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祈禱是在戰爭恐懼中撒播和平種子的沃土

圖片:vatican.va

「祈禱是在戰爭恐懼中撒播和平種子的沃土。」

2022年3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講授完要理後,以這席話慰問此刻正在炮彈和恐懼中受苦和逃亡的烏克蘭人民,有些人不幸失去生命。今年3月2日的聖灰瞻禮也是為烏克蘭守齋和祈禱的日子,世界各地的信友關心這些邁上逃難之路的弟兄姊妹,懇求上主結束戰爭。與此同時,也有許多人伸出援手,協助難民。

在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特別在問候講波蘭語的信友時,說道:「你們最先給予烏克蘭支持,向逃離戰亂的烏克蘭人敞開你們的邊界、心扉和家門。你們正慷慨地提供給他們一切所需,讓他們能體面地生活,儘管現在局勢如此悲慘。」

教宗指出,他當天的波蘭語問候詞正是由一名烏克蘭方濟會會士所宣讀的。這名烏克蘭會士的雙親目前躲藏在地下室,在基輔附近的地方躲避炸彈,但是這名會士人在羅馬。教宗說:「藉著陪伴他,我們也陪伴所有正在遭受轟炸之苦的人民、他年邁的雙親和許多躲在地下室避難的長輩。讓我們心中掛念著這些人。」

圖片:vatican.va

教宗當天問候出席公開接見的信眾時,多次提到「四旬期」與「和平」這兩個詞。

在問候講法語的信眾時,教宗表示:「我們要以祈禱和守齋為烏克蘭懇求和平,同時也謹記世界和平總是始於我們的個人皈依和跟隨基督。」

在問候講英語的信眾時,教宗說:「我給大家的祝福是,願在今天為烏克蘭和平的祈禱和守齋中開始的四旬期旅途,能引領我們懷著一顆因聖神恩寵而煥然一新的潔淨心靈,走向逾越奧跡的喜樂。」

面對講德語的信友,教宗問候他們說:「讓我們秉持痛悔與祈禱的精神開始今年的四旬期,懇求天主仁慈善待我們,以及全世界得享和平。」

在問候講葡萄牙語的信眾時,教宗敦促他們熱切懇求上主賜下「和平之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

夏主教金句INBOX:3月2日聖灰禮儀日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聖經金句是:「你們應撕裂的,是你們的心,而不是你們的衣服。 」(岳厄爾先知書 2:13)今天是聖灰禮儀,亦是四旬期開始。以往,很多兄弟姊妹都在這天積極、熱烈地領聖灰。當我錄製這段錄音時,並未清楚今年領聖灰安排,但是,香港的疫情很嚴重,或者希望我們能夠實體回到聖堂領受聖灰⋯⋯但是,即使我們未能夠領受聖灰,不代表四旬期沒有開始!

正如聖經金句所說:「我們應撕裂的是我們的心,而不是衣服。」我們要重視的,不是外表,而是我們的內心。有時會看到一些兄弟姊妹,積極地去領聖灰,甚至多於領聖體。有些人平時不會回聖堂領聖體的,這一天卻會去領聖灰。有些兄弟姊妹人亦會細心地計較,聖灰應該撒在頭上、還是塗抹在額頭上,畫個十字?他們又會思考,那畫在額頭上的十字,是否該要保留一整日呢?不要抹面和清潔,要讓其他人看見,好能為信仰作證。

當然,作證是事,但是,是不是真的需要刻意這樣做呢?其實是不需要的。因為:「應該撕裂的,是心而不是衣服」,我們不需要刻意將行動做給別人看。《岳厄爾先知書》所寫的這封書信,內容很簡短,他書寫的起因,是以色列人遭受了很嚴重的蝗蟲之災。蝗蟲專吃掉農作物,以致他們收成大減,還要擔心將來的日子不夠食物,因此,當時人民感到十分痛苦。正如老人家常說「不見棺材不流眼淚」、「見過鬼才怕黑」,於是,岳厄爾先知便對以色列民說:「因為你們沒有順從天主的旨意,沒有聽他的說話,去照顧貧窮的人和孤兒寡婦,亦沒有按正義生活。因此,天主藉這個災難來提醒你們,要悔改,要全心歸向天主。」

各位兄弟姊妹,我們不需要等蝗蟲的出現才覺醒啊!四旬期特別提醒我們,需要靈修,要好好親近天主,好讓我們能準備自己,迎接基督,與基督一起死而復活!

再一次讓我們記起:

「你們應撕裂的,是你們的心,而不是你們的衣服。 」
(岳厄爾先知書 2:13)

【 夏主教金句 INBOX 】每天聆聽、默想聖經金句!
Youtube: http://bit.ly/BishopHaVerses
IG: @youthboilingpoint
MeWe: https://mewe.com/p/%E6%B2%B8%E9%BB%9E
ApplePodcasts: https://apple.co/3ej1HDS
Spotify: https://bit.ly/DayDayBiteSpotify
PodcastAddict: https://podcastaddict.com/podcast/3013454

製作:《沸點》 天主教香港教區青年網上平台

進教之佑驛站:聖灰禮儀日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竇福音 6:1-6,16-1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應當心,不要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為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你們在天父之前,就沒有賞報了。所以,當你施捨時,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樣,為受人們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到了他們的賞報。當你施捨時,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當你祈禱時,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樣,愛在會堂及十字街頭立著祈禱,為顯示給人;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到了他們的賞報。至於你,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幾時你們禁食,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樣,面帶愁容;因為他們苦喪著臉,是為叫人看出他們禁食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到了他們的賞報。至於你,當你禁食時,要用油抹你的頭,洗你的臉,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來,但叫你那在暗中之父看見;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

反省

《天父的鑑定標準》

今天瑪竇福音記載天父對人悔改皈依的標準,並不完全與人所想所要求的一樣。原來在祈禱、齋戒、克己和愛德工作,應該是從心出發,而天父不需要在人前見到表現讚口不絕,藉此表揚而授予勳章之類。

在祈禱時不用矯揉造作,相反地要和天父「密斟」。在齋戒沐浴時不要愁眉蹙額,哭喪著臉,反而要歡欣鼓舞、喜逐顏開才是。在克己苦身中不用吝惜,大方得體,「左手不知右手行事」,甚至大吹大擂。最後,在愛德工作上不用叫人家見到特色出色,然而暗地裏卻做到有意義和有價值。

「時期已滿,天國臨近,人應悔改,宣傳福音」的真義,是要求普世基督徒今日面對這個大時代的轉變,更應真正在頭上撒灰,洗心革面,並向天父為世人負荊請罪,求主愛憐。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四旬期:聖灰日家庭祈禱禮

【鹽與光傳媒資訊】為鼓勵家庭能一起在四旬期內以祈禱丶齋戒補贖及愛德善工作來記念主耶穌基督的苦難,準備復活節的來臨,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特意為大家帶來「聖灰日家庭祈禱禮」,希望家人能聚集一起,在這四十天一齊誦讀及默想聖言,也為敎會丶世界及我們的需要向天主獻上懇求。

做法非常簡單,由聖灰日起至復活主日,家長選擇家中某處為祈禱角,於該處放置一本聖經丶十字架及一支臘燭。當家人相聚祈禱時, 可點蠟燭,然後誦讀及默想「家庭祈禱禮」的經文。

歡迎下載及廣傳

聖灰日家庭祈禱禮【繁體】

圣灰日家庭祈祷礼【簡体】

讓我們彼此代禱,
特別為有需要的人及世界和平祈禱。

 

經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

《苦路聖地》苦路善工小冊子

伴爾朝」是一個香港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轄下的信仰團體,由2019九年以色列朝聖團中的六位青年所創立。此團體於2019年10月1日(青年主保 — 聖女小德肋撒的曕禮)成立。目的是為賦予青年人更多機會參與朝聖,並互相分享,從而領會「一日朝聖,終身朝聖」的精神。

伴爾朝在成立一週年的時候,向大家出版《玫瑰聖地》玫瑰經小冊子,其反應相當熱烈,編者在此向各位深表謝意。雖然伴爾朝的成員往聖地朝聖至今已兩年有多,但該次旅程為我們仍歷歷在目。因此更希望透過伴爾朝,將這一份朝聖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按此下載《苦路聖地》網上版本

為幫助大家默想基督的苦路,伴爾朝於2021年四旬期為大家出版《苦路聖地》苦路善工小冊子。相似《玫瑰聖地》,《苦路聖地》為大家提供了伴爾朝成立之初往 Via Dolorosa 朝聖時所拍攝的照片及一些有關苦路十四處的介紹,好使大家能在默想基督苦路的時候如臨其境,而且更深入地認識苦路。這條苦路或許與許多藝術作品不一樣,但卻比一切的想像都更真實。

因著我們對天主的信德和信仰上的默想,Via Dolorosa 由一條世俗人眼中的普通市集街道,昇華成為救主完成天主救恩計劃的道路。願各位能夠如伴爾朝的格言一樣 “in omnibus viis tuis cogita illum“ 在一切行徑上思量祂,並且認清上主所預備給我們的成聖道路。

痛苦聖母,為我等祈。

按此收看網上朝聖
默觀耶路撒冷的苦路

閱覽鹽與光四旬期資訊

中國北京總教區李山總主教四旬期牧函:《以祈禱、齋戒、愛德善度四旬期》

四旬期牧函

《以祈禱、齋戒、愛德善度四旬期》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

四旬期既是為複活節做準備的時期,也是整個教會與候洗者一起懺悔、更新、慕道的時期。請大家珍惜這段日子,善用各種祈禱方法與熱心善工,努力踐行愛德、活出信仰精神、展示基督面容。耶穌在曠野四十天的禁食、祈禱、抵抗魔誘是所有基督徒善度四旬期的典範。今年是北京教區的聖子年,讓我們在四旬期內以耶穌的言行為準則,藉著祈禱、齋戒、施捨與愛德來改善與天主、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參《天主教教理》1434條),妥當準備身心靈,以飽滿的熱誠和信德,迎接逾越慶節的來臨。

祈禱

耶穌是一位祈禱的人。祂常常祈禱,尤其是在做重大決定之前,比如,耶穌在公開傳教時的祈禱(路3:21),耶穌在揀選十二位宗徒之前的徹夜祈禱(參路6:12-13),耶穌在受難前夕面對即將來臨的苦難所做的三次祈禱(瑪26:36-43)。在祈禱中,祂內心憂悶、血汗並流,但天父給予祂力量,使祂勇敢地接受十字架的苦難,為拯救大眾做了犧牲。當下疫情依舊全球肆虐,工作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們更需要信仰的力量,去面對現實,做出相應的調整。我特別渴望讀聖經、念玫瑰經、拜苦路(苦路善工)等在家庭與團體中得到更大的普及與推廣。

聖言誦讀/偕主讀經(Lectio Divina)是讀聖經的傳統方法。請大家在生活中為天主的聖言騰出空間,拿出時間。 「每天誦讀一兩節聖經。讓我們從福音開始,讓翻開的聖經常常擺放在家裡的桌子上,把聖經隨手放在口袋裡,隨時在手機上誦讀聖言,讓聖言每天滋養我們」(參教宗方濟各2020年聖言主日講道)。在誦讀或默想一段聖經時,透過以下問題的帶領會對我們有所幫助:主,這段經文對我說了什麼?對我有什麼啟迪與感動?給我帶來什麼喜訊?為回應祢的話,我應在哪些方面做出具體的改變?最後,我們把聖言誦讀過程中聽到的天主的聲音與旨意,實踐在每日生活中(參《上主的話》87號及《福音的喜樂》153號)。

玫瑰經本質上是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祈禱,好使「在敬禮聖母時,也認識、愛慕、光榮基督,並遵行祂的誡命」(《教會憲章》66號)。通過誦念和默想玫瑰經,我們與聖母瑪利亞一起紀念基督的奧跡,「從瑪利亞認識基督,與瑪利亞一起肖似基督,同瑪利亞一起懇求基督,和瑪利亞一起宣講基督」(《童貞瑪利亞玫瑰經》13-17號)。面對飽受疫情影響的現狀,我鼓勵教友們保持與家人一起祈禱念經的好習慣,銘記「祈禱之家,保持合一」(參《愛的喜樂》227號)。

拜苦路(苦路善工)是聖教會的古老傳統。基督的十字架改變了人類痛苦與磨難的意義。我們務必記得從復活的視角去看待危機、窘迫、災禍等。天主是與我們同悲共苦的天主,耶穌基督始終臨在,我們並不孤單。在罪惡與死亡的權勢下,天主的救援依舊存在。通過拜苦路及默想耶穌受難的情景,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經驗耶穌的苦難,更好地面對與跨越生命中的考驗與挑戰。

齋戒

祈禱強調人與天主的關係,愛德強調人與他人的關係,齋戒則強調人與自己的關係。我們之所以會犯罪得罪天主,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私慾偏情。不好的慾望不僅會讓人內心煩躁,還會消磨人的意志,甚至會讓人在罪惡面前變得越發欲罷不能。壁立千刃,無欲則剛。教會強調齋戒的目的就是讓我們以禁食迎接飢餓的挑戰,通過管控食慾的方式,引申為抑制精神層面的私慾與貪婪,由此來獲得天主的力量,對抗罪惡和魔鬼的誘惑,從而在信仰旅途上逐漸相似保祿宗徒所說的:「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2:20)。

齋戒源於聖經傳統。早在舊約時代,以色列人就藉齋戒表達悔改和補贖。當約納先知向尼尼微人宣講悔改時,他們從大到小立刻身披苦衣、坐於灰土、禁食祈禱,於是懲罰得以免除(參約3:5-10)。在新約中,耶穌禁食四十天之久,就在祂飢渴難耐之時,仍能三退魔誘(參路4:1-12),足可見禁食讓祂獲得了力量。難怪門徒們不能驅逐魔鬼時,耶穌教導他們說:「這類魔鬼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瑪17:21)。

耶穌為我們立了表率,指明齋戒是一個獲得力量的途徑。那麼,我們為善度四旬期該怎樣齋戒,與基督一同在復活節經歷出死入生的逾越?齋戒分為大齋和小齋。

《教會法典》(1250-1252條)規定:「普世教會的補贖日期和時間為全年的每周星期五及四旬期。全年每周星期五應守小齋,不食肉類,或主教團所規定的其它食物,但每週五遇到節日不在此限;聖灰禮儀星期三及主耶穌基督苦難日星期五則應守大齋及小齋。凡滿十四歲者應遵守小齋法;凡成年人而未到六十歲者應遵守大齋法。」

除了滿全《教會法典》的要求外,我們還要注重齋戒精神的實踐。無論大齋還是小齋,重點並不在於可以吃什麼,或不能吃什麼,而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慾偏情,不淪為罪惡的奴隸。隨著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及生活理念的改變,很多人出於養生的考量,已經改吃素食,這難道說明他們在天天守齋嗎?今天,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理解和遵守齋戒,比如:守嘴巴的齋,守眼睛的齋,守耳朵的齋,守網絡的齋,守壞情緒與負能量的齋等。 《論語》也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願我們透過齋戒,在內心給天主留有更多的空間,讓基督的恩寵和力量充滿我們,進而能夠管控私慾、戒避罪惡、篤行愛德。

愛德

耶穌對祂的門徒說:「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13:34)。祂還教導我們:「當愛你們的仇人,善待他們」(路6:35)。愛德行為貫穿了耶穌的整個傳教生涯,祂常常驅逐魔鬼、治愈病人、安慰憂苦、創造希望、給予生命等。然而,最大的愛便是藉著十字架上的犧牲所彰顯出來的,因為祂說:「人若為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參若15:13)。耶穌願意把我們每一位當作朋友,正如保祿宗徒所說:「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這證明了天主怎樣愛了我們」(羅5:8)。

愛德是基督徒的標記。主說:「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耶穌的言行時刻提醒我們,力所能及地關注弱勢群體、看望孤寡老人、幫助受疫情影響而生活窘迫的家庭。具體的愛德行為使我們更加彰顯基督徒的品質。在此,讓我們重溫宗座通諭關於基督徒愛德的訓導:「如果在我的生活中,完全疏於關懷別人,只願意做一個『虔誠』的人,滿全我的『宗教責任』,那麼連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也會枯乾。這種關係僅僅是‘正確’的,但是沒有愛」(《天主是愛》18號)。

寬恕是愛德的體現,更是十字架上耶穌的邀請。在十字架上,耶穌接納了悔改的右盜,寬恕了鞭打祂、嘲笑祂、釘死祂的人。在這四旬期內,願每一位基督徒能夠寬恕那些傷害我們的人,甚至是仇人,因為仇恨會讓我們深陷於痛苦之中,唯有效法基督的寬恕,才能使我們脫離困境。

家庭是基督徒實踐愛德的第一場所。愛應從家庭開始,然後延伸到鄰居、團體、社會等。 「你們要懷著熱誠活出你們的婚姻聖召。請不要垂頭喪氣和愁眉苦臉;你的丈夫、你的妻子需要你的微笑。你們的子女需要你們鼓勵的眼神。你們的祖父母需要你們的關愛與陪伴」(參教宗方濟各《致夫妻書》)。

天主藉著聖神把祂的愛情傾注在我們心中了,也藉著聖神使我們體驗天國的奧秘。愛德統馭著各種成聖的方法,賦予生氣,並導向為基督做生活的見證(參《教會憲章》42號)。願我們學習基督的仁愛謙和,成為宇宙間的明星(斐2:15),綻放基督的榮光,成為福音的記號。

結語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四旬期是強調悔改、淨化心靈、加深信德、領悟基督救世工程的恩寵時期。我們要珍惜這段施恩的日子。耶穌為我們立下了祈禱、齋戒、愛德的榜樣,願我們在聖子年的四旬期裡,更新自己的生命,陪伴候洗者度聖潔的生活,彰顯耶穌基督的樣貌,在慶祝基督的複活時,好使我們的喜樂得以圓滿無缺(參若16:24)。

天主降福!

+李山主教

天主教北京教區

2022年2月27日

閱覽鹽與光四旬期資訊

教宗方濟各2022年四旬期文告

圖片:vatican.va

教宗方濟各

2022年四旬期文告

「我們行善不要厭倦;
如果不鬆懈,到了適當的時節,必可收穫。
所以,我們一有機會,就應向眾人行善。」
(迦六 9~10) 

下載2022年四旬期文告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四旬期引領我們走向耶穌基督聖死與復活的逾越奧蹟,這也是我們個人及團體都得以更新的良機。在 2022 年的四旬期,我們可以默想聖保祿宗徒對迦拉達人的規勸:「我們行善不要厭倦;如果不鬆懈,到了適當的時節,必可收穫。所以,我們一有機會,就應向眾人行善。」(迦六 9~10)

1. 播種和收成

聖保祿宗徒在這段話中呼應了耶穌最喜愛的撒種和收穫的圖像(參閱:瑪十三)。他向我們提到「時節」(kairós),即一個「播下美善,以待來年收成的適當時節」。那麼,什麼是我們的「適當時節」呢?四旬期正是這樣的一個適當時節,但我們整個的人生都是,而某種程度上,四旬期則是其中的一個圖像。1 在我們的生活中,貪婪、驕傲,以及擁有、囤積、消費的渴望,往往佔了上風,正如我們在福音比喻中看到的那個糊塗人的故事一樣,因為他以為只要倉房裡儲存了足夠的穀類和財物,他就可以高枕無憂(參閱:路十二16~21)。四旬期卻邀請我們悔改,改變心態,好讓我們發現生命的真與美不在於擁有,而在於給與;不在於囤積,而在於散播 並分享良善。

最先播種的,是天主自己。慷慨大方的天主「一直在人類大家庭裡播下善良的種子」(《眾位弟兄》,54)。在四旬期間,我們要領受天主聖言,以回應祂的恩賜,因為祂的話「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希四12)。經常去聆聽天主聖言,能使我們以開放且柔順的心接受祂的工作(參閱:雅一21),並在生活中結出果實。這會帶給我們莫大的喜樂,甚至召集我們成為天主的助手(參閱:格前三9)。只要能把握當下(參閱:弗五16),我們也能播下善的種子。天主要我們播種善良,這個召叫不能被視為一種負擔,而應視為是一種恩寵,造物主希望我們能因此積極地與祂豐盛的美善結合。

至於收穫呢?難道我們播種不是為了收穫嗎?當然是!聖保祿宗徒就曾指出播種和收穫的密切關係。他說:「小量播種的,也要小量收穫;大量播種的,也要大量收穫」(格後九6)。但我們在談論的,是怎樣的收穫呢?我們播下的「善」,所收到的初果就出現在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我們微小的善行中。在天主內,任何的「不辭辛勞」,任何再微小的愛的行動,都不會徒然(參閱:《福音的喜樂》,279)。正如我們可憑樹木的果實辨別它們(參閱:瑪七16、20),一個充滿善行的生命,同樣也會發出光明(參閱:瑪五14~16),並且把基督的馨香帶給世界(參閱:格後二15)。脫離罪惡,自由地事奉天主,能為所有人的得救帶來成聖的果實。(參閱:羅六22)

其實,我們只能看到播下的種子所生長出的一小部分果實,因為按福音的諺語:「撒種的是一人,收割的是另一人」(若四37)。當我們為他人的益處而撒種,則是分享了天主本身的慈愛:「若我們願意開展工作後由別人收穫成果,並寄希望於播下的美善所暗藏的力量,這是崇高的行動」(《眾位弟兄》,196)。為他人的益處播下美善,讓我們免於狹隘的私利,並將不求回報的心態貫注在我們的行動中,使我們成為天主仁愛計劃的一部分,參與祂宏偉的視野。

天主聖言拓展並提升我們的視野,並告訴我們,真正的收穫是在末日的,也就是在那最終、永恆不滅的那一天。我們生活和行動的熟果是「永生的果實」(參閱:若四36),是我們在天上的寶藏(路十二33;十八22)。耶穌自己就用「麥子落在地裡死了,才能結出子粒」的意象作為祂聖死與復活奧蹟的標記(參閱:若十二24);聖保祿宗徒則用同樣的意象,來談 論肉身的復活:「播種的是可朽壞的,復活起來的是不可朽壞的;播種的是可羞辱的,復活起來的是光榮的;播種的是軟弱的,復活起來的是強健的;播種的是屬生靈身體,復活起來的是屬神的身體」(格前十五42~44)。復活的希望是復活基督帶給世人的浩光,因為「如果我們只在今生寄望於基督,我們就是眾人中最可憐的了。但是基督從死者中實在復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格前十五19~20)。那些藉著「同祂相似的死亡」(羅六5),而在愛中與祂親密結合的人,也要同祂的復活結合,以進入永生(參閱:若五29)。「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如同太陽。」(瑪十三 43)

2. 我們行善不要厭倦

基督的復活,以永生的「極大希望」在我們的時代種下救恩的種子,使得人在現世也充滿了期盼(參閱:本篤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3、7)。因夢想破滅而感到失望痛苦,對眼前的挑戰感到憂慮,對於自己的資源貧乏感到洩氣,都會使我們不禁將自己藏身於自我中心的心態當中,對他人的痛苦漠不關心。確實,即使是最富足的資源也有其限度:「少年人能疲倦困乏,青年人能失足跌倒」(依四十30)。然而,天主能「賜給疲倦者力量,賜給無力者勇氣,……仰望上主的,必獲得新力量,必能振翼高飛有如兀鷹,疾馳而不困乏,奔走而不疲倦」(依四十29、31)。四旬期召喚我們把信心和希望都放在天主身上(參閱:伯前一21),因為只有當我們雙目注視著復活的基督(參閱:希十二2),我們才能回應宗徒對我們「行善不要厭倦」(迦六9)的懇求。

我們祈禱不要厭倦。耶穌教導我們「應時常祈禱,不要灰心」(路十八1)。我們祈禱,是因為我們需要天主。相信自己什麼也不需要,這是一種很危險的錯誤觀念。這次的疫情,若能讓我們更意識到個人和社會的脆弱,就願這個四旬期讓我們體驗到「相信天主」所帶來的慰藉;沒有天主,我們就不能存立(參閱:依七9)。沒有人能獨自獲得救恩,因為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都身處歷史的風暴當中。2 當然,若是沒有天主,誰也不能獲得救恩,因為唯有耶穌基督的逾越奧蹟能戰勝死亡的污水。信仰並不能使我們免除生活的重擔和煩憂,但能讓我們在基督內與天主結合,並懷著不致失望的極大希望,來面對這一切,而基督給我們的保證,就是天主藉著 聖神傾注在我們心中的愛。(參閱:羅五1~5)

 我們對抗生命中的惡不要厭倦。願四旬期所要求的身體的齋戒,能強化我們的精神,對抗罪惡。讓我們能在懺悔與和好聖事中不斷地祈求寬恕,知道天主永遠樂於寬恕我們。3 讓我們對抗貪慾不要厭倦,因為這種軟弱會讓我們變得自私並導向各種邪惡,在歷史軌跡上我們能看到各種引誘男女犯罪的方法(參閱:《眾位弟兄》,166),其中一項就是對數位媒體上癮,那會使人際關係變得薄弱。四旬期是一個有利的時機,讓我們抵抗這些誘惑,並透過與有血有肉的人接觸交流(同上,50),從而培養更加完整的人際溝通形式。(同上,43)

我們對近人積極行善不要厭倦。在這個四旬期,讓我們喜樂地施與,以實踐善行(參閱:格後九7)。那「供給播種者種子,而又供給食糧作吃食」(格後九10)的天主,讓我們每一個人不但有食物可吃,而且也能慷慨地對他人行善。雖然我們一輩子都能行善,但讓我們善用四旬期,去關心那些與我們接近的人,並伸手援助那些在生命路途上受傷的弟兄姊妹(參閱:路十25~37)。四旬期是一個恩寵的時期,好使我們去尋找那些有需要的人,而不是躲避他們;去接觸那些需要以關懷的耳朵及善言相待的人,而不是忽視他們;去探訪那些孤單的人,而不是遺棄他們。讓我們以行動來實踐我們的召叫:對一切人行善,並花時間去愛窮人和有需要的人,愛那些被遺棄、受排斥的人,那些受歧視,被邊緣化的人。(參閱:《眾位弟兄》, 193)

3. 「如果我們不鬆懈,到了適當的時節,必可收穫。」

每年的四旬期都提醒我們:「行善並非一勞永逸的事,而愛、正義和團結關懷亦非如此,我們必須每天為此努力」(《眾位弟兄》,11)。讓我們祈求天主賜給我們如農夫般的耐心和毅力(參閱:雅五7),一步一腳印地持續行善。如果我們跌倒,讓我們向天父伸出手來,因為祂一定會拉我們一把。如果我們不慎迷失,如果我們受到邪惡者的誘惑,我們不要猶疑,要立刻轉向天主,因為「祂是富於仁慈的」(依五五7)。在這個悔改的時期,藉著天主的恩寵和教會的共融,讓我們持續行善不要鬆懈。行善的土壤是由齋戒所預備,以祈禱澆灌,並因愛德而豐足。我們要堅定地相信「只 要我們不放棄,在適當的時機我們就會收成」,同時,因著堅忍,我們能獲得所應許的(參閱:希十36)自身的得救,以及他人的得救(參閱:弟前四16)。基督為了我們的緣故而付出生命(參閱:格後五14~15),我們若能培養對所有人的兄弟情誼,我們便與基督結合為一,並能預嘗天國的喜樂,那時,天主將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格前十五28)

願童貞瑪利亞──她孕育了救主,並把「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路二 19),為我們祈求忍耐的恩賜。願她以慈母的臨在陪伴我們,好能在這個悔改的時節帶來永恆救恩的果實。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1年11月11日,都爾‧聖瑪定主教紀念日

(台灣明愛會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閱:聖奧思定,《道理》243,9,8;270,3;En. In Ps. 110,1。

2 參閱:教宗方濟各舉行的特殊祈禱時刻,2020年3月27日。

3 參閱:三鐘經講道,2013年3月17日。

來源:vatican.va

痛苦之母苦路

9月15日是痛苦聖母(Our Lady of Sorrows)紀念日,基督徒以苦路形式紀念聖母七苦,自十六世紀已有雛形,至十九世紀定型沿用至今,且得到宗座批准。這項熱心敬禮反省聖母一生在痛苦中的信仰歷程,由西默盎的預言(路 2:34-35)開始,直到跟隨基督在十字架下,並見證她聖子的死亡和埋葬。這「痛苦之母苦路」,分作「七站」,對應「救主之母瑪利亞」的「七苦」。(《民間熱心敬禮指南》136)

藉此,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特意出版了《痛苦之母苦路》 ,歡迎個人及家庭一起以「痛苦聖母苦路」作祈禱默想,偕同聖母參與耶穌的苦難, 好能分享祂復活的新生命!

「網上痛苦聖母苦路」敬禮

按此下載 痛苦之母苦路【繁體版】

按此下载 痛苦之母苦路【简体版】

來源: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

相關資訊

教宗:默觀十字架下的痛苦聖母和十字架上的勝利者

四旬期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謝謝你們親臨現場,請你們把教宗的訊息帶給眾人!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5月12日,教宗方濟各再次主持有信眾參與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的聲音迴盪在梵蒂岡達瑪索庭院的多國信友之間。他說:「我很高興能恢復這個面對面的聚會,因為我告訴你們:面對空無一人、對著一台攝影機講話,實在是沒勁!相反地,與人們相聚,看見一個個帶著自身經歷的人,真是美好。雖然彼此之間保持距離,卻始終感到互相親近。謝謝你們親臨現場、謝謝你們的來訪。請你們把教宗的訊息帶給眾人。教宗的訊息是:我為每個人祈禱,而我也請大家同心合一為我祈禱。」

祈禱正是當天要理講授的核心。教宗強調:「基督徒的生活絕非信步閒逛。誰若想要祈禱,就必須謹記信仰並不容易,有時會陷入幾乎全黑的狀況,沒有參照點。在《聖經》裡和教會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偉大的祈禱者『安逸』地祈禱。鸚鵡學舌式地誦唸禱詞並非祈禱。祈禱當然會恩賜無比的平安,但它要經過內在的戰鬥而來;這種戰鬥有時很艱難,而且會長期伴隨著人生。」教宗說:「祈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們會逃離祈禱。有時候我們想要祈禱,緊接著腦中浮現其它當下似乎更重要、更急迫的活動。這也發生在我身上!然而,我們延遲祈禱後經常會發現,那些事一點也不要緊,或許我們浪費了時間。敵人就是這樣欺騙我們的。」

「有時候,信守祈禱的時間和方法是一場艱辛的搏鬥。靜默、祈禱、收斂心神是艱難的操練,人性時常會有所反抗。祈禱最險惡的敵人存在於我們內」。《天主教教理》列舉這些困難,寫道:經歷枯燥時的沮喪;未能完全交託給上主而難過,因為我們有『很多產業』;我們的意願未被垂聽而感到失望;我們的驕傲受傷,使我們身為罪人的不配之心更加硬化;對『祈禱是一分不勞而獲的恩賜』感到厭惡等等。」(第2728號)

接著,教宗放下手中的講稿,講述了在阿根廷發生的一個事件。

「有一位父親接獲醫院通知,他的女兒因感染而導致重症,可能活不過那個晚上。這位父親哭著走出醫院,把妻子和女兒留在那裡,自己搭火車前往盧漢聖母大殿。他抵達時,大殿已經關門,於是他抓著大門的欄杆,徹夜懇切哀禱。隔天一早,他進入大殿向聖母祈禱。那一幕著實刻骨銘心。」

教宗說:「我親眼看到他,親身經歷了這件事!這位父親在祈禱中的戰鬥得到了圓滿的結果:他回到家後聽到妻子說,女兒莫名地痊癒了。聖母垂聽了他的祈禱。祈禱能行奇蹟。」

「在試探中,在一切似乎動盪不安的時刻,我們該怎麼辦?」教宗表明:「在磨難時期,我們應當牢牢記得自己並不孤單,因為耶穌始終在我們身旁守護我們,祂隨時與我們同在。」

教宗最後總結道:「假若在昏暗不明的時刻,我們覺察不到祂的臨在,那麼我們將來必能覺察到。聖祖雅各伯的這番話,有朝一日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上主實在在這地方,我竟不知道。』(創廿八16)在生命結束之際,我們轉身回顧一切,到時候我們也會說:『我以為自己孤單一人,但事實並非如此:耶穌始終與我同在。』」

要理講授結束後,教宗方濟各在問候講葡萄牙語的信友時,提及教會禮儀於隔天5月13日紀念花地瑪聖母。教宗說:「讓我們滿懷信賴之情,投奔於她母愛的保護下,尤其是我們在祈禱生活中遇見困難的時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母月避靜: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國語】

馮二會神父在聖母月避靜的分享的主題是「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他會帶領我們去默想聖母說的七句話,從而效法聖母。此外,他也會談及瑪利亞也是諸德之模範。

「他們進了城,就上了那座他們所居住的樓房,在那裡有伯多祿、若望、雅各伯、安德肋、斐理伯、多默、巴爾多祿茂、瑪竇、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熱誠者西滿及雅各伯的兄弟猶達。」宗1:13 

「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宗1:14

一:聖母說的七句話

1. 第一句話:路1:34 瑪利亞便向天使說:「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

2. 第二句話:路1:38 瑪利亞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天使便離開她去了。

訪親時向依撒伯爾說了兩次話(路1:40,46-55);

3. 第三句話:路1:40 她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就給依撒伯爾請安。

4. 第四句話:路1:46 瑪利亞遂說:「我的靈魂頌揚上主,1:47 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我的救主…………….

5. 第五句話:路2:48 他的母親就向他說:「孩子,為什麼你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

6. 第六句話:若2:3 耶穌的母親向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7. 第七句話:若2:5  他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

二:效法聖母

親情、友情、愛情;順服、聽命、信德。

三:瑪利亞也是諸德之模範:她有堅固的信德,不移的望德(若2:5)及深摯的愛德(路1:56;若2:3),熱心祈禱及謙誠的聽命(路1:38),種種美德莫不登峰造極,堪作我們修德成聖的開模。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