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如同殉道者那樣,讓天主來安慰我們

將臨期第二周 星期二 彌撒

集禱經

天主,你向普世大地宣佈了你的救恩,求你幫助我們以歡欣的心情,期待你聖子光榮的誕辰。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天主安慰他的百姓。)
恭讀依撒意亞先知書 40:1-11

「你們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吧!」你們的天主說你們應向耶路撒冷說寬心的話,並向她宣告:她的苦役已滿期,她的罪債已清償,因為她為了自己的一切罪過,已由上主手中承受了雙倍的懲罰。有一個呼聲喊說:「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原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大路!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陵要鏟平,隆起的要削為平地,崎嶇的要闢成坦途!上主的光榮要顯示出來,凡有血肉的都會看見:這是上主親口說的。」有個聲音說:「呼喊吧!」我答說:「我呼喊什麼?」「凡有血肉的都似草,他的美麗似田野的花:上主的風吹來,草必枯萎,花必凋謝。的確,人民好像草。草能枯萎,花能凋謝,但我們天主的話永遠常存。」給熙雍傳喜訊的啊!請登上高山!給耶路撒冷報喜訊的啊!請大聲疾呼!高呼吧!不要畏懼!向猶大各城報告說:你們的天主來了!我主上主帶著威能來到,他的手臂獲得了勝利;他的勝利品與他同在,他獲得的酬勞在他面前。他必如牧人,牧放自己的羊群,以自己的手臂集合小羊,把牠們抱在自己的懷中,溫良地領導哺乳的母羊。

福音(天主不願小孩子們喪亡。)
恭讀聖瑪竇福音 18: 12-14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以爲如何?如果一個人有一百隻羊,其中一隻迷失了路,他豈不把那九十九隻羊留在山上,而去尋找那隻迷失了路的嗎?如果他幸運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爲這一隻,比為那九十九隻沒有迷路的,更覺歡喜;同樣,使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喪亡,決不是你們在天之父的意願。 」

2018年12月1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表示,上主以溫柔安慰我們,如同母親撫摸她哭鬧的孩子一般。教宗勉勵信眾讓天主來安慰我們,而不是加以抵拒。

當天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是有關安慰的邀請(40:1-11):「你們安慰,安慰我的百姓罷!你們的天主說,你們應向耶路撒冷說寬心的話,因為她的罪債已清償。」

教宗表示:「這是救恩的安慰,我們得到救贖的好消息。復活的基督在復活後的四十天裡,祂所做的就是安慰自己的門徒。上主如何安慰呢?祂以溫柔安慰我們。所有驅使我們遠離上主的惡習則容不下安慰一詞,諸如教權主義的惡習、不願動身和不冷不熱的基督徒的惡習。讀經一最後如此描述說,『他的勝利品與他同在,他獲得的酬勞在他面前。他必如牧人,牧放自己的羊群,以自己的手臂集合小羊,把牠們抱在自己的懷中,溫良地領導哺乳的母羊』。這是上主安慰的方式,祂以溫柔來安慰。在孩子哭泣時,母親會撫摸他,以溫柔的方式讓他平靜下來。溫柔這個詞,實際上已被當今的世界從字典中刪除了。上主邀請我們讓祂安慰,這也有助於我們為聖誕節做準備。」

教宗指出:「在今天的集禱經中,我們向上主懇求歡欣的心情,也就是淳樸而真誠的喜悅之恩。我應該說,基督徒的慣常狀態該當是安慰,即使在困境中也感受到安慰:古代的殉道者們高聲歌唱著進入鬥獸場;而今天的殉道者,我想到是在利比亞海灘上被割喉殺害的科普特工人,他們臨死前說,『耶穌,耶穌!』。他們內心有安慰,在殉道時依然充滿喜樂。」

最後,教宗總結道:「基督徒在痛苦時刻感受不到安慰時,不能因此失去平安,因為它是上主賜予所有人的一項恩典,即使在最艱困的時刻。」

教宗:懷著信德的勇氣準備耶穌的聖誕

將臨期第二周 星期一 彌撒

集禱經

上主,願我們的祈禱上升到你台前,蒙你俯允,並使我們以純潔無瑕的虔誠,準備慶祝你唯一聖子降生的偉大奧跡。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天主要親自來拯救我們。)
恭讀依撒意亞先知書 35: 1-10

荒野和不毛之地必要歡樂,沙漠必要欣喜,如花盛開,盛開得有如百合,高興得歡樂歌唱,因爲它們將獲得黎巴嫩的光華,加爾默耳和沙龍的美麗;它們將見到上主的榮耀,我們天主的光輝。你們應加強痿弱的手,堅固顫動的膝,告訴心怯的人說:「鼓起勇氣來,不要畏懼!看,你們的天主,報復已到,天主的報酬已到,他要親自來拯救你們!」那時瞎子的眼睛要明朗,聾子的耳朵要開啓;那時瘸子必要跳躍如鹿,啞吧的舌頭必要歡呼,因爲曠野裏將流出大水,沙漠中將湧出江河,白熱的沙地將變爲池沼,亢旱的地帶將變爲水源,豺狼棲息的洞穴將生出蘆葦和菖蒲。那裏將有一條大路,稱爲「聖路」,不潔的人不得通行:這原是上主百姓所走的路,愚蠢的人也不會迷路。那裏沒有獅子,猛獸也不上來,路上遇不到一隻野獸,獨有被贖出的人們行走。上主所解救的人必要歸來,快樂地來到熙雍,永久的歡樂臨於他們頭上,他們將享盡快樂和歡喜,憂愁和悲哀必將遠遁。

福音(今天我們看見了出奇的事。)
恭讀聖路加福音 5: 17-26

有一天,耶穌正在施教,幾個法利塞人和法學士也在座。他們是從加里肋亞和猶太各鄉村及耶路撒冷來的;上主的德能催迫耶穌治病。看,有人用床抬來一個患癱瘓症的人,設法把他抬進去,放在耶穌跟前。但因人眾多,不得其門而入。遂上了房頂,從瓦中間,把他連那小床繫到中間,正放在耶穌面前。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就說:「人啊!你的罪赦了。」經師和法利塞人開始忖度說:「這人是誰?竟說褻瀆話?除了天主一個外,誰能赦罪?」耶穌看透了他們的心思,就向他們說:「你們心裏忖度什麽呢?什麼比較容易?是說:你的罪赦了,或是說:起來行走吧!但爲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權赦罪。」──便對癱子說:「我給你說:起來,拿起你的小床,回家去吧!」那人立刻在他們面前站了起來,拿著他躺過的小床,回家去了。眾人十分驚奇,並光榮天主,滿懷恐懼說:「今天我們看見了出奇的事。」

2018年12月10日,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提出這項邀請:「我們要以真正的信德慶祝耶穌的聖誕。」當天的《路加福音》敘述一個患癱瘓症的人獲得了痊癒(5:17-26),教宗藉此事跡強調信德能激起勇氣,它是觸動耶穌心弦的途徑。

教宗說:「我們祈求了明認天主成為血肉的信德。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也看到信德如何觸動了主耶穌的心。上主屢次講解有關信德的要理,對此總是锲而不捨。《福音》寫道『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耶穌看到那些人的信德,因為在屋頂鑿出一個洞,然後把病患的小床繫到房内是需要勇氣的。這些人有勇氣,有信德!他們知道如果病患來到耶穌跟前,他就會痊癒。」

教宗指出:「耶穌欽佩這些人的信德,例如百夫長為他的僕人請求痊癒(路7:1-10);敘利腓尼基的婦人為她附魔的女兒懇求把魔鬼從她身上趕出去(谷24-30),以及患血漏的女人只求一摸耶穌的衣繸就會病除(瑪9:20-22)。但耶穌也斥責小信德的人,例如心生懷疑的伯多祿(瑪14:28-31)。教宗表明“憑著信德,一切都是可能的。」

「我們今天懇求了這份恩寵,就是在這將臨期第二個星期懷著信德準備慶祝耶穌的聖誕。不錯,我們都知道聖誕節經常並非以很大的信德來慶祝,而是以世俗或非基督徒的方式來慶祝。上主卻要求我們懷著信德來慶祝祂的誕生,我們要在這個星期祈求這份恩寵,就是以信德來慶祝聖誕節。守護信德並不容易,捍衛信德也不容易。」

教宗最後指出:「《若望福音》第九章記述耶穌治好的胎生瞎子就是一個典型,他憑著信德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我們應將自己的信德託付於天主,使它免於塵世的誘惑。我們最好在今天、明天,乃至整個星期翻開《若望福音》第九章,閲讀這個胎生瞎子十分美好的故事。然後懷著信德從内心祈禱說:『上主,我信。求祢幫助我守護我的小信德,使我的信德不受世俗、迷信,以及非信德事物的影響。求祢使這信德不被簡化為神學或道德的理論,絕對不可。上主,我信賴祢。』」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應向耶穌學習祈禱

路加福音

有一次,耶穌在一個地方祈禱,停止以後,衪的一個門徒對衪說:「主,請教給我們祈禱,如同若翰教給了他的門徒一樣。」

2018年12月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8千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與他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時刻。教宗上週三結束了以“天主十誡”為題的要理講授後,開始解釋《天主經》的含義,這一次的主題為「主,請教給我們祈禱!」(路11:1)

教宗表示:「耶穌是一個祈禱的人,儘管祂的使命緊迫,又要面對衆人的許多請求,祂感到需要離開人群,獨自祈禱。耶穌不做祂的擁護者的人質,懂得拉開距離,不過於依戀人群。祂在傳教初期來到葛法翁,行了奇跡之後就到荒野的地方祈禱。伯多祿終於找到正在祈禱的耶穌,對祂說:『衆人都找祢呢!』(谷1:37)」

教宗提到:「在《福音》的一些章節中似乎正是“耶穌的祈禱、祂與天父密切的關係在主導一切。革責瑪尼山園的夜晚就是一例,在耶穌最後、最艱難的那段行程中,似乎找到了祂不斷聆聽天父的意義。祂的祈禱確實有如運動員競技時的一種最後掙扎,然而卻支持了十字架的行程。這就是重點:耶穌在那裡祈禱。耶穌在公開場合熱切祈禱,參與祂的子民的禮儀,但也尋找僻靜的地方,離開塵世的喧囂,來到能使祂進入心靈深處的地方:祂就是那認出沙漠的石頭和上到山峰高處的先知。」

教宗強調:「耶穌在十字架上臨終時的最後話語也是《聖詠》的祈禱,即猶太人的祈禱:祂用母親教給祂的禱詞來祈禱。耶穌如同每個人那樣祈禱,但在祂的祈禱中也蘊含著一種奧秘,以致沒有避開祂的門徒的眼目。他們請求耶穌說:『主,請教給我們祈禱!』耶穌沒有拒絕門徒,不將祂與天父的親密關係把持不放,因為祂來到世界上正是為引領我們建立這種關係。耶穌成為門徒們祈禱的老師,祂也必定願意成為我們祈禱的老師。我們也應請求說:『主,請教給我們祈禱!』」

教宗解釋說:「即使我們多年來一直在祈禱,我們仍必須學習祈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向天主的祈禱是否真的是祂想要聽到的。《聖經》也提到那些不恰當、不受天主悅納的祈禱,例如法利塞人的祈禱。驕傲的法利塞人喜歡人們看到他祈禱並裝作祈禱,内心卻是冷漠的。耶穌稱這樣的人沒有成義,『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路18:14)。因此,祈禱的第一步是謙卑,到天父面前說:『父啊!』再到聖母面前說:『請妳看看我,我是個罪人、軟弱的人,是我不好。』每個人知道對她說什麽,但總該以謙卑作為開端,請上主傾聽。謙卑的祈禱蒙受上主的傾聽。」

最後,教宗邀請信友們在這將臨期重覆這句話:「主,請教給我們祈禱! 願我們衆人都能有所超越,更好地祈禱。上主絕不會讓我們的祈求落空。」

教宗:在將臨期應締造心靈平安、家庭和樂與世界和平

將臨期第一週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上主的神將住在他內。)
恭讀依撒意亞先知書 11: 1-10

由葉瑟的樹幹將生出一個嫩枝,由它的根上將發出一個幼芽。上主的神,智慧和聰敏的神,超見和剛毅的神,明達和敬畏上主的神將住在他內。他將以敬畏上主爲快慰,他必不照他眼見的施行審訊,也不按他耳聞的執行判斷。他將以正義審訊微賤者,以公理判斷世上的謙卑者,以他口中的棍杖打擊暴戾者,以他唇邊的氣息誅殺邪惡者。正義將是他腰間的束帶,忠誠將是他脅下的佩帶。
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牛犢和幼獅一同飼養,一個幼童即可帶領它們。母牛和母熊將一起牧放,它們的幼雛將一同伏臥;獅子將與牛一樣吃草。吃奶的嬰兒將遊戲於蝮蛇的洞口,斷奶的幼童將伸手探入毒蛇的窩穴。在我的整個聖山上,再沒有誰作惡,也沒有誰害人,因爲大地充滿了對上主的認識,有如海洋滿溢海水。
那一日,葉瑟的根子將成爲萬民的旗幟,列邦必將尋求他;他駐節之地,將是輝煌的。

福音(耶穌因聖神而歡欣。)
恭讀聖路加福音 10: 21-24

就在那時,耶穌因聖神而歡欣,說:「父,天地的主宰!我頌揚你;因爲你把這些事給聰明和通達的人隱藏起來,而啓示給了小孩子們。父!是的,因爲你本來喜歡這樣做。我父把一切都交給了我。除了父之外,沒有人知道子是誰;除了子,及子所願意啓示的人外,也沒有人知道父是誰。」隨後,他轉身單向門徒說:「見到你們所見的那眼睛是有福的。我告訴你們,許多先知和君王,曾想見你們所見的,卻沒有見到;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到。」

2018年12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勉勵道,為了準備善度聖誕節,我們要締造心靈平安、家庭和樂與世界和平。教宗表示,締造和平有點等同於效法天主,謙卑低下,不說他人壞話,不傷害他人。

在當天的第一篇讀經中,依撒意亞先知以美麗的田園風光描述了上主來臨的景象:「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一個幼童即可帶領牠們」(依11:1-10)。教宗解釋道:「這意味著耶穌帶來的和平能使生命和歷史發生轉變,因此祂被稱為『和平之王』。」

「將臨期正是準備自己,以迎接和平之王到來的時期。這是個締造和平的時期,首先要使我們自己的心靈得享平安。我們經常焦慮不安、苦惱絕望。上主詢問我們:『你的心靈今天如何?它平安嗎?』如果不平安,就要祈求和平之王讓它平安,好能準備與祂相遇。其次,要促使家庭和樂。家裡時常有很多悲傷、爭執、小型戰爭、分裂。」

教宗鼓勵眾人反省:「自己的家庭究竟是和樂融融,還是戰火四起;擁有的是彼此連結的橋樑,還是互相隔離的高牆?」

「第三個要締造和平的場所是世界,因為這世界有許多戰爭、不和、仇恨及剝削,沒有和平。」為了促進世界和平,教宗鼓勵每個人反省自己能如何從小處著手說:「我可以做什麼來促進社區、學校及職場的和平呢?我是否老是找藉口挑起戰爭,心懷仇恨,說他人壞話呢?這就是挑起戰爭!我是否溫和,努力搭建橋樑,不指責呢?此外,我們也要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面對你討厭的同學,你會欺負他,還是跟他和好?你試圖修和與寬恕嗎?』」

教宗闡明:「締造和平有點等同於效法天主。當祂渴望與我們締造和平、寬恕我們時,祂為我們派遣祂的聖子來締造和平,作為和平之王。有人會說:『可是,神父,我沒學過如何締造和平,我的文化程度不高,我還年輕,不懂這個。』在福音中,耶穌告訴我們應有的態度:『父啊!天地萬物的主宰,我稱謝祢,因為祢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及明達的人,而啟示給了小孩子。』(路10:21)因此,上主將讓卑微者懂得如何締造和平,並賜下實踐的力量。」

最後,教宗總結道:「每當我們在家裡、在心中、在學校、在職場發現引爆小型戰爭的可能性時,我們就要停下腳步,努力締造和平,絕不可傷害他人,不可說他人壞話。只要我們人人都不說他人壞話,和平便會向前邁進。願上主準備好我們的心靈,以恭迎和平之王的誕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將臨期是淨化信仰的時期

十二月三日 聖方濟各沙勿略 彌撒

讀經一(我若不傳福音,就有禍了。)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9:16-19,22-23

弟兄們:我若傳福音,原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假使我自願作這事,便有報酬;若不自願,可是責任已委託給我。這樣看來,我的報酬是什麼呢?就是傳佈福音時白白地去傳;不享用我在傳福音上所有的權利。我原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人;但我卻使自己成了眾人的奴僕,為贏得更多的人。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為贏得那軟弱的人;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為的是總要救些人。我所行的一切,都是為了福音,為能與人共沾福音的恩許。

福音(你們往全世界去宣傳福音。)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16:15-20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隨著他們:因我的名軀逐魔鬼,說新語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麼致死的毒物,也決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主耶穌給他們說了這些話以後,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邊。他們出去,到處宣講,主與他們合作,並以奇蹟相隨,證實所傳的道理。

2018年12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將臨期是淨化精神、使信仰透過這淨化而成長的寶貴時期。

教宗在講道中提到將臨期的三個幅度,即過去、未來和現在。他說:「將臨期的第一個幅度是過去,即淨化記憶,我們必須記住,聖誕節不是有關聖誕樹的誕生,當然聖誕樹是個美好的標記,但是聖誕節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誕生。」

「聖誕節是主的誕生,是救主的誕生,祂來救贖我們。是的,它是個慶節,但是我們總是面臨一個危險,在我們內時常有把聖誕節世俗化的誘惑。當聖誕節沒有了默觀,一個美好的家庭聚會沒有把耶穌置於中心時,那麼該節日開始成了世俗的節日:採購、禮物,買這買那,上主就在那裡,卻被遺忘了。這一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發生:是的,耶穌在白冷城誕生了,但是我們有失去記憶的危險。將臨期是淨化對過去時期的記憶。」

關於將臨期的第二個幅度,教宗說:「將臨期有助於淨化我們的希望,準備好自己與上主的最終相遇。因爲曾經來到人世的上主將再次來臨。祂會再次來臨並詢問我們:『你是如何度過了你的生命?』這將是一次個人的相遇:今天,我們在聖體聖事中與耶穌相遇。我們無法擁有2000年前耶穌誕生時的那個相遇,但是我們對此事有記憶。當祂再次來臨時,我們將和上主有個人的相遇。」

「將臨期的第三個幅度關係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層面,也就是淨化我們的警覺性。警醒和祈禱是將臨期的兩大詞彙;上主在白冷城進入歷史,祂將在世界末日和我們每個人生命的終結時刻再次來臨。但是每一天、每一刻,祂通過聖神對我們的啟發進入我們心中。」

最後,教宗邀請眾人祈禱:「願上主賜予我們這種淨化過去、未來和現在的恩寵,好能始終找到記憶和希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與耶穌基督相遇。」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偶像使我們毀滅,天主給我們移植一顆充滿愛的心

2018年11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向朝聖者解釋天主十誡的意義。他表示:「默觀基督,好能敞開心扉接受祂的心,接受祂的渴望,領受祂的聖神。」

教宗邀請我們反省《迦拉達人書》中聖保祿宗徒所說的聖神的果實:仁愛、喜樂、平安、寬宏、仁慈、善良、忠信、溫和、節制。教宗說:「如果說邪惡的欲望使人毀滅,那麼聖神則將聖潔的渴望放在人心中,這是新生命的嫩芽。」

教宗繼續說:「天主在給予我們洪恩之前沒有向我們提出任何要求,祂只邀請我們順從祂,好能拯救我們免受偶像崇拜的欺騙與掌控。通過現世偶像來尋求自我實現的做法將掏空並奴役我們,而我們藉著基督與天主的關係則使我們高大和穩健,因為天主把我們作為祂的義子,首先從給予我們父愛開始。這是一個蒙受祝福和釋放的過程,是真正的憩息,因為只有在天主內我們才能獲得靈魂的歇息,救恩來自於天主。」

教宗繼續解釋道:「為了走上這條路,我們需要與近人建立關係,首先從天主藉由耶穌基督所彰顯的愛開始。這是一種召叫,要求我們邁向信實、慷慨和真實的美好。要想過這種生活,需要有一顆全新的心,讓聖神居住的心。那麼,從舊的心變為新的心的心臟移植是如何發生的呢?是透過賜予新渴望而實現的;請注意這個詞:『新的渴望』。天主的恩寵將這渴望播種在我們心中,祂特別透過因耶穌而成全的十誡來實現,正如耶穌在山中聖訓中所教導的那樣。」

教宗說:「天主十誡是基督的X光片,祂將其描述為一張底片,讓祂的面容呈現出來,像聖殮布一樣。如此,聖神把祂的恩典、祂的渴望置於我們心中,讓我們的心結出果實。我們將按照聖神去渴望,按照聖神的節奏去渴望,按照聖神的音樂去渴望。在基督內我們看到了真、善、美,聖神在我們內激發望德、信德和愛德。」

教宗強調:「耶穌來不是為了廢除法律,而是為了成全法律,讓法律達至成熟。在人看來,法律是一系列規定和禁令;在聖神看來,法律成了生命,因為它不再是規定,而是基督本身的肉體,祂愛我們,尋求我們,寬恕我們,安慰我們,藉著祂的聖體使我們與天父重歸共融。如此一來,天主十誡在文學表達上的消極性,例如不可偷盜、不可行邪淫,不可殺人中的不,便轉化為一種積極的態度,例如愛,心中包容他人,播撒正能量的渴望等。這就是耶穌來帶給我們的圓滿法律。藉著基督,天主十誡不再是譴責,而成為人類生活真真切切的真理。」

教宗說:「由此而誕生善的渴望,做好事的渴望,喜悅的渴望,和平的渴望,寬宏、仁慈、良善、忠信、溫柔和節制的渴望。從『不』轉化為『是』,因著聖神的力量敞開心扉,秉持積極的態度。」

最後,教宗總結道:「當人依從渴望按照基督生活時,救恩之門就會向他敞開,救恩必會降臨,因為天父是慷慨的,一如《天主教要理》所說的,『天主渴望我們渴望祂』(2560號)。」

教宗:思索面見上主的時刻乃明智之舉

常年期第三十四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收割的時期已到,地上的莊稼已成熟了。)
恭讀默示錄 14:14-19

我,若望,在神視中看見有一片白雲,雲上坐著相似人子的一位,頭戴金冠,手拿一把銳利的鐮刀。有另一位天使從聖殿裏出來,高聲向坐在雲上的那位喊道:「伸出你的鐮刀收割吧,因為收割的時期已到,地上的莊稼已成熟了。」坐在雲上的那位就向地上伸出鐮刀,地上的莊稼就被收割了。有另一位天使從天上的聖殿裏出來,也拿著一把銳利的鐮刀。又有一位掌管火的天使,從祭壇那裏出來,高聲向那拿著銳利鐮刀的喊說:「伸出你銳利的鐮刀,收割地上葡萄園的葡萄吧,因為葡萄已成熟了。」那天使就向地上伸出了鐮刀,收割了地上的葡萄,把葡萄扔到天主義怒的大榨酒池內。

福音(待那時日一到,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石頭上。)
恭讀聖路加福音 21:5-11

那時候,有些人正談論聖殿是用美麗的石頭,和還願的禮品裝飾的,耶穌說:「你們所看見的這一切,待那時日一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的。」他們遂問說:「師傅!那麼,什麼時候要發生這些事?這些事要發生的時候,將有什麼先兆?」耶穌說:「你們要謹慎,不要受欺騙!因為將有許多人,假冒我的名字來說:就是我(默西亞);又說:時期近了。你們切不可跟隨他們。你們幾時聽見戰爭及叛亂,不要驚惶!因為這些事必須先要發生,但還不即刻是結局。」耶穌遂又對他們說:「民族要起來攻擊民族,國家攻擊國家;將有大地震,到處有饑荒及瘟疫,又將出現可怖的景象,天上要有巨大的凶兆。」

2018年11月2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深受當天第一篇讀經的啟發(默14:14-19)。教宗表示,有鑒於我們總有一天將面見上主,此刻作良心省察是個明智之舉。我們應當自問,我們希望在面見上主時,如何呈現自己。這將有助於我們日臻完善,使面見上主的時刻充滿「喜樂」。

在禮儀年的最後一週,教會鼓勵我們思索世界的終結和自己生命的終結。當天的第一篇讀經提出了「收割時期的圖像」。教宗解釋道,「收割時,我們每個人都將面見上主,對祂說:『這是我的一生,這是我生命的質量。』我們人人都得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我們也要承認自己的善行,因為人人都行善。那麼,倘若我今天就蒙主恩召,我該說什麼、做什麼呢?」

教宗強調:「思索這個問題有助於我們日臻完善。我們在面見上主時,不僅要向祂交岀我們個人的帳目,而且這會面將充滿慈悲、喜樂與幸福。思索終結,包括世界的終結和個人生命的終結,是個明智之舉。睿智的人都這麼做。」

教會邀請我們本週反思一下:「我的終結將會是什麼樣子?」教宗建議的良心省察助益良多:「我們要評估自己有待改進的缺點,以及應當維持或發揚的優點。這一切都是聖神的化工。」

教宗最後勉勵眾人祈求智慧的恩典說:「這一週,讓我們祈求聖神賜予有關時間、終結、復活,以及與耶穌永遠同在的智慧。面見耶穌的日子將是喜樂的一天。讓我們恆心祈禱,以便於上主預備我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會透視:35名服刑人士為巴拿馬世青打造告解亭

最新內容:
-教宗主持第二屆世界窮人日彌撒
-教宗為2019年巴拿馬世青節發表視頻訊息
-35名服刑人士為巴拿馬世青打造告解亭
-教宗為中非屠殺事件深感悲痛
-加拿大舉行「紅色星期三」活動紀念受迫害基督徒
-中國教會響應教宗號召慶祝世界窮人日
-香港教區推出【信仰3+1】DVD
-12月7日聖伯多祿廣場聖誕馬槽和聖誕樹對外開放

教宗公開接見:法律的任務是使人具有向天主開放的心靈

 

出谷紀20:17

天主訓示以下這一切話說:「不可貪你近人的房舍。不可貪戀你近人的妻子、僕人、婢女、牛驢及你近人的一切。」

2018年11月2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一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在場參加。教宗像往常那樣熱情地問候了他們,並特別走近病人和兒童的座位。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解釋了天主十誡最後兩條誡命:「不可貪戀你近人的妻子,以及屬於你近人的一切事物。」(申5:21)

教宗強調:「聖經的法律不是叫人欺騙自己,以為“在字面上的服從”就能引向一種人為的救贖。法律的任務是將人引向貧窮,開放心靈,與天主建立關係。那些體驗到天主慈悲的人才懂得同情和憐憫別人。關於這最後兩條誡命,這不僅是十誡裡最後的幾句話,也是十誡旅程的完成。事實上,正是這最後的誡命在強調罪的共同根源是惡念,它使人傷害自己和別人。」

教宗一一列出這些惡念:「邪淫、盜竊、兇殺、姦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嫉妒、毀謗、驕傲、愚妄。」(谷7:21-23)

教宗表示:「如果人心不被觸動,天主十誡的整個行程就沒有任何用途,因為如果人的心靈不釋放,其餘的就沒多大作用。天主的誡命因此就會簡化為一種奴隸而非子女生命的美麗外貌,經常在那令人窒息的法利塞人端莊面具的背後隱藏著某種邪惡和沒有解決的問題。相反地,我們應讓自己摘掉那些對欲望操縱的面具,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貧窮顯示出來,將我們引向一種聖善的謙遜。」

教宗勉勵每個人詢問自己:「“我會有哪些邪念經常出現呢?」

教宗說:「事實上,我們無法只憑自己的意願,以為盡巨大的努力就能自救。相反地,我們需要敞開心懷,與天主建立關係。聖經的法律不是叫人欺騙自己,以為在字面上的服從就能引向一種人為的救贖,再説這也辦不到。法律的任務是讓人認識到他的真相,讓他看到他真正的貧窮,從而真正開放。這是向天主慈悲的個人開放,讓天主轉變我們、更新我們。唯有天主能更新我們的心靈,只要我們向祂敞開心門:這是唯一的條件;天主行一切事,但我們要敞開心門。」

教宗表明:「十誡的最後誡命教導我們承認自己一無所有,讓聖神幫助我們。這條誡命將我們置於内心騷動的狀態,使我們成為神貧的人。的確,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停止幻想,相信唯有憑靠天主的慈悲才能擺脫和治癒自己的軟弱。唯有天主的慈悲能治癒人心。那些承認自己惡念的人是有福的,他們在天主和他人面前持有一顆懺悔和謙卑的心,不以義人自居,卻如同罪人那樣。伯多祿對主耶穌說的那句話很美:『主,請祢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這是個很美的祈禱:『主,請祢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這樣的人懂得同情,對人慈悲為懷,因為他們本人已體驗了慈悲。」

教宗為2019年巴拿馬世青節發表視頻訊息

在第34屆普世青年節籌備期間,教宗方濟各發表視頻訊息,勉勵青年效法聖母的芳表,勇敢地向天主的召叫說:「是!」教宗在聖母奉獻日發表這個訊息,為連續三年以聖母為軸心的世青節旅程劃下句點。

第34屆普世青年節將於2019年1月22日至27日在巴拿馬舉行,主題是:「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宗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的公告指出,這是教宗首次在世青節籌備期間主要以視頻的形式發表訊息,旨在觸及廣大的青年,回應他們的渴望;也就是他們在本屆世界主教會議進程中表達的心願:教會要以更接近他們的語言和方式與他們溝通。

教宗在這個視頻訊息中向全世界青年講話,包括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青年。教宗鼓勵他們發現青春的特質,承認自己有為他人服務的渴望,並且付諸實踐。此外,教宗也闡明:「為他人服務不只是準備好採取行動,也要懷著聆聽的態度與天主交談,如同聖母瑪利亞作的那樣。她聽從天使的話,然後作出答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