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向世界各地慶祝農曆新年的人民致賀

2021年2月12日是農曆新年。教宗方濟各於2月10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特別問候亞洲國家和世界各地準備慶祝農曆新年的人民,祝他們平安、順遂和友愛。

教宗說:「我向他們致以親切的問候,並祝願新的一年能結出兄弟友愛和團結互助的果實。在這特別時刻,人們所關心的是如何面對疫情的挑戰。疫情不僅觸及人的身體和心靈,也影響社會關係。我祝願人人都身體健康、生活祥和。」

此外,教宗也特別提到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2月7日發生的環境災難,並為受這事件影響的人祈禱。

教宗說:「我向三天前印度北部發生災難的受害者表達關懷之情。那裡的一部分冰川斷裂引發山洪,並衝垮了兩座水電站的工地。我為罹難工人和他們的家人,以及所有傷者和受影響的人祈禱。」

印度北阿坎德邦發生的這場悲劇是因冰川斷裂引發紅災造成的,導致32人死亡,約170人失蹤。山洪迫使河下游許多村莊的居民撤離。從環境的角度來看,這一地區處於極危險地帶。2013年6月,創紀錄的大雨導致可怕的洪災,奪走了5千多人的性命。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與光新春祝賀2021「愉快的心,是良好的治療 。」(箴言17:22)

各位親愛的兄弟姊妹,

新春快樂!

首先,我們感謝您對《鹽與光》的支持,特別是在過去的一年。雖然我們還是在新冠疫症的艱難時期中,但藉著《鹽與光》的媒體平台,我們也能每天彼此鼓勵,一起在信仰上成長,時常提醒自己「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希望。

今年我們從聖經中選取了箴言(17:22)的一句話:「愉快的心,是良好的治療」。在期待疫情消除,等待疫苗接種的日子裡,保持愉快的心,的確是最好的良藥。

我們為您特別製作,並送上一眾神父、執事、嘉賓朋友、員工及義工們的祝福。

願我們眾人身、心、靈健康!事事感恩!牛年快樂!主恩滿溢!

我們一起向您祝賀!

陳日君樞機:在晉鐸60週年這日子,我要感謝他們!

圖片轉載自陳日君樞機Facebook

【鹽與光傳媒訊】2021年2月11日,是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晉鐸六十週年紀念。讓我們一起為陳樞機的神形康泰恭唸一篇天主經、為他的祈禱意向恭唸一篇聖母經、為他的牧職生活恭唸一篇聖三光榮經。

聖母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大聖若瑟,為我等祈!
聖若望鮑思高,為我等祈!

以下分享轉載自陳日君樞機Facebook帳戶

圖片轉載自陳日君樞機Facebook

【在晉鐸60週年這日子,我要感謝他們】

60年,真的已經60年。

有些事,當時間相距越遠,對它們的回憶卻會變得越近、越清晰。每年總數算自己升神父已經幾多年,到今年,已60年。60年確實不簡單,你想想,一年365天,有時一天會主持三、四台彌撒,計下來,60年開了多少台?

翻開自己升神父的相片,當中我看到畢少懷會長,但卻沒有我的父母親。升神父,當然父母會最開心,但我覺得,與畢會長有深厚關係的爸爸媽媽早已能感受到這份喜悅,縱然他們不能親到現場。

我做神父的聖召主要來自父親,我常開玩笑說,其實應該是他有聖召。於別人眼中,好像是他硬要我去當神父,但事實並非如此,爸爸是一個很開放、樂觀的人,絕不會勉強任何人,而且他為人也很和善,所以我的聖召雖然是由他培養,但從來沒有任何壓力。

爸爸自己本想當神父,但傳教士認為他的聖召也許是走婚姻之路,建議他應栽培兒子。他結婚後生了五個女兒才有我這個男孩子,他想我當神父,並用上絕妙的方法,就是帶我去望彌撒;而我也覺得望彌撒很開心,完全不覺沉悶。星期日爸爸會帶我到不同的聖堂參與五台彌撒,每一台也多姿多采,其間我更會與他去吃特別的早餐,這些回憶讓我難忘。

父親栽培了我這個聖召,但更重要的影響,是他的犧牲。他本來是一個很活躍、樂觀的人,喜歡做很多事,有很多朋友,但後來因中風致半身不遂,被逼困在家中,很淒涼。爸爸突然半身癱瘓是緣於中日戰爭——因為打仗,他失業,而失業令到他血壓飆高,繼而中風。

那時候,家中經濟困難,窮得很,幸好舅父讓出地方收留我們。當時爸爸只能每天坐在沙發上,不能出家門半步。身處如此境況,許多人會覺得很失望;但他沒有,還時常讀聖書、祈禱。我讀初中一時整天出去玩,不在家,不讀書,爸爸一直擔心我會變壞。當父親知道我進了備修院後,他很高興,一方面是因為母親送我進備修院後,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他,讓他安心;另外由於父親不能到備修院探望,長上特別批准我每個月回家(因為當時備修院很嚴格,不可以隨時回家),令他很欣慰,很放心。

爸爸更曾有機會到我上海的備修院參觀,那裡是個大本營,包括備修院、初學院和神學院,當天他見到畢會長在大瞻禮上唱彌撒,吃飯時他也被安排坐在會長旁邊;其間又觀看我們「鬥波」。那間大屋曾是他老闆的,父親以前好像是他們公司球隊的經理人,我四歲那年,便曾在那裡拍那球隊的全體照片。那天重回舊地,相信是他人生裡其中一段最開心的時光。當天以後一、兩年,他去世了,但我知道爸爸是帶著安慰離開,因為他親眼看到兒子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加入了一個非常好的團體。

對於我的聖召,母親也起著重要的影響,就是她親自送我到畢會長那裡。她後來更看到會長對我父親的好(當天爸爸到了備修院門口,畢會長就著幾位修士扛起爸爸坐著的椅子送他到小堂、餐廳、操場),又看到我變得生性——尤其是在爸爸過世之後我從備修院寫給媽媽的那封信,讓她很感動、很安慰。

其實在人的角度看,母親的晚年也很淒涼,她患上肺病,不斷嘔血,幸好姐姐、姐夫非常照顧她,否則我也不忍心離開他們去修道。她雖是病人,卻也常懷着樂觀心情幻想自己康復的一天,後來她去到澳門,因為我還有一年便畢業,媽媽認為自己可以等到兒子畢業那天,但其實她當時已經「皮包骨」(瘦骨嶙峋)。我的長上曾經問她:「安排日君回來與你見面好嗎?」但為了不妨礙我的學習,她堅持不要:「不要叫他回來,我會等他。」但最後,母親於我畢業前離世。

那時的神貧精神與今天的有很大分別,我在意大利讀書的九年裡,未曾回過香港。但我相信,鮑思高神父已經報答了爸爸媽媽,儘管我於都靈升神父的時候他們不能到現場,但爸爸必定在天堂上看到一切,而媽媽也能看到我寄給她升神父的相片。回想起來,母親實在大膽,居然要我寄相片回中國給她,我當時想:若給政府看到,也太危險了吧。但媽媽堅持要我寄相片。

再談我與畢會長的關係,我同班的同學並沒有我的福份,為什麼?以前很多禮儀也是由會長負責,譬如我們進初學時穿會衣,是由會長替我們穿的,但當年因為有新主教,所以會長將此任務讓給主教。到發聖願之時,本應也由會長主持,但當時畢會長因去意大利開大會,未能參與,後來他更去了菲律賓,我以為再沒有機會讓他參加自己晉鐸的禮儀,很遺憾。

豈料在我升神父之日,畢會長剛巧在意大利度假,很感恩他能到來見證我升神父,陪著我主持第一台彌撒。於這台彌撒,其他人會親吻新鐸的手,他身為會長,也跪下親吻我的手,讓我感動。我真有福,因為自己主持的第一台彌撒,畢會長正在那裡,其他同班同學卻沒有如此福份,故他們看到當天的相片也很羡慕。

我時常想,為什麼我不多記得在天上的人?爸爸媽媽、以前的長上,他們都在那裡,天天在那裡;我們開彌撒的時候,他們也在周圍,所以,其實每一天也是大瞻禮。

晉鐸60周年這日子讓我記得,天主在我一生中給予很多恩寵:爸爸媽媽、畢會長及初學師這些最偉大的人,他們都是大聖人;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但這四個是最基本的,因為他們幫我打好基礎。初學師及畢會長說的道理很結實,充滿人情的味道但同時很堅強,令我有能力在那基礎上學得更多,甚至可能比他們更多;但那牢不可破的基礎才是最重要,因為於快速的時代變化之下,很容易令思想混亂;而當時到外國讀書,其實也有危險,因為很多人就是學習了那些混亂的思想,所以我要多謝這兩位老師,為我打好基礎,當再吸收其他思想學問時自己也會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懂得去選擇。

到今天,這些基礎仍讓我有信心走以後的每一步,儘管自己未成聖人,但我知道,我學的道理是正確的,所以在這60年,我就是靠着這四位聖人的幫助,沒有行錯路。

陳日君樞機

 

以下圖片轉載自陳日君樞機Facebook帳戶

圖:小日君與父母

陳爸爸(後排最左)與公司球隊團體照,
右邊是四歲的日君誤入(抱歉相片質素較朦)

會長畢少懷神父(中)專程到都靈參與晉鐸禮

教宗方濟各訪問伊拉克行程

教宗方濟各將於3月5日啓程前往伊拉克訪問,這是他熱切渴望的牧靈之旅。聖座2月8日公布了教宗的行程,表示教宗在抵達巴格達機場時將受到伊拉克總理的迎接,正式歡迎儀式則在總統府舉行。在與伊拉克共和國總統會晤後,教宗將在總統府大廳向該國當局、公民社會和外交使團發表此行的首篇講話。

在第一天的訪問行程結束前,教宗將在巴格達的天主教敘利亞禮救主主教座堂會晤該國的主教、司鐸、會士、修生和要理教員,向他們發表講話。

3月6日,此行的第二天,教宗將在納傑夫、納西里耶和烏爾平原度過。當天早晨,教宗離開巴格達前往首都以南的納傑夫城,在這個什葉派伊斯蘭的神聖之地拜會大阿亞圖拉賽義德·阿里·胡賽米·西斯塔尼(Sayyd Ali Al- Husaymi Al -Sistani),然後前往幼發拉底河岸的納西里耶,在烏爾平原舉行跨宗教會晤。教宗將於下午返回巴格達,在當地加色丁禮的聖若瑟主教座堂主持彌撒。

3月7日主日,教宗的行程非常緊凑,他將在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和尼尼微平原之間奔波。上午,教宗將乘飛機前往埃爾比勒,在機場接受伊拉克庫爾德斯坦自治區民事和宗教當局的歡迎。之後,教宗轉乘直升機前往摩蘇爾,該城曾落在臭名昭著的伊斯蘭國組織的手裡數年時間,教宗將在當地的聖堂廣場為戰爭的受害者祈禱,追念他們。

此外,教宗也將於當天上午乘直升機前往距離摩蘇爾數公里的克拉克斯,那是在尼尼微平原上的一座亞述城市,被伊斯蘭國組織占據直到2016年。教宗抵達後,將前往始胎無原罪聖母堂,探望當地團體,向他們發表講話,並在那裡公念三鐘經。下午,教宗將前往埃爾比勒,在當地的體育場主持感恩祭。傍晚,教宗將返回巴格達。隔天,3月8日早晨,教宗將啓程返回羅馬。

教宗這次訪問伊拉克的格言為「你們衆人都是兄弟」,取自《瑪竇福音》(廿三8),徽標上呈現出教宗問候這個國家的手勢,背景上是伊拉克的地圖、棕櫚樹,以及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這些是伊拉克的象徵。徽標上也有一隻口銜橄欖枝的白鴿,象徵和平。白鴿下方則是展開的梵蒂岡和伊拉克共和國國旗。教宗來訪的格言位於圖像上方,用阿拉伯語、庫爾德語和加色丁語書寫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今時今日,天主前來與我們相遇

教宗方濟各2月10日在週三公開接見中,以日常的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在大街小巷、在辦公室裡,在運輸工具上」,每時每刻都可以「持續與天主交談:祈禱的人有如戀愛的人,無論他身在何處,心中總是想著他的愛人」。

教宗指出,人類的智慧宛如「奧秘上敞開的門面」。「這奧秘沒有不安或焦躁的面貌:對基督的認識讓我們相信,儘管我們的肉眼、理智的目光什麼也看不見,但那裡卻有著無限的恩寵。基督徒的祈禱在人的內心裡傾注了無限的希望:我們旅途所觸及的任何經驗,都能因天主聖愛而化為善」。

教宗方濟各接著引用《天主教教理》,強調在天主聖神所賜的日常事件裡,在當下的每一個時刻,我們都能與主相遇:「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今天。」(2659號)教宗強調:「今天與天主相遇,與天主相遇的今天永遠長存。」「人們經常想著未來,卻錯過今天:他們活在幻想中,不懂得把握具體現實。今天是真實的、今天是具體的,今天就要祈禱。耶穌今天來與我們相遇,在這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今天。祈禱把今天化為恩寵,或是更好地說,祈禱使我們得以轉變:它平息怒火、支撐著愛、使喜樂倍增、注入寬恕的力量。在某個時刻,活著的似乎不再是我們,而是恩寵藉由祈禱在我們內生活並且運作」。

祈禱帶給我們勇氣,在生活中陪伴我們。因此,我們要為每件事、為每個人祈禱,甚至要為我們不認識的人,以及為我們的敵人祈禱。教宗闡明,「祈禱帶來豐沛的愛。我們尤其要為不開心的人祈禱,為在孤獨中哭泣的人、為還沒有感受到愛的敦促的絕望之人祈禱。祈禱能行奇跡;而窮人靠直覺明白,因著天主的恩寵,即使是在不穩定的處境中,基督徒的祈禱也能促使耶穌的憐憫臨在其中」。

耶穌沒有判斷世人,而是來拯救世人。教宗表明,「一直判斷他人、不斷譴責他人的人,過著糟糕又不愉快的生活。耶穌來,是為了救我們。請你敞開心扉,施以寬恕,認識他人的動機,理解他們;請你也親近他人,慈悲憐憫,心懷溫柔,就像耶穌那樣」。人人都是罪人,而天主卻愛了我們每一個人。「祂這樣愛了這世界,溫柔地愛它。我們將會發現,每一天、每件事都暗藏著天主奧秘的一小部分」。

教宗再次引用了《天主教教理》,說:「在每日每刻發生的事件中祈禱,是啟示的天國之秘密的一種:這些秘密啟示給『小孩子』,給基督的僕人,給真福中的窮苦人。祈求正義及和平之天國的來臨,以影響歷史的進行,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把祈禱帶入到每日各種平凡的情況中,也同樣重要。」(2660號)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都很脆弱,卻深知祈禱是「我們最大的尊嚴」、是我們的力量。天主親近我們,祈禱能帶來奇跡。

網上靈修培育:重生的生命【國語】

主題:重生的生命
主講:馮二會神父

馮二會神父在這次的網上靈修培育會與我們一起探討及反省在主內如何得享「重生的生命」。

若3:4
尼苛德摩說:「人已年老,怎樣能重生呢?難道他還能再入母腹而重生嗎?」

若3:5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

一、本性的生命:

1. 活在罪裡

2. 活在死亡中

3. 我們活在虛無中

二、怎麼樣得基督的生命?

1. 信他,吃他喝他才能得生命

2. 聽耶穌的話才能得生命

3. 效法耶穌的性情

4. 到耶穌這裡來

5. 住在耶穌內

三、重生的生命

1. 我們不屬於這個世界,但卻活在這個世界;

2.我們不愛這個世界,但卻愛世上的人;

3. 我們照亮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卻厭棄我們;

4. 我們勝了這個世界,但卻在世界受苦。

教宗為緬甸祈禱:願能促進正義與穩定

2021年各2月7日主日,教宗方濟在三鐘經祈禱結束之際,對緬甸當前的微妙時刻深表擔憂。該國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於2月1日在軍事政變中遭到逮捕。教宗方濟各曾於2017年前往該國牧靈訪問,心中對緬甸懷有「濃厚情感」。軍事政變發生後的首個主日,教宗邀請信眾一同為這個國家靜默祈禱。

教宗說:「在這個如此微妙的時刻,我渴望再次保證我對緬甸人民的精神關懷、祈禱和團結一心。我祈願所有在該國負有責任的人,秉持誠摯的意願為公益效勞,促進社會正義和國家穩定,以謀求民主的和諧共處。讓我們一起為緬甸祈禱。」

教宗發言當天稍早,緬甸主教團籲請信眾參與特殊的為和平守齋祈禱日。主教們要求祈禱意向及講道內容應當成為和平的呼聲,呼籲恢復民主,不可訴諸於暴力,如同該國主教團主席貌波(Charles Bo)樞機2月4日向民眾和政府發出的呼籲那樣。當時,貌波樞機重申,和平與民主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此外,英國主教團主席尼科爾斯(Vincent Nichols)樞機也發出了簡短的聲明。他也為緬甸的修和祈禱,並祈願所有政治犯早日獲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常年期第五主日

主日福音分享
常年期第五主日(乙年)
敢於犧牲的愛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方濟會聖高比神父(St. Maximilian Kolbe)被納粹德軍拘捕,關押在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

1941年7月,因有人逃出集中營,德軍遂抽籤選出十名囚犯,要他們活活餓死以作警戒懲罰。其中一位被抽中者向軍官求情,冀軍官憐憫他有妻兒,免他一死。高比神父此時步前對軍官說:「讓我代他死吧!我是神父,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神父自願代替一位被選作死囚的父親犧牲。捱餓期間,他繼續帶領各人祈禱唱歌。三個星期後的8月14日,奇跡地仍生存的神父被注射毒針而死。面對極權、飢餓,甚至死亡,高比神父選擇堅信上主,犧牲自己的生命。

堅信的心

人生痛苦總是很難避免,特別在孤獨的時候,我們更感到無助;何況在戰爭的時候,更看到人性的醜陋和悲慘。本主日的讀經,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痛苦是罪的效果,但並不是說這個人犯罪,就要他受苦。讀經一的主角約伯,約伯的朋友錯怪了他。他是無辜的,他一向忠於天主,他在考驗中也堅決地信任主:「我確實知道我的救主活著。」(約19:25)痛苦是考驗我們信德的機會,這是約伯最深入的體會。

憐憫的心

褔音中,耶穌也有同樣經歷,祂是「痛苦的僕人」。他藉著因愛而忍受的苦,更藉著因愛而忍受的苦,把我們從罪惑中解救出來,耶穌並沒有廢除人生現世的痛苦。瑪爾谷在福音的開始就介紹了耶穌的事跡:「祂醫好了許多患不同病症的人,驅逐了許多魔鬼」。身為天主子,又取了人性,從未對痛苦的人無動於中。

但瑪爾谷也說祂不准魔鬼說話,而且耶穌知道大家都找他,就決定到別處去宣講。他不想人們太迷於祂的事跡。但祂的救恩主要不是為解脫現世的痛苦,而是藉著聖化痛苦,保證永生。讓我們向耶穌學習:藉痛苦磨練愛心,並關懷在痛苦中的兄弟姊妹。祂治病驅魔是愛的表示:天主的愛已顯現人間。

服務的心

本人記得當執事的時候,爭取學習牧民的經驗,探訪醫院及主持喪禮。有時,看見青年失去雙親,都替他們心煩意亂,傷痛欲絕。不過,他們需要的不是講大篇道理,這根本是不尊重他的痛苦,而是陪伴在則,靜默地支持。當受苦的朋友平靜下來時,我們可以和他分享我們對痛苦的了解,幫助他想通這個大問題;就像保祿一樣「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格前9:22),與哭泣的一起哭泣。天主藉著痛苦,希望在受苦人身上製造重建良善的本能性,那麼我們應該慷慨服務,互相陪伴支持,「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殉道聖人以生命教會我們若望福音這句話:「人若為自替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讓我們學習聖高比神父,擁有敢於犧牲的愛。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張汝南執事-常年期第五主日反省

常年期第五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天主,你天上的恩寵,是我們唯一的希望,求你不斷以慈愛,守護你的家庭,使我們常常蒙受你的保護。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我整夜輾轉反側,直到天亮。)
恭讀約伯傳 7:1-4,6-7

約伯說:人生在世,豈不像服兵役?人的歲月,豈不像傭工的時日?有如奴工切望陰涼,傭工期待工資;這樣,我也只有承受失意的歲月,及為我注定的苦痛長夜。我臥下時說:「幾時天亮?」我起來時又說:「黑夜何時到?」我整夜輾轉反側,直到天亮。我的歲月流逝,速如織梭,也因無望而中斷。請你記住:我的生命不過是一口氣;我的眼睛再也見不到幸福。──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 147:1-2, 3-4, 5-6

: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參閱詠 147:3)
:請讚美上主,因為他是美善的。請歌頌我主,因為他是甘飴的。我主上主,是應受讚美的!上主重建了耶路撒冷城,聚集了四散的以色列民。
: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
: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也親自包紮了他的傷痕。星辰的數目,全由上主制定;星辰的稱號,也都由他命名。
: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
:我們偉大的上主,威能無比。他的智慧,高不可測。上主扶起謙遜的人,將蠻橫的人貶抑於地。
: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

讀經二(誰若不傳福音,就有禍了。)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9:16-19,22-23

弟兄姊妹們:我若傳福音,並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如果我自願做這事,便有報酬;若不自願,可是責任已委託給我。這樣看來,我的報酬是什麼呢?就是傳布福音時,白白地去傳,不享用我在傳福音上,所有的權利。我原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人;但我卻使自己成了眾人的奴僕,為贏得更多的人。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為贏得那軟弱的人;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為的是總要救些人。我所行的一切,都是為了福音,為能與人共沾福音的恩許。──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亞肋路亞。
:亞肋路亞。
:基督承受了我們的脆弱,擔負了我們的疾病。(瑪 8:17)
:亞肋路亞。

福音(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1:29-39

那時候,耶穌離開葛法翁的會堂,就同雅各伯和若望,來到了西滿和安德肋的家。那時,西滿的岳母正躺著發燒;有人就向耶穌提及她。耶穌上前,握住伯多祿岳母的手,扶起她,熱症立即離開了她;她就伺候他們。到了晚上,日落之後,人把所有患病的,及附魔的,都帶到耶穌面前。全城的人都聚在門前。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驅逐了許多魔鬼,並且不許魔鬼說話,因為魔鬼認識他。第二天早晨,天還很黑,耶穌就起身出去,到荒野的地方,在那裡祈禱。西滿和同他一起的人,都去尋找耶穌,找到了,就向耶穌說:「眾人都在找你呢!」耶穌對他們說:「讓我們到其他地方去,到鄰近的村鎮去吧!好叫我也在那裡宣講,因為我正是為此而來的。」他於是到加里肋亞各地,在他們的會堂裡宣講,並驅逐魔鬼。──上主的話。

各位尊敬的主內弟兄姊妹們,大家好!今天我們慶祝常年期第五主日,感謝敎會,用四篇美麗的經文鼓勵我們效法耶穌和聖保祿,勸導我們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以犧牲自我服務別人的精神,將天父的喜訊傳遞給萬民,讓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天主的救恩「為能與人共沾福音的恩許」格前9:23。

有人會問:「疫情下,自身難保,如何還有心情去傳揚福音?」又有人更會抱怨說:「我們正受疫情煎熬,為什麼天主好像見死不救,祂是一位愛我們的天主嗎?」的確,從前很多人相信,現在也有不少人認為,世人所受的痛苦和災難是因為我們罪貫滿盈,得罪了天主,受到了天主的懲罰。果真如此?如果是,那我們太不了解天主的慈悲了!

要知道,天主並沒有因我們犯罪而懲罰我們,相反的,祂派遣祂唯一的聖子降凡人間,與我們同甘共苦,為我們受難犧牲,拯救我們!正如聖伯多祿所說:「基督也為你們受了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追隨他的足跡!」伯前2:21

各位兄弟姊妹,自古以來,痛苦常與世人同在,就像讀經一約伯一樣,本來一帆風順,轉眼就像雲煙霧散,怪不得他嗟嘆說:「我的生命不過是一口氣;我的眼睛再也見不到幸福!」約7:7 問題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不是因為受到一些痛苦,某些困難,就遠離天主呢?其實耶穌最了解我們的心情,因為祂親身體驗過;在革責瑪尼山園祈禱時,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過程中,祂所受的折磨和痛苦真是難以形容,所以,祂知道什麼是痛苦,但祂更願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尤其是我們遭遇困難時,陪伴和安慰我們。親愛的諸位,千萬不要忘記,耶穌時常尋找我們;祂渴望我們接受祂那無私的大愛!

話說一對恩愛養鵝的農民,太太經常祈禱希望丈夫早日領洗,無奈他對耶穌降生成人尋找我們的奧蹟,很難接受。他心𥚃想:「那𥚃有神靈願意屈尊就卑,降生成人與人為伍,就是為了人類的得救?祂更願意接受痛苦,成為代罪羔羊?祂不能在天上施展大能,遙遠控制嗎?這簡直是大笑話!」

一天傍晚,天氣驟冷,更下著大雪,門外草坪突然傳來陣陣野鵝的尖叫聲,他開門一看,看見成羣上百的野鵝似乎受到風雪的影響,不能繼續飛往南方,他看到牠們徬徨的情況,惻隱之心,他一面打開空著的倉庫,一面揮動手勢,希望指給牠們安全的地方,可是牠們不懂,反而更加驚慌,快快離開他的身旁,他非常失望說:「為什麼牠們不願意接受我的愛呢?牠們為什麼不知道這個倉庫是牠們唯一的安全港?」

最後,他想到這些野鵝怎會聽人的勸喻呢?假如他也是一只野鵝,牠們一定會明白他的愛意,更會跟從他飛進倉庫避寒!」突然,心生一計,他馬上跑向倉庫內的農場,怱忙拿了一只自己的飛鵝,跑回野鵝的後邊,從手中將自己的鵝向上凌空一放,立時自己的鵝飛越野鵝羣直衝倉庫,而其牠的野鵝也拍翼跟上!天氣仍然非常寒冷,雪繼續下着,他也不清楚呆立在草坪上多久,臉上的眼淚和飛雪搓在一起,他終於明白了,口𥚃喃喃自語:「主耶穌….是我的錯!」

各位弟兄姊妹,生活順遂時請不要忘記主恩,感謝祂,更要多些與人分享,有困難時切勿失望,記著主常與我們同在。其實主有祂的計劃,讓我們每天全心信賴祂,無論在任何環境中就像聖保祿的教訓一樣:「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得前5:16-18 讓我們一起讚美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參閱詠 147:3

大聖若瑟,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2月4日-國際人類博愛日

圖片:pcinterreligious.org

按此瀏覽國際人類博愛日新網站

聯合國大會宣布每年2月4日舉行「國際人類博愛日」,這是受到兩年前教宗方濟各與大伊瑪目塔伊布簽署《人類兄弟情誼文件》的啓發。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阿尤索(Miguel Ángel Ayuso Guixot)樞機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强調這個日子必須「喚起為和平文化努力的願望」;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的危機結束後,「我們必須重建並生活在兄弟情誼和團結互助的氛圍中」。樞機指出,教宗方濟各《衆位弟兄》通諭提供的指南非常重要,邀請人們「承擔起個人和集體的責任以面對國際社會的新趨勢和新需要」。

阿尤索樞機指出,聯合國選擇每年2月4日為「國際人類博愛日」,正是為紀念教宗方濟各於2019年2月4日與大伊瑪目塔伊布簽署的《人類兄弟情誼文件》,著眼於全人類的福祉,喚起人們為建設和平文化共同努力的願望。

樞機接著表示,衆所周知,聖父教宗從上任之始就一直重視不同宗教信徒之間的關係,強調友誼和彼此尊重的重要性。不同宗教傳統的信徒,他們確實能在他們所生活的社會中共同走宗教對話的道路為普世友愛作出貢獻,因為仁慈與憐憫是各不同宗教精神寶庫的一部分。

「沒有人不記得聖父教宗於2020年3月27日講的話,『我們意識到大家同在一艘船上,衆人脆弱無力又迷失方向,但同時每個人都重要且必要,蒙召一同划槳,需要互相安慰。』教宗用這些話語概括了自疫情大流行以來困擾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信徒,使他們迷失了方向感,他也敦促所有人『一同划船』。」

「天主是萬物的創造者,因此我們是同一家庭的成員,我們必須彼此相識。這是信仰提供給我們的基本準則,使我們從單純的寬容跨越到友愛的共處,解讀我們之間存在的差異、化解暴力、以弟兄姐妹相待。」

隨後,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談到《衆位弟兄》通諭與「國際人類博愛日」的關係表示:「《衆位弟兄》通諭是對兄弟情誼和社會友情的具體邀請,它涉及到每個人、信徒和非信徒。我們要慶祝的這個日子是《人類兄弟情誼文件》所希望的成果,教宗在起草通諭時也廣泛參考了這一文件。教宗在通諭中敦促建立一個友愛的社會,促進對話的教育去戰勝『激進的個人主義病毒』(《衆位弟兄》105號);同時也強調不能剝奪任何人度有尊嚴生活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因為這些權利是無國界的,無論他們在那裡出生(《衆位弟兄》121號)。」

最後,阿尤索樞機說:「正是人類的兄弟情誼將使每個人在這個缺乏人性的世界有能力活出一個新而普遍的團結互助之中。至少每年一次,我們記得我們都是弟兄姐妹,這的確是一件好事。」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pcinterreligious.org/human-fraternity-day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