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與光傳媒》全新面貌

今天(2020年2月25日),《鹽與光傳媒》推出了新台徽和新口號:「您們的希望。我們的使命。」

這個新台徽反映了我們致力於達到,並幫助他人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之承諾(瑪5:13-14)。十字架仍然是我們新台徽的中心,將「鹽」和「光」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用上強烈和顯著的新顏色,反映了我們為向全世界宣揚耶穌基督和福音的喜樂的勇毅。

您還會看到那些改變?

從今天起,《鹽與光傳媒》的網站主頁將有全新的版面,該設計旨在優化桌上電腦和流動手提裝置的版面。改進的網頁將為您提供更簡易的瀏覽體驗。 在未來數月中,我們還將更新和改進網站內的其他部份。

關於節目製作

我們致力於在當前的福傳工作基礎上繼續發展,並在將來為您帶來更多優質的天主教節目。 我們將繼續為您帶來來自加拿大以及世界各地懷有希望和福音喜訊的故事,並且我們將繼續每天提供法語和英語的平日彌撒,以及其他禮儀和祈禱活動。

為什麼現在更新外觀?

自2003年成立以來,《鹽與光傳媒》便運用新媒體在這世代致力於傳揚福音的使命。這意味著我們需要跟上迅速變化的媒體環境的步伐,媒體環境正變得越來越數碼化,更方便和快捷。

就像我們的內容在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新鮮和現代化一樣,我們認為是時候作出更新,建立更現代感的外觀。

最後,我想向為此項目付出辛勤、耐心和奉獻的所有《鹽與光傳媒》員工表示謝意,同時,我也感謝您,我們的觀眾,對我們的持續關注和支持。全因為您,我們從過去17年至今仍能存在,並創作新節目和建立嶄新面貌。

 

余子偉 Alexander Du
《鹽與光傳媒》臨時行政總監

加拿大多倫多華人堂區為中國抗疫募捐

圖片:chinesemartyrs.archtoronto.org

據信德網報導,疫情爆發之後,牽動著海外神長教友的心。在北美,就有多倫多的華人神長教友的積極參與。當地時間2020年2月15至16日,多倫多總教區中華殉道聖人堂區在舉行的主日彌撒中,向大家宣布該堂區與進德公益攜手合作舉辦“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病毒大行動”,為中國抗疫募捐。這是加拿大首個華人堂區為此意向公開組織募捐。

該堂主任司鐸鄧建衛神父(安德神父)向信德網介紹,每一台主日彌撒中,他們都會向教友們說明這個愛心行動,邀請大家積極參與。堂區這樣向教友們介紹該項目:

進德公益基金會是中國天主教會非政府組織,長期從事賑災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現得到多倫多總教區批准,與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合辦「全球抗擊COVID-19肺炎病毒大行動」,攜手中國教會支援醫護人員搶救新冠肺炎病患及防治工作。籌得款項全數會經由多倫多總教區轉送中國進德公益基金會去購買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防護服。在此關鍵時刻,請教友慷慨幫助! 所有捐款皆有退稅。捐款支票抬頭請寫CMCC – Hebei Jinde. 所有捐助信封面請列明:Hebei Jinde。並請清楚埴寫「信封號碼/姓名地址」以便退稅。

新冠肺炎的爆發也影響了加拿大的華人堂區。凡是有咳嗽、感冒、發熱症狀和從兩岸三地春節探親回來的教友均被勸留在家中自我隔離,不要進堂。這導致這個北美最大的華人堂區當日參與彌撒的教友少了很多。不過,無論華人華僑教友還是加拿大本國教友在當日的主日彌撒中,一聽說是為中國抗擊疫情募捐,大家都紛紛奉獻愛心。根據堂區通訊報導,2月16日主日彌撒為主日定期奉獻募到7853加幣,為河北進德(中國抗疫)募到10,490加幣。

2月初,鄧神父在接到進德公益的第一封呼籲函,並了解了國內疫區的急需和全國天主教會的團結合作及聯合行動後,立即帶領教友們採購口罩和防護服,中華殉道聖人堂區的慈善機構騎士團和國語協進會會長陳鳳萍女士率先以個人名義捐獻了6000加幣(即人民幣31725.6元)。但是,在海外個人購買和運送醫療物品到中國遇到了一些限制和困難。 2月12日,鄧神父在收到進德公益的第二封呼籲函後,了解到還可以通過進德公益的海外合作夥伴(德國明愛)或各國當地教會合作捐獻,馬上就把呼籲函轉給了多倫多總教區。

鄧神父的助理Magdalen Cheung女士同時和多倫多總教區總務處及相關部門取得了聯繫,希望教區能夠批准該堂區為進德公益攜手海內外神長教友的賑災工作籌款,並通過教區和德國明愛轉給進德公益或在海外代購防疫物資。經過短暫的協商聯繫,多倫多時間2月14日(北京時間2月15日凌晨),多倫多總教區總務處主任James B. Milway先生與進德公益最終簽署了捐贈協議,詳細制定了捐助方案和項目執行的原則。該協議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唯一的意向就是希望將捐款專款專用,全部用於抗擊疫情。

鄧神父對信德網說:「在加拿大,政府鼓勵民間慈善機構做公益慈善事業,民眾捐款可以抵稅。由於公開募捐涉及到退稅免稅的問題,必須稅務部門批准之後方可進行。而要想得到稅務部門批准,首先需要獲得多倫多總教區的批准。雖然個人可以私下捐款,但無法扣稅。若想在堂區公開募捐,並在政府扣稅,就需要進德公益與多倫多總教區簽署一份捐贈協議,然後才能進行扣稅的募捐工作。」

鄧神父是加拿大首位為抗疫募捐的華人本堂司鐸。期間,經過鄧神父和Magdalen女士的多次協調,最終成功推動多倫多總教區與進德公益簽署了捐贈協議。

Magdalen 女士對信德網說:「進德公益所做的公益慈善工作都是為了有需要的人,我們大家一起以愛德行動來見證我們的信仰,為疫區的人們提供幫助,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我們樂意做的。大家都是中國人,理應患難與共,守望相助。」她更表示,將繼續與總教區進行聯絡協調,希望教區能夠號召更多堂區為中國抗疫募捐。

任該堂區主任司鐸已10年之久的鄧神父說:「我們堂區的華人教友們都心系祖國疫區的患者和醫護人員,也都願意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中國抗擊疫情。我會繼續推動多倫多總教區在全教區範圍內展開為中國募捐的工作。」

截止2月16日,該堂區總共為抗疫捐款16490加幣(折合人民幣87632.81元)。與此同時,在鄧神父和一批教友們的熱心參與下,該堂區已經採購到一批防疫物資,將陸續空運到國內。該堂區往前的主日籌款行動將繼續進行。

來源:天主教信德網

青年阿庫蒂斯和耶穌會格蘭德神父將被冊封為真福

CNS photo/courtesy Cause of Carlo Acutis

教宗方濟各於2月21日接見冊封聖人部部長貝丘樞機,批准該部會頒布法令,冊封卡洛‧阿庫蒂斯(Carlo Acutis)和耶穌會格蘭德(Rutilio Grande)神父為真福。另外兩位和格蘭德神父一同殉道的平信徒也將榮列真福品。

新真福阿庫蒂斯於1991年在英國倫敦出生,同年隨父母返回意大利。小阿庫蒂斯特別熱愛聖母和耶穌聖體,還建立了以信仰為主題的信息項目,開辦「聖體聖蹟」網站。他是一個普通的男孩,喜歡學習和踢足球,當過要理教員。他也是服務無家可歸者和窮人食堂的熱心義工。年僅15歲的阿庫蒂斯於2006年10月12日因患暴發性白血病在蒙紮(Monza)去世。2008年夏天他被列為可敬者。他的遺體保存在亞西西聖方濟各「脫衣朝聖地」。因他的轉禱,在2013年,一位患有嚴重消化系統疾病的巴西幼童得到康復。

冊封聖人部宣布,卡洛·阿庫蒂斯(Carlo Acutis)將於今年10月10日在亞西西聖方濟各大殿被冊封為真福。冊封大典在亞西西舉行,因為卡洛的遺體安葬於此。新真福的母親安東尼婭·薩爾扎諾(Antonia Salzano)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時表示,這則消息已傳遍全世界,她深感喜悅。卡洛愛慕基督,是福音的新一代傳播者,安東尼婭希望卡洛能「幫助我們成聖,就如天主所願意的那樣」。

卡洛的母親接著說:「當我們將卡洛被冊封為真福的消息分享出去時,我們接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話,有些是來自南美、美國和印度,他們願意來參與冊封禮儀。在當前的醫療衛生情況下,我認為不太可能接納所有人來參禮,但是10月份的冊封大典對那些向卡洛祈禱,以及效法他的榜樣的人而言是往前邁進的一步。」

至於對冊封真福的期盼,安東尼婭稱:「我們所關心的是,卡洛的榜樣能幫助很多年輕人和許多人在基督内重新發現信仰,尤其是發現聖體聖事的重要性,这聖事是卡洛靈修生活的關鍵。他以聖體聖事為其靈修的基礎,是其生命的核心,他稱聖體聖事是『通往天堂的高速公路』。」安東尼婭認為,這就是最根本的訊息:教會是上主賜予我們這些寶藏的分施者。

此外,卡洛也懂得善用新技術和傳播媒體。安東尼婭對此表示,卡洛被認為是電腦天才,但是他沒有利用這些工具來聊天或作為娛樂消遣等。相反地,那份對上主熱切的渴望以及渴慕認識耶穌促使他利用自己的才能,建立了與聖體聖事奇跡有關的網站,並設立了同一主題的虛擬展覽,使之傳播到世界各地,諸如整個印度和韓國。安東尼婭補充道,卡洛知道耶穌真實的臨在於聖體聖事中,但他也意識到人們需要援助來接近上主,尤其是明白聖體聖事的重要性。此外,很多青年有時會因對司鐸的厭惡和好感而受到影響,無法明白透過聖體和教會所能獲得的巨大價值。反之,卡洛在其生命中深深經歷了此事,成為真實的見證人。

安東尼婭還有另外兩名子女,她說:「他們是非常好的孩子,5歲的時候就每晚誦念玫瑰經,6歲時就初領聖體。他們也是天天去參加彌撒。我認為這是卡洛的一個恩寵。此外,他們還特別敬禮聖人。」

她最後說:「我認為,如果父母與孩子們時常提起歷代聖人的不尋常的典範,很多青少年會發現一些非凡的事物,有這些朋友在天上,他們能在具體生活中幫助他們。此外,聖人也能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人,讓他們知道克服自己的缺點並向前邁進是可能的。」

CNS photo/Octavio Duran

殉道者格蘭德神父是薩爾瓦多籍耶穌會士,他於1977年3月12日被幾位仇教者射殺,和他一同遇難的有兩位平信徒,一位是有10個孩子的父親索洛薩諾(Manuel Solorzano Solórzano)和16歲的少年萊穆斯(Nelson Rutilio Lemus)。格蘭德神父生前大力推動平信徒參與堂區生活,關心窮人和社會邊緣人士。他也譴責極權和獨裁政權的暴力行為。

冊封聖人部頒布的法令中也宣布將冊封兩位新聖人,他們是:於1752年在印度殉道的平信徒真福拉匝祿(Devasahayam Lazzaro)和意大利洛阿諾(Loano)的方濟各加布遣第三修女會創始人真福耶穌瑪利亞方濟加修女。方濟加修女於1844年出生在意大利卡爾馬尼奧拉(Carmagnola),1904年在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Montevideo)蒙主恩召。

另外,冊封聖人部承認3位神父和一位平信徒的英勇聖德,宣布他們為可敬者天主的忠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新冠病毒疫情蔓延,梵蒂岡推遲若干在密閉空間舉行的活動

CNS photo/Paul Haring

梵蒂岡

羅馬宗座傳信大學原訂於2020年2月25日下午舉辦新書發表會,介紹有關剛恆毅樞機的書籍,賓客雲集,包括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前任部長斐洛尼樞機及現任部長塔格萊樞機。然而,有鑒於新冠病毒疫情的警戒升級,這項活動將推遲舉行。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表示,這只是眾多同類型活動的其中一例。梵蒂岡「決定推遲原訂於未來幾天在密閉空間舉辦並且人潮眾多的活動」。這項決定並不涉及2月26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

除了這項決定以外,梵蒂岡也採取了其它衛生措施。首先便是設立醫護站,配置「一名護士和值班醫生,以便於當病患呈現新冠病毒症狀時,立即在衛生局的診間提供協助」。再者,梵蒂岡城國入城許可處均設置了「洗手設施」。

意大利主教團

意大利教會正在全力配合有關當局來遏止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意大利主教團為此發表公告,寫道:「面對新冠病毒的擴散、最初幾位患者病逝的消息,以及保護大眾健康、盡量控制感染風險的必要性,這幾天也為我們教會團體接連發出了多項有關的共同指南。作為意大利主教團領導團隊,我們通知眾人有義務全力配合國家和行政區的主管當局,以遏止傳染風險。」

意大利主教團指出,2月23日主日,教宗於巴里主持彌撒,在場眾人為新冠病毒疫情祈禱。同樣地,該國主教團神長也邀請全國信友每天為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屬祈禱,為在第一線應對這緊急危難的醫護人員祈禱,為防治決策的負責人員祈禱。主教團寫道:「我們善盡本分來減少慌亂和恐懼。慌亂和恐懼會造成毫無益處的封閉心態。此刻,我們要找回實事求是、信賴和希望的緣由,好能攜手應對當前的困境。」

米蘭教區

米蘭教區規定,聖堂依然開門,可是不會舉辦任何聚會,並取消原訂的所有活動;葬禮和婚禮可以如期舉行,但是僅有近親能參加。米蘭明愛會主任瓜爾澤蒂(Luciano Gualzetti)表示,該機構努力「陪伴並保護工作人員、志工和最脆弱的人」。因此,他們努力提供原有的各項服務,但採取了一切預防措施。舉例來說,在窮人食堂,他們避免讓用餐者聚集在同一個房間;夜間接待中心仍然開放,以免無家可歸者露宿街頭、到處遊蕩;在聆聽中心方面,避免開放等候室,改為預約服務,竭力陪伴及關懷有需要的人。

意大利北部教區

意大利北部多個教區也提高警覺。威尼斯和帕維亞教區暫停彌撒,直到3月1日為止;都靈教區從2月24日至3月1日暫停彌撒以外的團體牧靈活動。皮亞琴察和摩德納教區則是幾乎全面暫停彌撒。

皮亞琴察教區主教安布羅西奧(Gianni Ambrosio)向病患表達關懷,並邀請眾人為他們祈禱。安布羅西奧主教對信眾說:「首先,不要害怕,不要驚慌失措。再者,要依靠病人之痊聖母瑪利亞,因為我們需要相信她的轉禱。祈禱的力量能協助我們度過難關。千萬別被擊垮。我要引用教宗的一句話:我們不能讓希望被奪走;我們格外需要祈禱,因為祈禱也能幫助我們不覺得孤獨或是遭到遺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2020年四旬期文告

CNS photo/Stefano Rellandini, Reuters

教宗方濟各
2020 年四旬期文告

「我們如今代基督請求你們:與天主和好吧!」(格後五 20)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今年上主再次賜給我們一段恩寵的時期,好能以煥然一新的心來作準備,慶祝耶穌死亡與復活的偉大奧蹟,而耶穌的死亡與復活正是個人及團體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基石。我們必須在心神上不斷地回到此一奧蹟,因為只要我們向它的精神力量開放自己,並自由慷慨地回應,那麼,它就會在我們內持續產生果效。

1. 以逾越奧蹟為悔改的基礎

基督信仰的喜樂從聆聽並接受耶穌死亡和復活的喜訊流露出來。此一初傳(kerygma)綜合了一個愛的奧祕:這愛「如此真實,如此真誠,如此實在,並邀請我們與祂建立真誠的關係,與祂進入可結出果實的交談」(《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117)。凡相信這訊息的人,就不會接受「人生是自己的,任由我們隨己意度過」此一不實謊言。其實生命是出自天主父的愛,因祂渴望賜給我們豐富的生命而來(參閱:若十10)。如果我們聽從「謊言之父」(若八44)的誘惑,我們就會捲入荒謬的漩渦,並體驗到人間地獄,身受其害,如同有許多令人難過的個人和團體的悲劇為證。

在2020年四旬期,我想與每一位基督徒分享我在《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中給年輕人的一番話:「你要瞻仰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所伸開的雙臂,讓自己一再得救。當你辦告解時,你要堅信祂的慈悲,這慈悲會免除你的罪責。你要瞻仰祂出於慈愛所傾流的聖血,讓祂的聖血淨化你。這樣,你總能重獲新生」(第123號)。耶穌的逾越不是過去的事件;反而因聖神的大能永存不滅,使我們以信德能在受苦的人身上看見和觸摸到基督的血肉。

2. 悔改的急迫性

天主的慈悲藉著逾越奧蹟賜給了我們,深入默想逾越奧蹟是一件具有意義的好事。確實,只有在與那「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迦二20)的被釘且復活的主「面對面」的關係中,在朋友之間真心的對談中,才能體驗到天主的仁慈。這就是在四旬期內,祈禱是那麼重要的原因。祈禱不僅是一項任務,祈禱更是為表達我們需要回應天主的愛,這愛時時引領和支持著我們。基督信徒祈禱,是因為雖然自知不配,卻仍然被愛。祈禱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但在天主眼中,真正事關重要的是,我們的祈禱深入我們的內心並除去我們的心硬,使我們更全然歸向天主和祂的旨意。

那麼,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願我們讓自己被引領,就像以色列人被引入荒野(參閱:歐二14),為使我們至少能聽見我們淨配的聲音,並讓它在內心更深處迴響。我們越充分與祂的聖言契合,我們就越能體驗到祂無條件所賜給的慈恩。我們不要一時糊塗而錯過這恩寵的時期,以為我們可以掌控自己歸向祂的時間和方式。

3. 天主急切要與祂的子女交談

天主為了我們的悔改,又一次賜給我們一段恩寵的時期,我們絕對不能把這事實視為理所當然的。這新的時機應在我們內激起感恩的心,把我們從怠惰的精神中喚醒。雖然,在我們的人生、在教會和在世界上,悲劇性的惡事有時候發生,但這改變我們人生途徑的機會,卻表達了天主不變的決心──不中斷與我們的救恩對話。被釘的耶穌從沒有犯過罪,卻替我們被定罪(參閱:格後五21),天父拯救我們的決心,使祂讓祂的聖子背負我們罪的重擔,因此,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話來說,就是「天主相反自己」(《天主是愛》,12)。因為天主也愛祂的仇敵。(參閱:瑪五43~48)

天主希望透過祂愛子的逾越奧蹟與我們每一個人建立的對話,並不是空洞的閒聊,如同古時的雅典居民那樣,他們「只是談論或探聽一些新奇的事」(宗十七21)。這樣的閒聊是源於空洞和膚淺的好奇心,表現出每一時代的俗氣;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它也會是由於濫用媒體而所造成的。

4. 要與人分享財富,而並非保留給自己

把復活奧蹟作為我們生活的中心,意思是在戰爭、各種打擊生命的行為─從未出生的胎兒到老年人─以及各種形式暴力的受害者身上看到被釘基督的創傷。這些創傷都呈現於環境災害、在不平均分配的世界物資,各種形式的販賣人口,以及肆無忌憚地追求財富,那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偶像崇拜。

今天必須向各位善心的男女人士作出呼籲,懇請他們賙濟窮人,把自己的財物分施給最有需要的人,藉此作出個人的貢獻,為造就更美好的世界。愛德的施與讓我們更具有人性,囤積財物卻讓我們更失去人性,將自己關在自私自利的牢獄裡。我們有能力,也必須更深入地考慮到我們經濟生活的結構面。因此在這四旬期中,我會於3月26~28日在亞西西與青年經濟學家、企業家和創革者召開一次會議,目標是要塑造一個更富於正義、更有包容心的經濟環境。教會的訓導權多次提及,政治生活代表著一種卓越的愛德形式(參閱:庇護十一世,〈對義大利天主教大學聯盟致詞〉,1927年12月18日)。對於經濟生活而言,也是如此,同樣可以藉由福音與真福八端的精神來達成。

我祈求至聖聖母為我們轉禱,讓四旬期能開啟我們的心,聽見天主要我們與祂和好的呼聲,定睛注視逾越奧蹟,並轉向與祂開放及誠懇的交談。這樣,我們會成為基督要求祂的門徒所成為的:地上的鹽、世上的光。(參閱:瑪五13~14)

方濟各
發自羅馬 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19年10月7日──玫瑰聖母紀念日
(臺灣明愛會 恭譯)

來源: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

下載PDF文件檔

守大小齋的意義及規則

方舟團體推動調查,揭露其創始人溫立光的侵犯行徑

CNS photo/courtesy Jean Vanier Association

方舟團體國際聯盟於2022年2月22日致函世界各地方舟團體的成員,公布了該聯盟委託給外部獨立機構調查的結果。這些調查尤其立基於有關該團體創始人溫立光(Jean Vanier,又名瓦尼埃)的證詞,以及溫立光與他的神師、道明會士菲利普(Thomas Philippe)神父的關係。方舟團體的宗旨是照顧脆弱和殘疾的人,其創始人溫立光於2019年辭世。

2014年起,多名遭到菲利普神父性侵犯的婦女把她們的證詞呈交給方舟團體的領袖。方舟團體遂展開調查,從而揭露了溫立光的侵犯行徑。方舟團體的信函指出,「在調查期間,接獲了六名非殘疾成年婦女的證詞,涉及1970年至2005年的案情。根據這些真誠且一致的證詞,溫立光跟她們有性關係,而且普遍發生在靈修陪伴的環境中」。

這份信函表明,上述行徑揭發了瓦尼埃對這些婦女的心理和精神控制,以及瓦尼埃跟隨了菲利普神父某些偏差的理論和行為。信函寫道:「我們對這些發現感到不安,毫無保留地譴責這些行徑。」這些行徑「與溫立光生前支持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不符合尊重及人的完整性這些基本規則,違背我們團體的基本原則」。

方舟團體領袖表示:「我們明白,這消息將在我們許多人之間、在方舟團體內外引發混亂和痛苦……這正是因為溫立光啟發了世界各地許多的人。儘管他一生無疑行了莫大的善,但是我們必會對他和對我們的根源多少有所改觀。」方舟團體國際聯盟要求世界各地154個團體成為安全的場所,讓所有成員都能平安地成長。

此外,法國主教團常務委員會也於2月22日發表聲明。該國神長獲悉本次調查的結果後,感到「既驚訝又悲痛」,並感謝這些受害者有勇氣說出「自身的遭遇」。法國主教也重申「他們對方舟團體的信任」;在方舟團體內,殘疾人士和照護人員活出「真正互敬互助的關係」。

法國主教團也指明,本次調查的結果出爐後,「並未顯示出殘疾人士」遭到溫立光侵犯的「跡象」。法國主教團將與法國男女修會聯會、道明會法國會省,以及聖若望兄弟會「繼續進行必要的工作,以釐清菲利普神父的情況」。菲利普神父於1993年過世,目前已知他對1956年的多起侵犯案件負有責任:對他的譴責早已被人逐漸淡忘或忽視。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梵外長70年來首次會晤

圖片:梵蒂岡新聞網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導,2020年2月14日,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間隙,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Archbishop Paul Richard Gallagher)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舉行了會談。這是70年來未有過的一次官方會晤。

聖座國務院發表公告稱:「會談是在親切的氣氛中進行的,回顧了雙方往來隨著時間取得的積極進展。會談中尤其強調了2018年9月22日簽署的關於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的重要性,同時重申繼續進行雙邊機構對話的願望,以此促進天主教會的生活和中國人民的福祉。此外,為戰勝冠狀病毒疫情正在進行的努力,以及對受災人民的聲援受到了讚賞。」

最後,雙方祝願「加強國際合作,好在世界上促進文明相處與和平,且就跨文化對話和人權問題交換了看法」。

關於冠狀病毒疫情,教宗方濟各在2月12日的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表達了他的關懷,呼籲在場信衆為遭受如此殘忍疾病折磨的中國弟兄姐妹祈禱。願儘快找到治癒的方法。

此外,據天主教信德網報導,加拉加格爾總主教表示,在中方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我代表教宗方濟各和國務卿轉達教廷對中方的敬意和支持,相信中方有智慧和勇氣早日戰勝疫情。教宗方濟各熟悉中國和雙方的交往,2018年雙方簽署的《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十分重要,有利於促進天主教徒和中國人民的福祉,惠及世界和平。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首先對加拉格爾總主教轉達教廷的慰問表示感謝。王毅表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當前疫情已得到有效管控。中國是有著5000年文明的大國,歷史上經歷過各種大風大浪的考驗,這場疫情同樣阻止不了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步伐。相信梵方會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國際社會以客觀、理性、科學態度,支持和配合中方抗擊疫情的努力,共同維護世界衛生安全。

王毅說,方濟各教宗多次公開表達對中國的熱愛和祝福。今天是中梵外長首次舉行會晤,這是一段時間以來中梵交往的繼續,也將為今後雙方的往來開啟更大的空間。雙方簽署的《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是富有開創性的實踐,取得了積極成果。中方願與梵方進一步增進理解,積累互信,使雙方積極互動的勢頭不斷向前發展。

雙方在會見中還一致認為,應著眼大局,共同推動不同文明互尊互鑑,共創和平世界。

教宗:成為基督徒,意味著接受耶穌的道路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2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著重省思了當天福音中耶穌問門徒的問題,“人們說我是誰?”,“你們說我是誰呢?”(谷八27-33)。教宗說,福音為我們指出三個步驟來了解耶穌是誰,即認識、宣認,以及接受天主為祂所選擇的道路。

關於認識耶穌,教宗說,“在我們所有人讀福音、帶孩子們去上要理課和帶他們去參與彌撒時,就是在力圖認識耶穌”。這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宣認耶穌。教宗接著表示,“光靠我們自己無法做到這一點。我們只有因著天主的德能、聖神的力量才能宣認耶穌,稱耶穌是主。沒有聖神我們無法宣認耶穌。因此,基督徒團體該當始終尋求聖神的力量,去宣認耶穌是主,是天主子”。

教宗隨後問道,耶穌生命的目的是什麽呢?祂為何來到世界上?回答這個問題,意味著在認識祂的道路上邁出第三步。教宗提醒說,耶穌開始教訓祂的門徒,說自己必須受許多苦,被殺害,但第三天以後必要復活。

“宣認耶穌就是宣認祂的死亡和復活。只說‘祢是主’,就停在那裡,這不是宣認。‘祢是為我們而來,祢是為我而死。祢復活了。祢給予我們生命,祢許諾派遣聖神來引領我們’。宣認耶穌意味著接受天主為祂揀選的道路,即遭受屈辱的道路。保祿宗徒在《致斐理伯人書》中寫道,‘天主派遣自己的兒子來,祂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教宗說,“如果我們不接受耶穌的道路、祂為救贖人類而選擇的屈辱的道路,我們不僅不是基督徒,還堪受耶穌向伯多祿所說的那句話:‘撒殫,退到我後面去!’”

教宗指出,撒殫清楚知道耶穌是天主子,但是耶穌拒絕牠的“宣認”。在伯多祿拒絕耶穌選擇的道路時,撒殫使伯多祿遠離耶穌。教宗重申,“宣認耶穌意味著接受謙卑和屈辱的道路。當教會不遵循這條道路時,她會犯錯,成為世俗的教會”。

最後,教宗籲請信徒“向上主祈求恩寵,做言行一致的基督徒,跟隨耶穌所走的道路,甚至遭受屈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溫良讓我們贏得弟兄的心

2020年2月1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解釋「真福八端」中關於「溫良」的含義。教宗說:「『溫良』的含義在於溫和、順從、謙讓,以及不施暴力。溫良表現在發生衝突的時刻,因為“任何人在平靜的時候都會顯得溫良。」

教宗指出:「耶穌在受難時保持順從的態度,祂正是『溫良』的典範。不過,『溫良』一詞在《聖經》中也指沒有土地擁有權的人,而在真福八端中卻說溫良的人要承受土地。事實上,耶穌說『溫良的人是有福的』,這是引用了《聖詠》第37篇的聖訓:『你應控制憤恨,消除怒火,不要動怒,免得再犯罪過。因為作惡犯罪的人必被剷除;唯有仰望上主的人繼承樂土。』(37:8-9)」

教宗對此表明:「《聖詠》中的這句話在溫良與擁有土地之間建立了關係。溫良與土地似乎互不相容,因為人們經常為擁有土地而彼此交戰。然而,溫良者擁有土地所依靠的不是征服,而是繼承。那樂土是對天主子民的一個許諾和一份恩典,它成了比一塊單純領地還要大許多的某種事物的標記。這塊『樂土』就是天國,就是我們要奔往的樂土,是我們應走向的新天新地。」

「然而,溫良的人並不是懦夫,也不是一種設法迴避問題的人。」教宗繼續解釋說:「溫良的人並不是凡是遷就,而是學會去有力捍衛另一塊土地的基督的門徒。基督捍衛祂的和平、捍衛祂與天主的關係、捍衛祂的恩典,即天主的恩典;基督守護仁慈、友愛、信任和希望。溫良的人也應是仁慈、友愛、信任和懷抱希望的人。」

接著,教宗談到憤怒的罪。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在某些時刻發怒的經驗,我們該捫心自問多少事物因著我們的憤怒而被摧毀或喪失。發怒的時刻能摧毀許多事物;我們失去控制,不考慮真正重要的是什麽,這樣能毀壞與弟兄的關係,有時甚至無法挽回。由於憤怒,許多弟兄姐妹彼此不再説話,關係變得疏遠。憤怒與溫良截然相反,溫良將人聚攏,憤怒則使人分裂。溫良能贏得人心,挽回友情和許多其它事物,因為這樣的人雖然發怒,而後卻能冷靜下來,重新思考並恢復自己的常態,如此就能以溫良來重建自己。」

教宗最後總結道:「要以溫良贏得的土地乃是幫助弟兄得救,就如《瑪竇福音》所說的那樣:『如果他聽從了你,你便賺得了你的兄弟』(十八15)。因此,沒有比贏得別人的心更美的土地,沒有比賺得與兄弟和好更寶貴的樂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天主要求我們有一顆開放和充滿憐憫的心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二 彌撒

集禱經

天主,你樂於住在正直誠樸的人心中。求你賞賜我們恩寵,助佑我們為人處世正直誠樸,使我們的心靈真能成為你所喜愛的居所。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天主不會誘惑人。)
恭讀雅各伯書 1:12-18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既經得起考驗,必能得到主向愛他的人,所預許的生命之冠。人受誘惑,不可說:「我為天主所誘惑」,因為天主不會為惡事所誘惑,他也不誘惑人。每個人受誘惑,都是為自己的私慾所勾引,所餌誘;然後,私欲懷孕,便產生罪惡;罪惡完成之後,遂生出死亡來。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切不要錯誤!一切美好的贈與,一切完善的恩賜,都是從上,從光明之父降下來的,在他內沒有變化或轉動的陰影。他自願用真理之言生了我們,為使我們成為他所造之物中的初果。

福音(你們應當提防法利塞人和黑落德的酵母。)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8:14-21

那時候,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當我曾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瞭解嗎?」

2020年2月18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他在彌撒講道中邀請信衆不忘救恩,這恩寵使我們的心保持真誠和仁慈。當天的《福音》講述門徒們沒有帶足夠的餅就同耶穌上了船,隨後便開始為這件事擔心,「他們彼此議論,因為沒有餅了」(谷八16)。

耶穌察覺到,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當我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谷八17-19)。

教宗從《福音》的這個場景為起點,解釋在門徒們「遲鈍的心」與上主「憐憫的心」之間的不同。

教宗表示:「上主憐憫的心表達了祂的意願。上主的意願乃是憐憫,祂說:『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瑪九13)。沒有憐憫的心是偶像崇拜的心、自滿自足的心,在利己主義的支撐下前行,唯獨依靠意識形態才顯得强壯。在耶穌的時代有四類意識形態主義者:法利塞人、撒杜塞人、厄色尼人和熱誠黨人。這四類人以冷酷的心去推行一種相反天主旨意的計劃,不給天主的計劃留空間,也沒有施予憐憫的餘地。」

教宗說:「有一劑良藥能醫治心硬,那就是記憶。在當天的《福音》和《聖經》的許多章節中都屢次提到記憶的救贖大能,這是我們該當懇求的一份恩寵,因為它使我們的心保持開放和忠誠。」

「當我們的心變得遲鈍,變得冷酷時,我們就會失去記憶……。我們會忘記救贖的恩寵,忘記白白賜予的恩典。冷酷的心帶來爭吵,帶來戰爭、自私和對弟兄的摧毀,因為它缺乏憐憫。最大的救恩訊息在於天主憐憫了我們。《福音》中屢次記載,當耶穌看到一個人、一種痛苦的境況“就動了憐憫的心”。耶穌正是天父憐憫的體現;耶穌對各種鐵石的心無疑是『一記耳光』。」

「因此,我們應祈求恩寵,讓我們有一顆非意識形態化的心,面對世界上發生的不幸切莫遲鈍,而應持有開放和憐憫之心,因為在審判的那一天,我們將憑著這些受到審判,而非我們的理念或我們的意識形態。《福音》中寫道:『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我悲傷的時候,你們來安慰了我』(參:瑪廿五35-36)。這就是憐憫,這就是使我們不變得心硬。謙卑以及攸關我們的根基及救恩的記憶將幫助我們保持憐憫的心。」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讓心靈變得遲鈍的因素。我們要牢記,正如我們在《集禱經》中所祈求的那樣,讓上主賞賜我們一顆正直誠樸的心,使我們的心靈成為祂的居所。上主只居住在如同祂那樣的心靈中:那就是憐憫的心、同情的心和開放的心。願上主賜予我們這份恩寵。」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