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四旬期第一主日

四旬期第一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天主,你常向世人施展救贖的工程,現在,你恩賜我們更豐厚的聖寵,使你的子民滿懷喜樂。求你垂視你所甄選出來,將要重生的兄弟姊妹,並垂顧在場已獲得重生的人;求你護佑和堅強我們眾人。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天主創造原祖父母。原祖父母違命。)
恭讀創世紀 2:7-9; 3:1-7
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上主天主在伊甸東部,種植了一個樂園,就將他形成的人,安置在裡面。上主天主使地面生出各種好看好吃的果樹,生命樹和知善惡樹在樂園中央。在上主天主所造的一切野獸中,蛇是最狡猾的。蛇對女人說:「天主真說了,你們不可以吃樂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嗎?」女人對蛇說:「樂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以吃;只有樂園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天主說過,你們不可以吃,也不可觸摸,免得死亡。」蛇對女人說:「你們決不會死!因為天主知道,你們那天吃了這果子,你們的眼就會開了, 將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女人看那棵果樹,實在好吃好看,令人羨慕,且能增加智慧,於是摘下一個果子吃了,又給了她的男人一個;他也吃了。於是,兩人的眼立即開了,發覺自己赤身露體,於是用無花果樹葉,編了裙子,圍著身體。
讀經二(罪惡雖多,恩寵卻更豐富。)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5:12-19
弟兄姊妹們:就如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沒有法律之前,罪惡已經在世界上,雖然因為沒有法律,罪惡本應不算為罪惡。但從亞當起,直到梅瑟,死亡卻作了王,連那些沒有像亞當一樣,違法犯罪的人,也屬它權下;這亞當原是那未來亞當的預像。但恩寵決不是過犯所能相比的,因為如果因一人的過犯,大眾都死了;那麼,天主的恩寵,及那因耶穌基督一人的恩寵,所施與的恩惠,更要豐富地洋溢到大眾身上。這恩惠的效果,也不是那因一人犯罪的結果,所能相比的,因為審判固然是由於一人的過犯而來,被判定罪,但恩寵卻使人在犯了許多過犯之後,獲得成義。如果因一人的過犯,死亡就因那一人,作了王,那麼,那些豐富地蒙受了恩寵和正義恩惠的人,更要藉著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為王了。這樣看來:就如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被定了罪,同樣,也因一人的正義行為,眾人也都獲得了正義和生命。正如因一人的悖逆,大眾都成了罪人,同樣,因一人的服從,大眾都成了義人。
福音(耶穌四十晝夜齋戒,三退魔誘。)
恭讀聖瑪竇福音 4:1-11
那時候,耶穌被聖神領到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祂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來就餓了。試探者就前來對耶穌說:「祢如果是天主子,就命令這些石頭變成餅吧!」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也靠天主所說的話。』」那時,魔鬼引耶穌到了聖城,使祂站在聖殿頂上,對祂說:「祢如果是天主子,就跳下去, 因經上記載:『祂為祢吩咐了自己的天使,用手托著祢,免得祢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魔鬼說:「經上又記載:『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魔鬼又把耶穌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將普世萬國及其榮華,指給祂看,對祂說:「祢如果俯伏朝拜我,我必把這一切交給祢。」那時,耶穌就對魔鬼說:「去吧!撒旦!因為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祂。』」於是,魔鬼離開了耶穌,就有天使前來伺候耶穌。

主日福音分享
四旬期第一主日
ET NE NOS INDUCAS IN TENTATIONEM
撰文:張心銳神父

一位青年到一間酒吧應徵警衛, 酒吧經理問他:「你有沒有經驗?」那青年爽快地回答:「當然有!」他立刻環視四周,為證明自己速度快,效率高,看見一個醉醺醺的酒客經過,便馬上把他拉過來,隨之一腳將他踢出門外。然後他洋洋得意地問經理:「請問我現在可以見總經理嗎?」經理答: 「你恐怕要稍等他一下,因為他剛被你踢出去了!」總經理最後會聘請他嗎?大家心中有數!這青年想為給別人留個好印象,證明自己有才能,但就適得其反。在職場或教會圈子裡這情況屢見不鮮呢!

四旬使人活得豐盈

甲年四旬期的讀經用不同的標記:誘惑、超越、光、水和復活, 帶領我們循序漸進的,走往死而復活的神修旅程。因此,慈母教會所編訂的常年期、將臨期、復活期, 不是為打發時間,而是助信友活得豐盈、完整及平衡。如果覺得四旬期是逆意之事或勉強而為便算,滿全「四旬期常餐」:守齋、克己、告解、拜苦路,那就失去其意義。其實,人不應為時節而過活,相反應使人活得豐盛圓滿。四旬期就是訓練人要醒寤,活出基督真實的人性及愛。

醒寤是要查察自己的軟弱和罪性,在平凡的生活中,調整自己過度的放縱,慎防誤入歧途,在主內找到復活的光芒。狹義來說,四旬期是用四十天,誠心信賴上主的救援;廣義來說,基督徒生活終繫於四旬期,這是一種神修態度,因為每天我們都期待復活基督的恩許。

誘惑的原型

福音中,耶穌在曠野四十天, 受魔鬼的試探。誘惑是一種試探, 不等同犯罪,是人容易產生負面的傾向。耶穌的經歷和示範,幫助我們體會人性的軟弱, 因不接受現實、不斷自我肯定及自我分裂中, 面對不安與痛苦的煎熬時,仍然體會到對上主的信任和尊重。

耶穌退到曠野(瑪四1),就是要擺脫煩瑣事務,落得清靜,檢視自己內在的空間,辨認天主、自己和魔鬼的聲音。從耶穌三退魔誘,魔鬼對人的誘惑往往不離三種形式, 牠用激將法要求耶穌「把石頭變成餅」(四3),用離間法要祂「在聖殿頂上跳下去…天使用手托著祢」(四6)、以自我分裂要求祂「俯伏朝拜」魔鬼(四9)。在生活中, 魔鬼總是無聲無息地,在人的耳邊囉嗦、作假設,甚至提出交易,一不留神就不知不覺墮入圈套,再把心一橫去犯罪。因為,魔鬼明白人怕被恥笑,愛面子,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觀感;但耶穌卻以自己天主子的身份感到自在,雖身處荒蕪地,但臨危不亂,沒有意氣用事,證明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天主。

整合自己源自真誠與正直

聖紐曼樞機說: 「一萬個問題,不足構成一個懷疑。」人的信仰受考驗,提出疑問,本來是好事,因為信仰從不希望人盲目順從。有時人對教義的某些立場,或教會人士的壞榜樣而苦苦掙扎,便會以開放的態度去澄清;相反,懷疑就會破壞信仰。魔鬼用激將、離間法去試探我們,耶穌則以開放的胸懷和信任來回應及提問,祂真誠處理自己與天主的關係: 不依附一些利己之奇跡,對大小事情都不任性地苛索天主給予標記和肯定,不恃著天主的愛作無理要求,以證明自己對天主的愛。我們這樣與主交往,面向天主的真愛,自己的回應卻是假的。

魔鬼不只用激將、離間法,也使人自我分裂,牠直接攻擊人的貪心,作出卑鄙的交易。我們除介意自己的能力及與天主的關係外,也用地位、學識、權勢和財富,證明自己的價值;把自己的生活放在別人的眼光和評價裡。為了得到別人肯定,不惜向惡勢力低頭,出賣自己。所以,耶穌義憤填膺,「去吧!撒殫 !」(瑪四10 )喝退魔鬼。在現實生活,我們如果明知對方是惡魔,仍跟牠交易, 甚至甘心卑躬屈膝,擇惡而從,朋比為奸,不只背叛了天主,亦背叛了自己的良心。結果,只會終日活在良心和貪心中掙扎,活在自我的割裂中。

總結

人的一切既由天主的關係開始,就需要謙厚真誠,有信有愛, 才真正肯定自己的價值。我們得到天父的肯定,就不會胡亂地做事來證明自己。讓我們在家中,多閱讀耶穌三退魔誘的事件,默觀耶穌提供的方向及導人悔改皈依的原則, 更深層次地整合自己, 明白「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Et ne nos inducas in tentationem)的意義。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張汝南執事-四旬期第一主日反省

四旬期第一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天主,你常向世人施展救贖的工程,現在,你恩賜我們更豐厚的聖寵,使你的子民滿懷喜樂。求你垂視你所甄選出來,將要重生的兄弟姊妹,並垂顧在場已獲得重生的人;求你護佑和堅強我們眾人。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天主創造原祖父母。原祖父母違命。)
恭讀創世紀 2:7-9; 3:1-7

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上主天主在伊甸東部,種植了一個樂園,就將他形成的人,安置在裡面。上主天主使地面生出各種好看好吃的果樹,生命樹和知善惡樹在樂園中央。在上主天主所造的一切野獸中,蛇是最狡猾的。蛇對女人說:「天主真說了,你們不可以吃樂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嗎?」女人對蛇說:「樂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以吃;只有樂園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天主說過,你們不可以吃,也不可觸摸,免得死亡。」蛇對女人說:「你們決不會死!因為天主知道,你們那天吃了這果子,你們的眼就會開了, 將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女人看那棵果樹,實在好吃好看,令人羨慕,且能增加智慧,於是摘下一個果子吃了,又給了她的男人一個;他也吃了。於是,兩人的眼立即開了,發覺自己赤身露體,於是用無花果樹葉,編了裙子,圍著身體。

讀經二(罪惡雖多,恩寵卻更豐富。)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5:12-19

弟兄姊妹們:就如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沒有法律之前,罪惡已經在世界上,雖然因為沒有法律,罪惡本應不算為罪惡。但從亞當起,直到梅瑟,死亡卻作了王,連那些沒有像亞當一樣,違法犯罪的人,也屬它權下;這亞當原是那未來亞當的預像。但恩寵決不是過犯所能相比的,因為如果因一人的過犯,大眾都死了;那麼,天主的恩寵,及那因耶穌基督一人的恩寵,所施與的恩惠,更要豐富地洋溢到大眾身上。這恩惠的效果,也不是那因一人犯罪的結果,所能相比的,因為審判固然是由於一人的過犯而來,被判定罪,但恩寵卻使人在犯了許多過犯之後,獲得成義。如果因一人的過犯,死亡就因那一人,作了王,那麼,那些豐富地蒙受了恩寵和正義恩惠的人,更要藉著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為王了。這樣看來:就如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被定了罪,同樣,也因一人的正義行為,眾人也都獲得了正義和生命。正如因一人的悖逆,大眾都成了罪人,同樣,因一人的服從,大眾都成了義人。

福音(耶穌四十晝夜齋戒,三退魔誘。)
恭讀聖瑪竇福音 4:1-11

那時候,耶穌被聖神領到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祂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來就餓了。試探者就前來對耶穌說:「祢如果是天主子,就命令這些石頭變成餅吧!」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也靠天主所說的話。』」那時,魔鬼引耶穌到了聖城,使祂站在聖殿頂上,對祂說:「祢如果是天主子,就跳下去, 因經上記載:『祂為祢吩咐了自己的天使,用手托著祢,免得祢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魔鬼說:「經上又記載:『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魔鬼又把耶穌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將普世萬國及其榮華,指給祂看,對祂說:「祢如果俯伏朝拜我,我必把這一切交給祢。」那時,耶穌就對魔鬼說:「去吧!撒旦!因為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祂。』」於是,魔鬼離開了耶穌,就有天使前來伺候耶穌。

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大家好,從聖灰禮儀開始,我們便踏入了充滿恩寵的四旬期了,今天我們慶祝四旬期第一個主日,教會勸勉我們善用這四十天,多行祈禱,克己守齋,善待近人及悔改更新,來準備迎接耶穌復活的榮光。

有人問,如何實踐教會的勸勉,尤其是在瘟疫瀰漫人心惶惶的今天?

真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事變幻無常!但肯定的是,天主的慈愛永遠長存;祂永遠與我們在一起,同甘共苦。問題是,我們是否相信祂,用祂的福音作為人生的指南?

大家還記得門徒在海上遇上狂風巨浪時如何焦急如何懼怕嗎?「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谷4:38) 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谷4:40)

今天的福音耶穌多次用「經上記載…」來抵擋魔鬼的誘惑,是的,魔鬼希望我們膽怯希望我們對耶穌失去信心,大家千萬不要中計!我們一定要像耶穌一樣熟習聖經,大家願意在家中查閱聖經嗎?所謂「福音或聖言」其實就是天主的話語,祂能悅樂人心改變人生!像領受聖灰時,好一句「你要回頭改過,信從福音!」又或另一金句「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也靠天主所說的話。」(瑪 4:4)意思都是提醒我們要時常聽從耶穌的話語,明白聖言的重要,跟隨聖言的敎訓去改變自己、去好好的處事待人!

聖保祿宗徒說「眾人都犯了罪」(羅5:12) 的確,我們需要悔改,但沒有天主聖言的指引,就像在迷途中的旅客,那麼我們怎能走出罪惡的深淵?

敎宗方濟曾説過「天主聖言就是耶穌,就是耶穌本人!」所以我們要與天主聖言親近,像與耶穌基督擁抱那樣。每天閱讀一段福音,藉著福音的力量聖化自己兼善旁人來抵抗魔鬼!

教宗更提醒我們閱讀福音不是為了曾添學識,閱讀福音是為尋找耶穌,因為耶穌的確臨在聖言內,所以我們要敞開心懷,謙卑自下,學習真福八端的精神!

真的,為某些人,在今時今日的情況下,看不到將來找不到希望,我們信仰耶穌的人呢?那我們的信心我們的希望又在何方?

最後引用湯樞機今年四旬期一段牧函與大家共勉:

「如果我們願意傾聽天主聖言,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那麼,我們就會從自私、惶恐、個人主義和不信任中得到釋放;如果我們面對疫情,能守望相助, 互勉互勵,那麼,我們的心靈便不會匱乏;如果我們信靠上主的忠信與護佑,我們就可以分享祂的復活成果!」

天主祝福大家!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最大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聯絡: [email protected]

教宗叮囑聖職人員:在苦澀中接觸自己的人性,體嘗天父的慈悲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司鐸的生活不乏苦澀,其原因有三個,分別涉及信德、主教和彼此的共融。」

教宗方濟各在給羅馬聖職人員的講稿中,談論了這個課題。教宗原訂於2020年2月27日上午在羅馬聖若望拉特朗大殿與該教區的聖職人員相聚,參與懺悔禮儀。但是教宗當天身體微恙,不克前往,便改由教宗羅馬教區代理主教德多納蒂斯樞機代為宣讀教宗的這篇講稿。

教宗首先表示:「司鐸正視生活中的苦澀,使他們能接觸自己的人性,因為司鐸是蒙受寬恕和派遣的罪人。這些苦澀指示出『更加崇敬天父的道路,有助於再次體嘗祂仁慈傅油的力量』(參閱:路十五11-32)。」

提及苦澀的第一個原因,即「關乎信德的問題」。

教宗表明:「與天主的關係會成為苦澀的深層原因,因為厄瑪烏的門徒也為了希望落空而心生苦澀(參閱:路廿四21)。」教宗由此解釋人的盼望與基督徒望德的差別:「人的盼望是指我們汲汲營營於尋求安全感、回報和進步,在心願實現時幾乎覺得自己將永垂不朽,因為我們是以自我為參照點;相反地,基督徒的望德教人明白,因著逾越奧跡,一切遭遇都有其意義。當我們承認自身的侷限時,就能體會到信賴的重要性。」

「基督徒的望德奠基於人與天主的盟約。為此,我們需要在天主聖言的光照下聆聽歷史和自身經歷。厄瑪烏的門徒之所以克服失望,正是因為復活主藉由《經書》的智慧來開啟他們的明悟。」

教宗鼓勵聖職人員:「接納『苦澀』,視之為『心靈的警鐘』,因為這份悲苦感能引領我們走向天主。」

談到苦澀的第二個原因,也就是與主教的問題。

教宗強調:「人人都有其限度和匱乏,而且意見分歧在所難免,所以問題不在於想法不一。真正的問題出於專斷獨行,不接受見解不同的人。在強制推行計劃的狂熱下,扼殺了坦率的溝通。」

關於這點,教宗引用聖本篤的《會規》,勉勵眾人:「在應對重大問題時,秉持謹慎且公平的原則,先徵詢團體中每個人的觀點,然後再由長上作定奪。牧者的一大誘惑在於聽從親信,導致不分奉承討好的話語和大公無私的諫言。在這方面,《天主教法典》闡述了信友向牧者提建言的權利及義務(參閱:212條3項)。」

談到苦澀的第三個原因,司鐸彼此之間的問題。

教宗坦言:「近年來的各種醜聞令司鐸職務深受打擊,削弱了彼此之間的信任感。這是一種隔閡的悲慘處境:與恩寵、與歷史、與他人之間的隔閡。我們若是與恩寵產生隔閡,就會執著於自己的遭遇和憂愁裡,恩寵的世界逐漸變得事不關己,聖人彷彿只是孩童時期想像出來的朋友。一旦遠離恩寵的力量,就會造成理性至上或感情用事。」

「與歷史有所隔閡的人,會認為一切從自身開始,並在自己身上結束。一個人越是覺得自己獨一無二、能力超群、才華洋溢,他就越不關心天主子民歷史的延續意義。這樣的司鐸進入堂區時,會覺得他有義務開創新路,凸顯自己的特色。」

教宗寫道:「我們之所以從零開始,是因為我們感受不到共同救恩之路的歸屬感。」

「一個人要是與他人有所隔閡,就會覺得沒有人能了解自己。這是謊言之父喜愛的一種想法,使人自我封閉、遠離他人,萌生優越感。」為此,教宗建議司鐸:「找個資深又睿智的靈修指導神師來陪伴自己,切莫生出隔閡。」

教宗最後引述《出谷紀》中梅瑟為以色列子民央求上主把苦水變甜的事跡(參閱:十五22-25)。

教宗指出:「聖潔又忠信的天主子民懂得陪伴並照顧他們的牧者,知道牧者的苦澀,並為牧者們祈求上主。牧者應當與子民同心祈禱,懇求上主為了祂的子民,將牧者的苦澀化為甜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湯漢樞機二零二零年四旬期牧函

曠野

湯漢樞機二零二零年四旬期牧函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

教會正準備慶祝四旬期,這是禮儀年更新和恩寵的時期。在這四十天的旅程中,基督將親自陪伴我們進入曠野,經歷試探,鼓勵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中,與祂一起戰勝罪惡和死亡。

從去年六月到現在,整個香港社會都好像生活在曠野中,失去信心,感到傷心和無力。首先是「反修例」事件激發的動盪,接著是疫情擴散引起的恐慌。當試探似乎一浪接一浪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的時候,正是我們需要將目光轉向基督,更新我們對祂的信賴的時機。

在目前疫情嚴峻的時刻,人與人之間為了避免病毒擴散互相感染,大多數市民都盡量遠離人群,保護自己,情況表面上與遠離俗世、走入曠野非常相似。另一極端,不少人因恐慌和失去信心而爭相搶購物品。然而,我們亦看到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和冒險醫治病患者,以及不少人願意捐出自己的口罩或物資給有需要的人,從而看到人性的美善。

因此,當我們懂得把握這個時機,學習拒絕內心以自我為中心的聲音,從而發現天主聖言的德能,我們便會體驗到四旬期的恩寵;或在齋戒中,不只是學習捨棄令人飽腹的美食,而是放下每天排山倒海的手機資訊,以及社交平台的留言;又或在獨處與隔離中,發現內心渴望的不單是人與人的接觸,而是對所有人的真愛時,那麼,曠野不再是一個失去信心和希望的地方,而是一所學校,學會只有透過愛主愛人,才能實現我們所渴求的幸福人生。

面對曠野一次又一次的誘惑,如果我們願意傾聽天主聖言,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那麼,我們就會從自私、惶恐、個人主義和不信任中得到釋放;如果我們面對疫情,能守望相助, 互勉互勵,那麼,我們的心靈便不會匱乏;如果我們信靠上主的忠信與護佑,我們就可以分享祂的復活成果,亦能透過聖祭參與基督的逾越生命,從而汲取面對疫情的力量。

四旬期是一份禮物和承擔。在目前的挑戰中,只要沒有屈服、妥協、氣餒或過度恐慌,而是學習將希望放在天父的愛中,並與祂親密交談(歐瑟亞書2:14),則正如聖神曾引領基督進入曠野(路加福音4:1),祂同樣也會啟迪我們, 使我們生命中的曠野轉化為生氣盎然的綠洲,享受平安;並陪伴我們,為我們打開復活生命的新篇章。

透過天上慈母瑪利亞的轉禱,讓我們懇求「主,快來 !」(默示錄22:12) ,助佑我們解決疫情地區所面對的困難 !

+湯漢樞機
香港教區宗座署理

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法國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大火的默想

相信大家對於法國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在4月15日發生的大火都感到傷悲及可惜。一座超過850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一夜間被焚燒至塔頂倒塌,但慶幸的是教堂內的祭台及十字架仍然保存,耶穌荊棘冠亦被獲救。我雖然從未踏足過法國,因此也未曾進入過巴黎聖母主教座堂,但在這次事件讓我在四旬期中有以下的默想。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裏死了,它還只是一粒;然而它若死了,就結出許多果實來。」(若12:24)

事件發生後,大批群眾自發地在教堂附近念玫瑰經、唱聖詠及守夜祈禱。一場大火,燃起了全球信友的熱忱,再次喚醒信友,特別是歐洲的信友為教會熱切祈禱。

十字架再次成了一座講壇

法國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內的十字架沒有被大火吞噬,依然屹立不倒,人們在互聯網紛紛討論,分享圖片。這個畫面很震撼,再次提醒我十字架是生命的保證,最終的依歸,永遠的希望。

苦路第十三處─聖母懷抱耶穌

我也從教堂內「十字架的聳立」聯想到「苦路第十三處─聖母懷抱耶穌」的一幕。聖母永遠都是留守在耶穌身旁,而我們往往都是透過聖母而達至耶穌。巴黎聖母主教座堂的事件,是傷悲,但也讓眾人再次擁抱天主,齊心祈禱。

讓我們一起祈禱:

耶穌基督,人類的救主,祢用十字架戰勝了死亡,進入了光榮,使痛苦有了意義,賦給世界喜樂。求祢幫助我們繼續祢救世的工程,共同背負十字架。亞孟。

我,期待祢光榮復活,也期待祢光榮再來!

撰文: Rodney Leung

張汝南執事-四旬期第五主日分享

Photo taken by Rodney Leung

四旬期第五主日 彌撒 

集禱經

上主,求祢幫助準備受洗的被選者,使他們領悟信仰的奧蹟,並藉洗禮的水泉,而得到新生,成為你教會的肢體。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我要把我的神注入你們內,使你們復活。)
恭讀厄則克耳先知書 37:12-14

吾主上主這樣說:「看,我要親自打開你們的墳墓;我的百姓,我要從你們的墳墓中,把你們領出來,引你們進入以色列地域。我的百姓!當我打開你們的墳墓,把你們從墳墓領出來的時候,你們便承認我是上主。我要把我的神注入你們內,使你們復活,叫你們安居在你們的地域, 那時,你們便要承認我,上主言出必行 ── 吾主上主的斷語。」

讀經二(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者的聖神住在你們內。)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8:8-11

弟兄姊妹們:凡隨從肉性的人,決不能得天主的歡心。至於你們,你們已不屬於肉性,而是屬於聖神,只要天主的聖神,住在你們內。誰若沒有基督的聖神,誰就不屬於基督。如果基督在你們內,身體固然因罪惡而死亡,但神魂卻賴正義而生活。再者,如果那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者的聖神,住在你們內,那麼,那使基督從死者中復活的,也必要藉那住在你們內的聖神,使你們有死的身體復活。

福音(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長式】
恭讀聖若望福音 11:1-45

那時候,有一個病人,名叫拉匝祿,住在伯達尼,即瑪利亞和她姐姐瑪爾大所住的村莊。瑪利亞就是那曾用香液傅抹過主,並用自己的頭髮,把祂的腳擦乾的婦人;患病的拉匝祿是她的兄弟。他們姊妹兩人,便派人到耶穌那裡,說:「主啊,祢所愛的人病了!」耶穌聽了,便說:「這病不至於死,只是為彰顯天主的光榮,並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榮。」耶穌素來疼愛瑪爾大及她的妹妹和拉匝祿。當耶穌聽說拉匝祿病了,仍在原地逗留了兩天。

此後,耶穌對門徒說:「我們再到猶太去吧!」門徒向他說:「辣彼,近來猶太人圖謀砸死你,你還要到那裡去麼?」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個時辰麼?人若在白日行路,不會碰跌,因為看得見這世界的光;人若在黑夜行路,就要碰跌,因為他沒有光。」耶穌說了這些話,又給門徒說:「我們的朋友拉匝祿睡著了,我要去叫醒他。」門徒便對耶穌說:「主,如果他睡著了,必定會好的。」耶穌原本是指拉匝祿的死說的,門徒卻以為耶穌是指安眠睡覺。然後,耶穌就明明地向門徒說:「拉匝祿死了。為了你們,我喜歡我不在那裡,好叫你們相信。我們到他那裡去吧!」號稱狄狄摩的多默,便向其他同伴說:「我們也去,同祂一起死吧!」耶穌一到了伯達尼,得知拉匝祿在墳墓裡,已經四天了。伯達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約十五『斯塔狄』,因而有許多猶太人,來到瑪爾大和瑪利亞那裡,為她們兄弟的死,安慰她們。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裡。瑪爾大對耶穌說:「主!如果祢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祢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天主必要賜給祢。」耶穌對瑪爾大說:「你的兄弟必定要復活。」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必要復活。」耶穌對瑪爾大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瑪爾大回答說:「是的,主,我信祢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瑪爾大說了這話,就去叫她的妹妹瑪利亞,偷偷地說:「師傅來了,祂叫你。」瑪利亞一聽這話,就立刻起身,到耶穌那裡去。那時,耶穌還沒有進入村莊,仍在瑪爾大迎接祂的地方。那些陪同和安慰瑪利亞的猶太人,見瑪利亞急忙起身出去,便跟著她,以為她到墳墓去哭泣。

當瑪利亞來到耶穌所在的地方,一看見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向他說:「主!如果祢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耶穌看見瑪利亞哭泣,還有同她一起來的猶太人也哭泣;耶穌便心神感傷,難過起來,於是說:「你們把他安放在那裡?」他們回答說:「主,你來,看吧!」耶穌哭了。於是猶太人說:「看,祂多麼愛他啊!」其中有些人說:「這個開了瞎子眼睛的人,難道不能使這人不死麼?」耶穌心中又感傷起來,來到墳墓前。這墳墓是個洞穴,前面有一塊石頭堵著。耶穌說:「挪開這塊石頭!」死者的姐姐瑪爾大向耶穌說:「主!已經臭了,因為已經四天了。」耶穌對瑪爾大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如果你信,就會看到天主的光榮嗎?」他們便挪開了石頭。耶穌舉目向上說:「父啊!我感謝祢,因為祢俯聽了我。我本來知道祢常常俯聽我,但是,我說這話,是為了四周站立的群眾,好叫他們相信,是祢派遣了我。」說完這話,便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吧!」死者便出來了,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耶穌向他們說:「解開他,讓他行走吧。」那些來到瑪利亞那裡的猶太人,一看到耶穌所行的事,就有許多人相信了祂。

各位主內尊敬的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慶祝四旬期第五主日,讓我們感謝天主的大愛,在過去四個星期內,我們從不同的讀經和福音中聆聽到耶穌的訓誨,希望我們將這些金石良言,銘記於心,化作正面的能量去改變自己,讓天主的聖名廣受讚揚!

今天的三篇讀經都與死亡和信德息息相關!所謂人生短暫,又有誰沒有直接或間接被死亡的陰影籠罩過呢?

究竟我們怎樣看待死亡?又如何面對死亡?

且看讀經一厄則克耳先知的神喻,他告訴我們,不要像以色列家族一樣,離棄天主因而產生絕望!誰知道那怕骨頭乾枯,氣息已亡,只要聽從上主的話語,承認祂是我們的君王,就算是以死的身軀,一定可以復活.,回返天國的家鄉!(參閱厄 37:11-14)

讀經二,聖保祿宗徒提醒我們要隨從的,不是肉性而是天主聖神的指引,他勸喻我們千萬不要沉於肉性,拋棄天堂,而聖神的言語,卻可以令我們有死的身體復活,與主歡度時光.

今天的福音,耶穌復活拉匝祿,跟據聖經記載,這是耶穌所行的最後一個奇蹟!究竟這個奇蹟和以上的兩篇讀經,如何幫助我們去反省死亡和跨越死亡呢?

罪惡讓我們離開天主,步入死亡,感謝天主的仁慈,耶穌的救贖,讓我們內心的驚惶,得到平安!的確,教會不斷的提醒我們,耶穌基督是天主子,是我們的善光,衪富有大能,只要我們全心信靠祂,祂可以改變我們有死的身體,將來還會讓我們復活,與祂共享永生的榮光。

今天的福音意義深長,耶穌為了「彰顯天主的光榮」(若 11:4) 和增加我們的信心,就故意的安排在拉匝祿死後第四天才去他們的家。為什麼説是「故意」的呢?因為耶穌一向痛愛他們,在常規之下,當聽説拉匝祿生病,一定會馬上去治癒他的,絕對不會在原地逗留多兩天,然後才去探望他們。祂這樣做是希望告訴我們,且希望我們相信祂有能力起死回生,就算世人看來沒有希望的事;「主!已有四天了,他已經臭了」(若 11:39) 祂也可以使他復活,不受死亡的影響!

耶穌更想提醒我們死亡不是生命的結局,永生才是我們永遠的安樂邦!

話說回來,我們的生命確是有限!何不讓我們善用天主賜予的恩寵,去為家庭,為團體,為社會,增添溫暖喜樂的陽光?何不在生活上離開肉性的支配,讓聖神領導,去祈禱讀經,去分享,帶領鄰人看到基督的真光?

何謂受肉性的支配呢?

簡單的說,就是浸沉於那些負面的行為;例如驕傲剛烈的性格,捏造是非,散播謠言的習慣,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等等!今天耶穌在福音中大聲喊道:「拉匝祿,出來!」(若 11:43) 同樣的,耶穌也大聲叫我們出來,離開死亡的陰影,戒除放蕩不羈的行為,重蹈聖神生命之光!耶穌更向在場的人說:「解開他,讓他行走!」意思也叫我們幫助那些受到壞風邪氣影響的親友,恊助他們走向永生之鄉!

如此看來,死亡並不害怕!害怕的,是我們這些執迷不悟,沉於肉性的迷羊找不到基督的方向!慶幸的,耶穌從不放棄我們,只要我們改過,祂會不斷的,把我們放在祂的肩膀!那麼我們還等待什麼?是不是還以為來日方長?

讓我們祈求耶穌,增加我們信望愛三德,不懼怕死亡的威脅,祈望日後也能分享祂復活的榮光!

聖母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最大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聯絡: [email protected]

教宗:要勇敢的向上主祈禱

四旬期第四周 星期四 彌撒

集禱經

仁慈的上主,願我們在四旬期所行的善功幫助我們痛改前非,勉力行善;求你恩賜我們誠心遵守你的誡命,愉快地準備逾越慶節的來臨。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求你撤銷要加於你百姓的災禍。)
恭讀出谷紀 32:7-14

上主訓示梅瑟說:「你下去!因為你從埃及國領出來的百姓敗壞了。他們很快就離開了我給他們指示的道路,為自己鑄了一個牛犢,朝拜它,向它祭獻並且說:以色列,這就是領你出埃及的天主。」上主又向梅瑟說:「我看這百姓,真是一個執拗的百姓!你且由我向他們發怒,消滅他們;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
梅瑟求上主他的天主息怒說:「上主,你為什麼要向你用大力,用強硬的手臂,由埃及國領出來的百姓發怒呢?為什麼要叫埃及人說:他是惡意領他們出來,要在山中殺死他們,由地面上絕滅他們呢?求你息怒,撤銷要加於你百姓的災禍。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你曾指著自己向他們起誓說:我要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繁星那樣多;我所許的那整個地方,必賜給你們的後裔,叫他們永遠佔有。」上主遂撤銷了要加於百姓的災禍。

福音(有一位控告你們的,就是你們所寄望的梅瑟。)
恭讀聖若望福音 5:31-47

那時,耶穌對猶太人說:「如果我為我自己作證,我的證據不足憑信;但另有一位為我作證,我知道他為我作的證足以憑信。你們曾派人到若翰那裏去,他就為真理作過證。其實我並不需要人的證據,我提及這事,只是為叫你們得救。若翰好比是一盞點著而發亮的燈,你們只一時高興享受他的光明。但我有比若翰更大的證據,即父所托付我要我完成的工程,就是我所行的這些工程,為我作證;證明是父派遣了我。派遣我來的父,親自為我作證;你們從未聽見過他的聲音,也從未看見過他的儀容,並且你們也沒有把他的話存留在心中,因為你們不相信他所派遣的那位。你們查考經典,因你們認為其中有永生,正是這些經典為我作證;但你們不願意到我這裏來,為獲得生命。
「我不求人的光榮;而且我認得你們,知道在你們內沒有天主的愛情。我因我父的名而來,你們卻不接納我;如果有人因自己的名而來,你們反而接納他。你們既然彼此尋求光榮,而不尋求出於唯一天主的光榮,你們怎麼能相信我呢?不要想我要在父面前控告你們;有一位控告你們的,就是你們所寄望的梅瑟。若是你們相信梅瑟,必會相信我,因為他是指著我而寫的。如果你們不相信他所寫的,怎麼會相信我的話呢?」

2019年4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邀請信徒如此向上主祈禱:勇敢地祈禱,與上主面對面的祈禱。不是以不冷不熱的態度,而是全心全意的祈禱。

當天第一篇讀經,記載梅瑟求天主息怒,求祂撤銷要加於祂的百姓的災禍(出32:7-14)。為了讓人們瞭解代禱是什麽,教宗列舉了聖經中一些人物的事跡,諸如梅瑟、亞巴郎、撒慕爾的母親亞納和克納罕婦人。

教宗說:「如此祈禱需要很大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不冷不熱。有人對我們說,『要祈禱,因為我有這個問題,那個問題』。是的,我念兩遍《天主經》和《聖母經》,後來就忘了。祈禱不是這樣的,真正的祈禱是與主同在。當我要祈禱時,我必須懷著勇氣。我很喜歡一種表達方式,就是當人想要得到某些東西時所說的,『我盡一切所能去做』。或許我們會有疑惑:『我如此做,但是我如何知道上主在聆聽我呢?』我們有一定的保障,那就是耶穌。祂是偉大的代禱者。」

教宗說:「耶穌升天後,祂在天父前為我們代禱。就如祂在受難前,向伯多祿許諾,祂已為他祈求了,為叫他的信德不至喪失。耶穌此刻為我們祈禱。我們祈禱時,不論是想要有說服力,還是討價還價,不論是支支吾吾,還是與主爭論,祂都會把我們的祈禱帶到天父面前。耶穌不需要在天父前說話,祂向天父展示自己的傷口。天父看到祂傷口會賜予祂恩寵。當我們祈禱時,要想到耶穌與我們同在。耶穌是我們的勇氣、我們的保障,此刻祂在為我們轉求。」

教宗:告解是從不幸進入慈悲

耶穌與犯姦淫的婦女;慈悲與不幸。

2019年3月29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懺悔禮儀的講道中,反覆提及這兩組詞彙。和好聖事是「救恩的相遇」,我們在其中遇見那位「認識我們、憐愛我們,使我們得享自由」的天主,我們「明白自己在天主眼中珍貴無比」,從而「有勇氣重新出發」。

當天禮儀選讀的《福音》講述:經師和法利塞人將犯姦淫的婦女帶到耶穌跟前,準備要按照法律用石頭砸死這名罪婦。但最後群眾一哄而散,沒有人投出石塊,這婦人沒有被定罪,唯有耶穌站在她面前。

教宗解釋這個景象說:「耶穌留在那裡,因為祂眼中珍貴的對象也留在那裡:那名婦人、那個人。對祂來說,罪人先於罪過。你、我、我們每個人都在天主心中佔有優先地位:先於錯誤、規矩、判斷和我們的跌倒。讓我們懇求恩寵,好能擁有耶穌那樣的目光。」

在這段福音章節中,耶穌兩次「用指頭在地上寫字」。

教宗指出:「這個神秘的舉動令人想起天主的承諾:『我要把我的法律放在他們的肺腑裡,寫在他們的心頭上』(耶31:33)。藉著耶穌、降生成人的慈悲天主,現在是時候在人的心頭上書寫,給人類的不幸帶來確實的希望:祂帶來的不是造成天主與人彼此疏離的外在法律,而是深入人心、使人獲享自由的聖神的法律。在這名婦人身上發生的就是這個情況:她與耶穌相遇,重新展開生活。」

教宗進而表明:「修和聖事乃是從不幸進入慈悲,是天主在人的心頭上書寫。我們每次都能在其中發現自己在天主眼中何其寶貴,祂是天父,祂愛我們勝過於我們愛自己。再者,基督徒在聖洗聖事的寬恕中誕生,在修和聖事的寬恕裡重生。天主的寬恕不是複製品,不會在每次告解過程中一模一樣地複製。透過司鐸領受罪過的赦免始終是個全新、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經驗。」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告解沒有用,我老是犯同樣的錯誤。』但上主認識我們,祂知道內心奮鬥的艱辛,曉得我們軟弱、容易跌倒、總是重複犯錯。祂同時也建議我們勤於行善,時常懇求慈悲。祂將鼓舞我們,再造我們。因此,我們要從和好聖事出發,恢復這聖事在生活和牧靈工作中應有的地位!」

最後,教宗鼓勵信友們在領受和好聖事之後靜默祈禱,在心中反覆思索這一切溫柔慈愛,再次品嘗平安與自由的滋味,因為和好聖事的核心是所領受的愛,而非所告明的罪。

張汝南執事-四旬期第四主日分享

四旬期第四主日彌撒

集禱經

全能永生的天主,求祢以屬神的喜樂,充滿祢的教會;恩賜生於此世的人,都能由上而重生,成為天國的子民。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達味受傅為以色列王。)
恭讀撒慕爾紀上 16:1,6-7,10-13

那時候,上主對撒慕爾說:「把你的角盛滿油;我派你到白冷人葉瑟那裡,因為在他的兒子中,我已為我選定了一位君王。」撒慕爾等人一來到,看見厄里雅布,心裡想:這一定是站在上主面前的受傅者。但上主對撒慕爾說:「你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及他高大的身材;我拒絕要他。因為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卻看人心。」葉瑟就叫他的七個兒子,都來到撒慕爾面前。撒慕爾對葉瑟說:「上主沒有揀選這些人。」撒慕爾於是問葉瑟說:「孩子們都到齊了嗎?」葉瑟回答說:「還有一個最小的,他正在放羊。」撒慕爾對葉瑟說:「快派人帶他來,因為他不來,我們決不入席。」葉瑟於是派人把最小的兒子帶來;他是一個有血色,眉清目秀,外貌英俊的少年。上主說:「起來,給他傅油,就是這一位。」撒慕爾就拿起盛著油的角,在他兄弟們面前,給他傅了油。從那天起,上主的神便降臨於達味身上。

讀經二(從死者中起來吧!基督必要光照你!)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 5:8-14

弟兄姊妹們:從前你們原是黑暗,但現在你們在主內卻是光明;生活自然要像光明之子一樣。光明所結的果實,就是各種良善、正義和誠實。你們要體察什麼是主所喜悅的事。不要參與黑暗無益的作為,反而要加以指摘,因為他們暗中所做的事,就是連提起,也是可恥的。一切事情,一經指摘,便在光明中,顯露出來;凡顯露出來的,成為了光明。
所以說:「你這睡眠的,醒來吧!從死者中起來吧!基督必要光照你    !」

福音(瞎子去了,洗了,回來就看見了。)【長式】
恭讀聖若望福音 9:1-41

那時候,耶穌看見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耶穌的門徒就問耶穌說:「辣彼,誰犯了罪?是他,還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來瞎眼呢?」耶穌答覆說:「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趁著白天,我們應該做派遣我來者的工作;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工作了。當我在世界上的時候,我是世界的光。」耶穌說了這番話以後,便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對他說:「去,到史羅亞水池裡洗洗吧!」──史羅亞解說「被派遣的」──瞎子去了,洗了,回來就看見了。於是,鄰居和那些經常見他討飯的人,就說:「這不是那曾坐在這裡討飯的人麼?」有的說:「就是這人,」有的說:「不,是另一個很相似他的人。」那人卻說:「就是我。」他們問他說:「你的眼睛究竟是怎樣開了的呢?」他答覆說:「名叫耶穌的那個人,和了些泥,抹在我的眼上,給我說:你往史羅亞去洗洗吧;我去了,洗了,就看見了。」他們又問他說:「那個人在那裡?」他說:「我不知道。」他們便將那先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塞人那裡。耶穌和泥開了他眼睛的那天,正是安息日。於是,法利塞人又盤問他怎樣看見了。那人就向法利塞人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上,我洗了,就看見了。」

法利塞人中有的說:「這人不是從天主來的,因為他不遵守安息日。」有的卻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奇蹟?」他們中間便發生了紛爭。於是,他們又問瞎子說:「對於那開了你眼睛的人,你說什麼呢?」瞎子說:「他是一位先知。」可是,猶太人不肯相信他原先是瞎子,而現在看見了,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麼?你們說他生來就瞎眼麼?怎麼他現在竟然看見了呢?」他的父母答覆說:「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的兒子;他生來就瞎眼。現在他究竟怎麼看見了,我們卻不知道;或者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你們問他吧!他已經成年,會說自己的事了。」他的父母因為害怕猶太人,才這樣說,因為猶太人早已議決:誰若承認耶穌是默西亞,就必被逐出會堂。為此,他的父母說:他已經成年,你們問他吧!
於是,法利塞人再把那先前瞎眼的人叫過來,向他說:「歸光榮於天主吧!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那人回答說:「他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曾經是個瞎子,現在我卻看見了。」

法利塞人又問他說:「這人給你做了什麼?怎樣開了你的眼睛?」他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了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願意聽呢?莫非你們也願意做他的門徒麼?」法利塞人辱罵他說:「你去做他的門徒好了!我們是梅瑟的門徒。我們知道:天主曾給梅瑟說過話;至於這人,我們不知道他是從那裡來的。」那人回答說:「這真奇怪!你們不知道他是從那裡來的,他卻開了我的眼睛。我們都曉得天主不俯聽罪人,只俯聽那恭敬天主,並承行他旨意的人。自古以來從未聽說:有人開了胎生瞎子的眼睛。這人若不是由天主來的,他什麼也不能作。」法利塞人卻向他說:「你整個人都生於罪惡之中,竟來教訓我們?」便把他趕出去了。耶穌聽說法利塞人把他趕了出去,後來遇見了他,就給他說:「你信人子麼?」那人便回答說:「主,是誰,好使我去信他呢?」耶穌對他說:「你已看見他了,和你講話的就是!」那人於是說:「主,我信。」就俯伏朝拜了耶穌。

於是,耶穌說:「我是為了判別,才來到這世界上,叫那些看不見的,看得見;叫那些看得見的,反而成為瞎子。」有些和耶穌在一起的法利塞人,一聽了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是瞎子麼?」耶穌回答說:「你們如果是瞎子,就沒有罪了;但你們說:我們看得見,這樣,你們就有罪了。」

「猶太人早已議定:誰若承認耶穌是默西亞,就必被逐出會堂.」(若 9:22b)

各位主內尊敬的朋友們,大家好!

2019年3月31日,今天我們慶祝四旬期第四個主日(喜樂主日),時光流逝,四旬期一半已過,祝大家主恩滿溢,讓我們繼續以祈禱守齋和善行來光榮讚美主,並以積極的行動去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

今天三篇經文內容非常豐盛,敎會特別邀請我們反省自己的思言行為,看看我們是否跟隨生命之光? 尢其是在待人接物的態度上,我們有否被偏見所牽?被岐視所害?

讓我們感謝上主的勸勉,祈求衪不斷增強我們靈性的目光,好能看到自己的徧差和別人的價值,賴上主的慈光,去改變自己,扶助别人!

且看第一篇讀經,先知撒慕爾被主召往白冷葉瑟之家,為其中一位兒子傅油,先知看到「厄里雅布」身材容貌,那麼高大英俊,便以為是上主的受傅者. 可是「人看外貌,上主郤看人心」(撒上16:7b)聖雅各伯也説得好:「我的弟兄們,你們既信仰我們已受光榮的主耶穌基督,就不該按外貌待人。」(雅2:1)

曾幾何時,我們不是一樣嗎?

我們有沒有因別人的風族文化,膚色信仰,財富學問等等,與己不同,因而產生對人對事的負面影響?

第二篇讀經聖保祿宗徒提醒我們生活要像光明之子,更要體察什麼是主所喜悦的事!其實主所喜悅的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祂希望我們每刻生活在祂的愛內,信靠祂是我們的救主,聽從祂的勸勉,將祂的愛傳給别人。祂了解我們人性軟弱,其實,令祂最喜悅的,

莫如罪人悔改!

所以我們可以想想:

天主之光有沒有因自己的偏見行為而失去光芒?

自己有沒有嘗試拒絕偏見行為,令天主歡喜若狂?

今天福音意義深遠,從一位與生俱來的瞎子身上,我們看到天主的慈祥,更從一些所謂博學多才的經師身上,我們更了解自己,原來也是缺乏真光。

綜合三篇讀經,不難看出,耶穌就是我們的愛德之光,信德之光和望德之光

既是如此,那為什麼我們內心還是頑硬,難道我們已失去愛德之光?

我們信德狼籍,朝秦暮楚,是否我們滅熄了信德之光?

我們終日惶恐,忐忑不安,那麼望德之光我們又把衪置在何方?

耶穌說:「我是為了判別才來到這世界上,叫那些看不見的,看得見;叫那些看得見的,反而成為瞎子。」(若9:39)原來若要看清楚「人與物,是與非」不少心理學者認為,人不單單要用眼,更重要的,一定要用「同理心」去看,這樣才可以看到信望愛之光!

今天的福音,從那些法利塞人和經師的行為中,提醒我們要注意我們內心的眼目,查看有沒有被「負面的偏見」蒙蔽,和受「錯謬的思想」影響。

事實上「偏見」種類繁多,人人有染,但是失控的「偏見」真的會令人自以為是,唯我獨尊,傷害別人,破壞家庭,因而失去基督之光!我們不要懼怕,因為基督的光照耀著我們呢!

各位主內尊敬的朋友們,讓我們不要忘記「基督我等聖善光,照耀我心如朝陽!」這兩短句!(參閲喜樂頌)

就讓我們向基督祈禱:

「聖善之光,請祢照亮我們的心目,充滿光芒,請溫暖我們的生命,發放希望!」

話說回來,什麼是基督的聖善光呢?那就是主對我們罪人的憐憫,慈悲和寬恕!

如此看來,為了愛,難道我們不能成為别人的善光?讓我們亦熱心向聖母請求,讓基督之光也光照我們的鄰人,特別是我們的家人!

聖母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最大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聯絡: [email protected]

教宗:心硬導致不忠、詆毀和誹謗上主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四 彌撒

集禱經

尊威的天主,求你使我們越接近逾越慶節,越能熱心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這個民族不聽從上主天主的聲音。)
恭讀耶肋米亞先知書 7:23-28

上主天主這樣吩咐他的子民說:「你們應聽從我的聲音,那麼我必作你們的天主,你們也必作我的人民;你們應走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道路,好使你們獲得幸福。他們不但不側耳細聽,反倒依照自己的計謀,隨自己邪惡的心生活,頑固不化;不以面向我,卻以背向我。從你們祖先出離埃及那一天起,直到今日,我給你們派遣了我所有的僕人先知,而且每天清早給你們派遣,但他們不但不側耳聽從我,反更硬起自己的頸項,比自己的祖先還要乖戾。縱使你將這一切話告訴他們,他們也不會聽從你;任憑你怎樣呼喚,他們也不會答應你。為此你對他們說:這個民族,不聽上主自己天主的聲音,不肯接受教訓;忠實已喪失,已絕於他們口中。」

福音(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
恭讀聖路加福音 11:14-23

那時,耶穌驅逐一個魔鬼──他是使人瘖啞的魔鬼;他出去以後,啞巴便說出話來,群眾都驚訝不止。但是,其中有人說:「他是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另一些人試探耶穌,向他要求一個自天而來的徵兆。耶穌知道了他們的心意,便給他們說:「凡是一國自相紛爭,必成廢墟,一家一家的敗落。如果撒殫自相紛爭,他的國如何能存立呢?因為你們說我仗賴貝耳則步驅魔,如果我仗賴貝耳則步驅魔,你們的子弟們是仗賴誰驅魔呢?為此,他們將是你們的裁判者。如果我是仗賴天主的手指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幾時壯士佩帶武器,看守自己的宅舍,他的財產,必能安全。但是,如果有個比他強壯的來戰勝他,必會把他所依仗的一切器械都奪去,再瓜分他的贓物。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不同我收集的,就是分散。」

2019年3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反省了當天禮儀所選的讀經和福音。教宗嚴厲警告說,不聽從上主聲音的心在長年累月後,就會變成乾涸之地,堅硬無比。

「我們常常充耳不聞,不聽從上主的聲音」,對於新聞廣播和鄰居的閒言碎語卻留心細聽。取自《耶肋米亞先知書》(7:23-28)的第一篇讀經,準確描述了天主的這種經歷。這段經文如同天主的抱怨。天主命令子民聽從祂的聲音,許諾給他們幸福,子民卻「依照自己的計謀,隨自己邪惡的心生活,頑固不化;不以面向我,卻以背向我」。上主最後悲傷地說「忠信已喪失!」

教宗說:「這是一個失信的民族,失去了忠信的意義。這就是今天教會希望我們反思的問題,每個人都要想:『我失去對上主的忠信嗎?』『沒有啊,我每個星期天都去彌撒。』『是的,是的,但內心的忠信呢?我是否失去忠信呢,或者我內心堅硬、頑固、充耳不聞、不讓上主進入?』『你們今天要聽從上主的聲音』是教會的邀請。當一個人心靈堅硬,不聽從上主時,會超越不聆聽的界限:在他不喜歡天主的某些事情時,就會找藉口離開上主,詆毀、誹謗和抹黑上主。」

教宗繼續說:「耶穌與群眾之間也發生了同樣的事。在當天的福音(路11:14-23)中,耶穌行奇跡,醫治病人,表明祂有治癒的力量,這也包括心靈治癒。可是這些頑固的人說了什麼?『祂是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

教宗表示:「抹黑上主是拒絕上主的倒數第二步。第一步是不聽從,導致心硬,然後是詆毀祂。而最後一步將導致無法回頭,也就是褻瀆聖神。耶穌試圖說服他們,但是沒有用。最後,正如先知以『忠信消失了』為明確的結束語,耶穌則使用了另一個有助於我們理解的話語:『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有人說:『不,我與耶穌同在,只是有些距離,離得不太近。』『不,這不可能。要麼與耶穌在一起,要麼就是與耶穌對立。』」

最後,教宗總結道:「我們蒙召全心歸向上主,正如福音歡呼詞中所勉勵的,因為祂是寬仁慈悲的。是的,即使你的心和石頭一樣硬,你常常為了不服從我而使我顏面掃地,但是你還有悔改的機會。上主說:『全心歸向我吧,因為我是寬仁慈悲的。我會忘記一切。我所看重的是你來尋求我。』這很重要,其它的不值一提。四旬期是慈悲的時期,是虔誠敬主的時期,讓我們敞開心扉,讓祂進入我們內。」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