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為了愛需要擺脫偶像的束縛

出谷紀20:3-5

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你製造任何彷彿天上、或地上、或地下水中之物的雕像。不可叩拜這些像,也不可敬奉。

2018年8月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教宗解釋天主十誡第一誡的意涵,即「除天主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20:3)。這意味著,我們只可恭敬天主,不可拜偶像。

教宗闡明:「拜偶像是把原非天主的一切予以神化。它不僅指異教的虛假崇拜,也對信仰常是一個恆常的誘惑。(《天主教教理》2113條)」

教宗解釋道:「崇拜偶像首先與那傾向於成為一種迷戀和執念的憧憬有關。偶像實際上是將自己投射到物件或計劃中。例如,這種動態經常用於廣告:我看到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在那汽車、那智能手機、那個角色,或其它事物中感覺到自我實現和回應我基本需求的途徑。我尋求這途徑,談論它並思索它;那擁有這物件或實現這計劃,以及獲得這地位的念頭似乎是一種能獲得幸福的美妙途徑,一座能抵達上天的塔(創11:1-9)。於是,我們讓一切都為那個目標運作。」

教宗說:「拜偶像的第二個階段具有摧毀性,因為偶像需要一種祭禮。我們叩拜這些偶像,犧牲一切。在遠古時代是用人來祭獻偶像的,但今天也如此:人為了事業而犧牲子女,忽視他們,甚或不生育子女;愛美也要求人作出犧牲,有些人,有些女人為了化妝而花費了多少錢啊!。成名則要求人犧牲自我、自己的純貞和真實。」

「金錢竊取人的生命,享樂帶來孤獨。經濟結構為獲得更多的利潤而犧牲人的生活。我們想到有多少人沒有工作。為什麼?因為有時那個企業的雇主決定辭退員工,希望藉此賺取更多的錢。這就是金錢偶像在作怪。」

「崇拜這偶像的人活在虛偽中,言論和行為都是別人所期望的,因為那讓自己成名的偶像迫使他這樣做。儘管贏利增加了,生活卻被摧毀,家庭受到摧殘,青年沉溺於摧毀性模式的魔掌中。此外,吸毒也是一種偶像。多少青年崇拜這吸毒的偶像,卻損害了健康,甚至摧殘了生命。」

最後,教宗談到崇拜偶像的第三個、也是最悲慘的階段,指出偶像奴役人,向人承諾幸福的生活,卻不予以兌現。

教宗說:「我們發現自己生活在那個事物或那個憧憬中,陷入自我摧毀的漩渦內,期待一種從未實現的結果。親愛的弟兄姐妹們,偶像許下生命,但實際上卻奪去生命。真天主不索求生命,反而恩賜、贈予生命。真天主不提供我們一種對成就的投射,而是教導愛。真天主不要求子女,而是將祂的聖子賜予我們。偶像把假設投向未來,卻漠視當下;真天主教導我們活在每日具體的生活中,讓我們今天和明天,乃至今後都朝向未來行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接見7萬輔祭員:你們要服事他人,懶人無法成聖

2018年7月3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接見了來自19個國家的7萬名輔祭員。他們來羅馬參加第十二屆國際朝聖活動,其主題為:「尋求和平,追隨陪伴」(詠34:15)。這些青年主要來自歐洲,還有些來自美國,甚至安提瓜和巴布達。本次朝聖活動最重要的時刻就是輔祭員與教宗方濟各的會晤。教宗首先與青年對話,回答了他們的五個問題,然後主持聖道禮儀,並在禮儀結束時講道。教宗勉勵青年不要懶惰,走成聖之路。

一位塞爾維亞男孩用匈牙利語問教宗:「我們願意為上主和近人服務。但做善事並不容易,我們還不是聖人。我們怎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將我們的服務轉化為具體的愛德工作和通往聖德的道路呢?」

教會回答說:「做善事和成聖總是非常難,但成聖的道路上沒有懶人。為了走向成聖,耶穌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計劃,即愛天主和近人的誡命。為了實現愛的誡命,耶穌為我們指出慈悲善舉的道路。這是一條需要付出努力的道路,但人人都做得到,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捫心自問:『今天我做什麼才能滿足近人的需要?』每天為近人做一件事,無論這個近人是朋友或是陌生人,是同胞還是外國人。相信我,若能做到這一點,你們就能成為真正的聖人,你們就是透過活出基督的愛來改變世界的男女。」

另一個青年問教宗:「如何將我們在彌撒中互祝的平安帶給教會之外的人?」

教宗回答說:「尋求平安始於小事。在任何情況下我都應該問自己:『耶穌若站在我的位置祂會怎麼做?』如果我們能這樣思考,並堅定地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我們就能把基督的平安帶到每一天的生活中,我們將是和平的締造者和工具。」

一位葡萄牙女孩問教宗:「如何同時活出靈性的默觀和實際的服務?」

教宗解釋說:「我們必須以謙卑面對天主,真誠地呈現自己,毫不掩飾,毫無偽裝,承認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祈求祂讓我們更好地為祂和我們的近人服務。」

還有一位青年詢問:「如何讓那些不再參與彌撒的青年回歸基督和教會?」

教宗提醒說:「作為今日的青年,你們可以做一名懂得如何將他人引向耶穌的使徒。你們不需要說很多話,行動、親近、服務更重要。青年和其他人一樣,都需要能夠做出好榜樣、沒有索求、不圖回報的朋友。你們以這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信徒團體的美好,因為天主住在他們中間,成為教會大家庭中一員是多麼美好。」

最後,一位德國的女孩問教宗:「為什麼信仰對你如此重要,但很多人說他們不需要天主?」

教宗回答說:「信仰必不可少,對我的生命至關重要。我想說的是,信仰如同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不會留意空氣對每一次呼吸的重要性,但一旦缺乏空氣或空氣不清新,我們就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信仰幫助我們理解生命的意義:有一位永無止境地愛我們的,這一位就是天主。我們能夠承認天主是我們的造物主和救世主,愛天主,接納我們的生命,視之為天賜恩典。天主願意與我們建立生命的關係,我們蒙召予以回應。」

與青年的對話結束後,教宗主持了聖道禮儀,並做了禮儀講道。在當天選讀的《格林多前書》中,聖保祿宗徒勉勵信眾「一切都要為光榮天主而作」(格前10:31)。

教宗提及當天是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瞻禮:「他年輕當士兵時想到自己的光榮,但他在某一刻被天主的光榮吸引時,發現那才是他生命的中心和意義。在一切事上為天主的光榮而服務是我們行動的決定性標準,最能體現這一行動的就是與耶穌建立友誼。耶穌在我們不確定哪一條是正確道路時,為我們指明方向;祂幫助我們在心中認出天主的聲音,祂在我們的良知中對我們說話,讓我們能分辨祂的聖意。天主的光榮是我們良心的指南針。」

最後,教宗總結道:「讓我們效法聖人,竭盡所能光榮天主,使弟兄姐妹得救。但你們要小心,且要牢記:在這條跟隨聖人的道路上,在這條成聖之路上,沒有懶惰青年的位置!」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接受澳洲菲利普‧威爾遜總主教辭呈

2018年7月30日,聖座新聞室公布教宗方濟各已接受菲利普‧威爾遜總主教辭去澳洲阿德萊德總教區牧靈管理的職務。

總主教現年67歲,7月3日被判處12個月監禁,因為他被指控在1970年代沒有揭發詹姆斯·弗萊徹神父性侵兒童的行為。這位神父經過大約一年的監禁後於2006年死於獄中,年滿65歲。威爾遜總主教一直宣稱自己是無辜的。由於健康原因,八月中旬法官將決定是否允許威爾遜在家服刑。

澳洲主教團發表聲明:「對於那些遭受弗萊徹性侵並因此而徹底改變生活的人而言,威爾遜總主教的辭職為他們令人痛苦的歷史翻開新的篇章。這項決定可以讓他們獲得些許安慰,儘管他們的痛苦仍在持續。威爾遜在擔任臥龍崗主教、阿德萊德總主教和主教團主席期間,支持兒童性侵受害者和倖存者的工作得到了許多人的讚揚。然而,他被判有罪意味著他不能繼續擔任總主教職務,因為這樣做會繼續給許多人帶來痛苦,特別是倖存者,以及阿德萊德總總教區的信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面對世界各種饑餓的呐喊,我們不可隔牆觀望

2018年7月29日中午,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的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勉勵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做勇敢的人,效法當天福音中那個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的孩子,願意把自己僅有的與別人分享,同時不要浪費食物。

當天的福音記述增餅奇跡,耶穌用五餅二魚讓沿著提庇黎雅海岸跟隨祂的大批群眾吃飽(若6:1-15)。

教宗評述說:「耶穌和門徒們沒有多少錢能為這大批群眾買到食物。一個被安德肋帶來的孩子願意拿出自己僅有的五個餅和兩條魚來與眾人分享。這個孩子懷有耶穌那樣的憐憫之心。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一個勇敢的孩子!他也看到了群眾,望著那五個大麥餅,心裡說:『我有這個,如果用得上我就拿出來。』這個孩子多少讓我們想到我們自己。我們想到那份勇氣:青年正是如此,他們有勇氣。我們必須幫助他們繼續持有這份勇氣。」

教宗表示:「福音繼續敘述,看到這麼多群眾,儘管處境艱難耶穌還是吩咐門徒們叫眾人坐下,然後拿起那幾個餅和魚,向天父感恩後就分給他們。眾人都吃飽了(若6:11-12)。耶穌注意到人的基本需求。這個事件由一個具體事實引起,那就是眾人餓了,耶穌叫祂的門徒們想辦法,好能讓這些人吃飽。這是具體的事實。耶穌不僅提供祂的聖言、祂的慰藉、祂的救恩,甚至祂的生命,祂也恩賜食物,照顧人的肉身。作為基督的門徒,在祂的作為面前我們不能裝作什麼也沒看到。」

教宗解釋道:「事實上,只有傾聽眾人最簡單的要求,置身於他們的具體生活處境中,我們所談論的那些更高的價值才能得到聆聽。我們是天主愛人的工具,天主愛那渴望食糧、自由、正義、和平,尤其是祂的恩寵的人類,這個愛從未缺少過。因此,福音邀請我們成為樂於和勤於奉獻的人,如同那個發覺自己有五個餅的孩子那樣說:『我拿出這個,然後你看著辦。』面對世界各地許多兄弟姐妹的饑餓,各種類型的『饑餓』的呐喊,我們不能隔牆觀望,旁若無事。宣講基督,永生之糧,這要求一種慷慨致力於關懷窮人、弱小者、卑微者和無自衛能力者的行動。這種關懷別人和愛德的行動,無論對我們個人還是團體的信仰品質乃是最好的檢驗。」

當天的福音最後提到,眾人吃飽以後,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免得糟蹋了。」

教宗籲請信友們:「省察自己是如何對待剩下的午餐或晚餐的,是將之扔掉嗎?不,不可這樣做。決不可扔掉剩餘的食物。我們可以下次接著再吃或送給能食用它的人,以及有需要的人。」

最後,教宗祈求童貞聖母瑪利亞,讓世界上得勝的是那些用於發展、糧食和團結關懷的計劃,而不是製造敵對、武備和戰爭的計劃。

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結束時,強烈譴責人口販運。教宗稱之為「可恥的罪行」,指出這一問題往往與移民現象有關,要求政府和民間組織採取一致行動。

教宗說:「明天是聯合國發起的世界打擊販運人口行為日。這一禍害本著勞動和性剝削、器官販運、乞討和強迫犯罪的目的,使許多男人、女人和兒童淪為奴隸。販運者和剝削者也經常使用移民路線招募新的販運受害者。所有人都有責任譴責不義並堅決反對這種可恥罪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會透視:教宗方濟各日內瓦使徒之旅

2018年6月21日,教宗方濟各應瑞士聯邦主席、世界基督教協會(WCC)和瑞士天主教主教團邀請,訪問日內瓦,在慶祝世界基督教協會創建70週年的機會上前往該協會總部參與大公運動祈禱。教宗此行的格言是「行走、祈禱、攜手合作」。教宗方濟各是現代史上到訪日內瓦的第三位伯多祿繼承人。

教宗哀悼老撾大壩倒塌洪災遇難者

2018年7月23日晚上,老撾東南部一座水電站大壩結構倒塌,超過50億立方米的蓄水瀉出,淹沒了周邊地區的六個村莊,導致人命喪亡和人員受傷,直至目前已導致19人死亡、多人失蹤。洪水襲擊了下遊村莊的1300戶家庭,約6000人受災。截至25日早上,已有2851人得到救援。
2018年7月24日,教宗方濟各聞訊後向老撾當地教會和公民當局寄發唁電表達關切。這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的唁電寫道:「教宗方濟各得知這一消息後深感悲傷,他向每一位受此災難影響的人表達誠摯的關懷之情。教宗特別為亡者祈禱,願傷者痊癒,希望所有因失去親人而悲痛、為失蹤者的性命而擔憂的人獲得安慰。此外,教宗向民事當局和在搜救行動中協助悲劇受害者的每個人表示鼓勵。」最後,教宗向眾人頒賜他的宗座降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沒有基督就沒有方向

2018年7月22日(常年期第16主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教宗當天以基督的目光和教訓作為其要理的核心內容。

當天福音記述:「耶穌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遂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谷6:30-34)。」教宗特別指出聖史馬爾谷用來描述此場景的三個動詞:看見,動了憐憫的心,教訓。他解釋道:「這些是『耶穌善牧的動詞』。耶穌始終以心靈的眼目觀察,祂的到來就是天主對祂子民的關心和照顧的實現。」

教宗指出:「面對筋疲力盡和有需要的群眾,耶穌沒有行奇跡,而是動了憐憫的心,遂開始教訓他們許多事。」

教宗告誡說:「沒有身為真理的基督,就不可能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向。默西亞贈予饑餓和迷失的人群的第一份食糧,是聖言的食糧。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真理之言來引導和照亮我們的生命旅程。」

最後,教宗邀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效仿基督,懇求聖母瑪利亞幫助我們,透過分享和服務的態度,來分擔近人的問題、痛苦和困難。

教宗方濟各牽掛著世界上的悲慘處境,尤其是移民的悲劇;他們經常成為人口販子的獵物。為此,教宗在三鐘經祈禱活動結束之際,念及地中海最近發生的移民船難事件,強烈呼籲國際社會果斷且及時採取行動。

教宗說:「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最近幾週傳來數起移民船隻在地中海遇難的悲慘消息。在如此悲劇面前,我表達哀痛之情,保障惦記著亡者與他們的家屬,並為他們祈禱。我也沉痛地發出呼籲,願國際社會能果斷且及時採取行動,以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確保人人得享安全,權利和尊嚴受到尊重。」

當天又有19名移民在馬耳他外海獲救,其中包括一名孕婦和一名兒童。他們從利比亞搭船出發,在海上翻船後全數獲救。利比亞海巡隊員將40名移民救上岸後,準備把他們送往的黎波里海軍基地。這些乘船渡海的移民來自摩洛哥、埃及、敘利亞和尼日利亞。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意外出現婚禮並為新人舉行婚配聖事

2018年7月14日週六,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內的聖斯德望堂為一名瑞士衛兵和一名巴西女孩舉行了婚禮。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巴西籍的雷納托(Renato Dos Santos)神父和在場人士對於教宗的出現感到驚喜。事後, 雷納托神父向《梵蒂岡新聞網》表示:「當我進入祭衣房準備婚禮時,看到教宗面帶微笑地坐在那裡等候。在我的生命中從未想過,能在祭衣房裡碰到教宗。」

雷納托神父接著說:「參加婚禮的人彼此問道,他們看到的那人真的是教宗方濟各嗎?我所看到的教宗就如同一位真正的本堂神父一樣,細心照顧堂區裡的羊群。他一直是這麼做的。」

為了度圓滿的婚姻生活,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提到三個關鍵詞,即「開始」、「停下來」和「繼續前行」。雷納托神父對此表示:「這體現了教宗非常關心婚姻的價值。在他內有一種對婚姻聖事的關愛,該聖事組成了一個渴望把天主放在中心位置的家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padreomaroficial

教宗問候加勒比海青年:扎根於過往才能改變當下和未來

教宗方濟各在視頻訊息中勉勵加勒比海青年節的與會者表示:「愛本身蘊藏著力量,並且永存不朽(格前13:8)。在改變加勒比海家庭處境的計劃中,青年應當充分了解當下,以面對明天,而且不忘過去。」這個青年聚會每三年舉行一次,由安的列斯主教團籌辦;本屆活動於2018年7月10日至23日舉行,主題為「青年改變加勒比海的家庭」,深入反省《愛的喜樂》宗座勸諭。

教宗鼓勵青年充分了解加勒比海家庭當下面對的環境,好能加以改變;青年應當展望未來,尤其以《愛的喜樂》勸諭第四章為基礎,因為這一章是整份文件的核心所在,涵蓋了家庭向前邁進的重要綱領。教宗在談論當下和未來時,不曾忽略「過往的根基」。他期勉青年經常回顧從前,注視著自己的祖父祖母、父親母親,與他們交談」;唯有如此,才能發揮轉變的張力,帶來改變。

教宗說:「你若不扎根於過往,扎根於你的歷史、文化、家庭;你若不把根基穩固地扎在裡頭,就無法在當下或未來有所成就。根基將會帶給你前行的力量。不論是我們還是你們,沒有人是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來的,我們都有歷史,都有根基。我們的行為舉止、我們未來將結出的果實、將創造的美好,一切都源自那些根基。」

教宗要求所有人攜手努力,堅信愛本身蘊藏著力量,並且永存不朽。在這個視頻訊息中,教宗也幽默地問青年:「你們是青春洋溢或者未老先衰?」事實上,為了應對許多重大的挑戰,需要投入青春所有的力量。

最後,教宗勸勉安於現狀的青年,起身行動並開始奮鬥。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每位受洗者都蒙召宣講福音

2018年7月15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講解了「傳教士風格」,他首先從當天的福音談起(瑪6:7-13)。耶穌派遣十二門徒兩人一組前去各個村莊,這就像是一種實習,提前練習他們在主耶穌復活後將做的事。他指出,每位受洗者都蒙召在各種生活環境中宣講福音,他們不應當是巡演的明星,卻要因耶穌的話語而堅強。

教宗向聖伯多祿廣場上的1萬5千名朝聖者和全體基督徒講解了兩個核心層面:傳教使徒以耶穌為參考中心;傳教士風格擁有物質貧窮的面貌。教宗說:「事實上,門徒們對自己沒有任何可宣講的,他們只是耶穌的使者。福音事件所針對的不僅是司鐸,因為每位受洗者被蒙召在各種生活環境中見證基督的福音。」

教宗說:「對我們而言,只有以耶穌為永恆不變的中心,這項使命才能得以落實。這不是個別信徒、某個小組或大型群體的活動,而是教會的使命,這使命與她的上主密不可分。基督徒絕不能以『獨立自主』的方式宣講福音,他只能由基督親自委任的教會來派遣。我們正是因聖洗聖事而成為傳教士的。受洗者若覺得沒必要宣揚福音、宣講耶穌,他就不是一個好基督徒。」

「此外,十二門徒所擁有的裝備以簡陋為標準。老師希望他們是自由、輕鬆的,沒有支持、不受擁護,只相信祂所給予他們的愛,只因他們所宣講的祂的話語而堅強。棍杖和涼鞋是朝聖者的裝備,因為他們是天國的使者,不是無上權威的經理,不是捧著鐵飯碗的官員,不是巡演的明星。」

教宗提及羅馬教區多位以貧窮著稱的聖人,如聖斐理伯內利(Filippo Neri),指出:「他們不是官員或企業家,而是天國的卑微工人。然而,可能發生這種情況:他們不被聆聽和接納。這種失敗的經歷也屬於貧窮。」

教宗解釋說:「耶穌被拒絕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事件,預示了祂的使者的命運。我們只有與祂契合,死亡並復活,才能尋得福傳的勇氣。」

最後,教宗呼求天主聖言的首位門徒和傳教士聖母瑪利亞,求她幫助我們超越一切拒絕,以謙虛而容光煥發的喜悅之情把福音的訊息帶到全世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