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讓我們懇請聖母陪伴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進程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5月28日聖神降臨瞻禮,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天皇后喜樂經祈禱活動。他在念經前的講話中指出,復活的主來到聚集在晚餐廳中的門徒們那裡,他們在耶穌死後躲藏在那裡,在「那種害怕和痛苦的情況中」,耶穌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

教宗解釋道:「基督希望門徒們擺脫將自己關在家中的恐懼而走出去,成為福音的見證人和宣講者。因著耶穌的死亡,他們的夢想破碎了,他們的希望破滅了。他們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教宗問道:「我們也將我們自己的心封閉起來嗎?」

「有多少次,由於一些困難情況、一些個人或家庭問題,一些留下痕跡的苦難或著我們周圍的邪惡,我們會慢慢地陷入失去希望和缺乏前進的勇氣的危險嗎?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很多次。然後,就如門徒們那樣,把我們自己封閉起來,躲在擔憂的迷宮中。」

教宗清楚指出:「這種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情況會在最艱困的狀況中發生,我們允許恐懼佔上風。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害怕,害怕自己無能為力,害怕獨自面對每日的事情,害怕冒險及隨後的失望,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

「恐懼阻礙我們,使我們癱瘓,也使我們孤立,比如,對他人的恐懼,對外來人的恐懼,以及對與我們想法不同的人的恐懼。我們甚至會害怕天主:害怕祂懲罰我,害怕祂生我的氣……。如果給這些虛假的恐懼騰出空間,門會關閉:心門、社會之門,以及教會的門!哪裡有恐懼,那裡就有封閉。這非常不好。」

教宗提醒說:「福音給我們提供了復活的主的一劑良藥,即聖神。門徒們在五旬節領受聖神後,他們離開晚餐廳,到世界各地赦免罪過,宣講好消息。藉著聖神,他們克服了恐懼,敞開了大門。這是聖神所做的:祂使我們感覺到天主的親近,如此一來,祂的愛將驅逐恐懼,照亮道路,在逆境中安慰和支持我們。」面對恐懼和封閉,教宗最後說:「讓我們為我們、為教會和整個世界懇求聖神:願新的五旬節能驅逐襲擊我們的恐懼,重燃天主愛的火焰。」

「求聖母瑪利亞伴隨世界主教會議全體大會的第一階段。」

這是教宗方濟各5月28日主日在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後發出的邀請。聖母月即將於5月31日結束,當天世界許多聖母朝聖地將舉行祈禱活動,以支持將於今年10月份在梵蒂岡舉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第一階段,以及將於2024年秋天進行的大會第二階段。

此前,教會會議秘書處發表公告,建議各地方教會於5月31日聖母訪親瞻禮在世界各地聖母朝聖地舉行祈禱活動,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的兩個階段做準備。公告指出,其目的是「提升天主子民對當前進程的重視,呼籲信眾以祈禱來陪伴」,將「教會內整個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進程,尤其是全體大會的工作託付於聖母的特別庇佑」。

舉行祈禱的聖母朝聖地交由各地主教團來選擇。籌備工作應當邀請各種聖召的人,例如平信徒、司鐸和度奉獻生活者,都參與其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聖神降臨節彌撒:聖神帶來和平,惡神則樂見不和

2023年5月28日主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禮儀,慶祝聖神降臨節,5千信友參禮。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著重論述了促進「和諧」是聖神行動的果實。世界則存有太多的不和及分裂,「我們眾人雖然互為一體,卻感到彼此分離,因冷漠而麻木,因孤獨而感到壓抑」。

教宗指出:「在我們順從惡和製造分裂的行動中,存有“那欺騙了全世界的(默十二9)惡神。牠樂於見到對抗、不義和誹謗。面對不和睦的惡,我們的努力不足以建立和諧。上主於是在祂逾越奧蹟的高峰、施予救恩的高峰,向受造的世界傾注了祂聖善的神,以此對抗分裂的神,因為聖神創建和諧,是帶來平安及合一的神。」

關於和諧的特性,教宗闡明這並非同化或一律化,而是尊重和珍視每個人的特恩。教宗說:「聖神不像我們那樣以結構化的計劃開始行動,我們卻經常迷失在自己的計劃中;聖神則不,祂以慷慨施予不求回報和豐厚的恩典為開端。事實上,經上記載在五旬節那天『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宗二4)。眾人都充滿了,教會的生活就是這樣開始的:不是來自於一個確切和清晰的方案,而是源自體驗到天主同樣的愛。聖神就是這樣創建和諧,邀請我們對祂的愛和祂在別人身上呈現的恩典感受到驚奇。」

 教宗自然也談到正在行進中的同道偕行進程,強調這段行程必須在聖神的吹拂下進行。「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不能成為一種議會,提出根據塵世議程的權利和需求,它不是隨風而去的機會,而是順從聖神的氣息的大好時機。」

教宗強調:「藉著賦予生命的聖神,我們蒙受上主的愛,希望獲得了重生。我們要在教會內建立和諧。如果我們願意有和諧,就去尋找聖神,而不是用世俗來填充。沒有聖神,教會就沒有活力,信仰只是一種教義、道德只是一份義務、牧靈只是一項工作而已。」

教宗再次叮囑信友們:「讓聖神來塑造我們,超越我們草率的判斷和對促進修和與共融的抗拒,超越我們一切可能的固執。」教宗也請眾人詢問自己:「我活出信仰的方式是順從聖神,還是固執?固執於文字、固執於僅是一種生活冰冷表達的教義嗎?」

最後,教宗邀請信友們祈求聖神降臨,因為聖神「使被邪惡撕碎、因創傷破裂,以及因內疚而分散的心和諧一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將出席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人類友愛集會

一個題為「不孤單」 (#notalone)的人類友愛國際性集會將於6月10日下午4時在聖伯多祿廣場和世界其他八個廣場同步舉行,屆時,教宗方濟各將出席聖伯多祿廣場的集會。當天的與會者將有3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青年。該活動由梵蒂岡「眾位弟兄」基金會與聖伯多祿大殿、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和聖座傳播部合作舉辦。

「眾位弟兄」基金會近日發表一份公告稱,本次國際性集會旨在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促進友愛與和平的文化,並鼓勵每個人致力於選擇和實踐修復關係、對話和寬恕,克勝那剝奪人性尊嚴的孤獨和邊緣化現象。這次集會的特點是,將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參與,他們將在這一天活動結束前手牽著手,環繞著聖伯多祿廣場的柱廊。這建築物象徵著公教會張開臂膀擁抱普世」。

集會的當天,活動將分為兩個時段:上午,參與者將分成小組分享他們的共融之旅,下午對分享的內容進行簡要報告。參加活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將舉行會晤,並與科學界、文化界、法律界和國際組織的人士會面,起草一份呼籲致力於人類友愛的文件,隨後,在聖伯多祿廣場將此文件提交給教宗。集會的人們將與聖父教宗一起,向世界上所有感到被召喚響應號召建立人際友愛、手足情誼、正義與和平典範的人們致意。集會將由梵蒂岡媒體在電視上直播,並在「眾位弟兄」基金會的網站,以及臉書和YouTube頻道上直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關懷中國天主教徒,特別思念受苦的牧人和信友

在意大利華人天主教團體服務的華人司鐸 (圖片:梵蒂岡新聞網)

「我請眾人祈求天主,使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的基督的喜訊在其豐滿、美善及自由中,能夠得到傳揚,為天主教會團體和整個中國社會的益處結出果實。」

2023年5月24日星期三,教宗方濟各在陽光滿溢的聖伯多祿廣場上向參加公開接見活動的信友們表達了上述心願。旅居意大利各地華人天主教團體的司鐸們也在場。教宗為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祈禱日的機會上,特別為這個亞洲國家的全體信徒祈禱。他表示分享他們的「喜樂」和「希望」,也分擔「牧人和信友們」的痛苦,祈願福音在「豐滿」和「自由」中得到宣講。

教宗方濟各提到:「這個在中國和全世界的聖堂及朝聖地舉行的祈禱日適逢進教之佑瞻禮日,在上海的佘山聖母聖殿內,人們非常熱誠地敬禮進教之佑聖母。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寫給中國天主教徒的信函中表達這個願望,在佘山敬禮童貞聖母的這一天能成為全世界天主教徒聯合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的日子。」

教宗方濟各說:「值此之際,我願意確保這個記憶,並表達對我們在中國的弟兄姊們的關懷,分享他們的喜樂和希望。」教宗也對「那些受苦的牧人和信友」表示「特別思念」,願他們「在普世教會的共融和團結中能體驗到安慰和鼓勵」。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福傳熱忱的勇氣助我們在跌倒後重新站起

圖片:Vatican Media

在宣講福音的熱忱方面,韓國殉道聖人金大建的生平「始終是個說服人心的見證」。2023年5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如此讚許了這位韓國首位本地司鐸、為信仰蒙難的殉道者。教宗當天繼續以傳教使徒熱忱為題的系列要理講授,省思了聖金大建的芳表。

教宗首先解釋道,大約兩百年前,朝鮮半島發生極其嚴重的迫害基督信仰浪潮。當時在那裡,「信奉耶穌基督,意味著不惜以死亡作出見證」。即使在這段猛烈的迫害時期,聖金大建仍勇敢地尋找四散的信友。他們由於害怕被逮捕,被迫保密身份。教宗提到,在當年的背景下,平信徒在傳播信仰上起了關鍵作用。

聖金大建還是個年輕修生時,為那些秘密前往該國傳教的司鐸們提供協助。教宗表示,聖金大建為福音忍受了很大的磨難。「有一回,他在雪中長途跋涉,筋疲力盡地跌倒在地,恐怕就要凍死。突然,他聽見了有聲音說:『起來,繼續前行!』他明白了他在為福音作見證時並不孤單,上主從不離棄他。」

教宗指出,聖金大建堅忍不拔地跟隨基督,為天主子民服務,從而蒙難殉道。對聖金大建而言,基督徒身份可以總結成一個詞,即:「耶穌的門徒」。「事實上,作上主的門徒,意味著跟隨祂,走上祂的道路,而這蘊含了為福音獻出生命」。基督徒因其本質是傳教使徒和見證人,如同耶穌是天父的傳教使徒和見證人那樣。「從五旬節那天起,每個基督徒團體都從聖神那裡領受這個身份,整個教會也是如此」。

基督徒如果圓滿地活出福音,他就能為信仰作見證,使之成為「具有傳染力的信仰」。「福傳的熱情」正是由此而生,縱使身處逆境也不例外。「相反地,這在逆境中反倒變得更有價值。聖金大建和其他韓國信友展現出,在迫害時期作的信仰見證能結出更多的信仰果實」。

說到聖金大建倒在雪地裡差點凍死、聽到聲音後重新站起來的經歷,教宗表明,當我們跌倒時,傳教使徒熱忱的勇氣幫助我們重新站起來。聖金大建在雪地中跌倒、失去意識,聖伯多祿宗徒跌入罪惡、三次不認主基督,這一切教導我們,就算跌倒也能重新站起來。

「我們之所以能站起來,是因為主耶穌從不離棄我們。祂總是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牽著我們的手。而且,祂不斷對我們說:『站起來,往前走!』」

教宗強調,主耶穌是從死者中復活的那一位。正是因著祂的逾越奧跡,我們得以在每次跌倒後重新站起來。「這是讓我們能前行的力量泉源」。

教宗最後期勉信眾效法聖金大建的榜樣,不要氣餒,「不要被奪去福傳的甜美喜樂」,卻要懷著耶穌基督恩賜的力量,向前邁進。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確定將於8月2日至6日參與里斯本世青節並前往花地瑪

圖片:Vatican Media

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於5月22日確認,教宗在訪問葡萄牙里斯本的行程中也會前往花地瑪聖母朝聖地。布魯尼解釋說:「在世青節的機會上,應葡萄牙民政和教會當局的邀請,聖父教宗方濟各將於今年8月2日至6日訪問里斯本,並於8月5日前往花地瑪聖母朝聖地。」

這將是教宗方濟各第二次前往花地瑪聖母朝聖地。此前,在聖母顯現百週年之際,教宗曾於2017年5月12日至13日到訪過。至於普世青年節,這將是教宗方濟各主持的第四次世青。以往三次分別是:2013年在巴西、2016年在波蘭、2019年在巴拿馬的世青節。本屆世青節將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預計會有來自世界各大洲、數以百萬計的青年參加。依照教宗方濟各2019年1月27日在巴拿馬宣布的計劃,本次全球聚會原訂於2022年舉辦,但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緣故,順延一年舉行。本屆世青節的主題是「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路1:39),取自聖母訪親的章節。

日前,教宗向世青節與會者發表了視頻訊息,重申參加世青節的美好。教宗鼓勵青年「懷著熱情準備自己,抱持希望,因為在世青節這樣的活動上,人會成長許多」。青年或許還不明白,但是他們可以期待在遇見那些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秉持共同價值觀的人們,並且與他們建立友誼時,將會發現許多美好的新事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聖母進教之佑瞻禮 福音反省

若2:1-11

第三天,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也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酒不夠了,耶穌的母親向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他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在那裡放著六口石缸,是為猶太人取潔禮用的;每口可容納兩三桶水。耶穌向僕役說:「你們把缸灌滿水罷!」他們就灌滿了,直到缸口。然後,耶穌給他們說:「現在你們舀出來,送給司席!」他們便送去了。司席一嘗已變成酒的水 ── 他並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舀水的僕役卻知道 ── 司席便叫了新郎來,向他說:「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纔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加里肋亞加納行的;他顯示了自己的光榮,他的門徒就信從了他。

反省

《他們沒有酒了》

在若望福音中的對話是一脈相承,句句精警,如要細味,百讀不厭。

(一)「他們沒有酒了。」:意義深長,表示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和兒子在赴婚宴中,已體察到赴婚宴的人眾多,而慶祝的主人卻預備的酒不夠。於是出於好心好意,母親瑪利亞向兒子作出溫馨提示和請求。

(二)「女人,這於我和妳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這句說話的回應一者是尊重母親大人的請求而不逆意,二者也要請示天父乃是順意。所以,這句「順得母情不失父意」的話語帶相關,但正正是因自己作兒子的名份,可以接軌到「天人合一」的良機。

(三)「祂無論吩吋你們什麼,你們就照作什麼。」這句子含意就是母親對兒子的請求是有求必應,兒子向父親的請求是言出必行。前者是母子情真,後者是父子情深。

(四)「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才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這句就是奇蹟的明證,若望在這裏的描述,乃充分了解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和兒子的互相建立關係,互相信任,和具有的真摯程度,並非人性、心理所局限,而乃神性所超越一切。正有謂:聖父、聖子、聖神與瑪利亞已達至真正「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任命駐馬耳他宗座大使韓大輝總主教同時擔任駐利比亞宗座大使

圖片:Archdiocese of Malta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聖座新聞室公布教宗方濟各任命現年73歲的駐馬耳他宗座大使韓大輝總主教同時擔任駐利比亞宗座大使。

韓大輝總主教是於2022年10月24日被任命為駐馬耳他宗座大使的。駐利比亞宗座大使一職自2022年4月30日前任宗座大使亞歷山德羅·德里科(Alessandro D’Errico)總主教請辭獲批後一直懸空至今。自1995年以來,駐馬耳他的宗座大使一直被正式承認為駐利比亞宗座大使。

 

 

教宗叮囑國際明愛會:陪伴地方教會在牧靈工作中實踐愛德

國際明愛會5月11日至16日在羅馬召開全體大會。教宗方濟各於11日在梵蒂岡克萊孟廳接見約400位與會者時,多次引用聖保祿的話。保祿宗徒所說的「千真萬確」,奉天主之名所做的善事是「我們好的一部分,它既不會被刪去,也不會丟失」。教宗在交給在場人士的講稿中,邀請大家省思一個事實,即,「在愛德中我們不僅明白我們生命的重要性,也要明白他人的生命是多麼的寶貴」。

教宗提到聖保祿關於愛德的論述,強調如果沒有真正的愛德,一切努力、一切善行都不是「圓滿」的。「保祿宗徒明確指出,沒有愛,每個行動都空無內容:只有外在形式,但沒有實際性。儘管是最非凡的行動、最英勇的付出,甚至把自己的所有財產全部分送給飢餓者(參閱:格前十三3),若沒有愛,這些都毫無價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踐愛德也是報答天主的一種崇高形式。」

教宗指出:「國際明愛會與其它在社會領域工作的機構的區別在於她的教會使命。在教會內,她的任務是輔助和支持主教在牧靈工作中實踐愛德,與聖座共融,以及與教會的訓導協調一致。」

接著,教宗提醒道:「愛打開我們的眼界,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在我們生命道路中遇到的陌生人身上認出弟兄姊妹的面孔。他有名字、有故事、有悲慘之處,我們不能無動於衷。近人的貧困向我們提出質問,使我們感到不安,激勵我們承擔起責任感的挑戰。」

教宗邀請國際明愛會成員:「在差異中合一,成為真正的傳教使徒。明愛會工作者蒙召在世界上為這份愛做見證。你們要做傳教使徒,要跟隨基督!我叮囑你們合一。你們的聯盟由許多不同身份的人組成:你們要將差異視為一種財富,將多樣性視為一種資源。」

最後,教宗說:「你們蒙召陪伴當地教會在牧靈工作中落實愛德。你們要培育平信徒,使他們能將教會的訊息帶到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實際的挑戰是,眾平信徒應當提高意識、品格成熟,因為他們的臨在觸及所有與貧困者生活直接相關的領域”。在社會正義方面,他們能自由發揮創意,表現出教會的慈母心腸和殷切關懷,致力於改變不公正社會結構的艱鉅任務,並推動人類的幸福生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GA2023Caritas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聖愛促使聖方濟各沙勿略前往最前沿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5月1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的要理講授繼續以傳教熱忱為主題,提出了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榜樣。「基督聖愛的力量促使聖方濟各沙勿略前往最前沿,儘管不斷感到疲憊、面對危險,他依然克服挫折、失望和氣餒。事實上,天主聖愛給了他安慰和喜樂,助佑他跟隨、事奉上主,直到最後」。

聖方濟各沙勿略是天主教會的傳教主保。教宗讚許他不論身在何處,都殷切地照顧病患、窮人和孩童。「他緊湊的工作始終伴隨著祈禱,以及與天主的共融」。

教宗指出,不僅為傳教士,而且為年輕人來說,聖方濟各沙勿略都是個好榜樣。這位聖人在貧困中常懷勇氣,「為傳教使命竭盡全力」,作了許多驚人的努力。在讚許聖方濟各沙勿略的同時,教宗也向所有傳教士表示讚賞,他們在基督信仰和基督聖愛的激勵下,一直奉獻自己、幫助他人。「我們在今天的傳教士身上看到這份勇氣。他們雖然沒有搭船,卻搭乘飛機,而且有勇氣走出去」。

聖方濟各沙勿略於1506年出生在西班牙北部落魄的貴族家庭,他之所以在巴黎大學求學,是為了得到報酬優渥的職務,以確保未來生活無虞。然而,他在學校遇見了聖依納爵,從而「活出嶄新且深刻的靈修經驗」。教宗解釋了聖方濟各沙勿略成為耶穌會士,以及被派往東印度福傳的始末。

從那時起,一批批為數眾多的熱忱傳教士準備好承受無比的艱難和危險,前往遠方接觸他們完全不認識其文化和語言的人群。教宗指出,這些傳教士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強烈渴望讓耶穌基督和祂的福音廣為人知。

接著,教宗回到聖方濟各沙勿略的生平:他抵達印度果亞後,並未在那裡停下腳步,而是前往印度南部海岸向貧困的漁民宣講福音,教導孩子們要理和祈禱,施行洗禮,治療病患。某天晚上,聖方濟各沙勿略在宗徒聖巴爾多祿茂的墓前時,感到必須走到更遠的地方。於是,他前往印度尼西亞群島,兩年內在那裡建立了好幾個基督徒團體。聖方濟各沙勿略把要理翻譯成當地語言,以歌唱的方式教導人們。

教宗邀請信眾閱讀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書信,好能明白他的心情。聖人寫道:「危險和苦難,我心甘情願忍受著,只為了愛我們的天主上主,服事祂。這些在極大的神慰上是富饒的珍寶。」(1548年1月20日)

後來,聖方濟各沙勿略去了歐洲傳教士還沒到過的日本。教宗說:「由於氣候、反對和不懂語言的緣故,在日本的三年非常艱苦。」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下,「所灑播的種子將會結出碩果」。教宗指出,在日本,「聖方濟各沙勿略得知,對於在亞洲的傳教使命來說,另一個關鍵的國家是中國」。「因其文化、歷史和偉大,中國實際上在世界的那個地方起主導作用」。

正因如此,聖方濟各沙勿略回到果阿,不久後啟程,希望能進入華夏大地,但是未能如願以償。聖方濟各沙勿略於1552年在上川島安息主懷,年僅46歲。教宗說:「聖方濟各沙勿略在塵世的旅途就這樣結束了。」

在要理講授的最後,教宗讚許這位聖人的榜樣:他勤於祈禱、與基督共融,直到塵世生命的結束。教宗說:「願上主賜給我們大家福傳的喜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