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與光電視】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巴爾迪塞里樞機於2017年5月13日起在東亞區香港及台灣進行為期七天的訪問。5月13日,樞機抵港後隨即前往聖斯德望堂出席由香港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青委)主辦的公開活動與青年會面,聆聽學生、修生、殘疾人士、難民和年輕的家庭所遇到的問題。此外,青委也通過Facebook(面書)作現場直播,海外人士也可參與其中及進行即時提問。 [Read more…]
【電視預告】 前世‧今生 - 鹽田梓
節目簡介: 鹽田梓是香港西貢區的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個二百多年歷史的全村信奉天主教的客家村落。它曾經繁榮興旺,它也曾人去樓空。近年村民將這歷史的見證重建。《鹽與光》為您呈獻,由天主教香港教區陳志明副主教監製,著名的紀錄片導演黃天成拍攝的紀錄片:《前世.今生 - 鹽田梓》。
播放日期及時間 (加東):
2016年9月28日至11月2日,逢星期三 ,下午6時
重播:
逢星期四,早上11時30分
《鹽與光》加拿大電視頻道詳情如下,
請即與您的電視網絡供應商聯絡。
陳志明副主教-感恩的十三年
西貢鹽田梓村已有270多年歷史,清朝時代已經存在,由1841年開始,天主教會開始在香港展開福傳工作,1866年鹽田梓已有村民集體領洗。1875年亦已轉成天主教公教村。由於人口不斷變遷,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到1990年,島上已沒有人居住,變成一個荒廢的孤島。但無論如何,百多年的優良傳統習慣,即每年5月初,定必會舉行聖若瑟小堂主保瞻禮,風雨不變。
2003年3月3日鹽田梓村長曾向香港教區主教反映意見,雖然島上再無人居住,但村長堅持保留要在鹽田梓慶祝聖若瑟主保瞻禮。因此,本人代表教區,跟進有關訴求,而本人於當年7月15日召開第一次鹽田梓聖若瑟小堂發展聯席會議,以處理有關溝通及將來如何發展的問題。正在此時刻,10月5日福若瑟神父被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宣聖成為普世教會的聖人。
2004年初,聖若瑟小堂仍然面對破落危機,幸好得到恩人捐助,教區復修聖若瑟小堂。之後,展開「宗教文化生態之旅」,讓人認識天主教傳教士在西貢福傳的足跡及提供親子遠足行。 [Read more…]
教會透視:泰澤東亞青年聚會2016
泰澤團體在香港於2016年8月10至14日舉辦的「泰澤東亞青年聚會2016」已圓滿結束。為了解更多關於「泰澤東亞青年聚會」,我們請來活動的籌委與我們做長途電話訪問,他們分別是來自香港的天主教徒郭子錕先生及來自台灣,現身處香港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蔡珮珺女士。
《羅馬牧聲: 湯漢樞機專訪》下集
湯漢樞機的牧職格言是「主為我牧」。湯樞機自一九八零年起被委任為聖神研究中心主任以來,與中國教會的接觸了超過三十年,在跟他的傾談中,他也跟我們表示過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難,但隨著時間的印証,別人由誤解變為理解及支持,困難亦漸漸得以克服。
在2002年他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推行聖召小組的訪問中曾經表示:「人要不停操練自己,才能恆久保持愛主的心火。」牧職生活需要時常祈禱、參與彌撒、領修和聖事、閱讀聖經、依靠天主,而這就是他的牧職生涯中的重點。近年,香港遇上不少風風雨雨,社會公義受到挑戰,他對青年爭取公義有何看法? 教友們如何堅持追求信仰的心火? 在信仰上如何互相支持? 本集湯漢樞機會跟我們分享追求信仰的精要、爭取公義的重要性、跟教宗方濟各相遇的故事。
「主為我牧」,湯樞機是我們一個在世的活見證,讓我們打開心扉,懂得在一切事上以依靠天主為主。再次感謝湯樞機抽空接受訪問,請大家為教宗及教會內所有牧者祈禱。
天主保佑!
聖福若瑟: 中國魯南傳教區之父
一月廿九日:聖福若瑟 司鐸 紀念日【臺灣、香港】
Memorial of St. Joseph Freinademetz, Priest (Taiwan, Hong Kong)
聖福若瑟(1852-1908年),是一位聖言會司鐸、來華傳教士、天主教會精修聖人,堪稱「魯南傳教區之父」。
福若瑟1852年4月15日生於奧地利帝國提羅爾省沃野村(今意大利境內的Badia)的一個虔誠公教家庭,共有九名兄弟姊妹。他自幼便希望能成為神父,23歲時終於如願以償,1875年7月25日晉鐸,初時任職任副本堂神父。三年後,他遇見了楊生神父(Arnold Janssen),聖言會之創辦者,深受他們的傳教熱誠感動。獲得主教及父母的批准後,1878年加入聖言會,成為首批聖言會傳教士,前往中國傳教。
1879年4月德國籍安治泰(Fr. John Baptist Anzer)神父及福若瑟到達香港後,學習中文,於西貢對岸的小島鹽田仔服務,與米蘭外方傳教會(1926年易名「宗座外方傳教會」)的神父一起從事傳教工作。鹽田仔全體居民已於1875年受洗,1879年居民捐贈地方給教會興建教堂。(這就是於1890年完成的聖若瑟堂。鹽田仔聖若瑟堂是香港教區為慈悲禧年訂立的其中一個朝聖地。)鹽田仔現今保存著福若瑟當年在島上居住時的房子的殘餘。
1880年,安治泰先前往山東,翌年福若瑟也到達山東南部陽穀縣坡里莊。當時該省有1200萬人口,但只有158名教徒。福若瑟特別專注為平信徒及司鐸的教育工作,他更用中文寫了一本要理書籍,對傳教作出了巨大作用。由於他們的出色傳教成果,教宗於1885年成立山東南境代牧區,託付聖言會負責,並揀選了安治泰作為首任主教。(代牧區1903年易名兖州府代牧區,1946年升格為兖州教區。)聖人在這地區傳教27年,「不辭辛苦,克盡職守,穿中式的長袍馬褂,留着辮子,吃中國鄉下人簡單的食物,靠雙腿步行,在27年內,走遍面積七萬多平方公里,人口接近一千萬的魯南教區,熱切的到處講道、探訪,施行聖事」(維基百科)。最後因服務病人而感染傷寒,1908年1月28日在濟寧城北逝世。他被葬於戴家庄苦路第十二處下。他被召回天父懷抱時,省內已經有20萬教徒。
福神父說:「愛是教外人所懂得的唯一外國語言」。他在家信中寫道:「我願在天堂仍是中國人,我願為中國人死一千次,我沒有其它的心愿,只希望我的屍骨埋在中國同胞中間。」韓寧鎬主教說:「愛是福神父成功的秘訣,愛產生愛。」
1975年10月10日教宗保祿六世宣布福若瑟及聖言會會祖楊生為真福,兩人更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3年10月5日冊封為聖人。聖福若瑟成為中華教會122名聖人中,唯一一位非殉道聖人。中華教會每年於1月29日慶祝聖福若瑟紀念日。
聖福若瑟,為我等祈!
集禱經:天主,聖福若瑟在聖神感召下,曾向中國人民傳播福音,求你因聖人的轉求,使萬民真正認識救主基督,並能忠信地追隨他。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撰文:Gabriel Chow
《羅馬牧聲: 湯漢樞機專訪》
《羅馬牧聲: 湯漢樞機專訪》
湯漢是現時唯一位是正權主教的華人樞機。2016年,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晉鐸五十週年。《羅馬牧聲》一連兩集為您帶來湯漢樞機回顧過去五十年的牧職生涯及與胡振中樞機為中國教會服務的點滴。
【全片】《羅馬牧聲: 湯漢樞機專訪》上集
【全片】《羅馬牧聲: 湯漢樞機專訪》下集
收看《羅馬牧聲》系列片集
2015/06/03 教會透視: 湯漢樞機發表《牧函》誠邀大家為香港社會福祉祈禱
南韓亞青全接觸 (1)
八月九日晚,亞洲青年節香港教區團成員準備出發前往南韓。出發前,他們已祈禱來開始整個的亞青之旅。他們到步後,首先會與被當地的信友接待,然後跟他們一起生活4天後,在13日參與亞青的慶祝活動。 [Read more…]
教宗保祿六世將於今年10月受冊封為真福
教宗保祿六世將於今年10月19日在梵蒂岡受冊封為真福。教宗方濟各於5月9日接見冊封聖人部部長阿馬托樞機,批准了這位教宗的列真福品案和禮儀,並授權頒布有關其他幾位上主的忠僕和婢女的法令。他們是:
天主的忠僕賈科莫‧阿邦多(Giacomo Abbondo):教區神父;他於1720年8月27日生在意大利薩洛米諾,1788年2月9日在意大利特龍扎諾辭世。
天主的忠僕賈欽托‧阿萊格雷‧普哈爾斯(Giacinto Alegre Pujals):耶穌會神父;他於1874年12月24日生在西班牙特拉薩,1930年12月10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過世。
可敬者天主的婢女卡拉‧芭芭拉‧柯爾尚‧卡雷德馬爾貝格(Clara Barbara Colchen Carré de Malberg):她不僅是位母親,也是聖方濟各沙雷氏孝女會的創始人;她於1829年4月8日生在法國梅斯,1891年1月28日在法國洛里梅斯辭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