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 耶穌詢問每個青年「你尋找什麽?」

恭讀若望福音

第二天,若翰和他的兩個門徒,又在那裏站著,若翰看見耶穌走過,便注視著衪說:「看,天主的羔羊!」那兩個門徒聽見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便問他們說:「你們找什麼?」他們回答說:「辣彼!─意即師傅─你住在那裏?」衪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吧!」他們於是去了,看了衪住的地方;並且那一天就在衪那裡住下了。那時,大約是第十時辰。

2017年8月3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說明牢記耶穌及與祂相遇的喜樂能重新燃起希望。教宗的要理講授繼續以希望為主題,當天反省了希望與記憶的關係,尤其是聖召的記憶。

聖史若望記述了耶穌最早的兩個門徒蒙召的事跡(若1:35-39)。若望和安德肋起先是洗者若翰的門徒,他們一聽到師傅稱耶穌為「天主的羔羊」(若1:36),便跟隨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在身後,便問他們說:「你們找什麽?」(若1:38)

教宗解釋道:「耶穌遇到了這兩個正在尋找的青年,他們呈現出一種健康的不安。什麽都不尋找的青年不是年輕人,而是退休的人,未老先衰。看到退休的年輕人真令人悲傷。耶穌在此也詢問每個青年:『你尋找什麽?』祂的詢問激起青年内心對生命和幸福的渴望。」

教宗說:「若望和安德肋的聖召是這樣開始的:他們與耶穌一起生活,與祂建立了友誼,而且立即成了使徒。他們與耶穌初次相遇之後並沒有安心地回到家裡,而是去尋找自己的兄弟,告訴他們:『我們找到了默西亞,我們找到了一位偉大的先知。』(若1:41,45)他們傳報消息,成了那次相遇的使徒。那是一次如此感動、如此幸福的相遇,門徒們將永遠記住這個啟發和引導他們青年時期的日子。」

「那麽,在這世界上,我們如何能發現自己的聖召呢?」

教宗答道:「我們能以許多方式發現自己的聖召,《若望福音》給我們指出的第一個跡象正是與耶穌相遇的喜樂。婚姻、奉獻生活、司鐸職務:每個真正的聖召都始於與耶穌的相遇,祂賜予我們一種喜樂和一個新希望。」

「相反地,一個天主國度的使徒倘若不喜樂,就無法向這個世界傳福音,他是一個悲傷的人。做耶穌的宣講者靠的不是精通華麗的辭藻:你可以說這,說那,不斷地演説,但如果沒有喜樂,你又如何成為宣講耶穌的人呢?因此,我們應守護雙眼閃爍的真正幸福的目光。我們看到許多基督徒,包括我們當中的人用他們的眼神向你傳遞信德的喜樂。基督徒因此要像童貞聖母瑪利亞那樣,守護自己對耶穌的熱愛。縱使生活會經受考驗,有時需要在寒冷和逆風中前行,體嚐心酸和痛苦,但基督徒認識那條通往聖火的道路,那聖火在他們心中永遠是點燃的。」

教宗告誡信友們:「不可聽從那些失望和不快樂,以及對生命不抱希望的人;不可信從那些熄滅各種熱火的人的言論,他們說任何事都不值得我們犧牲整個的一生。我們卻要培養健康的理想,因為天主希望我們像祂那樣並與祂一起夢想,同時也要注重現實。」

最後,教宗總結道:「我們要夢想一個不同的世界。如果一個夢想消逝了,我們就要重新做這個夢,憑著希望回到原始的記憶,在經過或許不是很好的一生後,那星火仍可能隱藏在與耶穌初次相遇的灰燼之下。」 [Read more…]

教宗方濟各向阿根廷服刑青年發表視頻訊息

2017年8月24日,阿根廷埃塞薩(Ezeiza)聯邦綜合監獄的大學生中心新開設一門音樂課程。教宗方濟各借此機會向該中心發表視頻訊息指出:「若要使刑罰具有成效,它必須擁有希望的視野,重新融入社會的希望。」教宗方濟各非常熟悉那裡的學生,稱他們為朋友,因為他和他們已經多次通電話。

教宗稱讚埃塞薩監獄的大學生中心是一個工作、文化和進步的空間,一個人性的標記。教宗說:「在你們的監獄、在你們之間正在發生的是一種生命的氣息。你們知道生命是一份禮物,一份需要我們每天贏得的禮物。有人將它贈予我們,但我們需要用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去贏得它。」

教宗表明:「這個禮物不易保存,每天都要勇敢地守護。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難題,但我們要守護這份禮物,使它成長並開花結果。」

生活在監獄裡的青年正在為他們所犯的過錯服刑。

教宗告誡他們說:「但是我們不要忘記,若要使刑罰具有成效,它必須擁有希望的視野,否則它將陷入自我封閉,僅僅成為一種折磨的工具,毫無效益。在希望中服刑,刑罰才有成效。」

教宗進一步解釋道:「你們要有重新融入社會的希望,因此要接受社會的培育並著眼未來。這正是你們此刻所做的。」

最後,教宗重申:「問題總是會有的,現在就有,未來也會遇到,但視野大於問題,希望超越一切問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願意青年成為世界主教會議的真正主角

教宗方濟各在2017年8月12日發表推文,籲請全世界的青年填寫為2018年世界主教會議而設立的問卷調查,讓與會神長們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本屆世界主教會議以「青年、信德和聖召分辨」為主題,將於2018年10月召開。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老楞佐‧巴爾迪塞里(Lorenzo Baldisseri)樞機對教宗的籲請表示喜悅。雖然現在是暑期,樞機仍在為明年的這一教會盛事做準備。巴爾迪塞里樞機接受梵蒂岡電台採訪時,談及幾項新舉措,例如為青年人參與2018年世界主教會議提供方便而設立的網站:youth.synod2018.va。樞機說:

答:教宗方濟各以他的推文號召青年參與活動,並在聯合國的國際青年日之際對青年給予鼓勵,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們正在為2018年的世界主教會議做準備,在社交溝通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我要強調的是,世界主教會議最近設立了一個專門針對青年的網站。我們首先設置了一個非常適合青年的新問卷調查。教宗的推文的確是一種強有力的鼓勵,他直接向青年說話。在預備(今年教區級)世青節的祈禱守夜禮中,教宗曾說:「世界主教會議是青年人的,是你們的!」

問:教宗所號召的線上填寫問卷調查活動旨在讓人聽到青年的聲音。青年擁有了讓世界主教會議神長聽到他們的希望、渴望和恐懼的絕佳機會。

答:是的。這正是我們所關注的:青年以直接的方式準備這項活動。你們青年人自己就應該是準備者,因為你們將是主角。因此,你們應該首先提供工具和主題,讓世界主教會議的神長們能進入你們的世界,為你們的前途提供有用的建議。

問:世界主教會議最近設立的網站,也是為了讓地方教會、讓各主教團盡可能廣泛地參與準備工作。

答:的確如此。我們呼籲各主教團通過他們內部的組織,自己也設立一個網站。這對於公布他們的計劃和活動非常重要,並且這些網站可以鏈接到我們世界主教會議的中心網站,形成一個全球性網絡。那些在小堂區或小社團內發生的事,可以讓全世界知道。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致函巴西青年:你們要對抗腐敗,建設新社會

2017年7月29日至30日,巴西青年在阿帕雷西達聖母朝聖地慶祝聖母態被尋獲300週年慶祝活動。教宗方濟各借此機會致函巴西青年,對他們說:「你們是巴西和世界的希望,不要害怕與腐敗作鬥爭。」巴西的這項慶祝活動由拉丁美洲主教團籌辦。

巴拿馬將於2019年1月22日至27日舉行第34屆世青節,教宗引用他在世青節文告中的話強調:「童貞聖母是每位青年的寶貴榜樣,是青年人踏上生命旅程的巨大幫助。」

為了實現這一真理,我們不需要進行偉大的反思,只需停下來默觀阿帕雷西達聖母像,一如教宗本人那樣。教宗曾兩次這樣做:第一次在2007年拉丁美洲主教團會議期間;第二次是他當選教宗後首次進行國際牧靈訪問並參加里約熱內盧世青節的時候。

教宗感謝青年為信仰作了有力的見證,懷著使徒熱誠面對每日的挑戰。教宗鼓勵他們在聖母的護佑下繼續走傳教之路。

教宗說:「親愛的朋友,在每日的迷茫和不安中,在不義狀況給你們周圍製造的不確定之間,你們有一點非常確切,聖母瑪利亞是希望的標記,她將以巨大的傳教活力激勵你們。她了解你們面對的挑戰。藉著她的關切和母親般的照顧,你們將發現自己並非獨身一人。」

教宗再次回顧了「貧苦漁人」的故事。他們在南帕萊巴河經過一整天徒勞無功的捕魚工作後,再次撒下漁網,這一次他們驚奇地發現了裹著污泥的聖母像,先是身體,然後是頭部。

教宗解釋道:「這個事實本身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之前被分裂的又恢復了團結,如這幾位漁夫的心,如被殖民的巴西。巴西雖然被奴隸的隔牆所摧毀,卻在聖母黑面容的啟發下找到了信仰內的合一。」(參閱:教宗方濟各2013年7月27日接見巴西主教時的講話)

教宗鼓勵巴西青年因著與阿帕雷西達聖母的相遇而改觀。

教宗說:「她能把我們生命的網,如經常處於分裂中的友情網、社交網、物質和精神的網,變得更加具有意義,成為一個團體!一個走出去的使命團體!這樣的團體是一個更加公正與友愛的社會中的光和酵母。」

談及他向2017年拉丁美洲主教團委員會(Celam)的信函,教宗要求青年不要害怕冒險和致力於建設一個新社會,並以福音的力量影響社會、政治、經濟和大學的環境。

教宗說:「你們不要害怕與腐敗作鬥爭,不要陷入腐敗的誘惑!你們要信賴上主,祂的臨在是富饒生命的泉源,在聖母的披風下,你們能重新發現創造力,並做一個聯盟文化的主角,從而制定出引領巴西生活的新規範。」

最後,教宗寫道:「聖母在年輕時就懂得勇於接納天主在她生命中的召喚,關切需要幫助的人;願她能走在你們前面,以她的芳表指引你們!」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印尼亞洲青年節:拒絕極端主義

第七屆亞洲青年節將於8月2日至6日在印尼日惹(Yogyakarta)舉行。上一屆亞青節於2014年在韓國舉行,教宗方濟各也前去參加並牧靈訪問該國。印尼作為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將接待來自亞洲21個國家的約3千名天主教徒青年。青年們將在多元文化的亞洲見證並活出福音,一如亞青節主題所說的,「喜樂的亞洲青年,在多元文化的亞洲活出福音」。

亞青節對於整個印尼半島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該國民主、多元的和睦體系越來越受到極端伊斯蘭組織的威脅,而多元和民主正是該國憲法與「潘查希拉」(Pancasila:又稱建國五項原則)所保障的。

聖愛智德團體的瓦萊里婭·馬爾塔諾(Valeria Martano)向梵蒂岡電台講述了亞青節對印尼的重要性。她說:「局勢非常微妙,緊張氣氛的確在上漲,因此我們有些擔心也是合乎情理的。印尼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它始終保持著民主和多元的傳統,建立在『潘查希拉』的原則之上。這些原則承認在不同宗教傳統之間的國家統一,促進社會正義。然而,這一情況遭受了危機時刻的嚴峻挑戰,這讓人想到該國出現了激進的苗頭。」

印尼局勢如此複雜,再過幾天它就要舉辦第七屆亞青節。這項活動對於國家和印尼天主教會意味著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聖愛智德團體的馬爾塔諾表示:「亞青節對印尼教會,尤其對青年而言,實際上代表了一種開放,一個極其重要的開放時刻;因為印尼是個群島國家,存在語言溝通的問題,這個問題有時會阻礙它與世界其它地區的交往。然而,來自亞洲不同國家的眾多青年湧入該國,這令人熱切期待。我們團體中有一個促進和平的青年運動,其中也有穆斯林參加;亞洲青年節必將為這樣的相遇提供空間。」

官方網頁: www.asianyouthday.org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facebook.com/asianyouthday

回味‧波蘭世青

2016年7月,《鹽與光》的攝製隊從加拿大遠赴波蘭的克拉科夫拍攝第31屆普世青年節。中文節目部的Rodney也隨隊出發,他在本節目跟你一起回顧2016年波蘭世青,為你帶來來自中、港、台、馬來西亞的神父、修女、青年及他們的導師的分享,再次感受在天主的慈悲!

受訪者:
-台灣嘉義教區-鍾安住主教
-中國教會-馬神父
-香港教區-甘寶維神父
-香港教區(方濟青年團)-譚錦榮神父
-慈幼會會士(台灣)-薛井然神父
-主徒會會士(馬來西亞)-黃大華神父
-瑪利諾女修會(香港)-包寶珠修女(Sr.Norma Pocasangre)
-耶穌孝女會(台灣)-蔡慈芬修女
-瑪利諾修院學校青年牧民工作者(香港)-Winnie Fung
-中國青年
-慈幼會青年(香港)
-瑪利諾修院學校青年(香港)

《回味‧波蘭世青》:甘寶維神父彌撒講道﹣慈父的比喻

2016年7月28日,香港教區甘寶維神父在聖若望保祿二世朝聖地為香港教區世青團主持彌撒。講道中,他邀請青年人反省當天的福音「蕩子的比喻」。

教會透視:河南鄭州銘功路天主堂開設兒童彌撒

最新內容:
-世界主教會議設網站向青年收集意見
-內蒙古集寧教區劉世功主教主懷安息
-河北邯鄲教區東楊善堂區隆重慶祝花地瑪聖母顯現一百週年
-河南鄭州銘功路天主堂開設兒童彌撒
-美國瑪利諾女修會結束在台灣的福傳工作

世界主教會議設網站向青年收集意見

世界主教會議秘書處宣布為準備第15屆常規會議,將於6月14日開通一個網站 youth.synod2018.va,向普世青年收集意見。本届世界主教會議以「青年、信德和聖召分辨」為主題,將於2018年10月召開。

世界主教會議秘書處的公告表示,這個網站將促進全世界所有青年更廣泛地參與本屆世界主教會議。透過這個網站,青年們不僅能夠接收有關大會的信息,還能在大會準備階段參與和互動。

秘書處特別強調,網站上有一個直接面向青年的在線問卷調查,包含五種語言:意大利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問卷將於2017年11月30日提交到秘書處,為世界主教會議的準備工作提供巨大的幫助。這是秘書處向各種身分的天主子民廣泛徵集意見的一種方式。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接見學生:向他人敞開心靈,才能改變世界

2017年6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來自意大利各地的6千名學生。他們正在參加「聖杯」和「騎士」基督徒培育活動。教宗表示,我們只有向他人敞開心靈,才能改變世界;永遠不要以惡制惡。教宗也強調,面對兒童的苦難我們沒有答案,只能注視基督苦像並祈禱。

保祿六世大廳內充滿節日的氣氛,青年學生懷著愛戴與熱情問候教宗方濟各。教宗以他慣常的方式與青年交談,特別回答了3位學生的提問。一位名叫瑪爾大(Marta)的女生向教宗吐露了她對初中升到高中的恐懼。

教宗在回答她時強調:「生命就是不斷的相遇和離別。如果我們不學習妥善告別,就永遠學不會與新的人相遇。我們不要因為害怕改變就躲在沙發裡,這將導致生命視野的封閉。教宗因此勉勵青年克勝成長與改變的恐懼,接納擴展視野、與新夥伴同行的挑戰。」

關於朱麗亞(Giulia)提出的如何改變世界的問題。

教宗回答說:「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任何人都沒有改變世界的魔法棒。因此,真正改變的動力在於心。我們只有向他人敞開心靈,聆聽他人,接納他人,與他人分享,才能改變世界。你們也能做到。」

教宗然後與青年展開手勢與言語的互動,向他們解釋敞開心靈與自我封閉的不同。

教宗說:「假如你有一名夥伴、朋友、同學是你不喜歡的,有些令人厭煩。你若在其他人面前說這個人的閒話,這屬於哪種態度呢?」

教宗先後作出張開手掌和握拳的姿勢詢問青年,青年則以握拳的手勢回答教宗這是自我封閉的態度。

教宗繼續問道:「如果你不去理會這事,心想:『我不喜歡,但我什麼也不說。』這又屬於哪種態度呢?」

青年人又作出張開手掌的動作告訴教宗這是敞開心靈的態度。

教宗鼓勵道:「很好!你們明白了!改變世界從每天的小事開始,從慷慨、分享等營造友愛的舉動開始。」

教宗然後勉勵學生們永遠不要以惡制惡,也不要對侮辱作出辯解。耶穌要求我們為每個人祈禱,也包括我們的敵人。如此一來,藉著為眾人祈禱,我們就能改變世界。

一名被意大利夫婦收養的保加利亞少年達尼奧(Tanio)講述了他那感人的苦難經歷。他詢問教宗:面對兒童遭受的苦難我們如何叫人相信上主呢?

教宗坦言他無法為兒童的苦難找到合理的解釋。他告訴達尼奧:「只有在那些為你好和支持你的人的愛中才能找到一絲解釋。我真誠地告訴你,你會明白這一點:當我在祈禱中反省『為什麼兒童要受苦』時,上主並不回答我,我只能注視基督苦像。我通常在探訪兒科醫院時會有這樣的省思。說實話,當我從那裡出來後,我的心倍感傷痛。如果天主允許祂的聖子為我們受苦,或許兒童受苦也是有意義的。親愛的達尼奧,我無法解釋其中的意義。日後你長大了,或者透過他人的生活,你會找到答案。但是,像解釋一個數學題或歷史題那樣的答案,我和任何人都不能給你。」

最後,教宗感謝達尼奧的提問,他說:「因為這將幫助你們更好地成長,得到進步。」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