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教會 , 聖召之母」

blog_1449516617

12月7日,聖座公布了教宗方濟各撰寫的第53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主題為「教會,聖召之母」。本屆聖召祈禱日將於2016年4月17日舉行。

教宗在文告中:「祝願每位受洗者在慈悲特殊禧年期間都能體驗到屬於教會的喜悅,並重新發現基督徒聖召以及各項特殊聖召是因天主慈悲的恩典而誕生於天主子民中間。實際上,教會是慈悲的家,是聖召萌芽、成長和結果的土壤。」

教宗籲請眾信友在呵護與辨別聖召上負起自己的責任。教宗解釋說:「沒有人被召叫只為某個地區、某個群體或教會運動服務,每個人都被召叫為整個教會和全世界服務。因此,我們在教會團體內的經歷各不相同,或者做一位好要理教員,或者在邊緣地區宣講福音,或者分享隱修的生活,或者與傳教士接觸,或者在堂區和教區輔佐司鐸。」

教宗還寫道:「辨別聖召的工作結束後,在教會內的聖召旅程仍未結束,依然得在慷慨服務、堅持不懈和長期培育中繼續前行。」教宗強調:「把自身生命奉獻給上主的人,願意在教會有需要的地方為教會服務。」

教宗然後指出:「司鐸應該陪伴那些正在尋找自身聖召的人,以及那些已經獻身於為天主和團體服務的人。」

最後,教宗表示:「教會是聖召之母,她的母性體現在為聖召的恒常祈禱上,體現在培育和陪伴那些受到天主召叫的人的行動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會透視: 第20屆亞太區信仰、生命與家庭國際會議

blog_1449263858

最新內容:

-教宗在中非班吉開啟聖門

-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發表慈悲禧年牧函

-中國貴州綏陽縣天主堂迎接禧年舉辦要理培訓班

-第20屆亞太區信仰、生命與家庭國際會議在台灣舉行

-2015年聖伯多祿廣場上的馬槽和聖誕樹

-多倫多華人堂區舉行聖誕馬槽祝聖禮

2015年聖伯多祿廣場上的馬槽和聖誕樹

blog_1449254967

11月17日,梵蒂岡城國政府發布公告,指出由於禧年的到來,聖伯多祿廣場上的馬槽和聖誕樹將提前安置好,並在慈悲特殊禧年12月8日正式開啟當天開放觀賞。

今年的聖誕樹由德國巴伐利亞贈送。這顆紅樅樹高32米,為了便於運輸,樹的高度已修剪為25米。 [Read more…]

教廷將臨期第一次講道: 我成了教會,成了基督的身體

教會禮儀進入了將臨期,按照慣例教宗府講道神師拉涅羅·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將為教宗方濟各和教廷各部門主持三次將臨期講道。今年他的默想主題是梵二大公會議《教會憲章》(Lumen Gentium)。12月4日上午,坎塔拉梅薩神父在梵蒂岡救贖之母小堂主持了第一次講道,論述教會,基督的身體與新娘。

梵二大公會議《教會憲章》開篇寫道:「基督為萬民之光」。為坎塔拉梅薩神父而言,這句話是解讀梵二教會學的關鍵所在。神父說,實際上,人們並非因為愛教會而接納基督,而是因為愛基督才接納教會,既使教會因她許多代表的罪而滿身瘡痍。坎塔拉梅薩神父繼續說,關鍵問題不在於「教會是什麼」,而在於「教會是誰」。在《聖經》中教會被描繪為「無玷羔羊的無玷新娘,基督所愛的新娘;基督為她捨棄了自己,以聖化她」。此外,教會也是「基督的身體」。

坎塔拉梅薩神父引用當時拉青格樞機的話說,新娘和身體這兩個形象之間關係密切: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因為她是基督的新娘!因此,其中包含著男人和女人以夫妻的形式結合為一體的婚姻,也包含所有因吃同一個餅而組成唯一身體的聖體聖事。沒有教會就沒有聖體聖事,基督也不會有世上的「身體」。

那麼,對於基督徒的靈性生活而言,體驗並實現基督身體和基督新娘的教會意味著什麼呢?坎塔拉梅薩神父答道:「如果教會在她最親密和真實的意義上是基督的身體,那麼在我願意讓基督把我變成祂身體的程度上,我就在自己身上實現教會,我就是『教會的實體』,這不只是在理論上如此,在實踐中也同樣如此」。

這需要透過聖洗聖事和我們每天可以領受的聖體聖事中實現。聖體聖事使我們每個人成為基督的身體,即教會。「我的存在和基督的存在成了一個;兩個『我』成了一個。我不再是那個受造的卑微之我,而是那個屬於基督的我,以致我們每個人在領受聖體聖事後都可以如同聖保祿那樣,敢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二20)」。

藉著聖體聖事,我們領受了基督的聖體和聖血,而基督也「接受」了我們的身體和血。因此,我的一切生命都歸屬了基督。這似乎是耶穌在對我們說:「我渴望你,我要因你而活。我要因你的身體、你的血、你每日的勞苦而生活,我必須以你為食糧,就如同你必須以我為食糧那樣!」。

默想的最後一部分強調了個人與耶穌相遇的重要性。關於這一點,教宗方濟各經常勉勵我們「每天不停地」尋求或更新我們與耶穌的相遇。坎塔拉梅薩神父指出:「會晤基督意味著耶穌不再是一位大人物,而是一個人;不再是人們談論的某人,而是我們可以與之傾心交談的這個人,因為祂復活了,祂還活著。會晤耶穌也意味著我們在做任何重大抉擇之前,都先要在祈禱中將這抉擇置於耶穌之下」。

坎塔拉梅薩神父最後勉勵道:「我剛開始時說過,人們並非因為愛教會而接納基督,而是因為愛基督才接納教會。因此,我們每個人可以為教會提供的最寶貴服務就是愛基督,不斷加深與基督的親密關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天主的慈悲 , 是觸動人皈依的動力。」

cc222Artboard 2

鹽與光慈悲禧年特別貢獻:慈悲禧年‧家庭‧教會

萬民福音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專訪

 

迎接12月8日慈悲禧年之展開,鹽與光早於10月,在梵蒂岡跟進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期間,特別與萬民福音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進行專訪,從三個牧靈重點主題,分別是:慈悲禧年、家庭、教會,來幫助華人教友,在慈悲禧年期間,回到信仰的根源,觸碰慈悲,為教會及個人信仰,作慈悲的見證!

第一集: 慈悲禧年

「天主的慈悲,是觸動人皈依的動力。」韓大輝總主教先談慈悲禧年,教宗頒布這項天大喜訊的由來與期願,信眾如何走過聖門,在慈悲禧年中,獲得更多恩寵。

HolyDoor (1)

第二集: 家庭

從牧者的慈悲胸懷,談婚姻聖事面對的衝擊,看待同性傾向及同性關係,及尊重生命創造的主宰。

Family (1)

第三集: 教會

「只有愛才能夠感動人。」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如何往普天下去傳福音,宣講慈悲。並談中梵關係的歷史及現況,關心中國教會。

Church in China

 

一連三集,善度慈悲禧年之靈修特輯,鹽與光誠意獻上,敬請萬勿錯過。

 

播出時間:

12月8日-22日

週二晚上6:00 (東岸)/3:00(西岸)

網上同步直播

 

 

教宗接見萬民福音傳播部與會人士: 世界談和平,卻不認識耶穌


教宗方濟各12月3日上午接見萬民福音傳播部大會與會者,強調不是教會在推動傳教使命,而是傳教使命在推動教會;傳教不是工具,而是起點和目的;傳教更新並振興教會的信德和基督信仰生活。

教宗指出,世俗化的世界即使接納愛、正義、和平及簡樸的福音價值觀,卻不樂意接納耶穌,不承認耶穌是默西亞和天主子,頂多把祂視為一個開明的人。這樣便把訊息與信使,恩典與施恩者分開來。

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重新發現「向萬民傳教」的使命。教宗表示:「傳教其實不是人的作為;傳教的主角是聖神,教會是傳教使命的僕役。」「不是教會在推動傳教使命,而是傳教使命在推動教會,更新教會,振奮教會的信德、熱忱、動機和基督信仰身份。傳教從内部改變教會,每個堂區都必須走上這條路。」

教宗進而説道:「這樣一來,聖神便把墨守成規的信徒轉化為門徒,把失去激情的門徒轉化為傳教士,使他們脫離恐懼和封閉,從而走向四面八方,直至世界終極。」

教宗回顧了他不久前在非洲的牧靈訪問,以及遇到的許多無名的慈善撒瑪黎雅人。他希望那些具有悠久傳統的教會能重新發現年輕教會的使徒熱忱。教宗說,這些年輕的教會今天不僅能接納,也能給予,在聖召危機的此時派出自己的司鐸,讓人看到「達至成熟」和「新一天黎明」的標記。

教宗說:「保祿和巴爾納伯並沒有傳信部做靠山,可是他們照樣宣講聖言,建立了不同的團體,為福音流血犧牲。」教宗強烈呼籲教會聆聽聖言,以傳教的魄力和清新前行,直至世界終極。教會也應懂得聆聽窮人和遠離我們的人的呼喊,面向眾人,宣講希望永不落空的福音的喜樂。

教宗再次號召教會「走出圍欄,離開我們試圖關閉自己的區域」,好能走到更遠的地方並播種。「教會若局限在自己的眼界裡,就會自我萎縮,自我熄滅。教會唯有『走出去』,積極主動並接近人群,才能生存並成長。」

 

來源:梵蒂岡電台
圖片:羅馬觀察報

教宗方濟各為青年版聖經寫序:你們想讓我開心?閱讀聖經吧!

聖經不是「一部文學巨作」,而是「一本如火似焰、天主在其內發言的書」。教宗方濟各在一個青年版聖經的序言中如此寫道。這個青年版聖經是奧地利耶穌會士、舊約教授等聖經翹楚合作編撰而成,原版是德文。意大利文版的序言由教宗撰寫,刊登在12月3日發行的《公教文明》期刊上。

貝爾格里奧教宗以信函的形式寫序,從信友的角度吐露自己對聖經的熱愛。他寫道:「我親愛的青年朋友們,你們要是看到我的聖經,或許會覺得它毫不起眼,並且說:『什麼?這是教宗的聖經?這本書也太破舊了吧!』你們搞不好還會送我一本價值1千歐元的新聖經:不,我不要新的聖經。我喜歡這本老舊的聖經,它陪我度過了大半輩子,分享我的喜樂,被我的淚水沾濕,它是我的無價之寶。」

教宗讚許這個青年版聖經生動活潑,令人想一口氣看完,但他提醒青年,切莫讀完就把它「束之高閣,讓它沾滿灰塵,直到有一天你們的子女把它賣到二手商店。不,這種事不能發生!」教宗指出:「今日基督徒所受的迫害比教會初期的還多。原因何在?他們受迫害是因為佩帶十字架,為基督作見證;他們被判刑是因為他們持有聖經。聖經顯然是本危險至極的書,危險到某些國家把持有聖經的人當成他在衣櫃裡藏了手榴彈!」

並非基督徒的甘地曾形容聖經「蘊含了大量的炸彈,足以將整個文明炸成無數碎片,讓世界天翻地覆,把和平帶給被戰爭蹂躪的地球。而你們卻把聖經當作只是一部文學作品而已。」教宗詢問青年說:「你們手中拿的是什麼?一部文學巨作?一本集結古老美麗故事的書?若是如此,我們必須向為了聖經而被監禁、受折磨的許多基督徒說:『你們真是蠢笨、不機靈,這不過是一部文學作品!』」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藉著天主聖言,光明進入了世界,而且將永不熄滅。」教宗向青年表明:「你們手上拿的是一項神聖之物,一本如火似焰、上主在其內發言的書。因此,你們要牢記:聖經不是寫來束之高閣,而是寫來拿在手中,每日經常翻閱,獨自或與同伴一起閱讀。你們既然成群結隊去做運動、購物,何不三五成群閱讀聖經呢?你們可以到戶外、沉浸在大自然中、樹林中、海岸邊,在夜晚的燭光下體驗這強而有力又震撼人心的經驗。或者,你們害怕在別人面前顯得可笑?」

教宗強調,「要仔細閱讀聖經,而非粗略翻閱,如同看漫畫那樣!天主聖言不能只用眼睛掃過就好!」教宗邀請青年自問,聖經向他們的心說了什麼話。「唯有這樣,天主聖言才能展現祂所有的力量,我們的生活才能有所改變,變得美滿。」

教宗寫道:「我要向你們透露我如何閱讀我這本舊聖經。我通常拿起它,閱讀一小段,然後把它放在一旁,讓上主凝視我。不是我凝視上主,而是上主凝視我。天主確實臨在於那裡。我讓上主凝視我,並在我心靈的最深處察覺上主對我說的話。有時上主沒有發言,我就沒有任何感受,但我停在那裡耐心地等候上主,閱讀和祈禱。我坐著祈禱,因為我跪著膝蓋會痛。有時候我會在祈禱時睡著,但沒關係:我有如一個親近父親的兒子,這才重要。你們想讓我開心嗎?閱讀聖經吧!」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聖誕頌》第一集: 將臨期

blog_1448555838

為準備迎接主耶穌的來臨,《鹽與光》特別製作全新中文聖誕特輯《聖誕頌》。

本集內容:

「聖誕密碼」 – 什麼是將臨期

嘉賓主持: 伍維烈修士(方濟會小兄弟)

「聖誕好聲音」 – 小提琴及鋼琴演奏: “O Come O Come Emmanuel”

表演嘉賓: Jane Wan, Leonard Sole

「感聽感言」 – 心靈小故事

教宗公開接見: 財富與貧困共存是醜聞和恥辱

在非洲及其它地方出現的財富與貧困共存現象是「一件醜聞」。教宗方濟各12月2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時表達了上述觀點。教宗的講話,繼續回顧幾天前他剛剛結束的肯尼亞、烏干達和中非共和國牧靈訪問,表示非洲傳教士和青年所作的見證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非洲的中心」,財富與貧困共存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教宗方濟各在本次非洲之行中有了親身的體會。教宗說:「這是一件醜聞!它不僅發生在非洲,也發生在這裡,發生在世界各地。財富與貧困共存是一件醜聞,是人類的恥辱」。

教宗在回顧他的牧靈訪問時,著重談到傳教士和青年。中非是教宗訪問的最後一站,實際上卻是他最先想要去的地方。關於這個國家教宗表示,許多人在年輕時決定離開祖國,前往那片土地,選擇度一種「辛勤勞動」的生活,有時候甚至「席地」而睡。教宗回憶說,他在班吉認識了一位「勇敢的傳教士」,一位81歲的意大利老修女。這位修女從剛果乘「獨木舟」來中非見教宗,與她同行的是一個稱呼她「奶奶」的小女孩!這位修女做護士和助產士,曾經為3200名嬰兒接生。

教宗說,「她把一生都獻給了生命,為他人的生命而活。像她這樣的修女還有很多、很多:許多修女、許多神父、許多會士為宣講基督而燃燒自己的生命。這太棒了!看到這樣的見證,實在美好!」

教宗的思緒然後轉到青年。在歐洲,新生兒很少,因為出生率為零或1%,兒童似乎是奢侈品。因此,教宗要求年輕人認真省思該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並勉勵他們效法這位修女,以及許許多多像她一樣為使命奉獻生命、甚至喪失生命的人。教宗說:「福傳使命不是勸人改教,因為這位修女告訴我,穆斯林女性尋求修女幫助是因為她們知道修女是優秀的護士,會悉心照顧她們,而不會給她們上要理課,叫她們改教!這就是見證。之後,如果有誰願意,再給他講授要理,但重要的是『見證』。這就是教會的崇高英勇使命」,我們要「以自己的生命宣講耶穌基督」。

教宗還對年輕人說:「現在是省思和祈求上主讓你感受到祂旨意的時刻。千萬不要把自己成為傳教士的可能性排除在外,好能將愛、人性和信德帶到其它國家。但不是為了勸人改教,做這事的人另有企圖。宣講信德首先靠的是見證,之後才是言語。需要慢慢來」。

中非遭受了無盡苦難,現在正試圖從艱難歲月中、從暴力衝突和人民的苦難中走出來。教宗在班吉開啟了慈悲禧年的第一個聖門,以此作為中非人民「信德與希望」的標記。教宗說:「請把戰爭、分裂和苦難丟在身後,選擇和平、修和與發展。但其前提條件是人們在良心、態度和意志上已經經歷了這個『過程』」。

在這方面,宗教團體的貢獻「至關重要」。因此,教宗會晤了當地的聖公會和穆斯林團體,與他們分享了「為和平所作的祈禱與努力」。此外,教宗還會見了該國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和青年,並在班基體育場舉行了「無與倫比」的彌撒聖祭。教宗指出,半數以上的中非人不滿18歲,他們是「中非向前邁進的指望」。

教宗在公開接見中也談到肯尼亞。該國代表了「我們時代的全球挑戰」,即「保護受造界」,改變發展模式,建立「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發展。教宗解釋說,為此我鼓勵肯尼亞人把「該國的自然資源和精神資源」視為珍寶,這些資源包括「土地資源、青年人口資源和孕育民族智慧的價值觀」。教宗也把「耶穌的希望之言」帶給他們,鼓勵他們「堅守信德」,不要「害怕」。

教宗說:「許多謙卑、淳樸卻具有崇高尊嚴的人在每日的生活中實踐耶穌的希望之言;今年4月2日加里薩大學的學生只因他們是基督徒而被殺害,他們以悲壯和英勇的方式作了見證。他們的血是肯尼亞、非洲和全世界的和平與友愛的種子」。

教宗在烏干達的訪問正值該國殉道者封聖50週年。「由聖神啟發的熱忱見證」,諸如烏干達要理教員及其家庭的見證,伴隨著教宗的訪問行程。令人感動的還有:教宗在納盧科隆戈(Nalukolongo)愛德之家「親手觸摸」的愛德榜樣;烏干達的青年人「雖然面臨困難」,卻仍然努力「逆流而上」,活出福音精神的事跡;同樣該國司鐸和度奉獻生活者也在「日復一日更新他們對基督和天主子民的全然奉獻」。教宗說:「這一切受到同一聖神啟發的各種見證都是全社會的酵母,這可以從烏干達與愛滋病作鬥爭和接納難民的有效行動上看出來」。

教宗最後不禁感慨道:「非洲實在美麗!」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結束非洲三國訪問: 不可因一些原教旨組織就抹殺一個宗教

blog_1449082172

11月30日,教宗結束非洲三國牧靈訪問,在返回羅馬途中的記者會上表示:「原教旨主義是各宗教都會患上的一種疾病,我們天主教徒當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以為自己擁有絕對真理,以誣蔑和誹謗玷污並傷害別人。」

記者問道,宗教領袖是否應該加以介入,以阻止原教旨主義的危險。教宗答說:「教宗領袖的介入不該是搞政治,而是宣講真價值,提倡在天主内的手足之情、容忍、共處及友誼。因此,他去了清真寺祈禱並邀請伊斯蘭教長登上他的座駕。」教宗說:「這些是我做出的微小舉動。」

教宗再三重申,與伊斯蘭教對話及建立友誼是可能的。他說:「伊斯蘭教也有許多具建設性的價值,不可因一些原教旨組織就抹殺一個宗教。宗教戰爭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我們基督徒也發動過戰爭,對此我們該當請求寬恕。」

關於非洲大陸,教宗說非洲令他驚喜。他到訪的三國人民能夠空著肚子盛情歡慶,表達款待之情,對受到探訪流露出幸福。同時,教宗也批評以金錢偶像為核心的經濟體系。他說,這種經濟體系任由班吉醫院的兒童死於瘧疾和營養不良。非洲是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大陸,卻成了一些強權剝削行為的受害者。

提到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教宗表示懷有信心,因為多數與會國家都已意識到我們處在人類自我毀滅的邊緣。

談到教會内的貪腐,教宗稱本篤十六世是譴責教會貪腐的旗手。教宗讚賞並鼓勵新聞媒體在揭發醜聞上的角色,但他希望新聞從業者應具有職業道德,傳播的消息不可受到操縱,假如記者錯了就該道歉。

教宗說:「專業媒體必須說出全部事實,不可陷入這3個最常見的罪過。首先是誤傳,說一半不說另一半;其次是誣蔑,非專業媒體,沒有職業道德的媒體不管是真是假總是玷汙別人;再者就是誹謗中傷人。」

最後,教宗談到他下次牧靈訪問的國家將是墨西哥。他將前往墨西哥城、恰帕斯、莫雷拉和華雷斯城。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