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到花地瑪為烏克蘭和世界祈求和平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將再度前往葡萄牙花地瑪聖母朝聖地朝聖,為世界懇求和平。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Tornielli)7月6日發表社論,強調教宗此舉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宗將於8月5日星期六乘坐直升機抵達花地瑪,在那裡停留數個小時,這個計劃是隨後添加的,因為教宗這次的朝聖之旅最初安排只在里斯本參加世界青年節。」

花地瑪是聖母於1917年顯現給三位牧童的地方,而且聖母在多次的顯現中向他們傳達了關於人類未來的訊息。如今兩位牧童已被封聖,第三位的列品案正在進行當中。在2017年5月聖母顯現百週年之際,教宗方濟各來到花地瑪朝聖並藉此機會將目睹過聖母的兩位小牧童方濟各和雅欽大列入聖品。

托爾涅利接著寫道:「教宗決定再次來到法蒂瑪聖母腳前,這件事意義重大。教宗想到遭俄羅斯軍隊轟炸、導致『烏克蘭苦難』的戰爭悲劇,以及世界上許多被遺忘的戰爭。羅馬主教的這個舉動與他在戰爭爆發一個多月後作出的另一舉動能有直接的關聯,即2022年3月25日在聖伯多祿大殿將俄羅斯和烏克蘭獻於聖母無玷聖心。事實上,聖母在傳給法蒂瑪牧童的訊息中,正是要求將俄羅斯奉獻給她的無玷聖心。」

教宗方濟各在16個月前的奉獻禮中,這樣祈禱說:「我們已經迷失了通往和平的道路。我們忘記了上個世紀慘痛的教訓,忘記了在世界大戰中數百萬生命的犧牲。我們無視以國際團體所作出的承諾,我們正在背叛各國人民的和平夢想和年輕人的希望……。妳是大海的明星,請不要令我們在戰爭的風暴中遇難……。請把我們從戰爭中解放出來,保護世界免受核戰的威脅。」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愛德服務部部長在聖誕送暖到烏克蘭

圖片:Vatican Media

聖座愛德服務部部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Konrad Krajewski),受教宗派遣已啟程再次前往烏克蘭。愛德服務部的一份聲明指出,樞機的來到,除了帶給飽受折磨的烏克蘭人民信德的慰藉,並帶給他們這幾週收集到的關懷成果:即發電機、保暖衣等等。

援助工作由教宗賑濟所啟動,收集的款項來自宗座降福狀的奉獻,以及慷慨的捐贈者、意大利服裝廠和所有那些通過眾籌平台捐款的人。捐贈的物資在這幾天中運送到有更多痛苦和更寒冷地區的接納中心。就這樣,克拉耶夫斯基樞機保障了收集到的物資的分發。

圖片:Vatican Media

2022年12月19日,一輛滿載教宗救濟品的梵蒂岡最大的貨車抵達烏克蘭利沃夫。貨車內大部分都是保暖衣並載有近40台發電機。

抵達烏克蘭後,克拉耶夫斯基樞機與梵蒂岡新聞網連線通話,介紹此次艱難的行程。他說:「由於嚴寒而呼吸急促,過去幾個小時一直停留在波蘭,滿載保暖衣和發電機的兩輛卡車已經抵達波蘭的邊境城市普熱梅希爾(Przemyśl)。這些物品都被移交給當地的明愛會。九個多月以來,明愛會一直在全速接待和援助難民,尤其是帶著孩子的婦女,其中許多人是從頓巴斯地區逃過來的。」

樞機表示:「過境的行程並不容易。排隊長達8到15個小時。過境手續比較長,但主要是積雪還沒有除掉,進出的路都被堵死了。有長達30公里的卡車車隊停駛在公路上,大卡車堵住了四分之三的道路。」多虧了樞機的外交護照和梵蒂岡車牌的汽車,樞機得以快速通關。通關用時分別是:波蘭五分鐘,烏克蘭五分鐘,剛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檢查。「當他們看到梵蒂岡的汽車運送援助物資時,都顯得非常友善。」

接著,樞機表示,隔天,他將獨自前往多個受打擊的城市,包括扎波羅熱、敖德薩和首都基輔。「我將進行4到5次旅行,最重要的是帶上發電機,因為從利沃夫可以使用小型汽車前往不同的地方。因此,我們代表聖父教宗為人們提供這項服務。事實上,僅有保暖衣和發電機是不夠的,必須把它們帶到各個地方,正如我所說,要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特別是在這樣的嚴寒情況下。」

在連線通話結束時,克拉耶夫斯基表示,第二天將會有更多卡車抵達。他說:「我將親自駕車,讓卡車儘快啟動。我們不知道會有什麼困難,但我們知道一切皆有可能。我們要感謝捐贈者,並確保所有的捐贈品能快速且直接抵達人們的手中。」

圖片:Vatican Media

2022年12月23日,愛德服務部部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正在烏克蘭推展對該國人民的關懷使命。他在邊界排了長隊,頂著冰冷的寒風,進入這個因停電而一片漆黑的國家。樞機在利沃夫停留後,繼續前往首都基輔,並將在那裡過聖誕節。

克拉耶夫斯基樞機解釋道:「經歷了3天,我終於來到利沃夫。樞機說,他和滿載的卡車從波蘭奔波到這個烏克蘭西部的城市,把滿車的發電機和保暖衣贈送給因9個月的戰爭而筋疲力盡的烏克蘭人民。過境時非常困難,車子不得不在邊境排隊25公里。」

愛德服務部部長說:「我在利沃夫停留,是為了與貧困者會面,給予他們聖父教宗的降福,傳達聖誕節的祝賀”。樞機繼續實施這愛德行動,並鼓勵這愛德行動流傳下去。我正要前往基輔,在那裡過聖誕節。很多人沒有電、沒有暖氣。收集到的許多衣服能幫助人們度過這非常艱難的時日。」此外,樞機願意把在意大利收集到的一切即刻送到烏克蘭。

透過教會渠道,保暖衣已順利抵達目的地,沒有遇到大麻煩。發電機已送往敖德薩、扎波羅熱和哈爾科夫地區。克拉耶夫斯基樞機說,是福音催促我們今天行愛德。

圖片:Vatican Media

樞機向梵蒂岡新聞網講述說:「我給聖父教宗發了一條語音訊息,解釋我在做什麼、我在哪裡,以及這些天我做了什麼。他立刻給我發了一條長長的訊息,他鼓勵我,並告訴我他為烏克蘭感到心碎,且與該國同在……。」

愛德服務部部長在利沃夫停留數天後,於12月23日離開那裡前往首都基輔,並在此過聖誕節。克拉耶夫斯基樞機說:「光出城就需要一個半小時。」當天早上他5時上車,開著滿載保暖衣的貨車穿過不同戰區。許多人通過眾籌平台慷慨募捐,使籌得的11萬1千歐元用於購買衣服。

樞機提到過去幾天進行這項使命的情形時說:「我很高興,我們能在這幾天給缺電缺水的人帶去很多發電機和很多東西。這是一滴水,但滴水成河,河流匯集成大海。我們應按照福音的邏輯思考。我們做小事,大事是上主的。」

另外,克拉耶夫斯基樞機也透露這次在烏克蘭的感受。自戰爭爆發後,他多次探訪烏克蘭。樞機說:「此行不易,人們深受痛苦。除了痛苦,還有慰藉,發現很多人在提供援助面前毫不猶豫。我每天見到義工,他們非常出色,非常了不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更多烏克蘭資訊

教宗致函烏克蘭人民:你們的苦就是我的苦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懷著慈父心腸,與他的兒女們一同哭泣;他帶著牧者的沉痛心情,關切那些因「毀滅、痛苦、飢餓、口渴和寒冷」而飽受煎熬的人民。在「戰爭不可理喻的瘋狂」爆發滿九個月之際,教宗方濟各致函烏克蘭人民,直接向每一個烏克蘭人表示關懷:每一個人,意即涵蓋了婦女、暴力受害者、因戰爭而喪夫的寡婦、上前線的青年、獨自留守的年長者、難民、流離失所者、志工、司鐸和政府官員。

值此「艱難磨難」時期,羅馬主教勉勵烏克蘭人民不要氣餒,同時也向他們表達了「讚賞之情」,因為正如烏克蘭人在歷史上展現的那樣,他們堅強剛毅,受苦並祈禱,哭泣並奮鬥,抵抗並盼望。烏克蘭人民「高尚又蒙難致命」。

教宗的這封信函陳述種種悲慘的現況。他開門見山列舉了這個東歐國家從2022年2月24日遭侵略的第一天起所忍受的種種恐懼。「一樁樁爆炸事件的險惡怒吼、一聲聲令人不安的警報聲響,在你們的天空不停地隆隆作響。一顆顆炸彈捶打著你們的城市,一枚枚導彈如雨降下,製造死亡、毀滅、痛苦、飢餓、口渴和寒冷。你們的大街小巷有許多被迫拋下家園和摯愛逃走的人。你們一條條的大河旁邊,每天都有血和淚流成的河川。」

教宗的眼淚與他們的一起流下:「我沒有一天不與你們同在、不在心靈和祈禱中牽掛著你們。你們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在耶穌的十字架上,今天我看見你們、因這次侵略引起的恐懼而飽受煎熬的你們。是的,那曾經折磨上主的十字苦架,如今重現在多個城市發現的萬人塚裡遺體所受的酷刑上,在那些和許多其它血淋淋的影像上。這一切深入人心,令人高聲吶喊:為什麼?為什麼其他人會如此對待這些人?」

當今的悲劇令教宗想起這些年世界上的許多慘況。教宗首先提到孩童,談及在導彈襲擊下失去生命的一名新生兒和一名四歲孩童。教宗寫道:「在他們每個人身上都體現出了全人類的挫敗。今天他們在天主的懷抱中,看著你們的憂慮,並祈求這些能結束。」

「為了他們,為了所有被驅逐離開的大人小孩,怎能不感到悲傷呢?烏克蘭母親們的痛苦無法計算」。教宗接著想到青年,他們「為了勇敢地保衛家園」,不得不放下夢想、拿起武器。戰亡將士的妻子們咬緊牙關,「懷著尊嚴和決心,默默地為兒女作出犧牲」。成年人「想方設法保護摯愛」,老年人無法安享晚年、陷入「戰爭的漆黑夜晚」,婦女們「遭受暴力,心裡背負了沉重負擔」。

教宗寫道:「我想到你們,我懷著關愛和讚賞之情與你們同在。」教宗在信函中不忘那些每天為人民付出心力的志工,以及所有牧者。主教、司鐸、會士們「冒著巨大危險留在人民身邊,發揮創意把團體的場地和會院變成住宿地點,款待那些處境艱難的人,為他們提供援助和糧食」。

教宗也念及難民和國內流離失所者,他們許多人的住所被毀,離鄉背井。此外,教宗也向當局發出呼籲,為他們祈禱。「在悲慘時期,他們肩負治理國家的職責,有義務做出高瞻遠矚的決策,以促進和平並在許多重要基礎設施損毀的情況下發展經濟」。

在信函的結尾,教宗展望未來的幾個月,因為嚴寒必定使得烏克蘭人民的處境雪上加霜。教宗表明,「我希望教會的關愛、祈禱的力量,以及世界各個角落許許多多弟兄姊妹對你們的愛,能輕撫你們的臉龐」。「再過短短幾週就是聖誕節」,人們將會更清楚感受到苦難的撕心裂肺。「然而,我願意與你們一起回到白冷城,回到聖家那天晚上必須面對的考驗。那是一個似乎只剩下寒冷和黑暗的夜晚。然而,光明降臨了:它不從人那裡發出,而是從天主而來;它不來自塵世,而是從高天放射。」

教宗最後為烏克蘭人民懇求聖母瑪利亞的護佑。「我將你們的苦難和淚水,獻給她慈母的心腸。」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更多烏克蘭資訊

烏克蘭拉丁禮利沃夫總主教:我們準備在戰爭中過聖誕節

圖片:Vatican Media

烏克蘭天主教拉丁禮利沃夫總教區莫克爾奇基(Mieczysław Mokrzycki)總主教於11月17日上午在梵蒂岡晉見了教宗方濟各,然後向梵蒂岡新聞網分享了他與教宗會面的心情,以及烏克蘭百姓將近9個月以來在戰亂中的痛苦和困境。這位神長首先感謝教宗定期派送援助物資,並為戰亂中的百姓祈禱。烏克蘭人民準備好要過個艱難的冬季,特別是將在戰爭中度過第一個聖誕節。

這位利沃夫總主教說:「這是我首次在戰爭期間晉見教宗。我格外感謝聖父教宗的靈性關懷、他每天的祈禱,他為烏克蘭的多次介入、他反戰的言論,以及他籲請全世界祈禱、團結的呼聲。」

莫克爾奇基總主教表示:「我也特別感謝通過教宗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的四次訪問、聖座國務院與各國及國際組織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和聖座大使送來的援助物資。聖父教宗非常親近主教和司鐸們。他告訴我們,他時時刻刻把我們放在心上,他很遺憾戰爭還沒結束,以及他總是提醒全世界和平很快會到來。他也表達了訪問基輔和莫斯科的心願,因為聖父教宗不願意我們分離,而是渴望這兩個國家關係友好。」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更多烏克蘭資訊

教宗為烏克蘭和伊斯坦布爾的受害者祈禱

CNS photo/Murad Sezer, Reuters

2022年11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特別提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和飽受折磨的烏克蘭。烏克蘭基輔、利沃夫和其它城市11月15日遭到100多枚導彈襲擊。兩枚導彈落在波蘭普熱沃多夫村莊,導致兩人死亡。

教宗呼籲道:「獲悉烏克蘭遭到新一輪、更猛烈的導彈襲擊,造成許多人死亡和很多民用基礎設施遭到破壞,我深感痛苦和擔憂。」教宗接著表示:「讓我們祈求上主改變那些仍寄望於戰爭的人的心靈;為了飽受折磨的烏克蘭,但願和平的渴望佔上風,以避免衝突以任何方式升級,並為停火和對話開闢道路。」

自烏克蘭爆發戰爭以來,教宗一直為烏克蘭呼籲。他說:「我們也不斷地為飽受折磨的烏克蘭祈禱:願上主賜予烏克蘭人民慰藉、在考驗中的堅忍,以及對和平的希望。我們可以為烏克蘭祈禱說:『上主,請快來。』」

另外,教宗也譴責了11月13日在伊斯坦布爾市中心發生的襲擊事件。這次自殺式襲擊導致8人死亡、80多人受傷。教宗說:「我為數日前在伊斯坦布爾發生的恐怖襲擊的無辜受害者祈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更多烏克蘭資訊

教宗方濟各:我們留在烏克蘭人民身旁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再次提到烏克蘭和該國人民。9月21日,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再次沉痛地籲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衆關注這個飽受折磨的國家的「可怕情況」。他講述了他的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Konrad Krajewski)樞機這幾天在那裡的使命。

教宗第4次派遣克拉耶夫斯基樞機來到烏克蘭,讓處在衝突中的人民感受到他的關懷。上週六,這位樞機也親身經歷了危險,險些喪命,因為他的裝載食品和教宗玫瑰念珠的汽車在扎波羅熱附近遇到槍彈,但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援助物資到達了目的地。

教宗說,他於前一天接到克拉耶夫斯基樞機打來的電話,「他在那裡停留一段時間,在敖德薩地區提供幫助,給予很大的關懷」。教宗談到與克拉耶夫斯基樞機通話的細節,樞機描述了這幾天他所看到的情況。教宗說:「他講述了這個民族的痛苦、所發生的野蠻行為、怪異可怕的事件,以及發現遭受過酷刑的屍體。」

教宗提到伊久姆,在那裡發現了大約500人的遺體,克拉耶夫斯基樞機在那裡目睹了發現受到折磨的烏克蘭人遺體的整個過程,被「如此的恐怖」所震驚。宗座賑濟所所長說:「這件事難以言喻、難以解釋。樞機正在烏克蘭繼續他的使命,將教宗的關愛帶給經歷死亡和摧毀的人們,並打算將援助物資帶到首都基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將烏克蘭和世界的命運託付給聖母瑪利亞

Our Lady of Czestochowa (CNS photo)

2022年8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說道:「我的思緒一如既往地轉向烏克蘭。我們切莫忘記那些飽受磨難的人民。」教宗在問候保祿六世大廳內的朝聖者時,以這番話再次表示關懷這個陷入戰亂約六個月的國家。教宗在向波蘭信眾講話時,也提到了因戰爭而處境艱難的烏克蘭人民。

教宗指出,許多難民在波蘭找到了慷慨接納的家。他們中的一些人這幾天與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們「一起徒步前往光明山(Jasna Góra)朝聖地,為世界上的和平與修和祈禱」。教宗方濟各在精神上與琴斯托霍瓦朝聖地的信眾同在,說道:「讓我們把歐洲和世界的命運託付給黑聖母。」

兩週前,教宗也曾念及許多依循傳統於8月份在光明山和其它聖母朝聖地徒步朝聖的信眾。教宗鼓勵他們「也為教會、為世界和平,特別為烏克蘭的和平」獻上他們旅途的辛勞。

教宗方濟各多次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問候波蘭信眾的機會上,向慷慨接納烏克蘭戰爭難民的波蘭表達感謝之情。今年4月20日,教宗為「許多逃離烏克蘭的難民」所受到的仁慈款待而表示感激。在戰爭爆發之初,教宗也於聖灰瞻禮當天為波蘭人民對烏克蘭人民的慷慨和關懷表示讚賞。教宗當時對波蘭信眾說:「你們最先給予烏克蘭支持,向逃離戰亂的烏克蘭人敞開你們的邊界、心扉和家門。」「你們正慷慨地提供給他們一切所需,讓他們能體面地生活,儘管現在局勢如此悲慘。」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念及因殘酷戰爭而受苦的烏克蘭人

CNS photo/Oleksandr Ratushniak,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再次提到在烏克蘭衝突的悲劇,以及那些穿越多個地區和海域的人,他們經常冒著巨大危險希望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教宗8月10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後作了上述表示。他說:「在家庭中,在教會中,成為和平與團結的建造者並非易事,但是我們必須做,因為這是一項美好的工作。」

教宗强調,他「想到烏克蘭人民,他們仍在因這殘酷戰爭而受苦。我們也要為正在不斷到來的移民祈禱」。在烏克蘭,俄羅斯空襲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增長。最近在尼科波爾地區,至少兩名平民死於空襲。戰爭和其它情況、貧困及暴力也不斷導致移民潮。

Smoke and fire billow over a large oil storage facility that exploded near Cuba’s supertanker port in Matanzas Aug. 8, 2022. The deadly fire is threatening to plunge the island into a deeper energy crisis as it forced officials to shut down a key thermoelectric plant. (CNS photo/Alexandre Meneghini, Reuters)

教宗講完要理後,以西班牙語問候朝聖者時,談到古巴馬坦薩斯的儲油基地爆炸起火事件,向那些因這場悲劇而受打擊的人表達關懷之情。「我們懇求我們的母親、天上母皇守護這悲劇的罹難者和他們的家庭。願她在上主前為我們所有人轉求,好使我們能夠在未來世界的生命中為信德和望德做見證。」

數日前,教宗方濟各在一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寄給古巴主教團主席阿朗古倫・埃切瓦里亞(Emilio Aranguren Echeverría)主教的唁電中,向「古巴人民和所有受災家庭表達精神上的關懷」。教宗「祈求上主賜力量給所有受此事故打擊的人,以及幫助滅火和搜救工作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修女在烏克蘭的使命:我的祈禱是從天主那裡獲得幫助

Svitlana Matsiuk 修女 (圖片:Vatican Media)

戰爭改變了現實,也考驗著聖神傳教會修女的信仰。

「天主從不和我們開玩笑,如果祂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意味著祂知道我們會度過難關,祂將把我們抱在懷裡度過這一切。」

在羅馬求學的聖神傳教修女會(Congregation of the Missionary Servants of the Holy Spirit)的斯維特拉娜·馬修克(Svitlana Matsiuk)修女去年1月返回了烏克蘭,她本應在9月恢復學習,但此刻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斯維特拉娜修女對《羅馬觀察報》說:「戰爭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生活,並將繼續改變它。」戰前,她的團體生活在赫梅利尼茨基(Khmelnytskyj),她們自1995年以來一直在那裡,現在她們不得不搬到一個叫馬特基夫茨(Matkivtsi)的小村莊,借宿方濟各小兄弟會的地方,好能繼續幫助那些從受戰爭影響最嚴重地區逃出來的人們。

戰爭不僅擾亂了修女們的外在生活,「我在心理和精神上也發生了變化,這種情況給我與天主的關係以及我的信仰生活帶來問題」。2月24日,斯維特拉娜修女和其他修女在文尼察附近的一個小村莊,早上她們被爆炸聲驚醒。在片刻的困惑和慶倖之餘,不禁要問:「這怎麼可能?這真的發生了嗎?」。引起這些問題的「極度痛苦」揮之不去,當斯維特拉娜修女見到並傾聽那些曾經注視過死亡的人時,這樣的痛苦更為劇烈。她在軍事醫院探望過受傷的士兵和九死一生的難民。

「聆聽他們的述說,引發了很多對天主的問題,其中有關於惡的本質的問題。在戰爭之前,我知道惡的存在,但它並沒有像現在這樣觸及我們的生活。這是另一個現實,天主也臨在其中,祂在那裡受苦,被釘在十字架上。而天主回答我說:『你想和我一起進入這個現實嗎?』我不想為自己創造虛幻的世界而逃避現實,我想進入這個現實,在那裡做盡可能多的好事。」

在馬特基夫茨,聖神傳教會修女在花地瑪聖母朝聖地與方濟各住院會的會士們一起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在戰爭開始時的幾個星期,他們為難民組織了一個避難所。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流離失所者的人數減少了,所以修女們決定建立一個小型的人道主義援助中心:她們向難民分發衣服、食物和藥品,還花時間傾聽他們的心聲。斯維特拉娜修女說:「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他們可以來這裡,他們將得到幫助和傾聽。」

她的同會姊妹維多利亞(Victoria)修女也分享了自己的祈禱經驗。戰爭開始時,她在希臘,從2019年起她一直在耶穌會難民服務社(Jesuit Refugee Service)服務。

「第一週的時候我只會哭泣,看新聞,給我在烏克蘭的朋友和家人打電話,日夜祈禱。我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處於危急情況下,可以寫信給我。我的一個朋友住在基輔地區的一個村莊,這些村莊在戰爭開始時被俄羅斯軍隊佔領。有一段時間,她和家人躲在一個地窖裡,他們不知道是該逃還是該留。她一直要求我祈禱。我祈求天主說:『拯救他們吧,幫助他們逃跑,並且不被發現。』當他們成功逃脫時,我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那些時刻,祈禱變得像呼吸一樣重要。所以她決定返回烏克蘭。她在赫梅利尼茨基的姐妹們都反對,因為全國各地都有爆炸的風險。維多利亞修女說:「但我來自克里米亞,我已經失去了一次祖國。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要回到烏克蘭。我想與我的人民分享他們的恐懼、痛苦,同時也分享他們的信仰。」她坦言,看到馬特基夫齊的花地瑪聖母朝聖地每天都有這麼多祈禱和慶祝活動,她感到很驚訝。來到這裡的流離失所者經常要求修女們與他們一起祈禱,或為留在受災最嚴重地區的親人祈禱。

斯維特拉娜修女補充說:「過去的兩個月,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緊張的傳教時間,見證天主在這裡的臨在。過去我對天主的經歷給了我信心,儘管我們會經歷巨大的考驗和痛苦,儘管代價會很高,但回報也會很高。我的經驗告訴我,天主從不和我們開玩笑,如果祂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意味著祂知道我們會度過難關,祂將把我們抱在懷裡度過這一切。」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更多烏克蘭資訊

俄羅斯導彈襲擊烏克蘭一座古老的正教隱修院

圖片:svlavra.church.ua

位於烏克蘭頓涅茨克州斯維亞托戈爾斯克的聖母安眠隱修院5月30日遭到俄羅斯的導彈襲擊。莫斯科正教宗主教區官方網站於6月1日宣布了這一消息,報導了頓涅茨克和馬里烏波爾大主教區的一份聲明:「我們痛心地宣布,5月30日,在衝突期間,斯維亞托戈爾斯克的聖母安眠隱修院内第三和第四建築物遭到破壞。」

該聲明寫道,在襲擊中,隱修院院長、一位隱修士和一位修女遇難,另有三位隱修士受傷,平信徒死傷人數不詳。宗主教區籲請衆人「為遇難者安息和受傷者快速康復祈禱」。

斯維亞托戈爾斯克的聖母安眠隱修院歷史悠久,它隸屬於莫斯科宗主教區管轄的烏克蘭正教會。據某些史料記載,該隱修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當時基輔石窟隱修院的隱修士因蒙古人的入侵而逃離,躲避到斯維亞托戈爾斯克建立了這所隱修院。

另據宗教新聞社(Sir)6月2日報導,在近一百天的戰爭中,儘管該隱修院曾多次遭到襲擊,但流離失所的平民在此找到了避難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更多烏克蘭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