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青年們! 請你們聽清楚! 你們要逆流而上!」

confirmation

4月28日主日,全球7萬多名青年上主日齊聚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慶祝在當天舉行的堅振聖事日,整個羅馬城都被這一喜樂氣氛所感染。教宗於彌撒中為44位青年教友付了堅振聖事。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勉勵在場人士勇於「逆流而上」,以每日愛的舉動改變世界。他表示「跟隨上主,是讓祂的神轉變我們的陰暗地區,轉變我們沒有遵從天主旨意的行為舉止,洗淨我們的罪污,是遇到許多阻力的一段旅途。這些阻力有的來自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有的也來自我們自己,我們內心的世界。然而,正如耶穌在十字架上受光榮那樣,困難和苦楚是享見天主光榮的必經之路;在我們一生中始終會與它們相隨! 不要灰心喪氣 ! 為戰勝困苦我們有聖神的力量!」

教宗邀請在場眾人以堅定的望德保持牢固的信德。他說:「青年們,請你們聽清楚:你們要逆流而上,這將使你們心胸舒暢,但需要有反潮流的勇氣,天主賜予我們這個勇氣。要是我們如同枝條離不開葡萄樹那樣與天主結合在一起,要是我們不失去同祂的友誼,要是我們在一生中常給祂留空間,我們就不必害怕困苦和不被理解。在我們感到自己是貧窮、卑微的人和罪人時,我們也不會害怕,因為天主為我們的軟弱賜予力量,為我們的貧窮賜予富饒,為我們的罪過賜予悔改和寬恕。」

教宗方濟各承認教會的旅程及我們每個人的旅程不總是一帆風順,但他堅持認為不要灰心喪氣,而要向「天主的新穎」敞開心門,祂賜予我們聖神,祂的「新穎」是永恆的,與曇花一現的「俗世新穎」沒有絲毫相同之處。

在帶領信友們誦念「聖母喜樂經」之前,教宗方濟各將在場所有人,尤其是剛領受堅振聖事的信友託付給聖母護佑。聖母教導我們什麼是在聖神內生活,什麼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接納「天主的新穎。」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提供: catholicnews.com

《鹽與光: 教會透視》本周主題: 四川七級地震 樂山教區加入救援

0

《鹽與光: 教會透視》本周主題:

第50屆國際聖召節 教宗方濟各祝聖10位新司鐸彌撒
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祝聖新司鐸彌撒,10位全屬羅馬教區新祝聖的司鐸中,有6位意大利人、2位印度人,1位阿根廷人和1位克羅地亞人。

四川省雅安七級地震 樂山教區迅速加入救援
中國西南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4月20日發生黎克特制(里氏)七級地震。據四川省地震應急指揮中心報告,截至廿二日上午,這次地震造成一百八十八人死亡,廿五人失蹤,近一萬二千多人受傷。

教宗方濟各在2013年唯一的國際訪問活動: 巴西世青節
聖座新聞辦公室主任隆巴爾迪神父在4月24日於羅馬意大利新聞部門的會議中表示,第28屆世青節將會是教宗方濟各在2013年進行的唯一的國際訪問活動。

點擊收看:《教會透視》 国粵雙語!全線發放!歡迎分享!

中國上海教區助理主教金魯賢去世 享年九十七歲

blog_1367251087

長期患有心臟病和糖尿病的上海教區助理主教金魯賢,本名金魯意、聖名:Aloysius。於四月廿七日下午二時四十六分因胰腺癌去世,享年九十七歲 … … [Read more…]

教宗方濟各: 聖神在教會內建立開放的團體, 而非封閉的團體

0

4月2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勉勵說: 「看! 耶穌邀請我們福傳,喜樂地宣講他的名」。他強調,我們「不要害怕聖神的喜樂」,因為它是戰勝「自我封閉」的道路。

當天的彌撒讀經取自《宗徒大事錄》,講述了外邦基督徒信賴耶穌,聚集在安提約基雅聆聽天主聖道的事蹟。教宗方濟各問:「為什麼封閉的猶太人一看見這麼多基督徒就滿心嫉妒,開始迫害他們呢?」教宗指出,是因為他們心靈封閉,沒有向聖神的新事開放。他們認為一切都應該如他們所想。因此,他們認為自己是信德的捍衛者,並開始辱罵宗徒,誹謗他們。

教宗接著說: 「這就是封閉宗教的態度,它沒有向上主開放的自由。 他們捍衛真理的團體生活常常是誹謗和說閒話。他們指責並傷害他人,總是把視野封閉在自我內。相反,自由的團體藉著天主和聖神的自由向前邁進,哪怕遭遇迫害。上主的聖道傳遍整個地區。向前行、傳揚就是上主團體的特性,因為好事總會傳揚開去! 這是教會的一個標準,也是我們良心省察的一個標準。想想我們的團體、修會、堂區怎麼樣?它們是否向聖神開放,是否在聖神的指引下不斷前進,宣揚天主的聖道呢?或者它們是封閉的團體,將許多命令加諸在信徒身上,如上主對法利塞人所說的那樣呢?」

教宗還表示「封閉的團體」只相信自己,在與權力、金錢的妥協中尋求安全,並且侮辱和判斷他人。這團體只會守本分,做事情,把自己封閉在表面的形式內。一如耶穌對他們所說的:「你們好像用石灰刷白的墳墓,外表看起來華麗,但是僅此而已。」

教宗然後念及許多因聖神的自由而受苦的兄弟姐妹,以及此刻在許多地方遭受迫害的基督徒。教宗說,雖然這些弟兄姐妹遭受痛苦,但是他們充滿喜樂和聖神。 「看! 耶穌邀請我們福傳,充滿喜樂地宣講他的名。」教宗最後強調,不要「害怕聖神的喜樂」,為使我們不「自我封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 讓上主在我們的心靈、眼睛和耳朵內預備住所,預備「最終的家鄉」

0426 pope

4月26日,在彌撒的福音 (若14:1-6) 給我們講述了耶穌對宗徒們說的話: 「你們心裡不要煩亂」。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指出耶穌的這句話十分美妙。在臨別的時刻,耶穌知道他的門徒感到悲傷,因為他們意識到事情不妙。但耶穌以朋友和牧人的態度作開場白:「你們心裡不要煩亂 ; 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於是耶穌開始談論天國,談論最終的家鄉。他告訴門徒們要信賴祂,即是說耶穌依然是忠信的。耶穌以工程師、建築師的形象告訴他們:「我去給你們預備地方,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的住處。」

教宗於是問那是什麼樣的地方?「預備地方」意味著什麼?在那裡租一個房間嗎?教宗解釋,「預備地方」的意思是預備讓我們可以享受的機會,這機會是我們能看到、聽見、明白我們所期待的美好和我們所邁向的那個家鄉。基督徒的一生是耶穌及聖神的工作,為我們預備地方,預備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看見。為了看見耶穌美妙的容顏,我們靈魂的眼睛需要預備妥當。為了能聽到好事、善言,我們需要預備聽力。為了愛,更好地去愛,最重要的是預備心靈。

教宗強調,在生命旅程中,上主藉著「考驗、安慰、苦難和美好的事物」來預備我們的心靈。 整個生命旅程就是一個預備過程。有時候上主需要迅速行事,如同對待右盜一樣,他僅有數分鐘時間來預備右盜的心靈,而耶穌也做到了。

讓耶穌來預備我們的心靈、眼睛、聽力,從而抵達我們那最終的家鄉。有些人會這樣想:「神父,我去請教了哲學家,他告訴我這些思想都是異化的,我們是不健全的,生命就是這具體的現世生命,我們不知道生命的那一邊是什麼…」但是教宗強調,耶穌不是這樣告訴我們的,耶穌說:「你們也要信賴我。我告訴你們的是真理,我不欺騙你,我不愚弄你。」

教宗最後祈求天主賜給我們這堅強的希望,勇敢和謙遜地讓上主在我們的心靈、眼睛和耳朵內預備住所,預備「最終的家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提供: catholicnews.com

教宗指出宣揚福音的風格: 基督信徒要謙遜,也絕不怕做大事!

blog_0425

4月25日 (聖馬爾谷聖史慶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指出,基督信徒要以謙遜的風格去宣講,但同時也絕不怕做大事。

教宗以聖馬爾谷福音記載耶穌升天作為講道內容。他表示,主耶穌被接往升天前,派遣宗徒: 「往天下去傳揚福音」,而不只是在耶路撒冷或加里肋亞。教宗續說:「要到世界各地傳揚福音,這是教會的傳教使命。教會要往前走,向全人類宣揚福音,但不是孤身一人向前走,而是與耶穌同行。那時候,門徒出去到處宣講,主與他們合作。主耶穌與那些傳揚福音的人一起工作。基督信徒該有這種慷慨、寬宏大量的精神。畏縮的基督徒是無法理解的。」

教宗指示,宣揚福音的風格要有謙遜、服務、行愛德、手足情誼的態度。我們不要說「征服」世界,「征服」一詞不妥,我們要向世界「宣講」。基督徒不能像戰士那樣,戰勝時把一切掃蕩一空。

教宗接著說,聖馬爾谷福音(16:20)的一句話作結語:「耶穌與宗徒合作,並以奇蹟相隨,證實所傳的道理。」教宗強調,教會的勝利是耶穌的複活,但首先是十字架。讓我們祈求上主,以極大的慷慨、謙遜的精神成為教會的傳教士,教會的使徒。亞孟。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提供: catholicnews.com

 

教宗方濟各就職彌撒講道

2013年3月19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行了教宗方濟各就職彌撒,以下是教宗講道全文: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我感謝天主能夠在聖若瑟的節日上舉行這台伯多祿繼承人的就職彌撒,他是瑪利亞的丈夫、普世教會的主保。這個節日碰得非常巧,非常有意義,它同時是我前任教宗的主保節。這樣,我們在祈禱中使彼此的關係更加密切和真誠。

我向在座的樞機、主教、神父、執事們致敬,也向會士和修女以及所有教友致敬;我也感謝其它教會團體,以及猶太團體的代表和其它宗教團體的光臨,我也感謝各國首領和代表以及外交使節的光臨。

我們在福音中(路2:41-51)聽到,若瑟做了天主所吩咐給他的話,他把他未婚妻接到他家中。在這句話中,已經包括天主交托給若瑟的使命,即是作看護者。做誰的看護者?耶穌和瑪利亞的看護者。但他的看護任務也延伸到了教會裡。這是真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強調的,他說,聖若瑟真誠地關心著瑪利亞,並在喜樂中致力於教育耶穌;他同樣也是耶穌奧體——教會的看護者,而瑪利亞就是這教會的形象和模範。

若瑟是如何完成其看護使命的呢?他是在沉默和謙虛中完成的,但也是在時刻的臨在和完全的忠實中完成的,即使當他不理解的時候亦如此。從他娶了瑪利亞到耶穌十二齡講道,他一直都在愛和體貼中陪伴著他們。在瑪利亞的平安中,有他的陪伴,在她生活的困難中,也有他的陪伴;他陪伴瑪利亞在去白冷登記,並陪伴她在喜樂中生育;在逃往埃及的過程中,有他的陪伴,在焦慮中尋找耶穌時,也有他的陪伴;之後在納匝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他還陪伴著瑪利亞,並在作坊裡教耶穌學習做木工。

若瑟是如何活出其他看護耶穌、瑪利亞和教會的聖召的?他不停地注意天主,向天主的標記開放,並時刻準備好完成天主的計畫,而不是尋找他自己的計畫。這正是天主在第一篇讀經中向達味所要求的(撒下7:4-5, 12-14, 16)。我們在第一篇讀經中聽到,天主所願意的,不是一座由人手所造的住所,而是人對其言語和計畫的忠誠。是天主自己要建造他的住所,不過是用帶著他精神的活石來建造。若瑟之所以是保護者、看守者,是因為他懂得聆聽天主,懂得讓天主的旨意來帶領。正是為此,他才會敏感於天主所委託給他的人的需要。他懂得在現實中解讀事件的發生,關注他周邊的事,懂得做最明智的決定。

透過若瑟,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可以看到,如何才能自由和及時地回應天主的召叫。我們也看到什麼是基督徒聖召的核心,這核心就是基督。我們需要把基督放在我們生命裡,好能看護別人和創造物。

看護者的聖召不僅僅關係到我們,它還有一個人性的層面,它關係到所有人。我們應該看護所有創造物及它的美麗,就像我們在創世紀裡所讀到的那樣,也像聖亞西西方濟各所告訴給我們的那樣。尊重天主的一切創造物和我們所生活在其中的環境,意味著看護別人,關心所有的人,用愛去關心每一個人,尤其是孩子、老人和那些最弱小的人,而他們卻往往處在我們心靈的邊緣地帶。這也意味在在家庭裡彼此關心,夫妻要彼此愛護,作為父母,他們要關心孩子,而孩子後來也要成為父母的看護者。這還意味著在真誠中生活,在友誼中生活,在尊重、信任中彼此看護。總之,一切都交托給人去看護。而這是關係到我們所有人的責任。讓我們成為天主恩賜的看護者。當人不負這個責任的時候,當我們不關心創造物和我們弟兄的時候,那時毀滅就會來臨,人心就會變硬。

在每個歷史階段,不幸的是,總有一些人在破壞和扭曲男人和女人的面貌。我請求所有在政治、經濟和社會中負有責任的人,以及一切有善意的男女,做創造物的看護者,因為天主的計畫就彰顯在創造物裡。做他人和環境的看護者,不允許我們讓那些死亡和毀滅的標記橫行在我們的世界。為能夠看護,我們也需要關心我們自己。我們知道,仇恨、貪欲、驕傲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骯髒。看護意味著對我們的情感,我們的心保持警惕,因為好的和壞的,建設性的和破壞性的意向都是從那裡生出的。

我們不應該害怕溫和和善良,也不要害怕和善。在此,我補充一點,看護和關心要求善良,要求在善良中去生活。在福音裡,若瑟顯得很堅強、勇敢和勤奮,但他的心靈裡卻充滿和善。善良並不是懦弱者的德性,相反,卻是靈魂之力量的見證,是關注別人,憐憫別人,對別人的開放和愛的能力的見證。所以,我們不應該害怕善良和溫和。

今天,在這個聖若瑟的節日裡,我們慶祝新羅馬主教和伯多祿繼承人的就職。耶穌基督給了伯多祿一個權力,但這是怎樣一個權力呢?在耶穌三次問伯多祿是不是愛他後,耶穌三次邀請他,讓他做耶穌的羊群的牧人(若21:15-17)。永遠不要忘記,真正的權力是服務。教宗也一樣,他需要不斷的深入這個服務,而這個服務的高峰是十字架。他需要學習若瑟的謙虛、具體和富於信德的服務,應該像若瑟一樣伸開雙臂,為看護所有的天主子民,並在真誠和溫和當中接受全人類,尤其是那些最窮、最弱、最小的人,即瑪竇在其福音中所說的那些饑渴者、作客者、病人和被囚的人(瑪25:31-46)。只有用愛服務的人才懂得看護他們。

在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講到亞巴郎在無望中希望並相信了。在無望中懷有希望,是的,在烏雲密佈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看到希望的光明,並給我們自己希望(羅4:13, 16-18, 22)。用善良與愛的眼光去看護創造物和所有男女,意味著打開希望的視野,意味著在陰雲中打開一條光明的縫隙,意味著把希望的熱量傳遞給別人。而對信徒,對我們基督徒來說,就像對亞巴郎和聖若瑟一樣,我們在天主的視野裡所懷有的希望,存在於基督內,並建基在磐石上,即建基在天主身上。看護耶穌和瑪利亞,看護整個受造物,看護每個人,尤其是那些最貧窮的人,看護我們自己:這就是羅馬主教被召要完成的任務。但我們所有的人都被召去完成這個任務,為能夠讓希望的星辰放出光芒。用愛去看護天主所給予我們的。

為此,我祈求童貞聖母瑪利亞、聖若瑟、聖保祿和伯多祿,以及聖方濟各的代禱,好使聖神陪伴我的職務,我也請求你們所有的人為我祈禱。亞孟!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