機。在加拿大的活動和彌撒中,教宗預計將以西班牙語發表九篇講話。屆時,在埃德蒙頓和魁北克,現場將會架設大型屏幕,以提供英文和法文同步翻譯。布魯尼指出,這次之所以選擇使用西班牙語,是因為西班牙語比意大利語更廣泛使用,而且考慮到當地翻譯人員的經驗。另外,由於加拿大若干地方有許多人講西班牙語,選擇使用西班牙語有助於接近更多的人。

在專機上,教宗預計會在去程時問候記者,回程時依慣例舉行機上記者會。本次教宗專機將有大約六十多名記者同行。然而,聖座新聞室主任提醒到,這些活動的進行方式仍在研究當中。他建議記者不要期待教宗會全程站立說話,或者機上記者會的時間會很長。

在回答有關教宗因膝蓋疼痛而行動不便的問題時,梵蒂岡發言人表示,教宗在此行中或許偶爾會坐輪椅,如同他在羅馬所做的一樣。

教宗:我要去加拿大擁抱原住民,這將是個懺悔的朝聖之旅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2年7月17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誦念《三鐘經》後,提到他即將於7月24日至30日訪問加拿大。教宗指出,這將是個「懺悔的朝聖之旅」,不僅低下頭來請求寬恕,而且要伸出手去擁抱那些曾經因「同化政策」而受害的原住民。當年製造傷害的人當中,也有一些修會人士。教宗重申他「感到悲痛」,並且與加拿大原住民團體「同在」。繼今年3月底、4月初與原住民團體對話後,教宗方濟各將在他的第38次國際牧靈訪問期間親自會晤多個加拿大原住民團體。

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教宗邀請世界各地的信友從現在起以祈禱陪伴他的這次訪問,並且盼望此行能「在已啟動的和解與治癒道路上作出貢獻」。教宗說:「下個主日,若天主願意,我將啟程前往加拿大。為此,我現在渴望轉向該國的居民。親愛的加拿大的弟兄姊妹們,正如你們所知道的,我將因耶穌的名前往你們中間,特別是要去擁抱原住民。不幸地,在加拿大曾經有許多基督徒,特別是修會人士,助長了同化政策,這一切曾經以不同方式對原住民團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正因如此,教宗方濟各從今年3月28日起連續三天,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接見了加拿大的三個原住民代表團。教宗說:「我為他們曾經遭受的禍事,表達了我的痛苦和關懷之情。」當時,教宗聆聽了原住民的訴求,尤其是那些有過切膚之痛的原住民耆老們的見證。從1880年至20世紀下半葉,多所學校由政府提供經費且大多由基督信仰教會組織管理,辦學目的是教育並改造原住民青年,把他們吸納進傳統上的加拿大社會裡。

今年4月1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同時接見了加拿大三個原住民團體的代表和他們的主教。教宗在那次會面中表示:「我對你們說過,現在再次表明:我深感羞愧,我為若干天主教徒的角色感到痛苦又羞愧,尤其是那些肩負教育責任的天主教徒對你們造成的一切傷害,其中包括虐待,不尊重你們的身份、文化,甚至是你們的精神價值觀。這一切有悖於耶穌的福音。」

為此,7月17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教宗表示,他準備動身進行「懺悔的朝聖之旅」。教宗說:「我希望,賴天主的恩寵,這能在已啟動的和解與治癒道路上作出貢獻。」教宗最後為此行的籌備工作和對他的款待表示感謝,並邀請眾人以祈禱陪伴他。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全大赦法令及祈禱文

法令

宗座聖赦院為增進信友的虔敬,並為人靈的得救,憑藉蒙天主召選的教宗方濟各所授予之權柄,應允平信徒、家庭及生命部部長──羅馬天主教凱文・ 若瑟・法雷爾樞機的請求,在教宗欽定為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的7月第四主日,依照慣常的條件〔領受修和聖事、在彌撒中恭領聖體,並為教宗的意向祈禱〕,惠然自教會天上的寶庫,頒賜全大赦予基於真心懺悔和愛德,於 2022年7月24日、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親身參與教宗在梵蒂岡宗座大殿主持的隆重典禮或世界各地舉行的相關慶典的祖父母、長者及所有信友;本大赦亦可讓予煉獄的靈魂。

本聖赦院於同日亦頒賜全大赦予那些以親身或視訊方式,奉獻時間去悉心探望他們有需要或有困難(如患病、被遺棄、殘障或類似狀況)的年長弟兄姊妹們的眾信友。

無法出門參禮的患病長者,以及所有因重大理由不能外出者,若決意擺脫 一切罪惡及盡快滿全以上三個慣常條件,在心靈上共襄盛舉,尤其透過媒體,收聽教宗的訓勉和收看慶典活動,並將自己的祈禱和生活上的困苦,奉獻給慈悲的天主,亦能獲得全大赦。

因此,為更方便信眾憑著掌握天國鑰匙的教會,接受天主的寬恕,本聖赦院懇請獲授聽告解權力的司鐸們,本著牧靈上的愛德,以慷慨的精神,隨 時施行修和聖事。

本法令對第二屆祖父母及長者日具有效力,與此法令相牴觸之任何措施, 一概無效。

於羅馬宗座聖赦院
主曆 2022 年 5 月 30 日

聖赦院院長──皮亞琴扎樞機 (Mauro Card. Piacenza)

副院長──克尼基爾 (Krzysztof Nykiel)

(台灣地區主教團與香港教區合譯)

按此下載
「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法令」

第二屆
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祈禱文

上主,我感謝祢

恩賜我長壽的福分,

因為凡投靠祢的人,

祢都使他們結實纍纍。

主啊!請寬恕我的灰心與喪志,

但在我氣力衰弱時,

求祢不要拋棄我。

請教導我懷著希望

期盼祢所賜予的未來,

以及祢所託付給我的使命,

並永不止息地歌頌祢。

請使我成為

一個祢革新世界的溫柔工匠,

用愛守護我的孫子們,

以及所有在祢內尋求庇蔭的最小弟兄姊妹。

主啊!請保護教宗方濟各,

並恩賜祢的教會使世界免於孤單。

求祢引領我們的腳步,走上平安的道路。

阿們。

(主教團祕書處中文翻譯)

來源: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

教宗方濟各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

教宗方濟各
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
2022 年 7 月 24 日
「雖已年老,仍然結果。」(詠九二 15)

親愛的朋友們: 「雖已年老,仍然結果」(詠九二 15)。聖詠作者的這句話是個好消息,也是我們在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能向世人宣講的一個真實「喜訊」。這喜訊不僅與世界對於這個人生階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也與我們當中一些長 者懷憂喪志,對未來不再抱有期待的心態背道而馳。

很多人都害怕老年。他們認為那是一種疾病,最好避免任何接觸的機會。「老人與我們無關」,很多人這樣想,「能夠離他們多遠就多遠,也許可以把他們安置在一些能照顧他們的機構,讓他們在一起,免得我們要負起 他們的重擔。」「丟棄文化」的心態就是:覺得自己總是與我們當中的弱 小者和陌生人不一樣,對他們的脆弱無動於衷,以為「我們」有理由與「他 們」各走各路。但事實上,聖經教導我們長壽是一種祝福,而且長者不應 該是被遠離、被拋棄的人,而是天主──豐盛生命的施予者──美善、活 著的標記。家中有長者是何等有福!敬愛祖父母的家庭是何等幸福!

其實,老年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生命季節,即便對於我們這些老人家也是如此。雖然走過了漫長的人生旅程,卻沒有人替我們去準備面對老年, 似乎就是這麼令人措手不及。為了這個人生階段,高度發展的社會付出了許多經費,卻無法真正幫助人們去了解它。他們提供的是健康照護計畫,不是富足生命的計畫。(1) 因此,難以展望未來,也看不見值得努力的前景。 一方面,我們試圖隱藏皺紋、假裝青春不老,另一方面,我們似乎只能意 志消沉地度日,默認自己不再能夠「結出果實」。

退休的生活以及孩子的獨立,都使得我們無須再像從前那樣付出大量的精力。一旦意識到自己漸漸使不上力氣,或是開始生病,都會影響我們的自 信心。一生為了跟上現世生活快速的腳步而辛苦,但結果似乎只促使我們 無奈地接受「丟棄文化」。聖詠的這段祈禱使我們產生共鳴:「在我年老 時,求祢不要拋棄我,在我氣力衰弱時,不要遠離我。」(詠七一 9)

然而,同一篇聖詠也勾勒出上主是如何臨在我們的每個生命季節,並敦促 我們繼續懷抱希望:當我們白髮蒼蒼,祂還是繼續給予我們更多的生命, 並使我們不致被邪惡所擊倒。只要我們相信祂,就會有更多的力量去讚美祂(參閱:詠七一 14~20),也會發現變老並不只是身體機能的衰退,或是時間必然的流逝,而是一種長壽的禮物。歲數的增長,並不是一種懲罰, 而是一種祝福!

因此,我們應當好好看顧自己,並且學習度有活力的晚年生活,在靈性方面也是如此,我們要勤奮誦讀天主聖言、每日祈禱,常領受聖事並參加禮 儀,從而培養我們的內在生命。這也涵蓋著我們與天主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我們首先是向家庭、孩子、孫子和孫女們表達誠摯的關愛,而對於貧窮與受苦的人,則以實質的幫助和祈禱來親近他們。這一切都可以幫助 我們不再覺得自己好像電影院的觀眾一樣,只能從窗戶去窺探這個世界。 不僅如此,我們更要盡一切所能去認出上主的臨在,(2) 猶如「天主殿中的 茂盛橄欖樹」(詠五二 10),成為近人的祝福。

老年並不是一段無所事事、功成身退的歲月,而是繼續開花結果的季節: 有一個新的使命在等待我們,邀請我們展望未來。「我們這些老年人所具 有的特殊敏銳度,出自高齡的關懷、思想和感情,都讓我們更有人情味, 應當再次成為許多人的召叫,並成為老年人熱愛年輕世代的標記。」 (3)

親愛的祖父母和長者們,我鼓勵你們在這「溫柔革命」(4) ──屬靈、非暴力的革命──當中成為主角,這就是我們能作的貢獻。

這個世界正在經歷一段充斥著艱難考驗的時期,先是突如其來的疫情風 暴,之後又有危害全球和平與發展的戰爭。正當上個世紀經歷戰亂的那一 輩逐漸消逝,在這時候戰火在歐洲重燃,這些都不是巧合的事。這些重大 危機都可能使我們麻木不仁,使我們眼看危及人類大家庭和共同家園的其 他「流行病」問題,或四處可見的各種暴力形式而無動於衷。

面對這一切,我們需要一個深刻的轉變及悔改,使我們卸下心防,並將他 人視為自己的弟兄姊妹。作為祖父母及長者,我們有一項重大的責任,就 是要教導同時代的人們,如何用我們對孫子和孫女們的溫柔目光和同理心 來看待他人。在對近人的關懷中,我們磨礪了自己的人格,而如今我們也 可以溫和體貼地去面對最有需要的人,從而成為這種生活方式的導師。這 樣的心態或許會被人看作軟弱或消極,但卻不會讓人有壓迫感,反而是屬 於要承受土地的溫良的人。(參閱:瑪五 5)

守護世界,是我們受召要結出的果實之一。「我們都曾在祖父母的膝蓋下 爬行,也曾被他們用雙手抱過」;(5) 但現在是時候輪到我們用實質的幫助 或是祈禱來照顧我們的孫子和孫女,以及那些我們尚未遇到或其他因為戰 亂而流離失所的孫子和孫女。讓我們效法溫柔體貼的父親聖若瑟,將烏克蘭、阿富汗、南蘇丹等地方的孩子們牽掛在心中。

我們很多人都因為成熟而變得謙遜和睿智,領悟到這個世界亟需要有的意 識:我們是無法獨自獲救的,而且幸福是一份共享的食糧。那些誤以為在 鬥爭中才能自我實現並獲得成功的人,我們要向他們作見證。每個人,甚 至是最弱小的都可以做到:我們讓自己被其他國家的人照顧,這表示我們 不但能夠一起生活,也必須生活在一起。

親愛的祖父母們、親愛的長者們,我們都受召在這個世界做溫柔革命的工 匠!讓我們身體力行,並學習更頻繁地去善用我們最寶貴,也是我們的年 紀最適合的工具:祈禱。「我們在祈禱時也要成為詩人:樂於用自己的詞 彙祈禱,並反覆採用天主聖言所教導的那些詞彙。」 (6) 帶著信心所作的祈禱能使大事成就,能夠陪伴受苦者的哭泣,也能使人回心轉意。我們可以 「在一個浩大的屬靈聖所中成為永駐的『合唱團』,以懇切的祈禱和讚美 的詩歌,來支持在生活領域中工作和奮鬥的團體。」(7)

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就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再次懷著喜樂的心情去宣講: 整個教會都渴望能與這些如聖經所言的「富享天年者」共同歡慶。讓我們一起慶祝!我邀請各位在堂區和團體中宣報這個節日,並拜訪在家獨居, 或是寄居養護機構的長者。讓我們確保今時今日沒有人活在孤獨之中。對 於那些不再期待未來、新的友誼和新的相遇能有什麼美好事物的人,只要他們可以等待有人探訪,就足以轉變他們的生活目標。拜訪獨居的年長者, 就是這個時代的一種慈善事工!

讓我們請求聖母──溫柔之母,使我們成為溫柔革命的工匠,與她一同將世界從戰爭的魔掌及孤獨的陰影中釋放出來。我在此保證以摯愛與你們同在,也予以你們各位和你們的家人我的降福, 並請你們不要忘記為我祈禱!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2 年 5 月 3 日,
聖斐理與聖雅格宗徒慶日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1 《論老年的教理》:一、時間的恩寵與年紀在生命中的盟約,2022 年 2 月 23 日。
2 《論老年的教理》:五、為下一個世代向上主的眷顧保持忠信,2022 年 3 月 30 日。
3 《論老年的教理》:三、老年:予涉世未深青年的資源,2022 年 3 月 16 日。
4 《論聖若瑟的教理》:八、聖若瑟,溫柔的父親,2022 年 1 月 19 日。
5 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彌撒講道,2021 年 7 月 25 日。
6 《論家庭的教理》:七、祖父母,2015 年 3 月 11 日。

按此下載
「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

按此下載
《論老年的教理》及牧靈指引

來源: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

教宗方濟各接受路透社採訪:對性侵零容忍

CNS photo/Remo Casilli, Reuters

在教會内打擊侵犯罪行緩慢地展開,但今天它是一條不可逆轉的道路。教宗方濟各於7月2日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說:「教會緩慢地開啓零容忍,並繼續向前推進。在這方面,我相信所採取的方向是不可逆轉的。如今這個問題不容質疑。」

在回答有關地方層級在實施反性侵措施遇到阻力的問題時,教宗說:「阻力是有的,但每次都更加意意識到這是一條途徑。”教宗提到將聖座教義部劃分為兩個部門,其中一個是專門負責審理性侵訴訟案件的。」教宗表示,事情進展得順利。

隨後,教宗提到了他最近接待的一些來訪者,他們說在他們的國家,大約46%的侵犯事件發生在家庭内,「這太可怕了」。教宗說:「即使只有一例案件,也是可恥的。我們必須予以打擊。因為(侵犯)摧毀我們應該保護的人。作為一個司鐸,我必須幫助他們成長並保護他們。如果我有侵犯行為,我就殺了他們。這太可怕了。」

最後,教宗讚揚波士頓總教區的總主教奧馬利(O’Malley)樞機和聖座保護兒童委員會的工作。他說:「在這方面,奧馬利樞機是一個勇敢的人,一位傑出人物。另外,宗座保護兒童委員會在斯莫爾(Small)神父帶領下,工作也做得很好,他也是個勇敢的人,他工作得很好。我完全支持他們的工作。」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接受路透社採訪:金融改革將防止其它相關的醜聞

CNS photo/Remo Casilli, Reuters

教宗方濟各於7月2日在回答路透社記者普萊拉(Phil Pullella)的提問時表示,他相信金融改革將避免未來發生相關的醜聞。在訪談中,談到了梵蒂岡法院正在審理的倫敦斯隆大道房地產案。

談到倫敦斯隆大道房地產案,記者問道:「您認為做了足夠的改變,能防止類似的醜聞不再發生嗎?」

「我相信是的。」教宗回答道,並立即列舉了已採取的所有措施:「由專家組成的經濟秘書處,他們懂得不要落入‘恩人’或朋友的手中,因為這些人會讓你摔倒。我信任這个新部門,它掌握管理資金的全部權力,是行政部門的可靠保障。因為以前的行政管理雜亂無章。」

接著,教宗舉了一個例子,即聖座國務院的一個部門主管必須管理財務,但在這方面並無資格勝任,出於好的願望,他尋求朋友們的幫助。「但有的時候,朋友並不都是真福伊梅爾達(Beata Imelda),所以發生了那些不該發生的事情。」教宗提到的這位十四世紀的真福少女伊梅爾達是純潔的典範。

教宗繼續解釋道:「(錯誤出在),當時的機構不負責任,而把這把責任丟給了身在其位的一個好人。這人並不懂得(金融事務),不得不從外部請求幫助,但在内部缺乏足夠的監管。那時,管理還不夠成熟。」

教宗最後提到:「建立經濟秘書處的想法是佩爾樞機提出的,他是個天才人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如果我放棄伯多祿牧職,我會是羅馬的榮休主教

CNS photo/courtesy Televisa Univision

「我沒打算退位,目前沒有。」教宗方濟各日前接受特萊維薩環球電視網(Televisa Univision)墨西哥記者科林斯(Maria Antonieta Collins)和阿拉斯拉基(Valentina Alazraki)的訪談時如此表示。訪談的部分摘要已在環球電視網新聞台 Univision Noticias YouTube 頻道中播放。教宗特別談到他的健康狀況和近幾個星期關於他放棄伯多祿牧職的猜測。

放棄伯多祿牧職?

教宗說:「目前我沒有感到上主對我提出這個要求,如果我感覺到,我會放棄的。」他稱在下次8月底御前會議期間前往阿奎拉純屬「巧合」,教會史上首位自動退位的策肋定五世(Celestino V)教宗就葬在那裡。

膝部情況

談到他的膝部情況,教宗强調:「即使感到仍有限度,卻正在好轉。」他說:「剛果之行肯定無法實現,因為當時沒有力氣,現在20天過後,這方面有進步。」教宗在此重申:「本篤十六世樹立的偉大榜樣,幫助他在需要的時候作出決定。」教宗談到他對榮休教宗的「極大好感」,稱他「以自己的品行和引退後的祈禱來支持教會」。教宗坦承,每次去教會之母隱修院探望榮休教宗,他都滿心喜悅。

如若引退,會去那裡?

至於對榮休教宗作出定位的規範,教宗方濟各答道:「歷史本身將會有助於更好地制定有關的規章。第一個經驗進展得很好,因為本篤十六世是有聖德和有分寸的人。不過,鑒於未來,最好是作出更好的規定或予以更好的説明。」談到他自己以後可能的引退,教宗回答他不會去阿根廷,「我是羅馬的主教,在那種情況下,我會是羅馬的榮休主教。」被問及在那種情況下,他是否留在聖若望拉特朗大殿,他的回答是:「可能如此」。

教宗提起,在上次的選舉教宗會議之前,他已經準備好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的身份退休的事。他說,對他而言,「前去探望病人並為他們聽告解是件重要的事」。這會是他的「使徒工作」、他的「工作」。教宗解釋:「盡可能地為人服務,這是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時想到的。」如果他能活到可能退位的時候,他還是喜歡這個計劃的。

有關其它時事主題,包括疫情、烏克蘭戰爭、墮胎、性侵

這篇訪談的全部内容由特萊維薩環球電視網播出。教宗在訪談中也談到許多其它重大的時事主題,包括疫情、烏克蘭戰爭、墮胎、性侵等。

烏克蘭戰爭

教宗確認,他有意於9月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跨宗教會議上與俄羅斯基利爾宗主教會晤。教宗也重申:「核武器是不道德的,不僅使用,而且擁有核武器也不道德。」

墮胎

教宗再次譴責墮胎行為,對美國最高法院取消墮胎權利的決定,教宗提到在該國引起的不同爭辯,重申牧人們必須總是照料牧靈幅度,否則就會產生政治問題。在天主教政治領導人支持墮胎的情況下,該當怎麽辦?教宗答道:「我把這件事交給他的良知。他該當與自己的主教、自己的牧人、自己的本堂神父談這個不符合信仰的事。」

古巴

接著,教宗談到古巴。他表達了對古巴人民和該國主教們的厚愛,並吐露與前總統勞爾·卡斯特羅也有一種人情上的往來。他表示,古巴與美國在奧巴馬總統執政時期建立邦交令他感到滿意。

教會内的性侵事件

關於在教會内的戀童癖瘡疤,教宗指出:「今天,教會越來越意識到性侵是個滔天罪行。教會決意向前邁進,不再成為這些罪行的同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敦促歐洲青年:致力於和睦共處,反抗戰爭

CNS photo/Paul Haring

正值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舉辦的歐盟青年會議(EU Youth Conference)在布拉格開幕之際,教宗方濟各向與會青年發表訊息,鼓勵他們使歐洲舊大陸煥然一新。教宗表明,這個轉變並不容易,但青年握有「一手好牌」。「你們這些青年小心謹慎、很少受到意識形態的禁錮。對你們來說,前往歐洲其它國家求學,是稀疏平常的事。你們向志願服務的經驗敞開、對環保議題很敏銳。因此,我倍感希望」。

青年不僅能為歐洲換上新面容,而且能看得更高更遠。教宗談起歐洲這個詞的字源學意義,其中一個意思是「大眼睛、遼闊的視野」。為此,教宗鼓勵歐洲青年「睜大眼睛、向他人敞開,不因任何理由而歧視任何人」。青年要「與所有人團結一心,不光是那些跟自己相似、或者看起來成功的人,也包括那些受苦的人,不分國籍和社會處境」。

教宗祈願青年的雄心壯志並非「進入菁英的教育環境」,而是得到那些有益於個人成長和公眾利益的經驗。「改變世界的將是這些團結的經驗,而非菁英學校獨有的經歷。我們固然需要傑出的才幹,但是我們希望人人都變得優秀,而不只是少數人」。教宗邀請青年閱讀《眾位弟兄》通諭來增進友愛,閱讀《人類兄弟情誼》文件來認識自己和他人。

教宗對青年的另一項叮囑是照料共同的家園。教宗強調,我們不只需要「少用化石燃料,也要減少許多膚淺物品的消耗量」;在世界上某些地方,最好也要減少吃肉的量。關於這點,教宗鼓勵青年閱讀《願祢受讚頌》通諭,好能促進整體生態。

「你們不要受到歌舞昇平的誘惑、尋求世界上少數人獨享的奢侈生活:願你們『睜大眼睛』來看清楚人類所有的一切,不要變成狹隘的歐洲;你們該盼望的是體面又簡樸的生活,既不奢華也不浪費,好使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生活在這世界上。」

談到歐洲,教宗也提起陷入「荒謬戰爭」的烏克蘭,重申友愛的概念,並強調團結的歐洲始於對和平的強烈渴望。訊息寫道:「倘若世界是由青年來管理,就不會有這麼多戰爭:大好人生還擺在青年面前,他們不想要毀滅和拋棄生活,卻期盼活出圓滿的生命。」

「現在我們大家必須竭盡所能終止這慘絕人寰的戰爭。一如既往,少數有權勢者作出決定,把成千上萬青年派去打仗並且戰死沙場。在這種情況下,反抗合乎情理!」

接著,教宗在訊息中提到兩個「睜大眼睛」青年的榜樣:一個是由本篤十六世冊封真福的奧地利農民耶格施泰特(Franz Jägerstätter),他為了天主教信仰,為了聽從良心的聲音,拒絕宣誓效忠希特勒,拒不參戰,並因此死亡;另一個感人的榜樣則是反對納粹的德國信義會青年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教宗提醒到,「在認識了自己、他人和受造界後,最終要認識萬物的元始與終末」。教宗期勉青年尋求生命的意義,「因為人若是不尋求真理,就無法生活」。此外,教宗也邀請青年參與明年的里斯本世青節,並且閱讀《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

在訊息的結尾處,教宗表達了他對青年的祝願,期許他們「能激發新的想法、有關世界、經濟、政治及社會和睦共處的新觀點」,特別是攜手前行的新道路。願青年「也能在誕育新生命方面慷慨大方,始終且單單為了愛!愛自己的配偶,愛自己的家庭,愛自己的兒女,也愛歐洲」。願歐洲成為「所有人擁有和平、自由與尊嚴的土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