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福傳會十一月意向:為收容難民的國家

111

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16年11月意向

總意向:為收容難民的國家
願收容大量流浪者與難民的國家,能獲得支持的力量。

福傳意向:為司鐸與平信徒的合作
願在堂區裡,司鐸與平信徒共同合作,為信友團體服務,不因沮喪的誘惑而放棄。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自由地服事天主,不求權力高位

11081

路加福音 17:7-10

那時候,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僕人耕田或放羊,從田地裏回來,即對他說:你快過來坐下吃飯吧!而不對他說:預備我吃飯,束上腰伺候我,等我吃喝完畢,然後你才吃喝?僕人做了吩咐的事,主人豈要向他道謝嗎?你們也是這樣,既做完吩咐你們的一切,仍然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

2016年11月8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人不能既事奉天主,又事奉世界。為能更好的服事上主,我們應該警惕不忠誠和權力欲。

每一個真正的基督門徒都應該常重複坦承自己是「無用的僕人」(路17:10)。我們理應自由地服事上主,但總是有不少阻礙阻止我們這樣做,其中一個就是「權力欲」。

教宗說:「我們經常看到有人說:『這裡我做主』,或許這事也發生在我們家裡!多少次,我們雖然不說,卻讓他人感覺『這裡我做主』,不是嗎?這是權力的欲望。耶穌教導我們,發號施令的人應該是服事他人的人。誰想為首,他就得做眾人的僕役。耶穌顛覆了世俗、世界的價值觀。權力欲不是一個做天主僕人的方式;相反地,它是眾多的阻礙之一,我們應該祈求上主使我們脫離這些阻礙。另一種阻礙也存在於教會生活中,它就是不忠誠,指的是既要服事上主,又想服事與上主無關的事物。」

教宗解釋說:「主耶穌教導我們一僕不事二主,要麼服事天主,要麼服事金錢。不忠誠不同於犯罪。我們都是罪人,並為此而悔改。不忠誠指的是玩兩面派,討好東邊,奉承西邊;既玩弄天主,又戲弄世界。權力欲和不忠誠使人難以自由地服事上主。權力欲和不忠誠這兩個阻礙使人不得安寧,讓人心癢癢,總是焦燥不安。」

教宗舉例說:「很多人活著只是為了展示自己,為了表像,為獲得世俗的名譽,好叫人們稱讚他:『嘩,這人真好啊!』。這種態度不能服事上主。因此,我們要祈求上主除去這些阻礙,讓我們在身體與心靈上獲得安寧,好能自由地投身於為主服務。服事天主必須是自由的,因為我們是子女,不是奴隸。當我們自由地服事上主時,我們會感受到最深邃的平安,聽到上主的聲音:『喂,你過來,良善忠誠的僕人』。我們每個人都願意良善和忠誠地服事上主,但我們需要祂的恩寵,因為我們靠自己無法辦到。因此,我們常要祈求恩寵,求祂除去這些阻礙,求祂賜予我們安寧,內心的平安,好能以子女而非奴隸的身份自由地服事祂。」

教宗祈求道:「求主幫助我們敞開心靈,讓聖神進來做工,為我們除去這些阻礙,尤其是帶來嚴重禍害的權力欲,以及既要服事上主又想服事世界的不忠誠、兩面派。」

教宗最後說:「願上主賜予我們安寧、平安,好能以子女的身份自由地服事祂,而後充滿愛地對祂說:『父啊!謝謝,但祢知道:我仍是個無用的僕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主持在囚人士禧年彌撒

blog_1478550203

2016年11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在囚人士禧年彌撒,來自12個國家的在囚人士、他們的親屬、監獄工作人員、監獄司鐸和獄警共4千人參與了彌撒,其中有1000位在囚人士。教宗表示,哪裡有人犯了錯,哪裡就有更多的天父慈悲,激發人尋求悔改與寬恕。

聖伯多祿大殿內充滿了感人的氣氛。當教宗進入大殿時,有些人眼睛濕潤,有些人雙手蓋著面孔,有些人合掌祈禱。教宗以「寬恕和望德」展開彌撒講道。

他說:「親愛的在囚人士,今天是你們的禧年!今天在天主台前,我祈願你們燃起望德之火。禧年因其本身的特性,具有宣告自由的意義。望德是我們應該向天主祈求的恩典,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我們要始終堅信天主的臨在和憐憫,即使我們犯了罪。人心中沒有一處地方是天主之愛無法觸及的。哪裡有人了犯錯,哪裡就有更多天父的慈悲,好能激發人尋求悔改、寬恕、修和與平安。」

教宗坦承道:「不尊重法律的人應當受到懲罰,被剝奪人身自由。缺乏自由是最嚴厲的懲罰措施,因為自由與人密切相關。然而,希望不能減少。實際上,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代價是一回事,渴求希望是另一回事,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遏制這種渴求。」

教宗解釋說:「天主是希望的天主,祂的慈悲令祂不得安寧。倘若找不到迷失的羊,天主是不會停歇或安寧的。」

教宗然後談到指責他人的偽善態度。

教宗說:「每次我走入監獄都會自問:『為什麼坐牢的是他們而不是我?』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犯錯。我們都犯過這樣或那樣的錯。偽善的人認為無法改變生活,對回歸正途和重新融入社會缺乏信心。」

「當我們沉溺於自己的偏見,或者被虛假幸福的偶像所奴役時,當我們按照意識形態的邏輯行事,或者把壓迫人的市場法則極端化時,我們其實就是走入了個人主義和自我滿足的狹小牢房,失去了使人自由的真理。指責有錯之人並不能作為我們掩蓋自身矛盾的藉口。」

「沒有人可以在天主面前自稱義人,也沒有人能在得不到寬恕的信念下生活!」

教宗勉勵在囚人士:「不要固守過去的錯誤,陷入認為自己無法獲得寬恕的誘惑,因為『天主比我們的心大』(若一3:20),我們只要信靠祂的慈悲即可。」

教宗鼓勵道:「歷史始於今日,在於明天,一筆一劃都取決於天主的恩寵和你們每個人的責任。從過去的錯誤汲取教訓,便可開啟新的生命篇章。」

教宗最後總結道:「唯有天主的力量,天主的慈悲能醫治創傷。在以寬恕回應暴力的地方,那消融一切惡的愛也能贏得有錯之人的心。如此一來,在受害者和有過之人當中,天主興起了慈悲的見證人和匠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新片】教宗方濟各瑞典使徒之旅

blog_1478290256

2016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瑞典,參加天主教和信義會共同舉辦的宗教改革5百週年紀念活動。這是教宗方濟各的第17次國際牧靈訪問。這也是自1989年後,有首位教宗出訪瑞典斯堪的納維亞半島(Scandinavia)。此前,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曾在1989年前往挪威、冰島、芬蘭、丹麥和瑞典。

教宗為今年去世的樞機和主教主持追思彌撒

1104

2016年11月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追思彌撒,紀念今年去世的樞機和主教們。教宗表示,在基督復活的奧跡中,這些樞機和主教藉著死亡而進入了圓滿的生命。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忍受了巨大痛苦,為福音作出英勇的見證。

教會於每年11月紀念已故信徒,提醒每個人嚮往永恒的生命。

教宗指出:「這些已故的樞機和主教一生服事教會,熱愛基督,懷著愛的信念走到生命的終點。這個信念正是聖保祿宗徒所指明的:『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相隔絕?』(羅8:35)。實際上,他們藉著死亡而進入了圓滿的生命。」

「在這信德的光照下,我們感到更加接近這些已故的兄弟們:從表面上看,死亡將我們分離,但基督和祂的神的大能卻使我們更加緊密相連。我們在諸聖相通中將繼續感到他們就在身旁。我們也要以生命的食糧為養料,與那些先我們而去的人一起懷著堅定的希望,期待親眼看見天父光明與慈悲面容的那一天。」

「這些已故樞機和主教們藉著他們的牧職,讓信徒銘記這令人欣慰的真理:『恩澤與仁慈,原屬於祂所選拔的人』(智3:9)。他們以慈悲和寬恕的天主之名,施予降福和赦罪,以話語安慰並擦乾人的眼淚,以親身的臨在有力地見證了天主仁愛無邊,慈悲為懷。」

教宗讚許:「他們是基督的羊群的牧人,效法基督,為託付給自己的子民耗盡精力,奉獻犧牲。他們藉著聖事聖化子民,在救恩的道路上引導子民;他們充滿聖神的德能宣講福音,懷著父親的愛努力去愛每個人,尤其是窮人、無自衛能力者和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我們想到,上主在他們生命的終點『悅納了他們,有如悅納全燔祭』(智3:6)。現在,我們在這裡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的靈魂奉獻追思彌撒,祈求上主讓他們在祂的光明國度中永放光芒。」

教宗總結道:「我們每一個人從出世的那一天起,便開始朝向天父的家行走;我們藉著聖洗聖事和恩寵在這段旅程上行走。對我們司鐸和主教而言,這段旅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正是我們在晉鐸時答道:『我在這裡』。從那一時刻起,我們就以特別的方式與基督結合,參與了祂的司祭牧職。」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前往羅馬城外公墓主持追思已亡節彌撒

1102

恭讀聖瑪竇福音 25:31-46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

「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那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在左邊。

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過我。

那時,義人回答君王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過你飢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你患病,或在監裡,而來探望過你?君王便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然後,君王又對那些在左邊的說:可咒罵的,離開我,到那給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裡去吧!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的;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沒有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沒有給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監裡,你們沒有來探望我。

那時,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幾時見了你飢餓,或口渴,或作客,或赤身露體,或有病,或坐監,而我們沒有給你效勞?

那時,君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沒有給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做的,就是沒有給我做。

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永生。」

2016年11月2日追思已亡節,教宗方濟各下午前往羅馬城外「第一門」公墓主持彌撒聖祭,為所有已故信徒祈禱,包括無人紀念的亡靈。教宗在當天的推文中寫道:「我們懷著信德給已故的親人掃墓,也為無人紀念的亡者祈禱。」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取自《約伯傳》,敘述約伯在經受重大考驗時仍對天主懷有熱切的希望。

教宗解釋說:「約伯處於黑暗中,他瀕臨死亡之門。在這焦慮、悲痛及苦難中,約伯宣示了他的望德:『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著,我的辯護人要在地上起立。我要看見天主:我要親眼看見祂,並非外人』(約19:25-27)。」

教宗指明紀念亡者的雙重意義:悲傷和希望。

他說:「墓地是個悲傷的地方,它讓我們記起已故的親人,同時也提醒我們將來也要死亡。然而,我們在悲傷中卻拿著鮮花作為希望的標記。悲傷攙和著希望,這就是我們眾人在今天慶典中的情感。我們在親人的遺體前紀念他們,同時懷抱希望。我們也感受到這希望能幫助我們,因為我們也必須走這段旅程。我們人人都將走這段旅程。或早或晚,人人都有這一天;痛苦或多或少,人人都要經歷。但我們是藉著希望之花,抱持著那對來世的強烈希望來走這段旅程。」

教宗強調:「耶穌背著祂的十字架第一個走完了這旅程,為我們開啟了復活的希望之門。今天,我們帶著這雙重記憶返回家中:紀念過去,我們已故的親人;謹記未來,我們將走的旅程。我們應堅信耶穌的承諾:『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若6:40)。」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訪問瑞典回程機上記者會

blog_1478118387

11月1日中午,教宗方濟各結束了在瑞典的牧靈訪問,返回梵蒂岡。這是他的第17次國際牧靈訪問。教宗按照慣例在飛機上回答隨行記者的諸多提問,內容涵蓋移民、教會的女性層面、世俗化現象,以及大公運動。

教宗首先感謝瑞典接納了許多南美洲移民,他們在獨裁政權時期逃到這個北歐國家避難,從此落地生根。瑞典不僅接納外來者,也幫助他們融入當地社會。教宗對此表示,「在安置移民,幫助他們學習語言、文化,以及融入當地文化方面,瑞典向來樹立典範。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上,我們不該驚慌失措。因為歐洲正是奠基於許多文化的不斷融合,不是嗎?」

在接納移民和難民方面,教宗提出兩大要點:第一是不能關閉心門;第二是需要謹慎行事。他說:「我認為,理論上,我們不能對難民關閉心門,但執政者也得謹慎行事。他們必須非常樂意接納難民,但也要衡量如何才能安置難民,因為他們不僅要接收難民,還要使之融入社會。比方說,一個國家如果只有能力融入20個人,它就該到此為止;其它國家如果有能力融入更多人,它們就該做得更多。但無論如何,總是要敞開心胸:緊閉國門不近人情,關閉心門也不近人情。」

在移民問題上,國家必須敞開心胸、量力而為,否則人民就得付出代價,因為一個移民如果沒有融入當地社會,他就會「被隔離」。不同的文化沒有彼此建立關係,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有一位瑞典政府官員向教宗解釋,該國此時為何難以安置更多的移民。教宗認為,瑞典要是減少接收移民的人數,絕不是出於自私心態,而是因為該國沒有充分的時間安置所有人。事實上,瑞典的好客精神是有目共睹的。

有一名記者詢問教宗,天主教會是否可能祝聖女性司鐸。教宗答道:「聖若望保祿二世已經作出明確的定論,他的定論始終有效。」當然,「女性能做很多事,而且能做得比男性更好」。教會具備兩大層面,一個是伯多祿宗徒的層面,另一個是聖母瑪利亞的層面。教宗方濟各強調,「教會擁有女性的一面。教會倘若失去這個女性層面,她就不復存在,因為教會本身具備女性的特色」。

世俗化現象在歐洲日益嚴重,一名法國記者問及世俗化現象的成因。教宗指出,「當信德變得不冷不熱時,教會便會隨之衰弱,長此以往便形成世俗化現象,缺乏福傳的力量、福音的力量」。此外,世俗化現象也暗藏一個「文化進程」。「當人類從天主手上領受世界,在世界上創造文化,使世界成長,主宰世界時,在某種程度上,人類就會自以為是那文化的主宰,占據造物主天主的位置」。

世俗化現象的問題不在於世俗性質,「因為我們需要健康的世俗性質,也就是在各項事務上自治自主,科學、思想和政治健康地自治自主。再者,世俗性質更是啟蒙運動遺留給我們的遺產」。為了擁有健康的世俗性質,遠離世俗化現象,教宗建議我們「在文化與科學發展上健康地自治自主,並懷有受造物的依賴感,而非自以為是天主。我們要重振福傳的力量」。

教宗這次在瑞典與信義會共同紀念宗教改革5百週年,推進大公合一的進程。關於天主教會與其它基督信仰教會的大公合一舉措,教宗指出,他就任後曾前往卡塞塔訪問福音派教會,前去都靈拜訪瓦爾多教會。這些舉措是為「請求寬恕」,醫治傷口,因為「有些天主教徒對待他們的態度不符合基督徒的精神」。

至於貝爾格里奧當選教宗以前的大公合一經驗,他表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天主教司鐸和福音派牧師曾多次舉行聚會,輪流給雙方的信友們講道。在大公合一的進程中,這種相遇對於對話助益良多。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梵蒂岡連線:教宗呼籲為伊拉克摩蘇爾的居民祈禱

blog_1478099440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會跟您一起關注教宗最近的在不同接見會晤中所發出的訊息,還有在伊拉克的加色丁禮的艾比爾教區偉爾德總主教談論在摩蘇爾的新一輪戰事。

教宗在瑞典主持彌撒及三鐘經祈禱

blog_1478050831

十一月一日諸聖節

聖瑪竇福音 5:1-12

那時候,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來到他面前,他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說: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你們歡喜踴躍吧!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

2016年11月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瑞典馬爾默市的瑞典銀行體育場主持彌撒,15000人出席參禮。這是教宗當天在瑞典的唯一一項活動。11月1日是諸聖節,教宗的彌撒講道因而緊扣基督徒的聖德,說明真福八端是「基督徒的身份證」。

教宗表示:「諸聖節不只紀念已被冊封的聖人,也紀念眾多在默默無聞的生活中圓滿實踐信德與愛的基督徒。聖德源自對天主和對弟兄姐妹的愛,愛到渾然忘我,為他人完全奉獻自己,就如父母親那樣,他們為了自己的家庭而作出犧牲,甘願放棄許多事,許多個人的規劃和計劃,儘管這總是不容易。」

聖人的特色在於真幸福。

教宗解釋道:「聖人們揭開了真幸福的秘密,這樣的幸福存在於心靈深處,以天主的愛為源泉。正因如此,聖人被稱為有福的人。真福八端是他們的道路、目標和家鄉。真福八端是上主教導我們的生命道路,為叫我們跟隨祂的足跡。」

在真福八端中,教宗格外強調「溫良」的重要性,因為耶穌曾親口說:「你們跟我學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11:29)。

教宗闡述說:「溫良是做人處事之道,它使我們接近耶穌,讓我們彼此合一。溫良敦促我們擱置那使我們分裂及失和的一切,始終尋求新的方法,好能在合一之路上繼續前行,正如這片土地的兒女們的作為,包括日前被冊封為聖人的瑪利亞‧依撒伯爾‧赫塞爾布拉德(Maria Elisabetta Hesselblad),以及歐洲主保聖女布里吉達(Brigitta Vadstena)。她們都曾為增進基督徒之間的合一與共融關係而祈禱和付出。」

瑞典境內各不相同的人民此刻和睦共處,天主教與信義會得以在那裡共同紀念宗教改革5百週年。這些成果得益於溫良的心。

教宗指出:「我們透過溫良的心,領悟天主的偉大,真誠朝拜天主。再者,沒有得失心的人才能擁有溫良的態度,因為他唯一的財富是天主。真福八端可以說是基督徒的身份證。我們蒙召做個有福的人,跟隨耶穌,秉持耶穌的精神與愛來應對我們時代的痛苦和煩惱。」

教宗由此列舉富含現實意義的新準則說:「懷著信德忍受他人對自己的傷害,真心予以寬恕的人是有福的;轉目注視被丟棄和受排斥者,並關懷他們的人是有福的;在每個人身上認出天主,奮力使他人也有同樣發現的人是有福的;保護及照料共同家園的人是有福的;為他人的益處而摒棄自己的福利的人是有福的;為基督徒之間的圓滿共融而祈禱和付出的人是有福的。他們都是天主的慈悲與溫柔的使者,必將領受各自應得的賞報。」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每個人都蒙召成聖,必須懷著信德從上主那裡接受這份召叫。聖人們以自身的生活鼓勵我們,並在天主面前為我們轉求。我們在成聖的道路上需要彼此。讓我們一同祈求恩寵,好使我們喜樂地接受這份召叫,同心協力使之成全。讓我們將我們的種種意向,以及尋求所有基督徒圓滿共融的對話託付於我們天上的母親,諸聖之后聖母瑪利亞:願我們的努力蒙受祝佑;願我們在合一中成聖。」

教宗也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念經前,教宗感謝天主教斯德哥爾摩的阿爾博雷柳斯(Anders Arborelius)主教和所有參與籌辦本次訪問活動的人,同時也問候了世界信義會聯盟主席和秘書長、瑞典信義會總主教、大公代表團和外交使團成員,以及所有參與彌撒聖祭的人。

教宗說:「我感謝天主賜給我這次機會,讓我能來到這片土地上,並與你們相遇。你們中有很多人來自世界不同地方。作為天主教徒,我們屬於同一個大家庭,受到同一個聖體聖事的支持。我鼓勵你們透過祈禱和聖事,慷慨服務需要幫助的人和受苦者來活出你們的信德。我勉勵你們在你們生活的環境中成為鹽與光,按照耶穌的風格生活行事,以及尊重和關懷其它教會的弟兄姐妹、基督徒團體和所有善心人士。」

教宗隨後把眾人託付於聖母瑪利亞的照顧。

他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並不孤獨,因為我們一直有聖母瑪利亞的援助和陪伴。今天,她臨在於我們中間,是聖人中的首位聖人,耶穌的第一位門徒。讓我們完全信靠聖母的護佑,把我們的痛苦和喜樂、恐懼和渴望呈現給她。願我們眾人都能得到聖母的保護,堅信她必會以母親的愛看顧我們,守護我們。」

教宗最後說:「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請不要忘記為我祈禱。我也常常為你們祈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天主教與信義會聯合聲明

blog_1478042818

天主教會和信義會10月31日下午在瑞典倫德的信義會主教座堂共同舉行了大公祈禱活動,紀念宗教改革開啟500週年。在這個機會上,教宗方濟各和世界信義會聯盟主席尤南(Munib Younan)主教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重申兩個教會努力走向共融,共同見證基督信仰,為世界謀求福利的共同願望。

天主教會與信義會的大公對話已經持續了50年並結出碩果,雙方在聯合聲明中首先感謝天主恩賜這次機會,使他們能夠一起祈禱,共同紀念宗教改革500週年。

「50年的大公對話幫助我們克服了許多爭論,加深了相互了解和信任。通過共同服事近人,尤其是受苦和受迫害的人,我們更加彼此接近。藉著對話和分享見證,我們彼此不再是外人,反而懂得合一的因素遠超過分裂的因素。」

聲明表示,兩個教會對宗教改革帶來的靈修和神學恩典感激不盡,同時也承認和痛惜天主教徒和信義會信徒對教會有形可見的合一造成的傷害。神學爭論伴隨著偏見和衝突,宗教被利用作為政治服務的工具。

「我們應祈禱,求主治癒我們的創傷和令我們看不到彼此觀點的記憶。我們堅決抵拒過去和現在的各種仇恨和暴行,尤其是以宗教名義施暴的行為。今天,我們要聽從天主的命令,摒棄各種衝突,承認我們都因恩寵而得救,從而走向天主不斷召叫我們的共融願景。」

天主教會和信義會都意識到,雙方的關係與福音見證密不可分。因此,兩個教會的信徒應進一步努力增進根植於聖洗聖事的共融,力求清除那些仍在阻礙我們達致圓滿合一的殘渣。基督渴望我們合而為一,好叫世界相信(若17:21)。

「我們向天主祈禱,求祂使天主教徒和信義會信徒懂得一起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我們也邀請人類聆聽和接納天主救贖行動的喜訊。我們向天主祈禱,求祂賜予我們靈感、鼓勵和力量,使我們能藉著服務一起前行,共同維護人,尤其是窮人的尊嚴和權利,促進正義及抵拒各種形式的暴力。」

「今天,許多國家和團體,無數的主内弟兄姐妹遭到暴力和極端主義打擊,我們特別為此而高聲疾呼。我們也勉勵信義會信徒和天主教徒攜手合作,款待外鄉人,幫助那些因戰爭和迫害而不得不逃亡的人,維護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權利。」

聯合聲明也提到其它信仰基督的教會。

「在這大好時機中,我們也感謝在座的以及同我們一起祈禱的世界各基督信仰教會和團體,邀請這些在大公合一旅途上同行的夥伴提醒我們牢記我們的承諾,給予我們鼓勵。我們請求他們繼續為我們祈禱,與我們同行,協助我們恪守我們今天作出的信仰承諾。」

最後,教宗和尤南主教呼籲信義會和天主教會各堂區和團體要有勇氣和創意,懷有喜樂和充滿望德,繼續履行那等待我們完成的重大使命。

「天主教徒和信義會信徒願在基督信仰内緊密相依,一起祈禱,彼此聆聽,在相互關係中活出基督的愛,向三位一體的天主的大能敞開心胸。我們要在基督内扎根,為祂作見證,再次立志成為忠實的使者,宣報天主對全人類的無限大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