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復活喜悅中獲得服從、見證和具體務實

復活期第二周 星期四 彌撒

讀經一:宗徒大事錄 5:27-33

聖殿警官與差役把宗徒領來之後,叫他們站在公議會中,大司祭便審問他們,說:「我們曾嚴厲命令你們,不可用這名字施教。你們看,你們卻把你們的道理傳遍了耶路撒冷,你們是有意把這人的血,引到我們身上來啊!」伯多祿和宗徒們回答說:「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我們祖先的天主復活了你們下毒手懸在木架上的耶穌。天主以右手舉揚了他,叫他做首領和救主,為賜給以色列人悔改和罪赦。我們就是這些事的證人,並且天主給那些服從他的人所賞的聖神,也為此事作證。」他們一聽這話,大發雷霆,想要殺害他們。

福音:聖若望福音 3:31-36

那由上而來的,超越一切。那出於下地的,是屬於下地,且講論下地的事;那自上天而來的,超越萬有之上,他對所見所聞的,予以作證,卻沒有人接受他的見證。那接受他見證的人,就是證實天主是真實的。天主所派遣的,講論天主的話,因為天主把聖神無限量地賞賜了他。父愛子,並把一切交在他手中。那信從子的,便有永生;那不信從子的,不但不會見到生命,反有天主的義怒常在他身上。」

2018年4月12日,教宗方濟各經過復活期的短暫休息後恢復了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教宗表示,基督徒的見證給人帶來麻煩,從不出賣真理,一如許多被殺害和迫害的基督徒所見證的那樣。相反地,妥協使基督徒的特色淡化、變得膚淺。因此,我們需要懇求恩寵,記得那與耶穌的第一次相遇,祂曾改變了我們的生命。

教宗圍繞門徒們在復活喜悅中獲得的三個特性:服從、見證和具體務實,展開彌撒講道。

服從

教宗說:「復活期的50天對宗徒們而言是慶祝基督復活的喜悅時期。這是真正的喜悅,但依然存在遲疑、恐懼,不知事情如何進展,然而,因著聖神降臨而化為一種英勇的喜悅。起初他們明白,因為他們看得見上主,但理解得不透徹,他們滿心歡喜卻無法完全理解。使他們徹底明悟的是聖神。雖然門徒們被禁止宣講耶穌,但他們由天使從監獄中逃脫後,再次返回了聖殿。正如今日取自《宗徒大事錄》的第一篇讀經所記述的,他們被帶到公議會上,大司祭便審問他們說:『我們曾嚴厲命令你們不可用耶穌的名字施教。』伯多祿答道:『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宗5:27-33)服從就是跟隨耶穌的道路,祂服從到底,一如祂在橄欖園所做的那樣。服從在於承行天主旨意。服從是聖子為我們開啟的道路,因此基督徒應當服從天主。」

見證

教宗說:「宗徒們從復活喜悅中獲得的第二個特性是『見證』,給人帶來麻煩的基督徒見證。我們或許在世俗和我們之間尋求一條妥協的道路,但基督徒的道路與妥協的道路無關。基督徒的道路是耐心地陪伴那些與我們的想法、與我們的信仰不同的人,給予容忍和陪伴,但絕不出賣真理。」

教宗表示:「首先是服從,其次是給人帶來麻煩的見證。迫害從那時起到現在一直存在。你們想想在非洲、在中東受迫害的基督徒。但今天受迫害的基督徒比初期更多,他們因宣認耶穌而被投入監獄、斬首、吊死。他們見證至死。」

具體務實

教宗然後談到宗徒們的第三個特性「具體務實」:「門徒們所宣講的是具體的事,不是童話故事。一如宗徒們所看見、所觸摸的,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觸摸了耶穌。罪惡、妥協和恐懼常常發生,使我們忘記我們與耶穌的初次相遇,那一次我們的生命被徹底改變。我們或許還有些印象,但這記憶已經模糊不清;這使我們成為『玫瑰水』的基督徒,顏色被沖淡、變得膚淺。耶穌穿越了我的生命,進入了我的心。聖神進入我內。然後,或許我會忘記,但要祈求恩寵,牢記那初次的相遇。」

最後,教宗勉勵我們祈求復活的喜悅。教宗說:「讓我們彼此代禱,祈求那源自聖神、由聖神所賜的喜悅:服從的復活喜悅、見證的復活喜悅、具體務實的復活喜悅。」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承認在智利性侵犯案的評估方面犯錯並向受冒犯的人請求寬恕

智利奧索爾諾教區巴羅斯主教

2018年4月11日,智利主教團在第115屆全體大會上公布了教宗方濟各在4月8日署名的一封信函。這封信函承載著痛苦,卻又寄望於友愛的力量和天主聖愛,因為這攸關教宗先前派遣代表前往智利評估教會人士性侵犯未成年人案件的證據,並收到一份長達2300頁的總結報告。

此前,聖座新聞室2018年1月30日的公告指出,教宗接獲關於智利奧索爾諾教區巴羅斯主教(Juan de la Cruz Barros Madrid)的一些消息,因而派遣馬耳他總主教希克盧納(Charles J. Scicluna)前去聆聽那些表明願意呈交他們所持證據的人。

與此同時,在教義部供職的貝托梅烏蒙席(Jordi Bertomeu)也在美國紐約和智利聖地亞哥推展工作,仔細而富有同理心地聆聽證人。智利主教團的公告表示,教宗接獲上訴審裁團主席希克盧納總主教和貝托梅烏蒙席的報告後深感震驚,並向他們和所有展示自己心靈創傷的人致以由衷的感謝。

教宗向智利主教們寫道:「我相信,所有蒐集到的證詞肯定都是直言講述許多受苦的生命,既不加油添醋,也不委婉含蓄。我坦白告訴你們,這令我感到痛苦又羞愧。」教宗談及濫用良心、濫權、性侵犯,有些奉獻生活者如此偷走了未成年人的純真。

先前,教宗今年1月結束在智利和秘魯的牧靈訪問時,曾在回程的飛機上向記者們表達對巴羅斯主教案件的疑慮。關於這點,教宗在信函中承認犯錯,當時他「在評估和理解情況方面犯下嚴重的錯誤,這尤其是因為缺乏真實且平衡的訊息」。此外,教宗也向他冒犯到的所有人請求「寬恕」,並宣布將會見受訪者代表。

在這封信函中,教宗鼓勵主教們同心協力重塑智利教會內的信心,「這信心因我們的過錯和罪惡而損毀」。智利主教們也要醫治「那些仍在流血的傷口」,在各項措施上合作互助,重建智利教會的共融,以期盡量平息民憤、恢復正義。

最後,教宗召集智利主教們前來羅馬討論希克盧納總主教和貝托梅烏蒙席的任務成果,以及教宗本人作出的結論。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聖洗聖事使我們沉浸在基督內

瑪竇福音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

2018年4月11日上午,約有2萬2千名信友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參加了教宗方濟各主持的週三公開接見。教宗開啟了以教會聖事為主題的系列要理講授,當天講解了聖洗聖事。教宗說,聖洗聖事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礎,每個人都應記住自己領洗的日子。

「我們是基督徒,因此我們要讓耶穌基督住在我們內。聖洗聖事是第一件聖事,因為它是上主基督入住我們內的門戶,它使我們浸入上主的死亡和復活,在聖洗之泉淹沒舊人,從而誕生耶穌再造的新人。因此,聖洗聖事是再一次誕生,是藉著聖神的再生,是每位基督徒生活的中心事件。」

教宗勉勵信眾說:「我確信,我們大家都記得我們的出生日期。但我問自己,我也問你們:你們每個人都記得自己領洗的日期嗎?有人說記得,這很好。但回答的聲音有些微弱,也許因為很多人不記得。如果我們慶祝出生的那一天,我們怎能不慶祝,至少不忘記我們重生的日子呢?我給你們一份家庭作業。那些不記得自己領洗日期的人,問一問自己的母親、阿姨、叔叔、甥侄們,向他們詢問自己是什麼時候領洗的,之後就再也不要忘記。當那一天來到時,我要感謝上主,因為那正是耶穌進入我內、聖神進入我內的日子。那是另一個生日:重生的生日。拜託你們不要忘記這樣做。」

教宗繼續說:「聖洗聖事將我們浸入基督內,使我們成為祂的身體—教會的肢體,並參與祂在世界上的使命。聖洗聖事使基督生活在我們內,也使我們生活在與祂的契合中,好使每個人在教會內按照自己的狀況為改變世界而提供合作。」

「成年人在經歷慕道的信仰旅程後領洗,兒童則因著父母的信德而領洗。有人會問,為什麼給一個不明事理的孩子施洗呢?我們希望他長大明理後,由他自己提出領洗的請求。」

教宗解說道:「這意味著你對聖神沒有信心,因為當我們給一個孩子施洗時,聖神將進入這孩子內,聖神將使他成長,讓他從小就發展基督徒的美德,然後結出碩果。我們要儘量給每個孩子、給所有孩子這個機會,讓聖神在他們內指引他們的一生。你們不要忘記給孩子領洗。」

最後,教宗總結道:「聖洗聖事對每個人而言都是無償的恩典,但它如同種子那樣,需要在以信仰為養分的土地上生長並結出果實。如此一來,聖洗聖事使那些領受它的人基督化,使他成為另一個真正的基督。」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祝福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

【鹽與光電視】2018年4月11日,教宗方濟各前往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前,在他的住所聖瑪爾大之家入口的廣場前祝福了一輛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後也接見了本週六(4月14日)舉行的首屆羅馬Formula E電動方程式汽車大獎賽的代表團和車手們。

這賽車是全電能驅動和零排放,響應了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的教導。

圖片: Vatican Media/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為慈善工作拍賣「林寶堅尼」跑車禮物

教宗接見慈悲傳教士

來自五大洲的550多位慈悲傳教士從4月8日天主慈悲主日起開始在梵蒂岡舉行第二次聚會,並於4月10日上午在與教宗方濟各的會晤中結束活動。教宗在宗座大樓國王廳接見他們時,勉勵他們不要使天主的恩寵落空,因自己的態度而使那些悔改的罪人遠離天主。

教宗反省了傳教士所領受的特殊牧職—修和聖事,以及天主的慈悲說:「我們必須承認天主的慈悲沒有疆界,藉著你們的牧職你們成為一個具體標記,即教會不能、不可、也不願創造任何障礙或困難來阻止人們獲得天主的寬恕。」

教宗期望慈悲傳教士們妥善履行他們所肩負的責任,為此提出了一些反省,特別從《依撒意亞先知書》和保祿的書信獲得啟發。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是天主的合作者,祂的使者:我們以基督的名義帶來的訊息是與天主修和的訊息。誠如所見,天主需要人把祂的寬恕和慈悲帶到全世界。然而,成為慈悲合作者的前提是生活在我們首先經驗到的慈悲的愛內。因此,我們必須首先在個人存在的情境中認出天主的慈悲。」

教宗然後即席說道:「我告訴你們,很多次我注視這節經文:『我受到慈悲的恩待』。這對我有好處,給了我勇氣。可以這麼說,我覺得好似身在父親的擁抱中,被父親所愛撫。對我個人而言,重複這一舉動給了我如此強大的力量,因為這是事實:我也可以說:『我受到慈悲的恩待』。」

教宗的第二點反省是不要使天主的恩寵落空,卻應給予支持和推進。教宗解釋說:「辦告解的人已經與上主相遇,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因我們的態度而使他們遠離天主。沒有必要讓那些已經認識到自己是罪人、已經知錯的人感到羞愧;沒有必要去盤查,因為天父的恩寵已經介入其中;不可侵犯一個人與天主交往的神聖空間。」

教宗舉了一位樞機的故事說:「這位樞機是一位教廷的部長,他每週兩、三次去堂裡聽告解。有一天樞機說:『當我覺得對方開始難以啟齒時,我會立即意識到其中的難言之處,於是說:我明白了,繼續吧。』對方於是深深地呼出一口氣。」

然後,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天主的沉默和捨棄。關於這第三點反思,教宗指出:「不僅在每個時代人類經歷重大黑暗時刻,會引發許多關於天主捨棄的疑問,我現在就想到了今天的敘利亞。但這些疑問也會臨在於個人事件中,對聖人同樣如此。」

教宗說:「耶穌在十字架上就親身經歷過極為深沉的捨棄。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道:『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我?』這是從遺棄深淵發出的呼聲。但天主沒有回答。十字架的言語似乎落入了虛無,因為聖父對聖子的沉默乃是任何人不再覺得被天主捨棄的代價。」

最後,教宗引用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說:「看哪!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掌上。(依49:16)」天主絕不會忘記祂的子民,祂不會忘記我們每一個人。 [Read more…]

教宗:談判是為敘利亞帶來和平的唯一途徑

2018年4月8日復活期第二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彌撒聖祭。彌撒結束前,教宗帶領信眾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念經前,他向慶祝復活節的東方教會信徒致以親切的問候。

教宗說:「今天,遵循儒略曆的東方教會的弟兄姐妹慶祝復活節。願復活主使他們充滿光明與平安,安慰那些處境特別艱困的團體。」

4月7日晚,敘利亞大馬士革附近由反政府武裝控制的杜馬鎮據稱遭到化學武器攻擊。教宗在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後,再次為敘利亞的和平發出呼籲。

他說:「從敘利亞傳來駭人聽聞的襲擊消息,數十名受害者中有很多是婦女和孩童。許多人深受炸彈中含有的化學物質所侵害。讓我們為所有遇難者、傷者和受苦的家庭祈禱。世上沒有所謂好的或邪惡的戰爭,根本沒有任何事物能證明以這種滅絕性工具來對付人和手無寸鐵的居民是正當的。讓我們祈禱,好使政治和軍事負責人選擇另一種途徑,即以談判的方式來尋求出路,只有這種方式才能帶來和平,而不是導向死亡和摧毀。」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慈悲是天主的心跳

2018年4月8日(救主慈悲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與來自世界各地的550多位慈悲傳教士舉行了彌撒聖祭。教宗勉勵在天主的寬恕中尋找喜樂、慈悲和希望。天主慈悲主日由聖若望保祿二世於2000年設立。

教宗方濟各在講解福音時指出:「我們也像多默一樣需要用手觸摸耶穌的傷口,因為光知道天主存在是不夠的,因為我們不被一位遙遠的天主吸引,即使祂是正義和聖潔的。進入祂的傷口意味著默觀從祂心中流出的不可估量的愛。這是我們應當走的路。我們要明白祂的心在為我、為你、為我們每個人跳動。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我們可以自稱或告訴自己是基督徒,談論許多美好的信仰價值觀,但我們如同門徒們那樣,需要看到耶穌並觸摸祂的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入信仰的核心,並如同門徒們那樣,找到那超越一切懷疑的平安與喜樂。」

教宗強調:「透過那個舉動,多默認出了他的主,說道:『我主!我天主!』,我們崇敬祂的慈悲,因為是祂願意成為我們中間的一位。這是一個愛的故事,這故事源於祂為我們降生成人且死而復生。今天,我們藉著創傷進入天主的奧秘,明白慈悲並不是祂的其中一個品質,而是祂的心跳。於是,一如多默,我們不再是懷疑的門徒,虔誠卻猶豫不決;我們也成了上主真誠無偽的戀人了!」

「那麼,我們如何品嘗這份愛,今天如何觸摸耶穌的慈悲呢?要藉著罪過的寬恕,願意獲得寬恕,要戰勝對告解的不情願和自我封閉,而羞愧正是相遇的第一步。」

教宗說:「對於需要上主以克服邪惡的靈魂而言,羞愧是一份秘密的邀請。不再對任何事感到羞愧才是悲劇。我們不要對羞愧感到害怕!讓我們從羞愧轉向寬恕!此外,我們不能屈服於不斷重複同樣的罪過,繼續跌到,成為累犯,但要一次又一次地懇求慈悲,因為寬恕的聖事不允許我們像從前那樣,卻使我們重拾信心,備受鼓勵,感覺自己蒙受越來越多的愛。」

教宗說:「我們這些蒙愛的人,當我們再次跌倒時,會覺得比上一次跌倒時更痛苦。這是一種有益的痛苦,使我們與罪惡逐漸分離。因此,我們發現生活的動力源自接受天主的寬恕,在一次又一次的寬恕中繼續前進。」

教宗也談到我們因犯罪而自我封閉的門:「我們無法原諒自己,甚至認為天主也不會寬恕我們;反之,上主喜愛進入上了閂的門,並在那裡創造奇跡。祂從未決定與我們分離,卻是我們將祂拒之門外。然而,當我們在告解時會驚人地發現:我們認為那使我們遠離上主的罪惡成了我們與祂相遇的場所。在那裡,因愛而受傷的天主與我們的創傷相遇。」

最後,教宗勉勵眾人向愛和慈悲的天主祈求多默宗徒所獲得的恩寵:「在祂的寬恕中找到我們的喜樂,在祂的慈悲中找到我們的希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你們歡喜踴躍吧!》宗座勸諭簡介

2018年4月9日,教宗方濟各於頒布宗座勸諭《你們歡喜踴躍吧!》,邀請信眾在當代世界回應成聖的普遍召叫。這道勸諭總共分成5章、177個段落號碼,指明真福八端是成聖的康莊大道,因為它與世俗背道而馳。許多「鄰家」的聖人展現出人人皆能成聖,聖德的生活與慈悲的生活息息相關。慈悲乃是「天國的鑰匙」,因此聖人會受到感動,採取行動協助不幸的人。

下載《你們歡喜踴躍吧!》宗座勸諭中文版

第一章

教宗在第一章開門見山談論「成聖的呼召」,強調每個人都有一條成全之路,在默觀各種「看似困難的成聖型式」時,切莫灰心喪志(11號)。已面見天主的諸位聖人會給予我們鼓舞和陪伴(4號)。再者,天主召喚我們透過日常生活的「微小舉動」來培養聖德(16號),「我們生活周遭的人」經常為此作出見證(7號)。

第二章

在第二章中,教宗譴責了「聖德的兩個微妙敵人」,即諾斯底主義和白拉奇主義;它們源自基督信仰的兩個宿敵,具備「令人不安的當代特徵」(35號)。當代諾斯底主義是「愛慕虛榮的膚淺態度」,妄想著以冰冷的邏輯來「操弄天主的奧跡」,以至於偏好一種「沒有基督的天主、沒有教會的基督、沒有子民的教會」(37-39號)。

新興的白拉奇主義則會導致信友們因遵守某些教會「規範」而自視過人(49號)。相反地,天主的恩寵總是促使人們超越「人的智力和意志力」(54號)。教宗警惕道,我們有時「將福音變得複雜,自己成了某個規範的奴隸」(59號)。

第三章

這道勸諭的第三章以真福八端為核心。耶穌「簡淺明瞭地解釋了何謂聖人」(63號),而教宗逐一闡述每一端的涵意。舉例而言:「神貧」也意味著生活簡樸(70號);在「到處都有爭執」的世界上,「要謙遜而溫良地作出反應」(74號);「憐憫」則是基督徒「最大的行事準則」,誠如《瑪竇福音》第25章所言,它是「最後審判」的標準。

第四章

為了在當今世界善度聖德生活,教宗在勸諭的第四章裡提出「不可或缺」的特徵,諸如「含忍、耐心、溫良、喜樂、幽默感、勇敢、熱情」。此外,成聖之路也要求人們「過團體生活」和「不斷祈禱」(110-152號)。

第五章

基督徒必須「持續」奮鬥,對抗那「使我們遲鈍、庸俗的世俗思想」(159號)。因此,教宗在第五章中鼓勵眾人「與邪惡博鬥」(160-161號),保持「警覺」,善用祈禱和聖事的「利器」,常行愛德(162號)。在一個活動和娛樂繁多的時代,「分辨」顯得格外重要。教宗最後總結道:「作分辨不是為了發現我們今生還能做什麼來獲得收益,而是為了辨別如何能更好地完成洗禮託付給我們的使命。」(174號)

點擊收看《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講座

香港天主教教友總會就上述宗座勸諭,
於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舉辦四次專題公開講座,
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講,
除主題講解外,還有靈修練習。

英語全文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香港天主教教友總會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會透視:中國教會復活節繼續增添新教友

最新內容:
-教宗方濟各2018年復活節文告
-耶路撒冷聖墓大殿舉行送葬遊行和復活前夕守夜禮
-中國教會復活節喜添新教友

教宗2018年4月祈禱意向

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18年4月意向

總意向:為在經濟事務上負有責任的人

願經濟學家能有勇氣拒絕任何排外的經濟,並知道如何開闢新途徑。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