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避靜:相信耶穌【國語】

「相信耶穌」

耶穌回答說:「女人,你相信我罷!到了時候,你們將不在這座山,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若四4:21 

伯多祿也說:「我們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聖者。 」若6:69 

第一部分:為什麼要信耶穌

舊約強調的,是天主的誡命和人恪守誡命的行為。

新約強調的,是天主的恩典和人領受恩典的信德。

這個對照是非常鮮明的。

舊約聖經說:申6:25  我們在上主我們的天主面前,照他所吩咐我們的,謹慎遵行這一切誡命,就是我們的義德。

新約聖經卻說:弗2:8 因為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藉著信德,所以得救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2:9 不是出於功行,免得有人自誇。

福音在舊約是預備,在新約是完成。舊約將我們引到新約裡領受福音。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歸根到底就是恩寵。耶穌要求我們對他所做的一切,歸根到底就是信德。

耶穌傳教的時候,苦口婆心所說的一切話,舍生忘死所做的一切事,都是為了一點,讓我們信他。

你看:

他以信勸說人,他說:若14:1 「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

他以信鼓勵人,谷5:36「不要怕,只管信。」

他以信來表揚人,他說:若20:29 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他以信來責備人,說:若6:36 我向你們說過:你們看見了我,仍然不信。

他以信警告人,說:若24你們若不相信我就是那一位,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 」

他以信向天父祈禱,說:若17:21父啊!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

你看,他一直講到這個信。

最後的晚餐上,耶穌知道伯多祿要三次否認自己,那個時候他說:

路22:31 西滿,西滿,看,撒殫求得了許可,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 22:32 但是我已為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致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 」

第二部分:信德超越誡命

天主對你的恩典,是產生你對天主的信心的獨一無二的源泉。

聖經裡邊每一個從天主那裡獲得恩典和能力的人,都不是憑著遵守誡命,而是超越了誡命,單憑著信德,沖向那個恩典的。

信德超越誡命。那個大麻風的患者,如果他有一絲一毫地顧忌法律和誡命,他絕不敢迎面攔住耶穌。當時他顯然是把猶太人的一切規條通通拋到腦後去了。

那個妓女,她一頭闖進正在宴請耶穌的法利賽人西滿家裡,流淚親吻耶穌的腳,又用自己的頭髮擦乾。

不錯如果按照法律和誡命她不配,她也不該,她也不敢這個樣子。然而,她是衝著耶穌的恩典來的,所以耶穌對她說:路7:50 耶穌對婦人說:「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回去吧!」

信德楷模百夫長:

我們分三層來看這段聖經。

1. 第一層,

第一次:尋著法律和行為來的,他託的是幾位猶太的長老,講的是百夫長的善行,結論是,即使按法律,他也是配得你的恩典的。

第二次呢,尋著恩典和信德來。百夫長說自己不配見耶穌,突然改口說不配見耶穌,更不敢有勞耶穌親自到他家去。但他卻憑著信德說:隻請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2. 第二層,我們看看百夫長身上有三樣美德:

第一是他的善行,幫猶太人修建會堂啊等等等等。

第二是他的謙卑,是他自己的謙卑,就是他不配耶穌到他家裡來。

第三樣是他的信德。

3. 第三層 故事中隱藏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在故事的結尾。

7:9 耶穌一聽這些話,就佩服他,遂轉身向跟隨自己的群眾說:「我告訴你們:連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這樣大的信德。」

第三部分:信德帶來三個無限量

1. 恩典無限量

弗2:7 為將自己無限豐富的恩寵,即他在基督耶穌內,對我們所懷有的慈惠,顯示給未來的世代。

這就是無限量的意思,超過人所能測度的。因為我們人已經被罪污染,生來是有限、有罪、有死,我們壓根沒法想像天主會有多麼好,會是多麼善。

2.信心無限量

他說,谷11:24 因此,我告訴你們:你們祈禱,不論求什麼,只要你們相信必得,必給你們成就。你看這個信是無限量的,無論何事,不管多大的事兒,不管多少事兒,不管是過去的事、現在的事、將來的事,你只要放在天主手裡,這個信有多大,他就給你成就多大。

然後他又說:谷9:23 耶穌對他說:「『你若能,』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你看看,這都是沒有上限的,這個信心。

3.福報無限量

你的信心無量,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蒙福無量。你所蒙的福,上不封頂。

天主的恩典無限量,知道這一點的人,他的信心就會無限量。人的信心越是無限量,人越是無保留、無限度地投靠天主,就會越獲得無限量的恩典。

信心是一個奧秘,信心是沒有限量的。

香港教區公布候任主教周守仁神父的牧徽設計

(轉載自天主教香港教區週報-公教報) 天主教香港教區公布候任主教周守仁神父的牧徽,當中有著代表天主聖神的鴿子,心胸廣濶而具視野的長頸鹿,促進相遇且具香港特色的青馬大橋,以及多元而合一的中心標誌;周神父是耶穌會士,他在牧徽上選用了耶穌會的符號,其格言更用上了耶穌會的座右銘「愈顯主榮」。周守仁神父表示……

按此前往《公教報》閱讀全文

法國公布有關當地教會性侵的報告,教宗深感痛心

圖片:獨立委員會呈交有關法國教會內性侵犯情況的報告 (Vatican Media)

教宗此刻掛心著法國教會和受害者,並對「可怕的現實」深感痛心。獨立委員會於10月5日上午在巴黎召開記者會,介紹兩年多來調查法國教會侵犯情況的結果。隨後,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Matteo Bruni)表示,教宗方濟各日前接見了從法國前來述職的主教,得知相關消息。

布魯尼說:「教宗首先念及受害者,為他們的創傷深感痛心,並為他們舉報的勇氣表示感謝。教宗也念及法國教會,祈願她認識到這個可怕現實,結合上主為這些最弱小兒女受的苦,從而走上救贖之路。」聖座新聞室主任表明,教宗為受害者祈禱,並在祈禱中將「在法國的天主子民」託付於上主,特別是受害者,「求主恩賜他們安慰與慰藉,並藉由正義達到治癒的奇跡」。

這份報告一如在記者會前所預告的那樣,廣泛又詳細。這是法國眾位主教和修道人員所委託的21人獨立委員會經過辛勤和密集工作得出的結果。在巴黎的記者會上,主席索韋(Jean-Marc Sauvé)首先發言,引用了一位受害女性的信件,藉以表達這兩年半期間所浮現的狀況,有時會「造成動盪、令人氣餒」,但也帶來希望,期盼能因這痛苦的經歷而擁有「新的開端」、「另一種關係」。委員會的一名成員強調,聆聽受害者的氣氛「富有人情味」,這是起草報告的核心層面。委員會成員同時也提到一名「七旬老翁的眼淚」和「一名婦女的憤怒」。總之,聆聽的工作先於專家的調查。

里昂教區普雷納(Preynat)神父的受害人、「自由之聲」協會創始人之一德沃(François Devaux)以受侵犯者的名義發言。他的講話流露出悲痛與憤怒,同時也感謝委員會的工作,並稱之為「為公眾利益所做的犧牲」。德沃說:「委員會的成員,你們從地獄回來了。」這位受害者要求教會進行深層改革,並表示他在痛苦的奮鬥中遇到沉默和「系統性的失能」,因此感到被出賣。

這份報告的基礎是許多證詞、研究和檔案中的數據。主席索韋解釋道,報告內容十分詳細,但不能說是毫無遺漏。如同記者會前幾天所預告的那樣,委員會推測在1950年至2020年期間,在法國涉入戀童罪行的司鐸和修道人員約有2900至3200人。但這個估算是片面的。一項全國調查顯示,今天在法國總共有21.6萬人遭受過天主教司鐸和修道人員的侵犯,誤差值在5萬左右。假若包括平信徒施加的侵犯,尤其是在學校環境中發生的事件,這一推估的數值會攀升到33萬人。

索韋解釋說,在整個法國社會裡,有550萬人在18歲以前遭到過性侵犯。家庭和朋友圈仍是主要環境,但天主教會內的犯案居高不下,即使在近期也不例外,而且八成的受害者是少年。索韋譴責道,天主教會的社團主義思想長期試圖掩蓋這些案件,特別是以賠償為條件讓受害者封口。因此,獨立委員會主席要求作出「有力行動」,包括承認過往的行為,以及在培育和聖召分辨方面採取預防措施。

這份報告列出了45項建議,諸如:強化內部監管機制;更好地定義主教的角色,以免主教在涉入案件的同時又要作出判決;以及讓平信徒更加參與教會的管理工作。索韋主席稱之為「真相、寬恕與和解的工作」,強調天主教會是社會的重要成員,必須努力「修復受損的盟友關係」。「我們的希望不能也不會被摧毀。教會能夠且必須竭盡所能修補受損之處,重建崩壞的一切」。

教會的反應則是痛苦和羞愧:多位主教和修道人員出席了記者會,此前正是他們委託獨立委員會進行調查的。法國主教團主席德穆蘭博福爾(Éric de Moulins-Beaufort)總主教承認教會內暴力的規模「相當驚人」。受害者的聲音令他們「慌亂不安、深感重創」,而他們也讚許德沃的坦率和「實話」。法國主教團主席保證,主教們將投入所需的時間來細讀這份報告,從中得出結論,尤其是在今年11月的全體大會上這麼做。

法國男女修會聯合會(CORREF)主席瑪格隆(Véronique Margron)修女對報告所呈現的情況表示「心痛不已」和「羞愧萬分」,稱之為「對人的内心、信仰和感情犯下的反人類罪行」。教會必須與其它機構攜手努力,而報告提出的45項建議是「在教會需要信任的標記」。

圖片:vatican.va

「這是羞愧的時刻。」

教宗方濟各10月6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談到有關法國教會內侵犯情況的報告時如此表示。這份報告於前一天、10月5日由教會內性侵犯獨立委員會(CIASE)發表,內容涉及1950年以來在法國境內遭聖職人員侵犯的數十萬起案件,以及多位教會領導人在處理這些案件時的疏失、沉默和包庇。

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問候講法語的朝聖者和訪客時,說道:「我渴望向受害者表達我為他們所受的創傷而感到的悲傷和痛苦,以及我的羞愧、我們的羞愧。我羞愧,是因為教會太久以來沒能關心受害者,我保證會為他們祈禱。」

教宗鼓勵法國主教們和修會長上「繼續竭盡所能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並且向法國眾位司鐸表達「關懷和慈父般的支持」,因為他們正在經歷這個「艱難卻有益」的考驗。同時教宗也籲請法國所有天主教徒「承擔起責任,以確保教會是每個人安全的家」。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保持自由很艱難,但並非做不到

圖片:vatican.va

「基督解救了我們,是為使我們獲得自由;所以你們要站穩,不可再讓奴隸的軛束縛住你們。」(迦五1)

這是教宗方濟各在10月6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取自保祿宗徒《迦拉達書》的思想作為省思的主題,這一次論述的是基督徒的自由。

教宗首先指出:「自由是一件珍寶,人只有在失去它時才會確實珍惜。對於我們習慣生活在自由中的許多人而言,自由往往更是一項獲得的權利,而非需要守護的恩典和遺產。圍繞著自由的主題有多少錯誤的理解,世世代代以來又有多少不同的觀點在相互交鋒啊!」

「令保祿宗徒無法容忍的是,迦拉達人認識基督並領受了洗禮後,又隨從欺騙性提議的吸引,從自由返回到受奴役的狀況,因幾個『假兄弟』的説詞而重新陷入律法主義的圈套。」教宗表示:「即使在今天,律法主義也是我們的問題,許多以律法主義和疑難解答為護身符的基督徒的問題。」

「一種會阻擋在基督内自由的宣講絕不是福音的宣講:它也許是白拉奇主義或楊森主義,或類似的東西,但不是福音的宣講。絕不能以耶穌之名來强迫別人,不能以耶穌的名義讓任何人成為奴隸,因為耶穌使我們獲得自由。」

「耶穌的聖言使我們成了自由的人,保祿宗徒對迦拉達人的呼喚是存留在耶穌内。」教宗接著表明:「基督徒的自由建立在兩大支柱上,即上主的恩寵和基督給我們揭示的真理,祂本身就是真理。我們衆人獲得的自由是耶穌死而復活的果實。保祿宗徒清楚知道,他自己獲得了基督的救贖,擺脫了過去的生活,他又以親身的經歷説出:『我已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了。』(迦二19)」

教宗指出:「最真實的自由,那擺脫罪惡奴役的自由是來自於基督的十字架。正是在耶穌被釘死的地方,天主放上使人類獲得徹底解放的泉源。這不斷地令我們驚奇:正是在我們被除去一切自由的地方,即死亡,卻成了自由的泉源。然而,這是天主大愛的奧跡!耶穌自己這樣宣告說:『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若十17)耶穌將自己交付給死亡時,完全實現了祂的自由;祂知道只有以這種方式才能使衆人獲得生命。」

對基督徒而言,信仰的真理不是一種抽象的理論,而是耶穌這個人,這個事實關係到具體的生活。教宗說:「多少人沒有念過書,也不會閲讀和寫字,卻很明白基督的訊息,具有使他們自由的智慧,無需學習;這卻是在領受聖洗時藉著聖神而獲得的基督的智慧。我們看到有多少人,例如有多少人比大神學家更能活出基督的生活,他們是福音的自由的偉大見證。」

教宗最後表示:「真正的自由能轉變生命,將之引向善。為了成為自由的人,我們必須深入認識自己,而真理則會令我們急切不安。我們知道有些基督徒從未感覺到急切不安,他們的生活總是一樣,内心沒有波動,沒有不安。為什麽?因為不安於現狀是聖神在我們内運作的標記,自由則是藉著神聖的恩寵處於活躍的狀態。因此,我要說的是,真理必會讓我們不安於現狀,必會不停地向我們發問,為使我們越來越能進入我們真實樣貌的深處。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對真理和自由的尋求乃是歷經整個一生的艱辛路程。保持自由是件艱辛和費力的事,但並非做不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里斯本世青節將於2023年8月1日至6日舉行

圖片:lisboa2023.org

10月4日亞西西聖方濟各慶日當天,確定了舉行下屆世青節的日期。里斯本世青節原定於2022舉辦,但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延遲至2023年8月。世青節籌委會在一份公告中指出,世青節將於2023年8月1日至6日舉行,選定的主題為「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路一39)。

2019年1月27日,在巴拿馬舉行的世青節結束之際,宗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部長法雷爾(Kevin Farrell)樞機宣布了舉辦下屆世青節的地點。2020年10月介紹了世青節徽標,同年11月22日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在教宗方濟各主持的彌撒中也進行了世青節十字架的交接儀式。2021年1月,里斯本籌委會介紹了世青節主題曲。

世青節籌委會的公告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世界各地青年都想知道2023年里斯本世青節的日期,以便為他們來里斯本做詳細的準備」。里斯本宗主教克萊門特(Manuel Clemente)祝願在舉行世青節前的這22個月,「將是為所有人的一段福傳時期」。有400多位義工正在為這項盛事做準備,其中大部分是葡萄牙人。除此之外,在葡萄牙的21個教區中,每個教區都有教區籌委會,負責推動世青節的準備活動。

普世青年節由若望保祿二世於1985年創立,從那時起,這項活動成了世界各地數百萬人相遇和分享的時刻。

點擊以下圖片
瀏覽里斯本世青節官方網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與光世青資訊

 

「願祢受讚頌行動平台」40天祈禱活動 – 2021年10月4日至11月14日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資訊】由2021年10月4日至11月14日,教廷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 (the Dicastery for Promoting Integral Human Development) 「願祢受讚頌行動平台」(Laudato Si’ Action Platform) 推出40天祈禱活動,為參與該行動平台的團體在基於《願祢受讚頌》通諭的目標下而祈禱。

活動是以7個範疇為中心去祈禱,包括:家庭、經濟、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團體和組織、修會團體、堂區和教區,並使它們在《願祢受讚頌》的目標下連結起來。「願祢受讚頌行動平台」為此祈禱活動提供了每天的祈禱文,大家可以按此到官方網頁下載英語禱文

此外,《鹽與光天主教傳媒》特意將禱文翻譯成中文,讓我們在這40天,星期一至星期日,以自己的語言,為同一個意向祈禱。

星期一 – 家庭 

窮人的愛護者,我們為所有家庭祈禱,讓他們成為「生命—上主的恩賜—能夠受到適當的接納和保護的地方」。願他們特別關注窮人的呼聲,並為所有人的生活而努力,特別是為我們共同家園中最脆弱和被忽視的成員。

星期二 – 經濟

護佑的天主,請幫助我們「包括經濟在內的不同知識範疇連結起」,並促進「整體發展的新模式」。 願我們努力建立一種為共同利益服務的新經濟模式,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星期三 – 醫療機構

看顧的天主,我們為醫療機構祈禱,尤其是我們的醫院和醫療保健中心,可以提高護理的能力。 願我們都理解並重視實際的行為和簡單的生活方式,去使他人的生活和繁榮成為可能。

星期四 – 教育機構

富於明達德行的天主,請幫助我們「成長於精誠團結、承擔責任和憐憫關懷的氛圍中」。願我們的學校和大學學院,特別以促進教育去幫助恢復「建立人與自己內在、與他人、與大自然和與其他受造物,以及與天主的和諧」。

星期五 – 團體和組織

三位一體的上主,求祢幫助我們的運動、非政府組織、傳播中心,和所有為共同利益而工作的團體,發展一種全球團結的精神,這種精神源於祢的奧秘,一個愛的互聯社區。

星期六 – 修會團體

共融之主,求祢使我們能夠成為參與行動和倡導的團體,為世界和窮人服務。使我們的修會團體,特別為照顧我們共同的家園及我們當中最小的一個中,去成為先知性的眾僕之首。

星期日 – 堂區和教區

創造萬物的天主,我們為各堂區和教區祈禱,希望他們能夠關注地球的呼喊並促進無污染的能源,確保所有人所用的空氣和水都是潔淨,並求祢保護祢的受造物,特別它的生物多樣性和各種氣候。願眾人重新發現我們作為共同家園和彼此的照顧者的原始的召叫。

來源:願祢受讚頌行動平台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按此閱覽《願祢受讚頌》相關資訊

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祈禱文

圖片: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恭譯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每一期會議都以「 Adsumus Sancte Spiritus」(「天主聖神,我們因祢的名,相聚祢台前」)這拉丁禱文開始。這禱文在過去數百年的大公會議、世界主教代表會 議,以及其他教會聚會均有採用。此禱文被認為是聖希道(聖依西多祿)(Saint Isidore of Seville,560 年~646 年4月4日)所作。

在開始這「同道偕行」(Synodal Process)的進程時,我們通過祈禱,邀請聖神在我們心中運作,好使我們成為一個滿被恩寵的共融團體。為了這次2021至2023年的「同道偕行」進程,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提供這禱文的簡化版,讓各小組或禮儀聚會都能更容易地使用。

天主聖神,我們因祢的名,相聚祢台前。

祢是我們的唯一導師,
請寓居我們心中;
指引我們該走之路,
教導我們如何踐行。

我們生性軟弱,容易犯罪;
不要讓我們製造紛亂。
不要讓我們因無知而誤入歧途,
因偏執而犯錯。

願我們在祢內合而為一,
持守真理,實踐正義,
同道偕行,邁向永生。

天主聖神,我們向祢呈奉以上的祈求:
祢時時處處運行不息;
祢與聖父及聖子,共融相通,於無窮世之世。
阿們。

按此下載
第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
準備手冊

董澤龍神父被任命為耶穌會中華省新任省會長

圖片:耶穌會中華省

各位主內的姐妹弟兄,耶穌會中華省很高興地宣布,總會長蘇薩神父任命了董澤龍神父擔任下一任的省會長,他將在2021年11月1日開始這個職務。

董神父出生於澳門一非天主教教友家庭,兄弟姊妹共5人,排行最小;並在澳門成長,完成中小學基本教育。在1981年九月接受洗禮,並隨即到台灣升學,攻讀土木工程。

在小學時,看到大姐決定離家修道,加入了聖衣會。受到她的啟發,董神父在洗禮後已開始考慮聖召,並在1990年被耶穌會接納,到新加坡開始初學。跟著有兩年在馬尼拉攻讀哲學,兩年在澳門海星中學實習,並於1996年在香港聖神修院讀神學,完成後在1999年晉昇執事,並隨即到波士頓修讀神學碩士。期間在2000年6月回來在澳門晉鐸。

晉鐸後第一個使命是在2001年到馬尼拉擔當備修院主任及副初學導師。從此董神父服務的領域都在靈修及培育方面。在2004年完成了耶穌會的卒試後,便被派到香港思維靜院擔任負責人,並常到大陸帶領避靜,培育靈修輔導等,服務至今。期間在2010年成為省區諮議員,2012年以來也是香港團體院長。

請大家繼續為耶穌會中華省祈禱,讓它在新會長的帶領下,謙遜和忠誠地為教會和天主的子民服務。

耶穌會中華省

相關資訊:

閱讀耶穌會董澤龍神父專訪:從非公教家庭到公教家庭

收看【麥神問號】:尋訪靈修大師 X 導師:董澤龍神父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四):第二章 街道上的外鄉人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四)
第二章 街道上的外鄉人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一個抉擇:成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或是從旁邊走過的冷漠路人。」(69)

教宗方濟各在這一章討論了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比喻,這個比喻講講述有一個遇襲受傷的人倒在路旁。幾個人經過看見他,但他們離開了,只有一個人停下來,走近這個傷者,親手為他包紮傷口,甚至自己掏腰包請別人照顧他。最重要的是,他付出了自己的時間。

「你認為自己是故事中的哪一位人物?」教宗提出這個尖銳的問題。在一個病態的社會中,我們時常受到誘惑想無視他人。我們已習慣除非事情直接影響我們,否則便視而不見,從旁邊走過去。別人受苦的景象會使我們感到困擾,我們不想為人家的問題浪費時間。這樣的社會是建立在無視人民的痛苦之上。

教宗呼籲我們重新發現自己作為本國和世界公民的召叫,建立嶄新的社會關係,意識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與其他人的生命緊密相連:生命不是時間的流逝,而是相遇的時期。我們為被召叫在這個痛苦的世界,重建一個對別人的脆弱感同身受,拒絕排斥他人的團體,讓自己成為近人,扶持和看顧倒在路旁的人,為共同福祉作出貢獻。

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故事在今天不斷重演:社會和政治方面的疏忽使世界許多地方成為荒涼的街道——國家內部和各國之間發生糾紛,許多援助的機會被掠奪了,致使許多人被邊緣化,在路旁孤立無助。我們每天都要面對一個抉擇:成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或是從旁邊走過的冷漠路人。讓我們實踐兄弟情誼,成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積極投入更新和支持受創的社會。我們可以從基本開始,視乎個別情況的需要,從最具體和最接近我們的事物出發。我們也不要單獨行事,因為團結的力量比個體的總和強大。

耶穌以這個比喻來回答一個問題:誰是我的近人?不過祂將問題轉化了,祂要求我們不要判斷誰是我們的近人,而要成為眾人的近人。我們必須擴闊胸襟,使我們的愛遍及普世,並克服所有偏見、所有歷史或文化上的障礙,以及所有狹隘的私利。

最後,教宗指出要理講授和講道必須更直接和明確地講解生命的群體意義、靈修生活的兄弟情誼面向、每一個人都擁有不可剝奪的尊嚴的信念,以及我們為什麼要關愛和接納每一個人。

參考資料: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二章,56-86節)

按此閱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二人一體】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二人成為一體,以致他們再不是兩個,而是一體了。】(谷10:8)

今天法利塞人跟耶穌談論休妻的問題,耶穌就把問題的答案引申到去創造之初。 根據創世紀的記載,人由土所造成,女人由男人的骨所造成,所以他們原來就是一體。男女雖然各有不同的體型、性格、思考模式等等,卻能夠互補長短。天主創造的智慧就見於此。

這樣的設計有助人類實踐天主在最初給人類的任務:照顧天主的創造——大自然(創2:18;1:26)。不過,這不是技術性的設計,而是天主因愛,並以祂的肖像創造了我們。事實上天主愛祂的一切創造(智11:25)。讀經一天主希望人透過給其他受造物起名字,以建立關係,而不再是無關的「什麼」。

男女成為一體,另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生育繁殖,充滿大地」。夫婦關係源於愛,而人類對他們的孩子的愛也是一生的:當有一天我們離開了,未來的世界是否還適合他們居住呢? 原來天主創造男女,生兒育女,照顧大自然,就是要見證男女間的愛,對下一代的愛,以及對大自然的愛。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祢的創造包含了祢愛的奧秘,
求祢幫助我們身體力行地,
在夫妻間彰顯出這份愛,
並延伸到我們的下一代與及地球環境。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