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與會者最終名單出爐,包括兩位中國主教

圖片:Vatican Media

在本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中,將有464名與會者,其中365名成員,包括教宗方濟各在內。此外,有投票權的女性共54名。在大會成員中,也有兩名由地方教會提名、與當局達成共識並由教宗任命的中國主教。這是將於10月4日至29日召開的以同道偕行為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與會者人數。這些來自全世界的樞機、主教、會士及平信徒將在4個星期的會議中可使用新的平板電腦投票、下載和閱讀文件,“以免浪費紙張”。

9月21日上午,聖座新聞室公布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與會者的「全部和最終」名單以及會議日程表。聖座傳播部部長、世界主教會議信息委員會主席魯菲尼(Paolo Ruffini)、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特別秘書科斯塔(Giacomo Costa)神父,以及教會會議副秘書長德聖馬丁(Luis Marín de San Martín)主教在會上作了介紹。

圖片:(左)內蒙古自治區集寧/烏蒙教區姚順主教;(右)山東周村教區楊永強主教

德聖馬丁主教證實了兩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教將出席本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他們是內蒙古自治區集寧/烏蒙教區主教姚順(聖名安多尼)、山東周村教區主教楊永強(聖名若瑟)。德聖馬丁主教解釋說:「當地教會在與當局達成共識後呈交這兩位主教的名字,教宗予以任命。他們是教宗任命的與會者。」

中國主教參加世界主教會議並非首次。在2018年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中,也有陝西延安教區主教楊曉亭(聖名洗者若翰)及河北承德教區主教郭金才(聖名若瑟)的臨在。雖然他們僅停留了數天,沒有全程參加會議,但他們的臨在乃是中國與聖座簽署關於主教任命協議後的一個強烈標記。教宗方濟各對這新意的喜悅之情表露無遺,他在那次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開幕禮彌撒中說:「今天,第一次有兩位中國大陸的主教弟兄來到這裡。讓我們向他們表示熱烈歡迎。」

此外,在10位特別邀請但沒有投票權的與會者,也包括一位來自中國重慶教區的丁楊神父(Andrew Ding Yang)。

除了這兩位主教外,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也將出席本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他將在9月30日的御前會議上接受樞機的榮銜。這幾位中國主教的出席體現了教會的普世性,這也是各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標記。魯菲尼在介紹會上強調:「教宗說得很好,中國教會臨在於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對教會,也對中國人民都是重要的。」

作為教宗任命的成員,中國大陸的兩位主教將參與所有的會議進程,包括小組討論、大會、團體和祈禱時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查看與會者名單

姚順主教在1965年12月3日出生於中國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平地泉鎮,現年58歲,聖名「安多尼」。 他於1991年畢業於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同年5月19日晉鐸。1994年10月至1998年7月留學美國聖若翰大學,專攻教會禮儀學,獲得禮儀學碩士學位。回國後,繼續在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教授禮儀課,擔任靈修處主任,兼任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禮儀委員會任執行秘書,並於2004年開始擔任「一會一團」禮儀委員會副主任。2010年回到烏蘭察布教區工作,擔任集寧教區副主教和主教座堂主任司鐸。同年底,開始擔任內蒙古自治區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副主任,烏蘭察布市天主教「兩會」主任。2017年6月9日,集寧教區正權主教劉世功去世,主教一職暫時空缺。2018年9月22日,中梵就主教任命權達成協議。2019年8月26日,姚順獲時任教宗方濟各任命為集甯教區正權主教,並由呼和浩特總教區主教孟青祿祝聖就任。他是自中梵簽署臨時協議後獲祝聖的第一位主教。

山東周村教區楊永強主教,在1970年出生於教友家庭,聖名「若瑟」。 1987年至1989年進入山東省天主教聖神修院;1989年至1995年在上海佘山修院攻讀神哲學;1995年6月15日晉鐸。2003年至2004年在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進修,2005年5月被派往山東省聖神修院工作。2010年11月15日晉牧成為山東周村教區主教,晉牧禮由山東省臨沂教區房興耀主教主持。2016年12月中國天主教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選任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聖職委員會主任。 山東省天主教兩會副主任,淄博市愛國會主任。 山東省政協常委。 2022年8月中國天主教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 山東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主任,愛國會副主任。 山東省人大常委。

圖片:信德網

重慶教區的丁楊神父是家裡的獨生子,也是他們家中第一個奉教的。在他之前,家族中從來就沒人信教。1994年丁楊上初中時才知道有天主教,1996年當他第一次走進教堂時,好奇地在教堂裡買了一本《簡言要理》。此後他自己就在家裡自學天主教的道理,靠著他自己的悟性,對教會的道理有 了一定的了解,這年的聖誕節他加入了教會。之後,天主在進一步召叫他,他有了修道當神父的打算。親友們當時都反對他。經過兩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丁楊 的父親終於同意自己的獨生子修道了。2007年的5月28日是丁楊晉鐸的日子。他加入教會以來,在其自身的影響下,父母和親友中已經有7人陸續加入了教會。他是信理學博士、宗教學碩士,天主教重慶教區銅梁區天主堂、潼南區雙江天主堂主任司鐸、曾在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任教、曾留學意大利。

簡介來源:信德網

祖皮樞機在中國與李輝面談:為和平進程與糧食安全進行合作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的特使祖皮(Matteo Maria Zuppi)樞機抵達北京,展開在受苦的烏克蘭實現和平的使命。祖皮樞機在今年6月至7月間已經帶著這項使命到訪基輔、莫斯科和華盛頓。2023年9月14日,聖座新聞室發表公告稱,祖皮樞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與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見面。

公告表示,會談是在開放和熱情的氣氛中進行的,討論了在烏克蘭的戰爭及其悲慘的後果,同時強調需要共同努力促進對話及尋求達致和平的進程。

此外,雙方也談到糧食安全問題,祈願能盡快確保穀物出口,尤其能為風險最大的國家提供幫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我向高尚的中國人民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9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蒙古烏蘭巴托草原體育館主持彌撒,並在禮成之際請香港教區榮休主教湯漢樞機和即將擢升為樞機的現任主教周守仁到他的身邊。

教宗說:「這裡有兩位主教弟兄、香港榮休主教和香港現任主教。我願藉著他們在場的機會,向高尚的中國人民表達熱切的問候。對於全體人民,我致以最美好的祝福,向前邁進、永遠向前進!對於中國天主教徒,我要求他們做好基督徒和好公民。謝謝大家。」

教宗發表這段問候詞時,台下傳來「教宗萬歲」的歡呼聲。最先發出呼聲的兩名婦女正是來自香港。在場大約還有200名中國人,他們搭乘火車、飛機或開車來到烏蘭巴托。有些人從中國大陸出發,也有些人從澳門和台灣而來。

此前,在啟程前往蒙古的專機上,教宗在途經中國領空時,向國家主席習近平拍發了電報。教宗寫道:「我一定為貴國的福祉祈禱,為你們所有人呼求團結與和平的神聖祝福。」

北京方面通過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教宗方濟各的祝福予以回應。中國表示「願繼續與梵方相向而行,進行建設性對話,增進理解,積累互信,推進雙方關係改善進程」。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關懷中國天主教徒,特別思念受苦的牧人和信友

在意大利華人天主教團體服務的華人司鐸 (圖片:梵蒂岡新聞網)

「我請眾人祈求天主,使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的基督的喜訊在其豐滿、美善及自由中,能夠得到傳揚,為天主教會團體和整個中國社會的益處結出果實。」

2023年5月24日星期三,教宗方濟各在陽光滿溢的聖伯多祿廣場上向參加公開接見活動的信友們表達了上述心願。旅居意大利各地華人天主教團體的司鐸們也在場。教宗為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祈禱日的機會上,特別為這個亞洲國家的全體信徒祈禱。他表示分享他們的「喜樂」和「希望」,也分擔「牧人和信友們」的痛苦,祈願福音在「豐滿」和「自由」中得到宣講。

教宗方濟各提到:「這個在中國和全世界的聖堂及朝聖地舉行的祈禱日適逢進教之佑瞻禮日,在上海的佘山聖母聖殿內,人們非常熱誠地敬禮進教之佑聖母。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寫給中國天主教徒的信函中表達這個願望,在佘山敬禮童貞聖母的這一天能成為全世界天主教徒聯合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的日子。」

教宗方濟各說:「值此之際,我願意確保這個記憶,並表達對我們在中國的弟兄姊們的關懷,分享他們的喜樂和希望。」教宗也對「那些受苦的牧人和信友」表示「特別思念」,願他們「在普世教會的共融和團結中能體驗到安慰和鼓勵」。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數天前被通知沈斌主教調任上海教區的決定

梵蒂岡新聞網報導,2023年4月4日上午,沈斌主教在中國上海教區就職,到目前為止,他是海門教區的牧人。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在向記者們發表的公告中表示:「聖座在數天前被告知中國當局調任主教的決定,而且從媒體獲悉今天上午舉行的就職儀式。」他補充道:「關於聖座對此事件的評估,目前我無可奉告。」

另一方面,路透社記者在2023年4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上問及「梵蒂岡近日稱中方單方面調任一名主教擔任上海教區新主教。這顯然違反中國與梵蒂岡之間的協議,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是「中國和梵蒂岡就此事保持著溝通。自從中梵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以來,雙方密切溝通,協議執行良好。我們願同梵方繼續保持接觸,維護好協議精神。」

相關資訊:

天主教上海教區舉行新任主教就職儀式

聖座對中國一位主教不符合協議的「就職儀式」感到遺憾

CNS photo/Kim Kyung-Hoon, Reuters

中國江西餘江主教彭衛照(聖名:若望)成為「江西的輔理主教」的「就職儀式」於2022年11月24日在南昌舉行。聖座獲悉這個來自中國的消息後,感到「意外和遺憾」。「江西教區」未獲得聖座的承認。

教廷的聲明原文

2022年11月26日,聖座新聞室發表公告,指出「這個事件的實施沒有按照梵蒂岡與中國雙方現有的對話精神,以及2018年9月22日簽署的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此外,「根據得到的消息,在彭主教受到政府的承認之前,地方當局施加了長期和沉重的壓力」。

公告繼續表示:「聖座希望類似事件不再重複,同時期待有關當局就此予以適當的通告。聖座重申,完全樂於就所有共同關心的問題繼續進行相互尊重的對話。」

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於2018年9月22日由聖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雙方的代表簽署,規定試行期為兩年。2020年10月,協議的有效期又延續了兩年。今年10月22日,協議再次續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中國:天主教江西教區舉行輔理主教就職儀式

餘江教區資料:
1885年8月28日,羅馬教廷從江西北境代牧區分設江西東境代牧區。
1920年8月25日,江西東境代牧區更名撫州代牧區。 1921年6月1日,撫州代牧區更名餘江代牧區。
1932年11月29日,劃出餘江代牧區的南部新成立建昌府監牧區(後來升為南城教區)。
1946年4月11日,羅馬教廷宣佈在中國正式建立聖統制,余江代牧區升格為餘江教區,屬於南昌總教區。
2012年,曾景牧主教榮休。餘江教區由彭衛照主教負責管理,2012年任宗座署理,2014年晉牧。

餘江教區榮休主教曾景牧安息主懷,享年96歲

更多資訊

教宗在機上記者會談論了與中國的對話

CNS photo/Paul Haring

我們始終需要對話。教宗方濟各9月15日在從哈薩克斯坦返回羅馬的專機上向隨行記者們強調了這點。教宗依循他的慣例,在結束國際牧靈訪問時舉行機上記者會,回答隨行記者的提問。被問及關於同一時間蒞臨哈薩克斯坦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問題,教宗答說:「他在那裡進行國事訪問,但我沒見到他。」

與中國的對話

與中國的對話是這次機上記者會的一大焦點。在記者的提問下,教宗表示:「為了理解中國,需要花一個世紀的時間,而我們的壽命不到一百歲。中國有著豐富的思維方式,而一旦出現些許毛病、豐富性就會流失,就能出錯。為了理解,我們選擇了對話的道路,向對話敞開。」

教宗繼續說:「梵蒂岡與中國有個雙邊委員會,運作良好且緩慢地進行,因為中國的節奏慢,他們為了前行,有耐心等待:那是一個持有無限耐心的民族。就先前的經驗來說:我們想想以前去那裡的意大利傳教士,他們作為科學家而受到敬重;我們也想想今天許多司鐸或信徒受到中國大學的邀請,因為這能給文化增添價值。理解中國思維並不容易,但必須予以尊重,我始終抱持尊重的態度。而在梵蒂岡這裡有個運作良好的對話委員會,由帕羅林樞機主持。他現在是最了解中國和與中國對話的人。事情雖然緩慢,卻總是向前邁進。」

面對記者的提問,教宗也回答說:「要給中國貼上反民主的標籤,我不覺得應該如此,因為這個國家如此複雜⋯⋯。的確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不民主,的確有這樣的看法。我想陳樞機這幾天將要出庭。他說出他的感受,可以看到那裡存在若干侷限。」教宗強調:「我盡力支持對話的道路。」「在對話中,人們釐清許多事,不只關乎教會,也涉及其它領域。舉例來說,中國幅員遼闊,各省份的官員都不一樣,中國有不同的文化。中國很龐大,理解中國是個龐大的工程。但是,切莫失去耐心,這需要耐心,需要很大的耐心。而我們必須藉由對話前行,我努力使自己避免貼標籤,而是向前邁進。」

與莫斯科的對話

談到對話,與莫斯科的對話也備受矚目。教宗指出,「我相信,理解與那些發動戰爭的國家進行對話總是件困難的事。這雖然很難,但是我們不該放棄對話,我們必須給所有人對話的機會,要給所有的人!因為在對話中總是有機會改變事情,並且能提供另一個觀點、另一個思考點。我不排斥與任何當權者對話,不論他處於戰爭中,或者是侵略方」。教宗強調務必進行對話,總是要向前邁進、伸出手去。

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

關於此時此刻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教宗闡明,「這是一個政治決策。倘若依循道德準則行事,這會是合乎道義、在道義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假若做這項決策的意圖是挑起更多戰爭,或者販賣軍火,或者丟棄那些自己不再用的武器,這就會是不道義的」。「自我防衛不僅合情合理,而且是愛國的表現。誰若不自衛,誰若不保護某樣東西,他就不愛它;相反地,誰要是防衛,就有愛」。

教宗不僅念及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局勢,也關心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情況,以及敘利亞、非洲之角、莫桑比克、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緬甸等地方和羅興雅人的處境。教宗由此向在場記者們講述了他童年的記憶:在1945年戰爭期間,有一天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全城響起了警報聲,一名鄰居婦女來到貝爾格里奧家,告訴他們「警報響了」,然後哭著說:「戰爭結束了。」教宗吐露道:「母親和鄰居婦女為了戰爭的結束喜極而泣的一幕,我至今歷歷在目。⋯⋯這些婦女懂得和平勝過於所有戰爭,並且為達致和平而高興得哭了。我忘不了那一幕。」

教宗最後重申,人們擁有防衛的權利,但這只能在必要時才行使。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圖進入專頁,閱覽更多資訊。

教宗希望與中國續簽臨時協議

CNS photo/Remo Casilli,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在接受《路透社》的菲利普·普萊拉 (Philip Pullella) 的採訪時談到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教的任命。教宗表示,羅馬教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臨時協議「進展順利」,他希望今年10月可以續簽。

2018年簽署的臨時協議,其文本目前處於保密狀態,將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內未經教宗授權祝聖的主教重新與羅馬完全共融。該協議賦予教宗關於任命新主教的最終決定權,同時提供了就主教提名達成協議的共同途徑。

捍衛協議

在《梵蒂岡新聞網》對此訪問的報導中,它引用《路透社》採訪的轉錄稿指出,教宗方濟各為該協議進行了辯護,並對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達成該協議中所發揮的作用表示讚賞:「處理該協議的人是帕羅林樞機主教,他是最好的聖座外交官,外交地位高的人。他知道如何進行,他是一個會對話的人,他與中國當局對話。我相信他主持的委員會已經盡了一切努力向前邁進並尋找出路。他們已經找到了。」

可能性的藝術

教宗方濟各隨後為冷戰期間梵蒂岡與蘇聯、東歐國家關係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的主要策劃者,卡薩羅利樞機 (Cardinal Agostino Casaroli) 在《耐心的殉道》(“Martyrdom of patience”) 所描述的小步政策進行了辯護。 

教宗解釋說:「很多人說了很多話來反對若望二十三世、保祿六世、卡薩羅利,但外交就是這樣。當你面對一個受阻的情況時,你必須找到可能的方法,而不是理想的方法。外交是一種可能性的藝術,是一種使可能成為現實的事情。」他補充說:「教廷一直有這些偉人。但這次與中國的[外交]是由在這方面非常出色的帕羅林進行的。

重生的希望

教宗方濟各將目前的情況與1989年蘇維埃政權垮台前的現實進行了比較,他表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的主教任命進展緩慢,但指出已經取得了成果。教宗說:「進展緩慢,但 [一些主教] 已被任命。 就像我說的『中國方式』,它進展緩慢,因為中國人有一種時間觀念,沒有人可以催促他們。」

他還指出:「中國方面也有問題,因為全國每個地區的情況都不一樣」—指的是中國地方當局的不同態度— 而且「因為『與教會交往的方式』取決於地方領導人,那裡有不同的領導人。」

儘管如此,教宗說:「協議很好,我希望它可以在10月續簽。」

按此閱讀
《路透社》英語原文報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翻譯: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教宗方濟各邀請眾人為中國教會祈禱

CNS photo/Aly Song, Reuters

教宗方濟各5月22日主日,在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誦念《天皇后喜樂經》之後,提到5月24日是敬禮童貞聖母瑪利亞進教之佑的紀念日,在上海佘山朝聖地和中國的許多聖堂都特別恭敬聖母進教之佑,將她奉為自己的主保。這一天也是全世界信友一起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的日子。

教宗談到在中國的天主教徒說:「這令人愉快的日子讓我有機會再次向他們保證我在精神上的關懷;我以關心和參與的心情伴隨著信徒和牧人們的生活及往往複雜的事務,我每天都為他們祈禱。」

教宗也邀請整個教會以祈禱來陪伴中國天主教徒。他向在場的信友們表示:「我邀請你們一起加入這個祈禱,好使在中國的教會自由和安寧地活出與普世教會實際有效的共融,履行向萬民宣講福音的使命,如此也為社會的精神和物質進步作出積極的貢獻。」

2008年,時任教宗本篤十六世親自撰寫了一篇向佘山聖母祈禱文,懇請聖母把中國教會的命運掛在心上。這位教宗在2007年《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内天主教會的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的信函中,欽定5月24日為全世界信友一起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的日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向佘山聖母誦》
教宗本篤十六世親撰

至聖童貞瑪利亞,降生聖言之母,
又是我們的母親,
您在佘山聖殿被尊稱為「進教之佑」,
整個在中國的教會滿懷熱愛瞻仰您,
今天我們投奔您台前,求您護佑。
請垂顧這天主子民,
並以母親的關懷帶領他們,
走上真理與仁愛的道路,
使他們在任何境況下,
都能成為促進全體人民和諧共處的酵素。
您在納匝肋順從主旨,說了「是」,
讓永生天主子在您貞潔的母胎中取得肉軀,
使救贖工程從此在歷史中展開,
您又懇摯地奉獻自己協助這工程,
讓痛苦的利刃刺透您的心靈,
直到最後的重要時刻,
在加爾瓦略山上,十字架下,
當您聖子犧牲自己,使世人獲得生命時,
您佇立在祂身旁。
從那時開始,
為一切在信仰中追隨您聖子耶穌,
並跟著祂背起十字架的人,
您以一種嶄新的形式,成了他們的母親。
希望之母,您在聖週六的黑暗中,
仍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心,
迎接復活節的黎明,
請將這分辨的能力賞給您的子女,
使他們在任何處境中,
即使是最黑暗的時刻,
仍能見到天主親臨的標記。
佘山聖母,
請援助那些在日常勞苦中,
仍繼續相信、希望、
和實踐愛德的中國教友,
使他們永不懼怕向世界宣講耶穌,
並在耶穌跟前為世界祈禱。
您以塑像的形態,矗立於佘山聖殿頂,
高舉張開雙臂的聖子,
向世界展示祂對世人的深愛。
請幫助天主教友常作這大愛的可信見證人,
並使他們與教會的磐石伯多祿結合在一起。
中國之母,亞洲之母,
現在直到永遠,請常為我們祈求。
亞孟。

中國華北山西省新絳(運城)教區武俊維主教安息主懷,享年59歲

中國當地時間2022年5月10日上午,位於華北山西省的天主教新絳(運城)教區教區武俊維主教因急性心梗去世,享年59歲。

武俊維主教
聖名:伯多祿
1963-2022

生平簡介

-1963年6月27日出生於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西柳林村,是家中六兄弟姊妹的老大,主教的一弟一妹是神父及修女。

-1982年8月應主召叫,在新絳教區備修院學習。

-1985年3月入山西修院就讀。

-1990年12月9日在太原總堂由張信主教祝聖為司鐸。

-1991年至1996年3月在太原教區沙溝堂區任堂區主任,同時兼管婁煩縣和古交市教務。

-1996年4月至2001年8月任太原教區教務主任,並負責太原教區備修院的工作,同時兼任總堂副本堂和教區出納,其中從1998年開始再次兼管古交市教務。

-2001年8月至2009年8月在山西修院任院長。

-2009年9月調至運城(新絳)教區。

-2009年9月8日當選為運城教區第三任正權主教。

-2010年9月21日在新絳主教座堂晉牧。

懇請主內兄弟姊妹為主教及其家人和運城教區祈禱。

來源:信德網

望主賜伊等永光,及永光照之,息止安所。
凡諸信者靈魂,賴天主仁慈,息止安所。亞孟。

以下是天亞社中文網於2010年有關武俊維主教晉牧的報導:

2010年9月21日聖瑪竇宗徒慶日,中國華北山西省新絳(運城)教區祝聖武俊維神父為正權主教,他的晉牧禮獲得教廷批准及政府承認。

在彌撒中致謝時,武主教感謝教宗對他的任命與信任,他將「矢志不移,忠於教宗」。他又勉勵教友,效法聖瑪竇放棄一切跟隨基督,投入福傳事業。

祝聖禮由同省汾陽教區霍成主教主持,襄禮者有剛於五天前晉牧的太原教區孟寧友助理主教、北京教區李山主教及延安(榆林)教區楊曉亭主教。所有主教均獲得教廷批准及政府承認。

約一百四十位神父共祭彌撒,堂內外共有二千多人參禮。

武主教對天亞社說,他的首要任務是協助教區神父加強靈修,「因為教區四年來沒有主教,神父沒有集體避靜,因此我需要給他們多些關心和幫助」。

這位前山西孟高維諾修院院長還關注教友的培育。他表示,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新絳教區在鄭守鐸和李宏光兩位主教的領導下,發展了不少新教友,不過教友仍然少而且分散。

教區資源不多,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友是農民,收入不多,也難以幫助教區。

新絳教區現有廿八位神父,約四十位修女,一萬五千名教友,三分之二以上是農民。

武俊維主教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太原一個熱心教友家庭,是家中六兄弟姊妹的老大,還有一弟一妹是神父及修女。其太叔公聖武安邦在義和團事件其間殉道,二零零零年受冊封為一百二十位中華殉道諸聖之列。

武主教於八十年代入讀新絳備修院及太原大修院,一九九零年晉鐸為太原教區神父,先後擔任堂區神父、教區出納、教務主任、太原備修院及孟高維諾修院的院長。

他於零九年五月獲教宗任命為新絳教區第三任主教,九月在教區當選主教候選人。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