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禧年:更新生命、恢復信任、重建人際關係

「2025年慶祝的禧年將有助於恢復希望和信賴的氣氛,這是我們衆人都感到迫切需要重生的標記。」

教宗方濟各在2月11日寫給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Rino Fisichella)總主教的信函中如此表示。這個部門受教宗委託籌備教會的這件盛事,將以「强烈的信德、熱切的望德和勤奮的愛德」來投入這項工作。

問:在宣布這個聖年時,全世界仍處在第四波疫情中。教宗稱這聖年將是「重生的時刻」,換句話說,這將是在後疫情時期呈現的禧年嗎?

菲西凱拉總主教向梵蒂岡新聞網解釋說:

與2016年的禧年不同,這一次是常規禧年。在教會歷史上,常規禧年經常在同時代的歷史事件中體現出來。我們想到1950年的那次,當時庇護十二世希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恢復信任氛圍;1975年的那次,保祿六世設想在大公會議後的緊張關係中,重建教會内的合一;2000年大禧年則展示了教會進入她歷史的第三個千年。今天,教宗方濟各以這封信函清楚告訴我們,我們經歷了並仍在經歷著脆弱和恐懼的歲月,在這段時期,我們親手觸摸到不確定,甚至是死亡,因此我們必須著眼於未來,以及如何在今後幾年進行建設。

問:教宗方濟各在信函中稱禧年是一份「恩寵的禮物」,對於天主子民而言,禧年有何意義?

菲西凱拉總主教表示:

我們必須再次闡明禧年本身的性質。這每25年慶祝一次的時期,讓我們想到《肋未紀》中作出的規定。這是皈依、休息的時期,與天主、與自己及與受造界建立更密切關係的時期。聖年總是如此。按照《肋未紀》的指示,人、土地、牲畜都該休息,財產歸還原主。因此,禧年是一個正義的行為,這有點像農民給土地翻地,好能重新撒種耕種。禧年正是如此:更新我們的生命,好能播種一些能使我們恢復信任、重建人際關係的事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

教宗委託菲西凱拉總主教負責2025年禧年籌備工作

教宗委託菲西凱拉總主教負責2025年禧年籌備工作

圖片:Vatican Media

「聖父教宗方濟各委託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負責聖座方面籌備2025年聖年的協調工作。」

這是聖座2021年12月26日公告的内容,並指出「在這層意義上,該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Rino Fisichella)總主教數天前面見了聖座國務院、教廷財產管理局和教廷經濟秘書處的首長們」。

這是一次常規禧年。上一次禧年是慈悲特殊聖年,教宗方濟各以《慈悲面容》詔書宣布舉行這次禧年,同樣委託菲西凱拉總主教負責協調。那次聖年從2015年11月29日開始,至2016年11月20日結束,先在中非的班吉提前開啓聖門,後於12月8日開啓了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

2025年的聖年將是教會歷史上第27次常規禧年。首次禧年是博尼法爵教宗於1300年宣布的,在前來羅馬的朝聖者中有但丁、奇馬布埃、喬托,以及法國國王的弟弟瓦盧瓦的查理和他的妻子。

最初,聖年每一百年舉行一次,克萊孟六世教宗於1350年規定每隔50年慶祝一次。保祿二世又於1470年頒布諭令,命每隔25年舉行一次禧年。

拿破侖時期的事件阻止庇護七世於1800年舉行聖年。同樣,1850年,由於羅馬共和國建立後的緊張局勢及庇護九世的暫時流亡,禧年也未能舉行。但這位教宗卻能慶祝了1875年的聖年,儘管因意大利軍隊駐防羅馬,未能舉行開啓和關閉聖門的儀式。良十三世舉行了1900年代的第一個禧年,若望保祿二世舉行了2000年的第一個禧年。

在歷次特殊禧年中,除了教宗方濟各發起的慈悲聖年外,有瑪爾定五世1423年宣布的那次,慶祝教宗在亞味農流放後返回羅馬;庇護十一世於1933年宣布第1900年救贖聖年;保祿六世於1966年為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閉幕宣布了禧年,以及若望保祿二世於1983年宣布了第1950年救贖聖年。最近,教宗方濟各也提到將於2033年慶祝救贖禧年。

禧年為信徒們提供獲得全大赦的機會,能為自己,也能為亡者。禧年是修和與皈依、團結互助和促進正義、事奉天主和兄弟姐妹的一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慈悲是天主的心跳

2018年4月8日(救主慈悲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與來自世界各地的550多位慈悲傳教士舉行了彌撒聖祭。教宗勉勵在天主的寬恕中尋找喜樂、慈悲和希望。天主慈悲主日由聖若望保祿二世於2000年設立。

教宗方濟各在講解福音時指出:「我們也像多默一樣需要用手觸摸耶穌的傷口,因為光知道天主存在是不夠的,因為我們不被一位遙遠的天主吸引,即使祂是正義和聖潔的。進入祂的傷口意味著默觀從祂心中流出的不可估量的愛。這是我們應當走的路。我們要明白祂的心在為我、為你、為我們每個人跳動。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我們可以自稱或告訴自己是基督徒,談論許多美好的信仰價值觀,但我們如同門徒們那樣,需要看到耶穌並觸摸祂的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入信仰的核心,並如同門徒們那樣,找到那超越一切懷疑的平安與喜樂。」

教宗強調:「透過那個舉動,多默認出了他的主,說道:『我主!我天主!』,我們崇敬祂的慈悲,因為是祂願意成為我們中間的一位。這是一個愛的故事,這故事源於祂為我們降生成人且死而復生。今天,我們藉著創傷進入天主的奧秘,明白慈悲並不是祂的其中一個品質,而是祂的心跳。於是,一如多默,我們不再是懷疑的門徒,虔誠卻猶豫不決;我們也成了上主真誠無偽的戀人了!」

「那麼,我們如何品嘗這份愛,今天如何觸摸耶穌的慈悲呢?要藉著罪過的寬恕,願意獲得寬恕,要戰勝對告解的不情願和自我封閉,而羞愧正是相遇的第一步。」

教宗說:「對於需要上主以克服邪惡的靈魂而言,羞愧是一份秘密的邀請。不再對任何事感到羞愧才是悲劇。我們不要對羞愧感到害怕!讓我們從羞愧轉向寬恕!此外,我們不能屈服於不斷重複同樣的罪過,繼續跌到,成為累犯,但要一次又一次地懇求慈悲,因為寬恕的聖事不允許我們像從前那樣,卻使我們重拾信心,備受鼓勵,感覺自己蒙受越來越多的愛。」

教宗說:「我們這些蒙愛的人,當我們再次跌倒時,會覺得比上一次跌倒時更痛苦。這是一種有益的痛苦,使我們與罪惡逐漸分離。因此,我們發現生活的動力源自接受天主的寬恕,在一次又一次的寬恕中繼續前進。」

教宗也談到我們因犯罪而自我封閉的門:「我們無法原諒自己,甚至認為天主也不會寬恕我們;反之,上主喜愛進入上了閂的門,並在那裡創造奇跡。祂從未決定與我們分離,卻是我們將祂拒之門外。然而,當我們在告解時會驚人地發現:我們認為那使我們遠離上主的罪惡成了我們與祂相遇的場所。在那裡,因愛而受傷的天主與我們的創傷相遇。」

最後,教宗勉勵眾人向愛和慈悲的天主祈求多默宗徒所獲得的恩寵:「在祂的寬恕中找到我們的喜樂,在祂的慈悲中找到我們的希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梵蒂岡連線:教宗方濟各2016年大事回顧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會跟您一起,回顧教會及教宗方濟各在2016年的大事。

在工作中默觀、見證、宣講天主的慈悲

「慈悲」這兩個字是我在2016年的工作中接觸最多的「動詞」。的確,天主藉着慈悲禧年特別讓我透過日常工作來感受到真正的「慈悲」。

默觀

在日常工作中,我其中一項的工作是上載教宗的活動及彌撒講道在本台的網頁。當我每一次閱讀教宗的講話時,也是一個十分豐富的靈修時間:默想當天的福音,反省教宗的道理,繼而默觀天主要告訴我的訊息是什麼。接著,反省在生活中應如何實踐慈悲,在家庭中如何慈悲如天父,如何去踐行「現在就是慈悲的時刻」。

見證

2016年,我分別在2月及7月去了聖地及波蘭世青節工作。我也視這些工作為朝聖和一個靈修的旅程。

  

 

在聖地,我深深感受到平安。首次踏足這片耶穌足跡遍佈的土地,在加里肋亞海上深深呼吸當地的氣息,聆聽悠揚的浪聲,張開眼睛看到耶穌曾經看過的畫面,也盡在我的眼簾下,整部福音活生生的就在我眼前,而我也身在其中。天主使我見證了2000年前所發生的一切:聖母領報、耶穌誕生、祂行過奇蹟之處、祂走過的苦路、祂被釘上的十字架、祂被埋葬的墳墓、耶穌升天之地等等。天主使我成為祂的見證人。

在波蘭,我跟隨鹽與光攝製隊到普世青年節作實地報導及採訪。在開幕彌撒中,我們身為傳媒工作者的會得到一個通行證,這使我能夠通往祭台前的位置。當我到達祭台前,當時是奉獻餅酒的一刻,在下着微微細雨灰灰的天空下,我看到了天上有兩道光柱,就像慈悲耶穌身上發出的光一樣,光柱從天射向祭台,我跪下來,哭了,眼淚停不下,天主讓我感受到那份難以用筆墨形容的「慈悲」。聖祭禮中,主祭舉起麵餅祝聖的一刻,兩度光柱更加強烈地射向祭台。感謝天主! 感謝祢! 讓我切切實實地見證祢的臨在。

  

宣講

當我經過默觀、見證之後,我們身為基督徒的就要去宣講。這可是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以媒體的方式在社交平台及電視媒體上宣講天主的喜訊,在節目中傳遞教會的資訊,在生活中分享天主的喜樂。天主更巧妙地在世青節中, 透過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特別是中華大地的青年,告知他們也有收看我們的節目,並鼓勵我繼續努力,我們也在世青中彼此代禱。

在這一年裏,喜、怒、哀、樂總會遇上,但只要你學懂感恩,凡事也變得美麗。當你感到疲累時,請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世界上沒有什麼人或事比祂更苦。當你喜悅時,看看耶穌聖聖嬰,因為祂帶來了喜樂。讓我們一起抱起祂在懷中,並感受祂帶來的溫暖吧!

感謝天主!

撰文:

鹽與光節目監製

梁樂彥 Rodney Leung

教宗接受比利時天主教《第三》週刊訪問

比利時天主教《第三》週刊在2016年12月7日刊登了教宗方濟各的長篇訪問,內容涉及慈悲禧年、教會的眾議精神、傳媒工作者的責任,以及給司鐸的建議。

教宗表明:「慈悲禧年不是我靈光乍現的想法,而是始於真福保祿六世教宗。保祿六世已先邁出步伐,重新探索天主的慈悲;之後,聖若望保祿二世也很強調這一點,他做了三件大事:頒布《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諭,冊封傅天娜修女為聖人,以及立定復活節後第八天為天主慈悲慶日」。

關於慈悲禧年的開啟

教宗方濟各表示,他在與宗座推廣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總主教的談話中萌生了這個心願。

教宗說:「慈悲禧年並非人的構想,而是來自高天。我相信是上主親自啟發了慈悲禧年,而且一切顯然進展得很順利。此外,這次禧年不僅在羅馬,也在全世界每個教區內慶祝,人們得以踴躍參與。許多人回應了與天主和好的召叫,再次與主相遇,體驗到天父的撫慰。」

天主的慈悲可謂是「價廉物美」。

教宗解釋道:「天主的慈悲『價廉』,因為它不用花任何錢,我們不必購買赦免;它純粹是一份禮物,純粹是一份恩典。天主的慈悲『物美』,因為它是最珍貴的禮物。」

關於教會的眾議精神

教宗指出:「教會由團體而生,由基層而生,由洗禮而生,圍繞著一個主教;主教則召集教會,給予力量,他是宗徒們的繼承人。這就是教會。然而,全世界有許多主教,有許多地方教會,也有伯多祿。因此,教會或是金字塔形的教會,對伯多祿言聽計從;或是具備眾議精神的教會,那裡伯多祿依然是伯多祿,但他必定陪伴教會,讓教會成長,聆聽教會,甚至會學習現況,協調各地教會,並加以分辨。」

教宗以最近兩屆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為例,闡述眾議精神之美。教會擁有各種的色澤,充滿多元的富饒。

教宗指出:「這是差異中的合一,這是眾議精神。它並非由上而下,卻聆聽各地教會,予以協調和分辨。世界主教會議後勸諭《愛的喜樂》便是在這背景下問世,那是兩屆世界主教會議的成果,整個教會在會議中盡心竭力,教宗也盡了自己的本分。」

拉丁文中有句話說:「教會始終『與伯多祿同在,並接受伯多祿的領導』。」

教宗解釋道:「伯多祿是教會合一的保證人。他是保證人,這即為其涵義。再者,教會必須秉持眾議精神前行。東正教和天主教東方教會保存了這項傳統,這是他們的財富。」

面對傳播媒體

教宗語重心長地表示:「傳媒負有非常重大的責任。它們能夠形成正面和負面的輿論,也能締造巨大的福祉。傳媒是社會的建設者,它們使人思考,教育群眾。傳媒本身具有建設性,但由於我們都是罪人,傳媒也會變得有害。」

教宗列舉傳媒的三大誘惑,分別是不實毀謗、揭人瘡疤和扭曲報導。

他指出:「有些人會利用傳媒來毀謗他人,潑人髒水;這在政治界尤其嚴重。不實毀謗是以謊言傷害他人,揭人瘡疤則是揭發他人以前的過失。這個人或許已經為他的那個過失付出代價,坐監服刑,付清罰款等等。我們沒有揭人瘡疤的權利,這是個罪過,會造成傷害。」

至於扭曲報導,教宗告誡傳媒工作者:「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可能是傳播媒體所能造成的最大傷害,因為傳媒誘導輿論的走向,忽略事實的另一面。傳媒要清晰透明,切莫做個逐臭之夫,總是追求報導醜聞和壞事。」

最後,教宗在訪談中勉勵司鐸們要始終孝愛童貞聖母瑪利亞,別覺得自己是個孤兒。司鐸們要接受耶穌的帶領,在弟兄姊妹身上尋找耶穌受苦的骨肉;一切的根源即在於此。司鐸們應內心溫良,不以溫柔為恥。事實上,今日需要一場溫柔的革命,因為這世界罹患了心臟硬化症。」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為生者亡者祈求和埋葬亡者的慈悲善工

1130

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我們若希望那未看見的,必須堅忍等待。同時,聖神也扶助我們的軟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祈求才對,而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喻的歎息,代我們轉求。那洞悉心靈的天主知道聖神的意願是什麼,因為祂是按照天主的旨意代聖徒轉求。

2016年11月30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談及最後兩項慈悲善工:「為生者亡者祈求」和「埋葬亡者」,藉此完成有關神形哀矜的系列要理講授。

教宗指出:「為生者亡者祈求是一項慈悲善工,因為我們相信諸聖相通功:所有人,無論生者還是亡者,都處在共融之中。因此,我們應該彼此代禱,尤其為子女祈禱,為病人祈禱,為近人祈禱。我特別想到早晚祝福他們子女的媽媽、爸爸。有些家庭依然保存這樣的習慣:祝福子女是一種祈禱方式。我想到為病人的祈禱,我們去探望他們時為他們祈禱;我想到靜默的代禱,這樣的祈禱有時還伴隨著眼淚,為許多的艱難處境祈禱。」

教宗然後以一個真實的案例來解釋祈禱的慈悲善工。

教宗說:「昨天在聖瑪爾大之家的彌撒中遇到一位年輕的企業家,他因無法維持自己的企業,而關閉自己的工廠,這將導致50個家庭失業。這人含著淚對我說:『我本可以宣告破產,帶著我的錢回家,但我的心將為這50個家庭難過一輩子。』

教宗讚賞道:「這是一個以行動祈禱的優秀基督徒:他來彌撒祈禱,求上主給他指明出路,不僅是為了他,也為了那50個家庭。這是一個懂得祈禱的人,他用心靈和行動祈禱;這是一個懂得為近人祈禱的人。當他陷入艱難處境時,沒有尋找最容易的出路,即『讓他們自己去應付』。這是基督徒的作為。聽他的故事令我受益匪淺!在許多人因失業而受苦的今天,或許有很多這樣的基督徒。」

「為他人祈禱也意味著為親戚、同事、朋友的好消息而感謝上主,為事情進展順利而感恩。」

「此外,為亡者祈禱是另一個感恩的標記,感謝他們留給我們的見證。我們要懷著基督徒的望德祈禱,盼望著我們將在天堂與天主相聚,期待著一同在那愛的奧跡中相聚,這份愛我們無法理解,卻知道它是真愛,因為這是耶穌所做的許諾”。“我們眾人都將復活,與耶穌永遠在一起。」

最後一個身體上的慈悲善工是埋葬亡者。

教宗表示:「這個要求似乎有些罕見,其實不然,世界上某些地區人們生活在戰爭災禍之中,日夜面臨被轟炸的危險,令人可悲的是這項慈悲善工具有現實意義。我們想到《聖經》中托彼特的事蹟,他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國王的禁令,埋葬死者(多1:17-19;2:2-4)。」

教宗說:「今天也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埋葬可憐的戰爭遇難者。因此,這一身體上的慈悲善工離我們每天的生活並不遙遠。這也讓我們想到耶穌的死亡。若瑟‧阿黎瑪特雅親自跑到比拉多那裡要回耶穌的屍體,並把自己新修的墳墓讓給耶穌。這是一個非常勇敢的慈悲善工。」

教宗繼續說:「對於基督徒而言,埋葬亡者既是同情之舉,也是偉大的信德之舉。埋葬亡者的做法在我們的子民中相當普遍,我們把親人的遺體放入墓穴中,盼望著他們日後的復活。」

最後,教宗期勉信眾把身體和精神上的慈悲善工當作我們持之以恆的生活方式。

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特別提到因11月28日晚間發生的墜機事故而痛苦的巴西人民。這架飛往哥倫比亞的飛機墜機事故導致71人死亡,其中包括巴西甲組聯賽球隊查比高恩斯(Chapecoense)的成員。空難發生後,教宗在兩份唁電中表達哀悼之情,並為傷亡者祈禱。

教宗說:「在將臨期的開始,我們蒙召去會晤耶穌,祂在所有需要幫助的人當中等待我們,我們要透過慈悲善工給他們帶去援助。今天我也念及因足球隊遇到的悲劇而痛苦的巴西人民。我為亡者球員和他們的家屬祈禱。在意大利,我們非常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因為我們記得1949年的蘇佩加空難。這樣的事故非常悲慘,我們要為他們祈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梵蒂岡連線:慈悲特殊禧年閉幕

vcep6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會跟您一起見證教宗方濟各擢升17位新樞機,教宗主持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彌撒,還有教宗與新樞機拜會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情況。

教會透視:中國、台灣、澳門隆重舉行慈悲禧年閉幕慶典

blog_1480172459

慈悲禧年已在11月20日圓滿結束,世界各地的地方教會都舉行了隆重的慈悲禧年閉幕慶典。中國、台灣、澳門教會也不例外。

教宗方濟各《慈悲與憐憫》宗座牧函簡介

blog_1480005706

教宗方濟各在慈悲禧年結束之際發表《慈悲與憐憫》(Misericordia et Misera)宗座牧函,強調「今天正是慈悲的時代」。這份牧函於2016年11月21日公諸於世,其中涵蓋4大創新:

1.所有司鐸從今以後都有權為墮胎者施行罪赦;

2.慈悲使者將繼續履行他們的使命;

3.聖庇護十世團體的信徒將能通過聖事繼續有效地獲得罪赦;

4.最後是建立世界窮人日。

罪人與慈悲的相遇

教宗方濟各把耶穌與罪婦的相遇作為慈悲禧年的圖像,闡明這圖像所表達的「不是罪與公義的一次抽象會晤,而是罪婦與救主相遇」,正如聖奧斯定所言,是「罪人與慈悲」的相遇。

耶穌重新把愛置於梅瑟法律的中

經師和法利塞人向耶穌提出一個具有挑釁性的問題,他們說依照梅瑟法律該用石頭砸死這樣的婦人。但耶穌卻回到「梅瑟法律的原本真意」,説明這法律的核心不是規則和法定的公義,而是天主的愛。天主洞悉每個人的心,了解每個人最隱秘的渴望。天主的愛應在萬有之上。

就這樣,耶穌注視著那婦人的眼睛,看透她的心靈:祂看到那婦人渴望被理解、被寬恕且成為自由的人。她一蒙受慈悲,即使因罪仍舊處於軟弱的狀況,卻能因蒙受了愛而看得更遠,度不同的生活。

法律的啟蒙作

教宗解釋,任何法律和規則都無法阻止天主再次擁抱祂的子女,因為他們承認自己錯了並回到父親身旁,決意重新做人。倘若我們只停留在法律層面,那就抵消了信德和天主慈悲。法律具有一種啟蒙作用(迦3:24),法律的目的就是愛(弟前1:5)。

基督徒蒙召活出福音的新意,在基督内活出『生命之神的法律』(羅8:2)。即使在最複雜的情況下,有一種只求規範的公義試圖占據上風時,我們也要相信那來自天主恩寵的力量。

任何人都不能給天主的慈悲設

教宗表明,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可給慈悲設限;慈悲總是天父無償的舉動、一份無條件的愛。無論我們是否有功勞,都能蒙受慈悲。天主藉著愛進入每一個人的生命,我們不可阻攔天主施予愛的充分自由。慈悲正是愛的具體行動,在寬恕的同時,也轉換和改變人的生命。

在技術至上經常處於支配地位的當今文化中,似乎也增加了悲傷、孤獨和絕望,我們需要希望和真正喜樂的見證人,藉此驅逐那些幻想,它們承諾的只是人工樂園,一種垂手而得的幸福。

讓慈悲傾注於整個世

我們度過了轟轟烈烈的一年,其間我們領受了豐厚的慈悲恩寵。上主的仁愛和慈悲有如一股有益的大風吹拂著整個世界。現在,我們應跟從聖神繼續在這條路上行走;聖神總是為我們指出新道路,幫助我們把救恩的福音帶給所有人。教宗重申,慈悲處在感恩祭和天主聖言的中心地位,邀請我們利用禮儀年的一個主日深入研究聖經。

聽告解司鐸應本著接納、明確及慷慨的態度施行寬

教宗特別提到修和聖事,指出在基督信仰生活中必須恢復修和聖事的重要地位。在修和聖事中,我們感受到天父的擁抱,祂前來會晤我們,恢復我們重新做祂子女的恩寵。司鐸必須接納眾人,即使人犯了嚴重的罪,司鐸也應做個懷有父愛的見證人;司鐸應殷勤地幫助人反省自己的過錯;明確提出道德原則;樂於陪伴信友走懺悔之路,耐心跟隨他們成長的進度;應有遠見,分辨每一種個別情況;慷慨地施行天主的寬恕。

面對犯了奸婬罪的婦人,耶穌選擇了保持沉默,使她免於被處死。聽告解的司鐸也應像耶穌那樣寬宏大量,意識到每個悔罪者都在提醒他本人所在的相同處境:他是罪人,但也是慈悲的執行者。因此,24小時奉獻給天主祈禱活動仍然是一項強而有力的牧靈工作,幫助信友們妥善辦告解聖事。

慈悲使者繼續他們使

教會在禧年當中藉著慈悲使者的服務體驗了恩寵的生活。教宗因而宣布,這項卓越的使命在聖年結束後也將繼續存在,使它作為禧年的恩寵,繼續活躍及有效地臨在於世界各地。宗座推廣新福傳委員會將為履行這項珍貴的使命找到更相應的方式。

所有司鐸都能赦免墮胎的

在請求修和者與天主寬恕之間不應存在任何阻礙,教宗因此授權所有司鐸,從今以後在他們的職權中也有權赦免那些實施墮胎者的罪。教宗曾在禧年中授予司鐸這一權力,現在又將這權力延長了時間。他竭盡全力地強調,墮胎是一宗嚴重罪行,因為它結束一個無辜者的生命。他也同樣表明,倘若一顆懺悔的心靈請求與天父和好,則沒有任何一個罪是天主慈悲所無法抵達及予以摧毀的。

聖庇護十世團體:有效的告解聖

在慈悲禧年結束後,那些因各種原因常去聖庇護十世團體的教堂參加禮儀的信徒,也能通過聖事有效且合法地獲得罪赦。為了這些信徒的牧靈益處,教宗信賴他們的司鐸的善意,希望能在天主的助佑下恢復天主教會内的圓滿共融。

困境中的家

教宗再次念及家庭,他表明天主不厭其煩地接納和陪伴人類,因此教會也應該以天主的愛關注人類的各種困境。教宗要求司鐸們具備認真、深刻和有遠見的靈性分辨,使任何一個人,無論他的生活處境如何,都能具體地感受到天主的接納,積極參與教會團體的生活,加入天主子民的行列。

世界窮人

教宗表示,禧年結束了,聖門也已關閉,但我們心靈的慈悲之門仍將大大敞開。我們看到了天主俯身餵養我們(歐11:4),為使我們也效法祂俯身去服事弟兄姐妹,尤其是窮人和受苦者。我們不可忘記窮人;為此,教宗通令整個普世教會把常年期第33主日定為世界窮人日。只要拉匝祿還躺臥在我們的門前(路16:19-21),世界就不會有公義及和平。

發揮慈悲的想象力,掀起一場真正的文化革

最後,教宗勉勵我們發揮慈悲的想象力,通過日常生活中微小的舉動,讓仁慈及溫柔對待弱小和無自衛能力者、孤獨和被遺棄者的具體標記能在整個世界掀起一場真正的文化革命。

英語全文

Apostolic Letter Misericordia et misera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