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一人受害人人遭殃

圖片:Vatican Media

2020年10月20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參加了聖艾智德團體舉辦的第34屆國際和平祈禱聚會,主題為:沒有人能獨自獲救。各宗教領袖和教宗方濟各在羅馬市中心舉行了一系列祈禱活動,並發表講話。意大利共和國總統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也出席聚會。這項國際聚會通常在亞西西舉行,今年移至羅馬舉行。

自1986年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在亞西西舉行第一屆跨宗教和平祈禱聚會以來,「亞西西」已經成為和平的象徵。當天,與會者在羅馬市政廳廣場,紛紛圍繞「亞西西精神」發表講話,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法國猶太教大經師克爾西亞(Haïm Korsia)、《普世和平及人類兄弟情誼文件》高層委員秘書長阿卜杜勒·薩拉姆(Mohamed Mahmoud Abdel Salam)、佛教代表松天峯木(Shoten MINEGISHI)、錫克教代表卡瑪姬特·辛格·德隆(Kamaljit Singh Dhillon)。教宗方濟各最後發言。

為了醫治今天因大流行和全世界380多處武裝衝突所帶來的創傷,教宗方濟各指明了一條出路—友愛。

他說:「今晚我們聚在這裡,作為不同宗教傳統的信徒,一同傳達和平信息。這清楚表明,宗教不想要戰爭,不僅反對那些把暴力神化的人,也要求所有人為修和祈禱,以實際行動使弟兄友愛開闢新的希望之路。實際上,在天主的幫助下,我們有可能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好使作為兄弟姐妹的我們一同獲得拯救。」

「近些年來,令人悲痛的事情一再發,例如戰爭、恐怖主義或激進主義,有時甚至是打著宗教的旗號。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宗教之間的對話結出了富有成效的果實。這一希望的象徵,在『亞西西精神』的感召下,邀請我們像兄弟一樣一起工作。」為此,教宗方濟各和阿茲哈爾大伊瑪目塔伊布(Ahmad Al-Tayyeb)於2019年簽署了《普世和平及人類兄弟情誼文件》。

「宗教應當為和平服務,決不能屈服於戰爭。」教宗說:「宗教信徒已經明白,宗教多樣性並不能為冷漠或敵意找藉口。相反地,以宗教信仰為起點,我們可以成為和平的締造者,而不是漠視戰爭和仇恨的懶惰觀眾。宗教為和平與友愛服務。為此,本次聚會邀請宗教領袖和所有信徒,堅持不懈地為和平祈禱,永不屈服於戰爭,藉著信仰的柔和力量去終止戰爭。」

教宗引述了瑪竇福音關於「劍」的章節。「在耶穌受難前夕,當門徒們給耶穌展示兩把劍時,耶穌回答說:『夠了』。」 教宗說:「這句『夠了』,跨越了幾個世紀直到今天,劍、武器、暴力、戰爭,夠了!我們如何才能擺脫被封鎖和陷入泥潭的衝突?如何才能解開這麼多武裝衝突的結呢?」

教宗說:「老實說,最近疫情大流行給我們的教訓是,意識到我們是在同一條船上航行的世界共同體,一人受害人人遭殃。我們要牢記沒有人可以靠自己得救,『我們只能一起得救』。友愛源於對人類共同體的認可,它必須滲入人民的生活、社區、政府層面和國際論壇。如此,人們將越來越認識到,我們唯有通過相遇、談判、停戰、和解、緩和政治和宣傳的語言、發展和平的具體途徑,才能一同獲得拯救。」

教宗方濟各發表講話後,與會者靜默數分鐘,以紀念新冠疫情和所有戰爭的受害者。最後,教宗方濟各與各宗教領袖簽署了《 2020年羅馬和平呼籲》,並點燃和平蠟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與光直播】教宗參加第34屆為和平祈禱活動

教宗方濟各將於2020年10月20日參加在羅馬舉行的第34屆為和平祈禱活動。聖艾智德團體本著亞西西的精神籌辦這次活動。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就如教宗府的公告所稱的,教宗將出席在羅馬的天壇聖母堂舉行的大公祈禱活動。隨後,他將與世界各大宗教代表參加在市政廳廣場舉行的為和平祈禱活動的其他項目。

為了預防新冠病毒的傳播,只有少數人能參加祈禱活動。屆時,有意參加祈禱活動的人可以通過線上直播參與。

當天的祈禱活動將於羅馬時間下午4時後開始,各宗教領袖和代表將在不同地方,天壇聖母堂、東正教和新教聖堂、猶太教堂等場所共同為和平祈禱。祈禱後,在場的人將聚集在市政廳廣場舉行為和平祈禱活動的其他項目,屆時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也將出席。整個活動結束時將靜默一分鐘,以紀念新冠疫情和所有戰爭的受害者。

《鹽與光》電視及網上英語直播時間如下:
日期: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加拿大時間:上午10時15分(東岸)/上午 7時15分(西岸)
中港台時間:下午10時15分
按此收看網上直播

登入本台Facebook @slchinese 收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致函黎巴嫩人民:天主對黎巴嫩懷有和平的計劃

圖片:Vatican Media

2020年9月4日是教宗方濟各發起的為黎巴嫩祈禱和守齋日,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於當天在貝魯特以教宗的名義探望了這個再次受到嚴峻考驗的國家的人民,為他們帶去教宗的關懷和愛護,並宣讀了教宗寫給他們的信函。教宗將黎巴嫩託付於上主,求天主幫助這個國家實現其傳達和平與友愛訊息的聖召。

「我知道我對你們所懷的計劃──上主的斷語──是和平而不是災禍的計劃,令你們有前途,有希望。」 (耶廿九11)

教宗在信函的開端引用了耶肋米亞先知的這句話,指出黎巴嫩人民的現況和過去的經歷似乎與這個承諾格格不入。但教宗勉勵他們信賴天主的忠信,寫道:「上主,我們相信祢言出必行,在各種絕望或不幸中仍懷著希望。」

教宗將他的信函化為祈禱、感恩和懇求。他繼續寫道:「上主,我們感謝祢透過許多人的團結互助所表達的愛。我們將黎巴嫩、這個國家的人民、宗教和政治領導人,以及青年託付於祢,求祢幫助這個國家實現祢呼喚她去傳達和平與友愛訊息的聖召。亞孟!」

帕羅林樞機於9月3日抵達貝魯特,並在當天前往於8月4日港口爆炸事件中被毀壞的馬龍尼禮聖喬治聖堂。樞機在這個聖堂會見了該城的宗教領袖,與他們一起紀念這次慘案。他說:「我來到你們這座歷史性的城市,為表達全世界天主教會的關懷。與你們在一起,我們就有勇氣一起呼喊『夠了!』」

「我們的痛苦能幫助我們净化我們的意念,堅固我們基於和平與尊嚴共同生活的決心,尋求有助於責任感、透明度和承擔責任的一種更好的治理方法。我們在一起就能戰勝暴力和各種形式的專制,在尊重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基礎上推動一種包容性的公民社會。」

同一天,帕羅林樞機在黎巴嫩的哈里薩聖母朝聖地主持了彌撒聖祭。他鼓勵黎巴嫩人民「在友人的幫助下重建自己的國家,以諒解的精神進行對話及活出素來令他們具有特徵的共處」。帕羅林樞機强調,黎巴嫩人民在歷史的進程中屢次遇到巨大的困難,但他們都表現出耐力和重新站起來的能力。這一次,他們也將如此。

聖座國務卿最後表示:「黎巴嫩的重建不只是物質上的。被稱為『法律之母』的貝魯特將從灰燼中重生,見證公共事務管理的新方法。我們衆人懷抱希望,相信黎巴嫩社會將會建立在權利、義務、透明、共同責任感和為公益服務的基礎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為香港社會祈禱

圖片:hkjp.org

早前,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貌波樞機(Cardinal Charles Maung Bo)呼籲大家為香港社會祈禱。以下為亞洲天主教會內的正義和平工作者撰寫的禱文。

為香港社會祈禱

天主,一切權力皆源於你。在舊約時代,你揀選了民長和君王治理選民,你的聖子基督也為凱撒的權力劃定界限,好使他們能與你屬靈的牧者共同為你子女的福祉服務。對良善忠信的僕人,你會使他們昌盛,對不合你心意的權貴,你會作公義的安排,使你的子民擺脫奴役。

天主,我們為今天香港這個城巿祈禱。你提拔了她,使她從簡陋的開始,成為一顆閃耀的明珠,照亮優良制度的道路,備受普世的珍惜。

天主,你是歷史的主宰。今天,這個城巿陷於備受壓制和威脅,我們求你施恩,因為只有你的大能是這個地方繼續發光發熱的保證。

在逆境與危機中,只有你的聖言及恩寵,可以恢復人們的信心與希望。求你按你的旨意促使這個城巿走上公義、和平與尊重人性的未來,人人都得享信仰的自由,免受撒殫的侵噬,得以生活在你子女的自由中,過著感恩及彼此相愛的生活。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圖片:hkjp.org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教宗主持2020年1月1日天主之母節彌撒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於2020年1月1日天主之母節和第53屆世界和平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彌撒,慶祝佳節。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表明,在聖母瑪利亞的胎中懷有人類的歷史和教會的未來,懷有那些為保護自己的嬰兒而放棄一切的母親的經歷,以及身體得不到尊重的婦女的創傷。

教宗指出:「救恩的到來是藉著一個女人的身體。因此我們的人性永遠存留在天主内,聖母瑪利亞永遠是天主之母。天主與人類在聖母的胎中彼此結合,永遠不再分離,那降孕母胎取了肉身、如今已在天上的耶穌也不會離開我們。在天主内有我們的血肉之身!」

「從這個女人身上出現了救恩,因此若沒有這個女人就沒有救恩。天主藉著她與我們結合,若我們願意與祂成為一體,就要走同一條路:經由聖母瑪利亞這個女人和母親。為此,我們在聖母的標記中開始新的一年。藉著這個女人天主取得了人性,如果我們希望今日的生活網絡增添人性,就必須從女人那裡重新起步。」

教宗一再強調:「我們應以生命為起點重新起步,因為女人孕育了生命。可是女人並沒有受到尊重,她們“繼續受到傷害、毆打、強暴,被誘使賣淫和殺死腹中的生命。她們的身體在廣告、盈利、色情的凟神祭壇上成了祭品,被當作濫用的軀殼而受到剝削。女人的身體要求受到尊重,因為“正是世界上最尊貴的肉身孕育和生下了那愛,祂是拯救我們的天主。因此,對女人的各種暴行都是褻瀆生於女人的天主。藉著一個女人的身體,救恩來到了人間:從我們怎樣對待女人的身體便能了解我們的人性程度。」

「根據《聖經》的記述,女人是天主創造的高峰,她好似整個受造界的概括。事實上,女人涵蓋了受造界存在的目的:生育和守護生命、與萬物溝通並照料萬物。聖母瑪利亞的守護正是以愛操持一切,包括逆境在内,將每件事奉獻和託付於天主。這是她作為母親的一生中所持續不斷的行動,從聖嬰誕生直到立在十字架下始終如此。」

「正是女人懂得用心看待生命。女人向我們顯示,活著的意義並非不停地生產物件,而是珍惜所存在的事物。唯有用心去看的人才能看得清楚,因為他懂得『往内看』:在過錯和脆弱中看到的是人和兄弟,在困難中看到希望,在一切事物中看到天主。」

教宗著重於「往内看」的思想,邀請我們每個人捫心自問:「我們是否真的用心看待旁人的生命,而不以流言蜚語來摧毀他;將天主置於中心,而非將權力、財富和業績作為價值觀。唯有珍惜生命,我們才懂得關懷並克服冷漠。這正是今年所應祈求的恩寵:『愛護他人』和『關懷他人』。」

「如果我們希望世界更美好,就應使家庭和睦,不成為戰爭的庭院,就應珍惜每個女人的尊嚴。由一個女人誕生了和平之王。女人是和平的奉獻者和中介,應完全參與決策進程。女人若能傳遞她們的恩典,世界就會更加團結、更為太平。因此,改善女人的處境便是促進全人類的發展。」

最後,教宗籲請教會效法聖母瑪利亞的溫柔和她的慈母之心:「在她身上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中心,加強團結,遠離魔鬼的分裂、冷漠、意識形態和黨派思維。讓我們今天呼求將我們作為信徒子民聚集在一起的天主之母。母親啊,請妳在我們當中燃起希望,帶給我們合一。救恩之母,我們將這一年託付於妳,請妳將它守護在妳的心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2020年1月祈禱意向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0年1月意向

福傳意向:為促進世界和平

願基督徒、其他宗教的信徒,及所有善心人士,都能促進世界的正義與和平。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第53屆世界和平日文告:「和平乃是希望的途徑:對話、修和與生態皈依」

CNS/Reuters

2019年12月12日中午,聖座新聞室在記者會中介紹教宗方濟各第53屆世界和平日文告,本屆文告的主題為「和平乃是希望的途徑:對話、修和與生態皈依」,文告分五章闡述了以下的重點。

教宗強調,希望敦促我們走上和平之路,不信任和恐懼則會導致關係脆弱,提高暴力的風險。他鼓勵眾人要成為和平的工匠,向對話開放,既不排斥任何人,也不控制操縱。此外,我們也要走生態皈依的道路,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

希望為我們裝上翅膀,以通往和平

人類熱切盼望的和平「極其寶貴」,值得為此辛苦奮鬥。教宗指出,「希望這個美德催促我們踏上旅途,為我們裝上翅膀,好能向前邁進,即使面對難以跨越的阻礙也不例外」。「戰爭和衝突的痕跡」壓迫著人們的「記憶」,帶來切膚之痛,「使得人們,尤其是最貧困弱小的人飽受衝擊」。羞辱、排斥、哀傷和不義等,造成許多無辜者深受其害。

人類蒙召締結兄弟情誼

文告表明,有時「連整個國家都難以擺脫剝削和腐敗的鎖鏈」,導致「仇恨和暴力」日益增長。因此,許多男女老少被剝奪尊嚴、身體的完整性和自由,「包括宗教自由」。教宗寫道:「每個戰爭都透露出手足相殘,摧毀人類大家庭聖召中的友愛計劃」。戰爭的成因往往是不願包容差異的心態,它會「煽動占有欲和控制欲」。

扭曲關係和濫用權力

戰爭源自於自私、傲慢和仇恨的人心。人用「負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所以想要除去或排斥對方。這是「扭曲關係、霸權野心、濫用權力、恐懼他人,並將差異視為障礙」。誠如教宗方濟各在日本所言,世界和平跟玉石俱焚的威脅無法相容;相反地,唯有「團結合作的全球倫理」能締造和平。

友愛促成對話與信任

「不信任和恐懼會導致關係脆弱,提高暴力的風險。這是一種絕不可能帶來和平關係的惡性循環」。因此,核威懾無法創造人們想像中的安全。那麼,怎樣才能遏止不信任的蔓延呢?這份文告闡明,「我們必須追求真正的友愛,它立基於我們來自同一天主的事實,並在對話和互信中加以實踐。對和平的渴求深深烙印在人的心中,我們不該放棄和平,轉而尋求其它次等事物」。

牢記過往,以締造和平的未來

「記憶具備希望的願景:在戰爭和衝突的黑暗中,牢記渺小的關懷舉動,往往也能激發勇敢,甚至是英勇的抉擇,能再次注入新動力,在個人和團體之間燃起新希望」。為此,教宗提起他與長崎、廣島原子彈倖存者的感人會晤。這些倖存者至今為恐怖的過往作出見證,以確保並建設一個「更公義、更友愛」的未來。事實上,記憶有如「根基」,它是「為當下和未來作出和平決策的軌跡」。

和平是對人心的挑戰

開啟和平的道路是個極為複雜的挑戰,因為人際關係、團體和國際之間的許多利益互相矛盾。為此,教宗呼籲眾人發揮「道德良知,以及個人與政治意願」,因為和平由人心而生。我們必須「不斷重振政治意願,以開啟新的修和進程,促使人民及團體同心合一」。

和平的工匠

教宗方濟各運用了建築工程的圖像來描述和平,那是一條攜手並進的道路,以謀求公益,信守承諾並尊重權利。教宗闡明,「世界不需要空洞的話語,而需要令人信服的證人、和平的工匠。他們向對話開放,既不排斥任何人,也不控制操縱」。我們應當走上交流的道路,跨越各種意識型態來尋求真理,培養互敬互重,「以達到在敵人身上認出弟兄姊妹的面容的境界」。這項建設和平的工程引領人通向希望,而希望「勝過於復仇」,它能喚醒人們的憐憫心,再次激發團結互助的能力。因此,教會要始終牢記基督的訓導,致力於尋求適當的秩序,為公益效勞。

在寬恕中認出彼此互為手足

教宗籲請眾人「放下控制他人的欲望」,學習將彼此看作「天主的兒女,自己的手足」。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將能打破「冤冤相報的循環」,接受希望的道路。「學習活出寬恕有助於增進我們的能力,以成為和平的男女」。真正的和平通過更正義的經濟體制而來。本篤十六世教宗曾表明這一點,並在《在真理中的愛德》通諭中期許一種「不求償和促進共融的經濟活動」(參閱:39號)。

生態皈依: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

接著,教宗方濟各談論了《願祢受讚頌》通諭。他指出,我們仇視他人、不尊重共同家園、糟蹋天然資源的行為造成種種後果;面對這一切,我們應該進行生態皈依。以亞馬遜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開啟了一條道路,它督促我們恢復「團體和大地之間、當下和記憶之間,以及經驗和希望之間的和諧關係」。這是一條聆聽並默觀天主恩典的道路,進而促使我們與他人相遇,「為整個人類大家庭謀求公益」。「生態皈依引導我們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體會到造物主慷慨恩賜我們大地,並召叫我們喜樂地分享,度簡樸的生活」。如此一來,「我們與耶穌相遇的所有果實,便能體現在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中」。

我們盼望的一切都得到滿足

在文告的最後一章,教宗強調,「修和的道路需要耐心和信任。若不盼望和平,和平就無法實現」。我們要在天主聖愛的啟發下彼此互信;天主深愛著我們每個人,祂的愛「無邊無際、不求回報、不知疲倦又能使人自由」。教宗邀請眾人跨越恐懼,促進相遇文化,「使每次相遇化為機遇」,視之為「天主聖愛慷慨的恩賜」,從而活出普世兄弟情誼。

對基督徒而言,這條道路蒙受修和聖事的支持(參閱:哥一20),它「要求我們摒棄思言行為上對近人和對萬物的暴力」。在我們所領受的寬恕中,我們踏上旅途,日復一日地將寬恕帶給其他人,有朝一日我們終將成為「正義與和平的工匠」。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愛的任務:平安的樂章

即時按圖收看

2018年11月,為準備迎接聖誕的來臨,我們《鹽與光》首次製作了一個全中文的聖誕音樂會,主題為「平安的樂章」。我們誠意邀請了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歌唱家」,主徒會會士陳聰敏神父為音樂會獻唱及帶領默想聖誕的意義。《鹽與光》務求將聖誕和平之音與喜樂,透過電子螢光幕傳到世界各地。

湯漢樞機籲請各方為香港的和平努力

2019年11月25日下午,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在東京參與教宗方濟各主持的彌撒聖祭,梵蒂岡新聞網在彌撒開始前特別採訪了他。

湯樞機表示:「按照天主教社會訓導,如”DOCAT”,和平永遠來自於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内在的和平是最重要的。我們藉由祈禱來培育自己,之後為和平作見證,或透過我們的言行影響他人,為使和平得以傳遞開來。最後,那些在衝突中的人應該坐下來彼此交談。最終,我們可以實現修和,為使我們能夠實踐上主所要求我們的,即彼此相愛並寬恕他人的冒犯,這就是和平的果實。」

英語原文:

“Following the Social teaching of the Church, peace always comes from our Lord Jesus Christ, and peace should be internal first. We cultivate ourselves with our prayer, and then we witness peace, or we can be a peacemaker through our speech or through our behavior to influence others so that peace can be spread out. And then finally, those people in conflict should sit down and talk to each other. Finally we can achieve reconciliation so that we can implement what the Lord asks us to do: to love each other and to forgive other people’s offenses. So that is the result of peace.”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出席廣島和平會晤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11月24日傍晚,教宗方濟各在廣島和平紀念館出席了和平會晤,紀念原子彈爆炸事件的受害者並為世界和平發出呼籲。1300人參加了這項活動,其中包括宗教領袖、信徒及核爆炸的倖存者。教宗指出,將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有悖於人類共同家園的前景,而在朝向和平的道路上則需要“記憶、同行和保護”。

教宗在紀念館的廣場上問候了在場的各宗教領袖和倖存的受害者,然後獻花並點燃一支蠟燭。在一位88歲的老婦人作了見證後,教宗為世界和平發表訊息。他說:「記憶、同行和保護,這3個道義要求在廣島這裡具有更強大和更普遍的意義,能夠開啓和平的真正道路。我願意重申,今天出於戰爭目的而使用原子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是一種犯罪行為,這不僅踐踏人類和人的尊嚴,也有悖於我們共同家園的前景。正如我兩年前所言,將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以及擁有核武器都是不道德的。我們將因此受到審判。」

教宗援引若望廿三世《和平於世》通諭和梵二大公會議的訓導,指出:「和平應依照正義來建設,應以愛來推動並在自由中實現,不將自己的特殊利益強加於別人,而應放下手中的武器。」

教宗說:「如果我們繼續使用核威嚇作為解決衝突的合法訴求,我們又能如何提出和平倡議呢?願這痛苦的深淵提醒人們那絕不可超越的界限。解除武裝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因此,我們衆人必須以諒解和寬恕的目光聯合共進。我們應向希望敞開心懷,成為修和與和平的工具。如果我們能夠彼此保護,承認我們都是擁有共同命運的弟兄姐妹,這個願景就永遠是可能的。我們的世界相互關聯,這不僅因著全球化,也是由於我們始終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因此,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放下某些集團或領域的私利,如此才能實現偉大的理想,即一些人為保障共同未來而以共同負責的態度為之奮鬥的理想。」

教宗最後祈願:「絕不可再有戰爭、絕不可再有武器的轟鳴、絕不可再有這麽大的痛苦!讓和平進入我們的世界,進入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天主啊,祢給我們許下:『仁愛和忠信必彼此相迎,正義與和平必彼此相親。真理將從大地萌芽,正義將從天空出現』(詠八五11-12)。」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